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生物4-2特异性免疫教学设计.pdf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中生物4-2特异性免疫教学设计 】是由【PIKAQI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生物4-2特异性免疫教学设计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1. 地位与作用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
用” , 本节知识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模块的核心内容之一, 而“特
异性免疫”又是免疫调节中的核心概念。学生在
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免疫学基础知识,知道人体第一、二道防线,初
步了解了免疫的功能, 但是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缺乏认识。
因此,本节课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特异性免疫的过程,通
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免疫调节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① 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② 指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③ 概述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区别和联系。
④ 通过实例,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联性,领悟免疫调节在
维持人体稳态中的 重要作用。
能力目标
① 尝试建构特异性免疫过程的概念图模型。
② 联系实际,运用特异性免疫的原理分析相关案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
体会免疫调节在维持人体稳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逐步领悟系统内各
要素需要协调合作才能维持人体稳态的观点。
3、教学重点
体液免疫的过程。
教学难点
特异性免疫如何发挥防卫功能。
二、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温习旧知→创设情境,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分层探究,
逐 级推进,突破重点→构建特异性免疫概念图模型,突破难点→ 当
堂检测,疑点反馈,查漏补缺
教学过程:
1 课时
课前准备: 分组提前预习,完成课后习题,老师批阅解疑
教学环节 :
教师活动
【情境引入 激发兴趣 】
播放抗击疫情期间国家号召新冠肺炎康复者主动献出血浆新闻
提问:
为什么国家号召康复者提供血浆?
学生活动
学生观看新闻,积极讨论。激发学习兴趣,为学习特异性免疫做准备。
【学案导学 -自主学习】 : .
组织学生阅读 P35-38 第一段,完成学案“自主学习”。 巡视,发
现问题以调整教学环节。
独立阅读教材,自主完成学案“自主学习”(具体任务见附件: 学
案,约 6 分钟)。
通过自主学习,初步认识免疫系统的组成、三道防线、特异性免疫和
非特异性免疫。 展示答案互动评价回答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更
正答案,提出疑 惑。
通过解析 “自主学习” 学案 内容,理性分析特异性免疫 和非特异
性免疫的区别和 联系。
合作探究 -合作讨论
【过渡】病原体突破前两道防线后,第三道防线如何消灭细胞表面的
病原体?
【投影】
体液免疫过程图
【小组合作】【黑板展示】
任务一:体液免疫
阅读教材 P72-73,结合图 4-6,思考以下问题




细胞活化的条件有哪些? : .


?产生抗体的细胞有哪些?


,抗体与病原体特异性结合后,抗体能彻底清除病原体
么?



,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的不同点?

【牛刀小试】
。如图表示寨卡病毒进入人
体后发生的免疫过程(Ⅰ-Ⅳ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
是( )

A.Ⅰ为 T 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Ⅱ和Ⅲ
B.该病毒能与Ⅱ发生特异性结合
C.Ⅲ为记忆 B 细胞,参与二次免疫
D.Ⅳ的化学本质是多糖
2. 给小鼠第二次注射一定剂量的绵羊红细胞后,小鼠体内抗体含量 : .
快速大量增加,这是因为初次反应使机体产生了一定量的( )
A.记忆细胞 B.绵羊红细胞 C.浆细胞 D.细胞毒性 T 细胞
【小组讨论】【黑板展示】
任务二:细胞免疫
阅读教材 P73-74,结合图 4-7,思考以下问题
4-7,用文字和箭头描述细胞免疫过程



T 细胞的活性需要哪些条件?




【精讲点拨】【师生合作】
任务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参与细胞

作用对象

作用方式 : .

联系 两者相互配合,共同发挥免疫效应,具体表现:
①在病毒感染中,往往先通过体液免疫阻止病原体通过血液循环而散
布,再通过细胞免疫予以彻底消灭
②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抗原暴露,由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课堂总结】




【拓展运用】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巨噬细胞只在非特异性免疫中起作用
B.淋巴细胞不需要抗原的刺激,就能形成效应细胞
C.只要接触到一次某抗原,记忆细胞就能永远记住该抗原的特征
D.抗体是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的
2.(多选)下列关于细胞免疫发生过程的叙述中可能的是( )
A.抗原侵入机体后,被抗原呈递细胞处理,使内部的抗原暴露
B.被抗原呈递细胞处理的抗原传递给辅助性 T 细胞
C.细胞毒性 T 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形成大量细胞毒性 T 细胞和少
量记忆细胞
D.细胞毒性 T 细胞产生抗体,抗体和抗原结合产生免疫反应 : .
学情分析

免疫调节内容在义务教育教材中就已经涉及,艾滋病、过敏反应
以及免疫学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学生已经通过报刊杂志、广播电
视等传播媒体有所了解。 教师的任务是要结合学生已有的认识,
让学生从生物学角度作科学的了解,同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正
确的科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责任感。 高二 4 班学生整体上
生物学基础很薄弱,不爱学习甚至厌学,学习积极性不高,学生
动手能力差;对于一些生物学涉及的大概念理解的不是很透彻。
所以本节课主要是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自身的好奇心,
以及创设学生活动与学生建模,引导学生成为学生的主人,以及
引导学生学会学习。


效果分析

1、通过新冠肺炎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学生
学习兴趣浓厚,效果良好。

2、课前微课与课堂问题解决模式的有效整合,
使教学脉络清晰。
: .
3、以自主学习为契机,通过整合教材,设置
阶梯式问题为学生顺利建构模型扫清障碍,调
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4、六环节环环相扣,通过不同的形式运用多
种方法和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升
他们的科学素养。


教材分析

1. 地位与作用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概述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
的作用” , 本节知识是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模块的核心内容之一,
而“特异性免疫”又是免疫调节中的核心概念。学生在

初中阶段已经学习了免疫学基础知识,知道人体第一、二道防线,
初步了解了免疫的功能, 但是对于特异性免疫的过程缺乏认识。

因此,本节课在初中知识的基础上,着重分析特异性免疫的过程,
通过实例引导学生理解免疫调节在维持人体稳态中的重要作用。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 .
① 简述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② 指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区别和联系。

高中生物4-2特异性免疫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IKAQIU
  • 文件大小485 KB
  • 时间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