该【食品分析实验报告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食品分析实验报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食品分析实验报告 : .
大学
食品分析
实验报告
: .
食品分析实验报告
食品中总灰分含量的测定
一、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原理
将样品炭化后置于500~600 ℃高温炉内至有机物完全灼烧挥发后,无机物以无机
盐和金属氧化物的形式残留下来,这些残留物即为灰分。称量残留物的质量即
可计算出样品中的总灰分。
三、仪器与试剂
马弗炉;分析天平:;干燥器:内装有效的变色硅胶;坩埚钳;瓷
坩埚。
三氯化铁溶液(5g/L):(分析纯)溶于100ml 蓝黑墨水中。
四、实验步骤
:蒸馏水=1:4的稀盐酸,将洗净后的坩埚放入浸泡 15min 。
,放入马弗炉中灼烧 30min 。
℃以下将坩埚取出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取坩埚的质量
。
——奶粉 ,置于电热炉上炭化 30min 或至样
品完全炭化不冒白烟。
,错开坩埚盖,关闭炉门进行灼烧。
200℃一下取出坩埚,并移至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称量至恒重得
。
五、结果计算
m —m
样品总灰分含量计算如下: 3 1
X=
式中,X 为每 100g 样品中灰分含量,g;m 为空坩埚质量, g;m 为样品和坩
× 100 1 2
埚质量,g;m 为坩埚和灰分质量,g。
3
m—m
2 1 1 / 29
: .
食品分析实验报告
X= (—)/×100
=%
六、注意事项
,防止产生大量泡沫溢出坩埚,造成实验误差。
对于含糖分、淀粉、蛋白质较高的样品,为防止泡沫溢出,炭化前可加数滴纯
净植物油
,以消除系统误差。
,要在炉口停留片刻,使坩埚预热或
冷却,防止因温度骤然变化而使坩埚破裂。
℃以下再移入干燥器中,否则因强热冷空气的瞬间
对流作用,易造成残灰飞散;而且多热的坩埚放入干燥器,冷却后干燥器内形
成较大真空,盖子不易打开。
1:1 盐酸溶液中煮沸 1h,用水冲净烘干,经高温灼烧至恒
重后使用。用过的旧坩埚经初步清洗后,可用废盐酸浸泡 20min,再用水冲洗干
净。
600℃,否则钾、钠、氯等易挥发造成误差。样品经灼
烧后,若中间仍包裹炭粒,可滴加少许水,使结块松散,蒸出水分后再继续灼
烧至灰化完全。
,可添加硝酸、过氧化氢、碳酸铵等助灰剂,这类物质在
灼烧后完全消失,不增加残灰的质量,仅起到加速灰化的作用。如,若灰分中
夹杂炭粒,向冷却的样品滴加硝酸( 1:1)使之湿润,蒸干后再灼烧。
。因为有些样品即使灰化
完全,残灰也不一定是白色或灰白色。例如铁含量高的食品,残灰呈褐色;锰、
铜含量高的食品,残灰呈蓝绿色。反之,未灰化完全的样品,表面呈白色的灰,
但内部仍夹杂有炭粒。
七、思考题
。
对于食品行业来说,灰分是一项重要的质量指标。例如,在面粉加工中,常以
总灰分含量评定面粉等级,面粉的加工精度越高,灰分含量越低;在生产果胶、
2 / 29
: .
灼烧后完全消失,不增加残灰的质量,仅起到加速灰化的作用。如,若灰分中
夹杂炭粒,向冷却的样品滴加硝酸(1:1)使之湿润,蒸干后再灼烧。
。因为有些样品即使灰化
完全,残灰也不一定是白色或灰白色。例如铁含量高的食品,残灰呈褐色;锰、
铜含量高的食品,残灰呈蓝绿色。反之,未灰化完全的样品,表面呈白色的灰,
但内部仍夹杂有炭粒。
?
反复灼烧至恒重是判断灰化是否完全最可靠地方法。因为有些样品即使灰化完
全,残灰也不一定是白色或灰白色。例如铁含量高的食品,残灰呈褐色;锰、
铜含量高的食品,残灰呈蓝绿色。反之,未灰化完全的样品,表面呈白色的灰,
但内部仍夹杂有炭粒。 : .
食品分析实验报告
索氏抽提法测定大豆粗脂肪含量
一、目的与要求
二、实验原理
利用脂肪能溶于某些有机溶剂的性质,将干燥后的样品用无水乙醚经索氏抽提
器反复抽提,使样品的脂肪进入溶剂中,蒸去溶剂后所得到的物质即为粗脂肪。
三、仪器与试剂
索氏抽屉器;电热恒温水浴锅;电热鼓风干燥器;干燥器;电子天平
无水乙醚
四、实验步骤
,加上奶粉,称量得到滤纸加奶粉重量 ,将滤纸
包裹奶粉折叠成滤纸包,宽度小于抽提筒直径,高度低于抽提筒。
,连接已干燥至恒重的脂肪接收瓶,连接冷凝器,由
抽提器冷凝管上端加入乙醚至瓶内体积的 2/3处,将接收瓶浸入水浴中,通入冷
凝水,开始加热抽提。
6~8min 回流一次为宜。
抽提时间一般在 10~12h ,提取结束前,用滤纸接取一滴提取液,溶剂挥发后,
不留下油斑为提取终点。
,取出滤纸包,用原抽提器回收乙醚,直至接受瓶内溶剂几乎全部回
收完,取下接收瓶,在水浴上蒸去残余的溶剂。
30min 后称量,反复干燥直至恒重 。
五、结果计算
m —m
1 0
X= ×
式中, X 为每 100g样品中脂肪含量,100 g;m 为样品的质量,g;m 为滤纸包加样
1
品的重量,g;m 为脂肪提取过后滤纸包的重量。
0
m
1 / 29
: .
食品分析实验报告
X=(-)/ ×100
=%
六、注意事项
、易爆物质,因此抽提室内严禁明火存在,同时注意抽
提室的通风换气。
、抽提器、抽提溶剂均需进行去水处理。因为抽提体系中有水,会使
样品中的水溶性物质溶解而使测定值偏高;或由于水的存在,抽提溶剂因被水
饱和后影响脂肪的抽提效率;同时因样品中水的存在,使抽提溶剂不易渗入细
胞组织内部,脂肪未被提尽而产生误差。
,否则样品中的脂肪不能提尽而造成误差。
4 样品和乙醚的浸出物在烘箱中干燥时间不应过长,以免不饱和脂肪酸受热氧化
而增加质量。
,接收瓶中的有机溶剂残留物必须彻底挥尽后,
才能放入烘箱内干燥。干燥初期瓶口侧放,半敞开烘箱门,,于 90 ℃以下鼓风干
燥 10~20min ,然后将烘箱门关闭,升至所需温度。
,容易被氧化而含有过氧化物。过氧化物不稳定,在蒸馏或
干燥时会发生爆炸。故使用前应检查是否含有过氧化物,若有要去除。
(1)乙醚中过氧化物的检验方法 取 5mL 乙醚于试管中,加入 KI (100g/L )溶
液 1mL ,充分振荡 1min ,静置分层。若有过氧化物则释放游离碘,水层呈黄色
(或加入 4 滴 5g/L淀粉指示剂显蓝色) ,该乙醚试剂必须处理后使用。
(2)去除过氧化物的方法 将乙醚倒入蒸馏瓶中,加一段无锈铁丝或铝丝,收
集重蒸馏乙醚。
七、思考题
、 应用范围以及确保实验操作安全的
要点。
原理:利用脂肪能溶于某些有机溶剂的性质,将干燥后的样品用无水乙醚经索
氏抽提器反复抽提,使样品的脂肪进入溶剂中,蒸去溶剂后所得到的物质即为
粗脂肪。
应用范围:本法可用于各类食品中脂肪含量的测定,特别适用于脂肪含量较高
食品分析实验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