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生物教材旁栏边角知识解释.pdf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中生物教材旁栏边角知识解释 】是由【PIKAQI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中生物教材旁栏边角知识解释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高中生物教材边角知识


1.(必修一 P19 拓展题 1) 组成细胞的元素追根溯源来自无机环境,但细胞内各种元素的比例与
无机环境的大不相同是因为细胞是有生命的,它可以主动地、选择性地从环境中摄取所需元素。
2.(必修一P23 与生活的联系) 盐析过程中蛋白质结构没有发生变化;鸡蛋煮熟后,高温使蛋白质
分子的空间结构改变,发生变性。
3.(必修一 P24 科学史话) 1965 年,我国科学家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部合成,是世界上第一
个人工合成蛋白质的国家。
4.(必修一 P27 旁栏思考题) 原核细胞的 DNA 主要位于细胞内的拟核。 真核细胞的 DNA 主要分
布在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也有少量的 DNA。
5.(必修一 P33 拓展题 2) 葡萄糖可以口服,也可以通过静脉注射进入人体细胞。 但蔗糖只能口
服,不能注射,因为葡萄糖是单糖, 细胞可以吸收单糖。 蔗糖是二糖,二糖必须水解(消化)
成单糖才能被细胞吸收,消化道中有催化蔗糖水解的酶,但血浆中没有,所以不能注射。
6.(必修一 P35 思考与讨论) 叶绿素分子的组成元素是 C、H、O、N、Mg;血红蛋白的组成元素是
C、H、O、N、Fe。
7.(必修一 P38 知识迁移) 种子晒干过程损失的主要是自由水,干种子高温烘烤出的水珠主要是
结合水,结合水破坏后的种子不能萌发。
8.(必修一 P41 与生活的联系) 细胞在癌变的过程中,细胞膜的成分发生改变,有的产生甲胎蛋
白、癌胚抗原等物质。
9.(必修一 P43 拓展题) 用台盼蓝染色排除法鉴定死细胞和活细胞,只有死细胞会被染成蓝色,
主要原因是死细胞细胞膜丧失了选择透过性。
10.(必修一 P45 图 3-5) 内质网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质的合成 “车间”。
11.(必修一 P46 相关信息) 硅肺:硅尘被吞噬细胞吞噬,吞噬细胞中的溶酶体缺乏分解硅尘的酶,
而硅尘却能破坏溶酶体膜,使其中的水解酶释放出来,破坏细胞结构,从而使细胞死亡,最终导
致肺的功能受损。
12.(必修一 P47 小字内容) 细胞骨架: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保持细胞内部结构有序性
的细胞骨架。 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
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13.(必修一 P49 相关信息) 脂质体靶向给药系统:利用生物膜的特性将磷脂小球包裹的药物运输
到患病部位,通过小球膜和细胞膜的融合,将药物送入细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14.(必修一 P50 与社会的联系) 人工肾:透析型人工肾替代病变的肾脏行使功能,体现了细胞膜
的选择透过性。
15.(必修一 P64 拓展题) 轮作是指在同一块田地上,种植的作物种类会因年份有所不同,也就是
有计划地更换作物种类来
。 轮作可以使不同作物根系选择性地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避免导致某种元素被吸收过多,
含量下降,而造成减产。
17.(必修一 P66 思考与讨论) 磷脂是一种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分子,磷酸 “头” 部
是亲水的,脂肪酸 “尾” 部是疏水的。
(必修一 P68 小字内容) 在细胞膜的外表,有糖蛋白(糖被),消化道和呼吸道上皮细胞表
面的糖蛋白有保护和润滑作用。 细胞膜表面还有多糖与脂质结合,形成糖脂。
1 : .
19.(必修一 P83 学科交叉) 酸既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也能催化脂肪和淀水解。
20.(必修一 P84 设计实验 1) 建议用淀粉酶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而不用过氧化氢酶,原因
是温度(高温) 本身会影响过氧化氢自然分解的速度。 建议用过氧化氢酶探究 pH 对酶活性的影
响,而不用淀粉酶,原因是盐酸可催化淀粉的水解。
21.(必修一 P85 小字内容) 过酸、过碱或温度过高,会使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永久失活。
0℃左右时,酶的活性很低,但酶的空间结构稳定,在适宜的温度下酶的活性可以升高。 因此,
酶制剂适于在低温(0~4℃) 下保存。
22.(必修一 P85 与社会的联系) 20 世纪 60 年代以前,医院里用的葡萄糖是用盐酸催化淀粉水解
的方法来生产的。
23.(必修一 P87 科学 · 技术 · 社会) 溶菌酶能够溶解细菌的细胞壁,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
在临床上与抗生素复合使用,能增强抗生素的疗效。
24.(必修一P88 左下角图) ATP 的组成元素有C、H、O、N、P。细胞中绝大多数需要能量的生命活
动都是由ATP 直接提供能量的。
25.(必修一 P89 小字内容) 萤火虫发光是因为其尾部的发光细胞中含有荧光素和荧光素酶。
26.(必修一 P90 图形下面小字) 主动运输;肌细胞收缩;生物发光、发电;大脑思考;蔗糖等物
质的合成都需要消耗 ATP,都属于吸能反应。
27.(必修一 P93 对比实验) 对比实验是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
来探究某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
28.(必修一 P93 小字内容) 一般地说,线粒体均匀地分布在细胞质中,但也可以定向地运动到细
胞代谢比较旺盛的部位。
29.(必修一 P94、P103 相关信息) 细胞呼吸产生的还原氢,其实是 NADH,而光合作用产生的还原
氢是 NADPH,两种物质不同。
30.(必修一 P96 拓展题) 鸟类和哺乳动物为恒温动物,其维持体温的恒定主要依赖于细胞呼吸产
生的热量,此外还需要 ATP 水解供能。
31.(必修一 P99 学科交叉) 一般情况下,光合作用所利用的光都是可见光(不能利用紫外光和红
外光) 。
32.(必修一 P102 同位素标记法) 同位素可用于追踪物质的运行和变化规律。 用同位素标记的
化合物,化学性质不会改变。 科学家通过追踪同位素标记的化合物,可以弄清化学反应的详细
过程。
33.(必修一 P106 拓展题 1) 夏季晴朗的白天的中午光合速率下降的原因是:光照过强、温度过
高,有些植物为了减少水分的散失 会关闭部分气孔,导致 CO2 供应不足,直接限制暗反应阶段;
早晨和傍晚光合速率较低的原因是光照较弱,直接限制的是光反应阶段。
34.(必修一 P108 知识迁移) 松土有利于植物根系有氧呼吸,从而更好地吸收矿质元素,但不利
于水土保持和减缓温室效应,因为植物和微生物有氧呼吸会产生更多二氧化碳。
35.(必修一 P110 实验) 在相同时间内,物质扩散进细胞的体积与细胞的总体积、之比可以反映
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
36.(必修一 P114 技能训练) 草履虫等单细胞动物,细胞内出现多核是由于细胞体积较大,多核
有利于控制细胞;细胞内出现伸缩泡,有利于增大生物膜表面积,便于物质交换。
37.(必修一 P122 小字内容) 自由基学说:在生命活动中,细胞不断进行各种氧化反应产生自由
基,在这些反应中很容易产生
。 此外,辐射和有害物质入侵也会刺激细胞产生自由基,自由基产生后,即攻击和破坏
细胞内各种执行正常功能的生物分子。
2 : .
39.(必修一 P122 小字内容) 端粒学说:每条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序列的 DNA。 端粒 DNA
序列在每次细胞分裂后会缩短一截。
40.(必修一 P126 图) 致癌病毒能够引起细胞发生癌变,主要是因为它们含有病毒癌基因以及与
致癌有关的核酸序列。
41.(必修一 P126 小字内容) 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结果,至少在一个细胞中发生
5~6 个基因突变,才能赋予癌细胞所有的特征,这是一种累积效应。 且老年人的患癌率较高。
42.(必修二 P22 拓展题) 人类的 “21 三体综合征” 遗传病患者含有 47 条染色体,其是由含 2
条 21 号染色体的精子或卵细胞与正常的卵细胞或精子结合后发育成的。
43.(必修二 P25 想像空间) 受精过程中,仅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而精子的头部除了细胞核
外,只含极少量的细胞质。 而细胞质中线粒体含有少量 DNA (植物细胞质中的叶绿体也含有少
量的 DNA),对生物的遗传也有影响。
44.(必修二 P42 问题探讨 2) 单独地把蛋白质和 DNA 分开,分别证明其中哪种物质是遗传物质。
45.(必修二 P42 本节聚焦) 科学家通过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
46.(必修二 P45 旁栏思考题) 硫仅存在于 T2 噬菌体的蛋白质中,而磷则主要存在于 T2 噬菌体
14 18
的 DNA 中。 用 C 和 O 同位素标记是不可行的,因为 T2 噬菌体的蛋白质和 DNA 中都含有
这两种元素。
47.(必修二 P50 模型建构 1) DNA 虽然只含有 4 种脱氧核苷酸,但是碱基的排列顺序却是千变
万化的。 碱基千变万化的排列顺序使 DNA 储存了大量的遗传信息。
48.(必修二 P52 本节聚焦) 科学家以大肠杆菌为实验材料,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设计了一个巧
妙的实验,证实了 DNA 分子进行半保留复制。
49.(必修二 P57 探究 1) 碱基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 DNA 分子的多样性,而碱基特定的排
列顺序,又构成了每一个 DNA 分子的特异性。 DNA 分子的多样性和特异性是生物体多样性和特
异性的物质基础。
50.(必修二 P2 本节聚焦) 孟德尔所作的假设: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体细胞中遗传
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
不同的配子中;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51.(必修二 P9 本节聚焦)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
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52.(必修二 P33 问题探讨) 红绿色盲基因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因此这两
种遗传病在遗传表现上总是和性别相联系。
53.(必修二 P33 本节聚焦) 若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具有男性多于女性、隔代遗传、交叉
遗传的特点;若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则具有女性多于男性、世代连续遗传的特点;若是伴
Y染色体遗传病,则具有代代男性都是患者的特点。
54.(必修二 P90 本节聚焦) 人类遗传病主要可以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
常遗传病三大类。 可以通过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等手段对遗传病进行监测和预防。
55.(必修二 P98 本节聚焦) 杂交育种的优点:使位于不同个体的优良性状集中于一个个体上;不
足:时间长,需及时发现优良性状。 诱变育种的优点:可以提高变异频率或出现新性状;不足:
有利变异少,需大量处理实验材料,具有不确定性。
56.(必修二 P99 思考与讨论) 杂交育种只能利用已有基因的重组,按需选择,并不能创造新的基
3 : .
因。
57.(必修二 P100 思考与讨论) 诱变育种的优点是能够提高突变率,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更多的
优良变异类型。
58.(必修二 P102 本节聚焦) 基因工程又叫做基因拼接技术或 DNA 重组技术。 通俗地说,就是
按照人们的意愿,把一种生物的某种基因提取出来,加以修饰改造,然后放到另一种生物的细胞
里,定向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59.(必修二 P112 旁栏思考题) 由于受当时遗传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人们还没有认识到基因与性
状的关系,不清楚可遗传变异的来源。
60.(必修三 P17 思考与讨论 1) 一个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又可分为树突和
轴突两种。 神经元长的突起外表大都套有一层鞘,组成神经纤维。 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
面包着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构成一条神经。
61.(必修三 P17 思考与讨论 2) 反射弧一般都包括五个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
出神经和效应器。
62.(必修三 P17 思考与讨论 4) 蛙的搔扒反射有脊髓的参与,人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排便反
射等也都有脊髓参与。
63.(必修三 P19 思考与讨论) 由于突触间隙的存在,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不能以神经冲动的形式进
行传递,而是通过神经递质与特异性受体相结合的方式将兴奋传递下去的。
64.(必修三 P20 资料分析 1) 成人和婴儿控制排尿的初级中枢都在脊髓,但它受大脑控制。 婴
儿因大脑的发育尚未完善,对排尿的控制能力较弱,所以排尿次数多,而且容易发生夜间遗尿现
象。
65.(必修三 P3 相关信息) “水泡” 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 “血泡” 中主要成分是组织液,
还含有血细胞。
66.(必修三 P3 思考与讨论 1) 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
血细胞直接生活在血浆中,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在组织液中,大量淋巴细胞直接生活在淋
巴液中。 由此可见,细胞外液是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67.(必修三 P5 旁栏思考题) 人输液时使用的生理盐水是质量分数为 9%的 NaCl 溶液,这样的
溶液及质量分数为 5%的葡萄糖注射液所提供的渗透压与血浆等细胞外液的渗透压相同,所以是
血浆的等渗溶液。 如果输液时使用的 NaCl 溶液的质量分数低于或高于 9%,则会造成组织细胞
吸水或失水,从而不能维持细胞正常形态和功能。
68.(必修三 P5 思考与讨论 4) 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主要通过皮肤分泌汗液,泌尿统形成、
排出尿液和呼吸系统的呼气这三条途径来排出,其中以泌尿系统和呼吸系统的排泄途径为主。
69.(必修三 P25 思考与讨论 1) 在运动员的比赛过程中,血糖可以通过三条途径得到补充:食物
中的糖类经过消化和吸收、肝糖原分解为葡萄糖及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70.(必修三 P27 模型建构) 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体内血糖水平将会上升,多余的血
糖将会从尿中排出,出现糖尿病。
71.(必修三 P33 拓展题 1) 激素传递的信息需要通过体液的传送,然后与相应的靶细胞上的受体
结合而发挥作用,多数情况下是比较缓慢的;而神经传导兴奋在同一个神经元上是以电流的形式,
只在突触处才转化为化学信号,所以激素传递信息多数情况下不如神经传导兴奋的速度快。
72.(必修三 P36 资料分析 1) HIV 浓度上升,会破坏更多的T细胞,使T细胞数目下降,从而导
致人体免疫能力丧失,不能抵抗疾病的侵袭,进而使人死亡。
73.(必修三 P39 资料分析 1) 移植的器官对于被移植者来说是异物,免疫系统具有排异反应。
4 : .
74.(必修三 P46 旁栏思考题) 分别遮盖胚芽鞘尖端和它下面一段,是采用对照法,胚芽鞘弯曲生
长的是尖端下面的一段,感受单侧光刺激的是尖端。 这说明胚芽鞘尖端接受单侧光照射后,产
生某种刺激传递到下面,引起下面一段弯曲生长。
75.(必修三 P55 资料分析 3) 植物生长调节剂使用得当,不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甚至可以改善
品质。
76.(必修三 P56 基础题 2)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是非常复杂的过程,从根本上说是由基因控制的,
环境变化也会影响基因的表达, 激素调节只是其中的一种调节方式。
77.(必修三 P56 拓展题 1) 脱落酸能促进种子休眠,抑制发芽。 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能使种子
中的脱落酸降解。 没有了脱落酸, 这些种子就不会像其他种子那样休眠了。 然后,大雨天气
又给在穗上的种子提供了萌发所需要的水分,于是种子就会不适时地萌发。
78.(必修三 P63 思考与讨论 2) 年龄组成为稳定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也不一定保持稳定。 这是
因为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组成,其还会受到食物、天敌、气候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此外,种群数量还受迁入率和迁出率的影响。 年龄组成为衰退型 的种群,种群数量一般来说会越
来越小,但是也不排除由于食物充足、缺少天敌、迁入率提高等原因而使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
79.(必修三 P67 思考与讨论) 对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控制,可以采取器械捕杀、药物捕杀等措施。
从环境容纳量的角度思考,可以采取措施降低有害动物种群的环境容纳量,如将食物储藏在安全处,
断绝或减少它们的食物来源;室内采取硬化地面等措施,减
少它们挖造巢穴的场所;养殖或释放它们的天敌,等等。
80.(必修三 P78 问题探讨 2) 火山爆发后环境条件发生了变化。 在火山爆发中,有些物种可能
会绝灭;在恢复过程中外来新物种可能会进入。 群落结构因此而发生了变化,一般不能恢复原
来群落的结构。
81.(必修三 P78 思考与讨论 3) 在群落演替过程中,一些种群取代另一些种群是指优势取代,而
不是“取而代之”。 形成森林后, 乔木占据了优势,取代了灌木的优势,但在森林中各种类型
的植物都是存在的。
82.(必修一 P98 实验) 滤纸条上有 4 条不同颜色的色素带,从上往下依次为:胡萝卜素(橙黄
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 a(蓝绿色)、叶绿素 b (黄绿

高中生物教材旁栏边角知识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PIKAQIU
  • 文件大小380 KB
  • 时间2025-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