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食品分析期末试卷及复习资料.pdf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1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食品分析期末试卷及复习资料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食品分析期末试卷及复习资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一、简答题(本题总分 55 分,每小题 5 分)
1、 什么是感官评定?理化分析能否在短时间内取代感官分
析?
答:是用于揭示、测量、分析和说明食品或材料在为人的视、
嗅和触等感觉器官所接受时的特性的一门学科或是用人们的感觉器
官(即嗅、味、触、听、视)对食品的感官特性进行评价的一门科学。
(2 分)
理化分析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代分析型感官分析( 1 分),其原
因如下( 2 分):
(1)理化分析方法操作复杂,费时费钱,不如感官分析方法简
单、应用;
(2)一般理化分析方法还达不到感官方法的灵敏度;
(3)用感官可以感知,但其理化性能尚不明了;
(4)还没有开发出合适的理化分析方法。
2、感官评定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各有何特点和要求?
(1)分析型感官评定( 分)
特点:将人作为测量仪器来测定试样感官质量性质及其差别,
主要用于品质管理;只有具有一定感觉灵敏度的人才能参加此类试
验;评价结果不反映评定员主观喜好或接受性。(2 分)
(2)偏好型感官评定( 分)
特点:以物品为工具来测定人对物品的感受官嗜好性,市埸研
究时常用;对参加感官评定的人的感觉灵敏度无要求;对试验方案,
1 / 14 : .
参加试验者的人群特点有许多要求,如年龄、性别、生活水平、文化
素养、地区、生活习惯、嗜好和宗教习俗等。 (2 分)
3、什么是感觉阈?可分为几种类型?
答:感觉器官所能感受范围的上下限和对这个范围内最微小变
化的灵敏程度。(2 分)
感觉阈可分为:
绝对阈:指以产生一种感觉的最低刺激量为下限,到导致感觉
消失的最高刺激量为上限的一个范围值。 ( 分)
差别阈:是指感官所能感受到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 ( 分)
4、什么是味觉?舌头上四种基本滋味的感受器是如何分布的
(见下图)?
答:味觉是可溶性呈味物质溶解在口腔中对人的味觉感受器进
行刺激后产生的反应。(2 分)
舌头上四种基本滋味的感受器的分布见下图( 3 分)

5、视觉对感官评定有何影响?
2 / 14 : .
答:(1)食品处于正常颜色才会使味、嗅觉评定正常,否则灵
敏度下降或不能正确感觉( 2 分)
(2)色泽对分析评价食品具有的作用( 3 分)
A 便于挑选食品和判断食品质量
B 影响对该食品的食欲
C 有助于判断该食品所应具有的特征
6、试述产生嗅觉的基本途径和嗅觉的基本特性。
答:产生嗅觉的基本途径( 2 分):
空气中气味物质分子在呼吸作用下进入嗅感区,吸附和溶解在
嗅黏膜表面→进而被嗅细胞所感受→嗅细胞将所感受的气味刺激通
过传导神经以脉冲信号形式传递到大脑,从而产生嗅觉。
嗅觉的基本特性( 3 分):
⑴嗅觉疲劳:嗅觉长期作用于同一气味刺激而产生的适应现象
特点:施加刺激到嗅觉疲劳或嗅感消失有一段时间间隔;产生
嗅觉疲劳过程中嗅味阈逐渐增加; 刺激疲劳发生后嗅觉灵敏度需要一
段时间才能恢复。
⑵气味的相互影响
两种或两种以上气味混合时可能产生:主要气味特征受压制或
消失,无法辨认混合前气味;混合后无味而发生“中和作用”;某种
气味被压制而其它气味特征保持不变; 原气味特征彻底改变, 形成新
气味;保留部分原气味特征,同时产生新气味。
7、应怎样选择食品感官评定试验方案?
3 / 14 : .
答:(1)按国家标准或规定( 1 分)
(2)采用惯用法( 1 分)
(3)试样差别微小选用的方法( 分)
三角试验:无标样,以新样为单个样品
二/三试验:有标样,重复两组,排除猜测因素
多个试样:评分法 /熟练者;多样比较法 /新评价员;排序法 /精
度较粗糙;成对比较 /滞后明显试样
(4)试样差别明显选用的方法( 分)
二点法:二个样品;排序法:多个样品;评分法:多个试样
8、分析型评价员应具备哪些条件 ?
答:(1)候选条件( 3 分)
对此项工作感兴趣;有较强责任心;具有正常感觉敏锐性;了
解感官评定基本知识;身体健康;无不良嗜好;有一定的表达能力;
无生理异样。
(2)筛选时的具体条件( 2 分)
确定是否存在感官缺陷;确定感官灵敏度;估价评定员描述和
表达感官知觉的潜在能力
9、常用哪些方法筛选和培训分析型评价员?
答:筛选方法( 3 分)
⑴感官缺陷的检查:色盲本检验辩色能力;私语法、钟表法或
音叉法检查听力;匹配法检验味觉和嗅觉:气味的匹配试验,滋味的
匹配试验。
4 / 14 : .
⑵敏感度的测定:三点检验法检测基本识别能力(被检样品的
浓度在阈限水平之上);排序法检测对特性水平的识别能力 .
⑶描述性评价员的选定:基本味道识别检验;气味描述;风味
强度排序检验
培训方法( 2 分)
⑴培训时间的安排:培训工作定期进行;开始密度高(1 月 1 次),
以后培训密度降低 (半年 1 次);每次培训时间 1 周左右
⑵培训的主要内容:评价样品正确方法的培训;识别和觉察基
本味道和气味的培训; 使用标度的培训; 设计和使用描述性语言的培
训。
10、食品感官评定时对样品制备有哪些要求及外部影响因素?
样品制备的要求( 3 分)
⑴均一性:制备的样品除所评价特性外,其它特性完全相同
实现均一性应做到:精心选择适当制备方法减少出现特性差别
的可能性;对不期望出现差别的特性,采用不同的方法消除样品间该
特性上的差别。
⑵样品量:试验样品量可在相当大范围内变化,通常把样品获
得的难易程度及物料安全性作为决定样品量的基础; 每次试验样品数
控制在 4~8 个, 含酒精饮料和带强刺激感官特性样品的样品数控制在
3~4 个。
样品制备的外部影响因素( 2 分)
(1)温度:恒定 /适宜温度保证稳定结果,选择日常食用温度
5 / 14 : .
(2)器皿:清洁、易编号、无色、易洗涤的玻璃或陶瓷容器,
容量< 50
(3)样品编号:随机编号
(4)样品摆放顺序:在每个位置上出现的几率相同
11 、差异识别试验常用哪些方法?试任选两种方法比较各自的
特点。
答:差异识别试验常用方法:两点检验法;二 -三点检验法;三
点检验法;“A”或“非 A”法;五中取二法检验法;选择检验法;
配偶检验法。(3 分)
任选两种方法比较各自的特点( 2 分)
二、综合分析题(本题总分 45 分)
1、感觉有哪些基本规律?感官评定时应如何应用这些规律?
(10 分)
(1)适应现象( 3 分)
适应现象是指感受器在同一刺激物的持续作用下,敏感性发生
变化的现象。在整个过程中,刺激物的性质强度没有改变,但由于连
续或重复刺激,而使感受器的敏感性发生了暂时的变化。除痛觉外,
几乎所有感觉(嗅觉、视觉、味觉)都存在适应现象。
一般情况下,强刺激的持续作用使敏感性降低,微弱刺激的持
续作用使敏感性提高,可利用此特点培训评价员。
(2)对比现象( 3 分)
6 / 14 : .
当两个刺激同时或相继存在时,把一个刺激的存在造成另一个
刺激增强的现象称为对比增强现象。 在感觉这两个刺激的过程中, 两
个刺激量都未发生变化, 而感觉上的变化只能归于这两种刺激同时或
先后存在时对人心理上产生的影响。
在吃过糖后,再吃山楂感觉特别酸;吃过糖后再吃中药,会觉
得药更苦。进行感官检验时,应尽可能避免对比效应的发生,在品尝
评比几种食品时,品尝每种食品前都要彻底嗽口, 以避免对比效应带
来的影响。
(3)协同效应和拮抗效应( 2 分)
协同效应是两种或多种刺激的综合效应,它导致感觉水平超过
预期的每种刺激各自效应的叠加,协同效应又称相乘效果。
与协同效应相反的是拮抗效应。它是指因一种刺激的存在,而
使另一种刺激强度减弱的现象,拮抗效应又称相抵效应。
(4)掩蔽现象(2 分)
同时进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刺激时,降低了其中某种刺激的强
度或使该刺激的感觉发生了改变,可利用此性质掩蔽产品的某个不受
欢迎的感官性质。
2、味觉是怎样产生的?影响味觉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怎样影
响?(10 分)
答:味觉的产生途径( 5 分)
7 / 14 : .
首先是呈味物质溶液刺激口腔内的味感受器;然后通过一个收
集和传递信息的神经感觉系统以脉冲形式传导至大脑的味感中枢; 最
后通过大脑综合神经中枢系统的分析产生味感。
注意:呈味物质只有溶解后才能刺激味觉细胞产生味感,口腔
中由腮腺、颌下腺、舌下腺以及无数小唾液腺分泌出来的唾液是呈味
物质天然溶剂。
影响味觉的主要因素

食品分析期末试卷及复习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老狐狸
  • 文件大小680 KB
  • 时间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