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法》宣贯
承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鹰手营子区分局
2009年6月8日
参考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释义及适用指南
主编
李援(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行政法室主任)
宋森(全国人大教育科学文化卫生委员会人卫体室主任)
汪建荣(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副司长)
童敏(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许可司司长)
中华人民共和令第九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于2009年2月28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9年6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
2009年2月28日
食品的概念
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包括:;;,但不包括以治疗为目的的物品。
囊括了农田到餐桌的整个食物链中的食品。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人生存首要的必备条件。
食品是否安全----关系人的生命安全。
什么是食品安全
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是一个相对的、广义的概念。一方面,任何一种食品,即使其成分对人体是有益的,或者其毒性极微,如食用过多或食用条件不合适,仍可能对身体健康引起毒害或损害。如食盐过量、饮酒过量等。另一方面,一些食品的安全性又是因人而异的。如对某些食品过敏等。
食品安全包括三方面内容:
1. 无毒无害:正常人正常食用情况下,对人体不会造成危害。无毒无害不是绝对的,允许少量含有,但不得超过国家规定的限量标准。
2. 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包括人体代谢所需要的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还包括食品的消化吸收率和对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应发挥的作用。
。保证不致人患急、慢性疾病或潜在性的疾病。
食品存在的安全问题
1、食源性疾病,这是当前世界食品安全领域里最突出的问题。
1. 生物性污染(细菌、霉菌、病毒、寄生虫等)
2. 化学性污染(杀虫剂、消洗剂、食品添加剂等)
3. 物理性污染(玻璃、铁丝等、放射性污染)
指食品中致病因素进入人体引起的感染性、中毒性等疾病。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2008年6月28日,甘肃兰州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科收到第一例婴儿患有“双肾多发性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的病例,由此揭出三鹿婴幼儿奶粉违法添加三聚氰胺事件,震惊全国,随后,“毒奶粉”风暴越刮越猛,22家企业69批次产品被检出了含量不同的三聚氰胺,国内多家知名乳粉企业的乳粉及部分液态乳也含有三聚氰胺。至2008年12月2日,,,累计住院患儿52019人。
三鹿婴幼儿奶粉事件,造成了严重的国际影响,事件发生后,以乳粉为原料的相关产品也检出了三聚氰胺,导致中国所有食品出口受阻。
其它食品安全事件
2008年9月四川广元蛆虫柑橘事件
2006年6月北京“蜀国演义”酒楼的福寿螺事件
2006年6月下旬北京、天津等地发现的万吨陈化粮事件
2006年7月中央电视台曝光湖北武汉等地的“人造蜂蜜”事件
2006年8月浙江台州繁昌油脂厂的毒猪油、南京口水油事件
2006年9月上海市发生的瘦肉精中毒事件
2006年11月河北的“红心鸭蛋”事件、上海的“致癌”多宝鱼事件
------------------------- 苏丹红事件孔雀石绿事件阜阳奶粉事件
日常生活中的食品安全问题
面粉增白剂的超量使用----过氧化苯甲酰()(溴酸钾已禁止使用)
馒头的增白----硫磺熏
油炸食品-----淀粉类经高温(>120℃)油炸产生丙烯酰胺(大剂量摄入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易产生亚硝酸盐类(致癌)物质
蔬菜的农药残留----病虫害增多、抗药性、盲目增加用量
酱腌菜----酱菜、腌菜,蔬菜含有硝酸盐,腌制过程转变成亚硝酸盐,腌制4-8天时含量最高,第9天以后开始下降,3周后基本消失。如熟化时间不够,很容易超标。
食品加工----食品添加剂的超范围、超量使用,回收产品的再次回锅
工器具及其清洗消毒----使用不宜于加工食品的工器具(竹、木、铁);洗涤剂、消毒剂的残留
包装材料----不符合盛装食品的要求
食品安全法培训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