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水稻栽培氮肥要求量及利用率论文(精选11篇).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水稻栽培氮肥要求量及利用率论文(精选11篇) 】是由【mam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水稻栽培氮肥要求量及利用率论文(精选11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水稻栽培氮肥要求量及利用率论文(精选11篇)
篇1:水稻栽培氮肥要求量及利用率论文
水稻栽培氮肥要求量及利用率论文
1产量目标
水稻产量的构成由单位面积上的穴数、穗数、每穗结实粒数和千粒重几个部分构成,要求达到的标准:穴数17~22穴/平方米;穗数450~500穗/平方米;实粒数85~90粒/穗;千粒重24~26克;产量9000~10000公斤/公顷。
2基地与良种选择
。黑龙江垦区位于东经123°40′~134°40′和北纬40°10′~50°21′之间,,%。分布在黑龙江省12个地(市)69个县(市、区),横跨小兴安岭南麓、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区。
。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95%;水分≤%。
。选择品种要根据垦区的自然条件,土壤条件,品种的品质、抗逆性、产量等综合选择。产量9000~10000公斤/公顷,品质口感好,抗倒伏、抗病害、耐盐碱、分蘖力强的中早熟品种。
3适时旱育苗、旱育稀植,培育壮秧
。秧龄35~45天,~,苗高13~17厘米,根数13~15条,~4克以上,20%的秧苗带1~2个分蘖,叶色绿中带黄,根系盘根好,插后返青快。
。营养土的选择与配制关系到秧苗的长势,因此要选择含盐少、PH值低、草籽少、土质疏松肥沃的土壤,一般要采用灌区干的渠干土方宜配制比例用95%的渠干土过筛(3~4口径)加5%的优质腐熟的马粪或猪粪作育苗土。配制床土、化肥、农药、调酸剂要准、要均匀,配制后要过筛,。

:用重量25公斤/公顷,选择好品种后进行脱芒,有利于播种均匀,在晴天选择干燥平坦地上晒2~3天,提高种子活性,用比重1:13(约50公斤加盐1公斤)盐水漂选,用清水冲净。
:目的上为了防止恶苗病发生。1)45%,在室温下浸5~7天,每天搅拌1~2次,一浸到底,直接催芽。2)40%植物龙乳油稀释400~500倍,1袋加水50公斤浸种40公斤,浸种6天,无需清水冲洗可直接催芽。3)催芽:将浸好种子放在28~32的情况下催芽,一般2天左右,即在85%破胸露白后使温度降至25℃,芽长1毫米时,摊开晾种12小时后播种。具体方法:先把浸好的种子捞出,放入40~50度的温水中预热,等种子达到温热后立即捞出,装到种子袋中,放置地上成棚内,下面垫20厘米左右的初草上铺塑料薄膜,种子带上要盖塑料膜或麻袋保温保湿,种子袋内插入温度计,控制在28~30℃左右,每天翻动1~2次,使种子上下内外温度均匀一致。注意高温烧芽或芽时间过短,造成种子内养分过量消耗。
。1)播种时间,一般在3月末4月初播种。2)播种方法:钵盘育苗,将营养土装入盘钵内2/3为底土,然后用精量播种器播种,每钵孔3~4个粒种子,播种芽50克/盘,。
。1)育苗时期,一般采用随播随育的方法。2)育苗方法,将播完种的秧盘,个个靠等摆正摆直,摁在处理好的置床上,摆盘后轻轻镇压,用细土封严,用细眼喷壶浇透水防止种子冲出来,然后用封闭1号或封闭安接说明封好苗床,盖上地膜有利于保温保湿。
。1)水分管理,播前要浇透水、播后覆盖地膜保水,苗出80%揭去顶膜,前期不干不浇水缺水补水,随着秧苗生长渐增加浇水次数,一般原则:1~2叶期2天浇一次,2~3叶期一天浇一次,3叶期后一天浇2次,浇水时间必须在早晨进行,切忌大水漫灌,中午缺水可控制在20~25℃然后再浇水。2)温度管理:坚持早通风早炼苗,控制徒长实现低温成苗,出苗期棚温保持在28~32℃,苗床温度不得超过,30℃,以后随温度升高棚内温度控制在20~28℃,3叶期以后秧苗逐渐适应外界温度,揭膜大通风,正常情况下全揭全通,不遇特殊降温天气不要盖死棚。3)追肥管理:不脱肥不追肥的原则,如秧苗出现脱肥现象就要及时追肥,追肥使用硫酸铵,每盘用5克硫酸铵(纯氮1克)兑水100倍,浇肥后用清水冲洗一次,以防烧苗。
4本田整地
收割时要留茬10~20厘米,并把50%~70%的初草秸进行还田,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增加土壤通透性,要求秋翻,深度为15~18厘米,原则秋翻冬冻春耙。冻溶作用,土地细碎杂草和病虫害冻死。春天要旱耙,耙平,耙细整平泡田1~2天,水耙水平,要以寸水不露泥为主。
5适时插秧,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生育期,育秧早晚,秧苗长势、地力而定,一般气温稳定通过13℃可插秧,一般在5月5~15日,最晚不要超过5月25日。
。根据苗壮弱,插秧早晚,分蘖强弱,一般每平方米插17~22穴,每穴2~4棵,密度:9×8寸、9×7寸、9×6寸,做到行株一致,深浅一致,合理密植,对防止病虫害,特别是纹枯病,稻瘟病有明显作用。同时,也有利培育壮秆大穗,提高抗倒伏能力。
6田间管理
。施氮肥过多,稻米中粗蛋质含量越多,食味明显下降,所以高产还要优质的米质就要大力提倡施用有机肥,有机无机复混肥、生物有机肥,调整NPK施肥比例。总的原则:减氮、稳磷、增钾、添微。增施有机肥。做到因地定产施肥,实现公顷产稻10000公斤。需纯氮为150~160公斤、纯磷70~80公斤、纯钾75~100公斤。硫酸锌20~25公斤。
:翻地前将有机肥全部施入水田中,在此基础上把氮肥的30%,钾的70%,磷肥和锌肥全部作基肥施入。
:氮肥的25%在播后5~11天施用。
:氮肥的25%、钾肥的30%在6月20~25日前施入。
:氮肥的20%作穗粒肥。穗肥15%于7月15~17日前后施入粒肥5%,则要看天、看地、看长势,酌情施入。
:有利于促进早熟,防止贪青。1)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每20公斤水加磷酸二氢钾400克,或每20公斤水加磷酸二氢钾300克加硫酸锌100克进行叶面喷施。2)叶面喷施利果美:每亩用量20~60克,喷施浓度800~1000倍液。
,节水灌溉。根据水稻生理需水,以浅水灌溉为主,采取:“浅-湿-浅-间歇”的节水灌溉模式。
:这个时期保持浅水层做到“浅水不露泥,深水不过寸”以利增温返青分蘖快。
:这个时期采取晒田(非盐碱地除外)理想时间6月25日,最迟不低于7月5日,晒田7~8天,促进根系发育叶片上,壮秆防止早衰。盐碱地可结合洗碱,进行控蘖。
7适时收获
。稻谷外形有95%以上穗达到黄熟期为宜,必须在重霜前收获,过旱、青粒、粘米、碎米多、品质差、食味降低;过晚易落粒和倒伏、损失大。
。一般采取手割、人工收割干净,整齐易脱粒、易运输。目前也有用小型收割机收割,方便、快捷,实现稻秸秆还田,培肥地力。
篇2:水稻丰产栽培关键性技术研究论文
[摘要]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提高水稻的质量和产量,采取水稻丰产栽培关键性技术,才能促进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基于此,分析我国提高水稻丰产栽培技术的重要意义,了解目前水稻栽培状况,并制定合理有效的栽培措施来提高水稻的产量与质量。
[关键词]水稻栽培论文
篇3:水稻丰产栽培关键性技术研究论文
目前,我国的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栽培技术也在逐渐完善。为了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我国不断研发水稻栽培品种,从原来的高秆水稻到矮秆水稻,从原来的常规水稻到如今大量种植杂交水稻,极大地提高了水稻的产量。另外,水稻的育秧技术也经历了从开始的水育秧、湿润育秧、旱育秧到如今的塑料软盘育秧的过程,使秧苗的质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另外,水稻的丰产也与施肥技术、灌溉技术及种植时间有很大的关系。在这些方面,我国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合适的栽培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水稻产业的发展。但是,为了保证水稻得到丰产,还需要采取更有效的栽培措施。
篇4:水稻丰产栽培关键性技术研究论文

首先,在种植水稻之前,应根据水稻种植地的生态环境以及栽培和管理技术等现实条件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这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品质好的水稻具备米质高、口感好、产量高、抗性强等特点,选择好的水稻品种是水稻丰产的基础。在选用过程中,要选用抗病性好、有包衣的优良品种,同时要充分结合客观情况,选择与地域环境相适应的水稻品种,进而提升水稻的产量[1]。

想要实现水稻丰产栽培,就需要进一步提升对秧苗培育环节的管控力度,而这也是水稻高产的关键所在,秧苗的质量好,水稻高产的概率就会更大。对于秧苗培育来讲,其有多个流程,即发芽试验、晒种、选种、浸种、消毒、催芽及育秧7个步骤[2]。想要提升秧苗的质量,就需要完善这7个步骤。同时,要认真筛选育秧的地址和规格,从而更好地完成秧苗培育工作。

播种时机选得好,水稻才能有高产的基础,特别是秧龄的长短,对培育壮秧及移栽后,水稻生长情况有非常大的影响。正因为如此,在栽培过程中,要有效控制秧龄,提倡“乳苗移栽”,秧龄的长短以不超过40d为宜,在培育过程中,要选取3个以上分蘖的秧苗,因为这种秧苗能够更好地发根,返青速度快,不容易出现死叶且生长势头较好,能够更好地积累营养物质,有效实现水稻丰产。

在栽秧的过程中,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水稻栽插标准,选择分蘖力较强水稻时要有效降低栽插的密度。~,每穴4~6个茎蘖苗,8万~9万/667m2基本茎蘖苗[3]。在实际栽培过程中,可以应用宽行窄株栽插方式,~,~。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扩大行距,缩小株距,同时要有效调整通风和透光性,并且要有效治理病虫害。

对于水稻水分的管理非常必要,要保证分蘖期浅水勤灌,足苗期排水晒田,幼穗分化期浅水常灌,抽穗扬花期保持水层,灌浆乳熟期干湿交替[4]。在水稻分蘖期以后到幼穗分化前的排水晒田环节非常重要,要合理控制无效的`分蘖,进一步提升抗倒伏能力,同时要合理增进水稻对营养的吸收,这样能够有效改善水稻根系的生长状况,更利于根系向下扎,进而提升水稻的产量。在栽培过程中,要合理控制水稻的施肥量,肥料要分期分批使用,前重后轻,后期注重磷钾肥的补充等。对于底肥,要多应用有机肥料,采用秸秆还田的方式补充养分,之后施用复合肥及尿素作为分蘖肥。然后,观察水稻的生长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具体来说,水稻抽穗灌浆期需要有效保障施肥量,对于施肥时间,一般选取水稻抽穗前15d左右。对于追肥的数量选择上,要结合水稻秧苗的实际情况进行施肥,~,具体结合水稻苗的情况进行合理调整。但是,要充分保证追肥的数量,要将前期施用的氮肥扣一部分在后期施用,总的施氮肥量不变。需要注意的是,要特别注意对钾肥的施用。在抽穗灌浆期,水稻对于钾肥的需求量非常高,在这一阶段增加钾肥的施用量,能够有效提升水稻茎干的强度,并且能够进一步提升水稻抗早衰的能力,使得稻叶不会过早衰老。另外,也能过有效提升水稻的光合作用,促进水稻的生长。正因为如此,该时期要结合实际情况适当地施用穗肥,并且要有效结合防治穗期病害,喷施叶面钾肥对增产效果非常明显。另外,在施用底肥时,可以只应用磷肥、碳铵的应注重根外施肥,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水稻的抗倒能力,让水稻可以更加健壮地生长。

对于水稻生长来说,其难免会遇到高温天气,如果气温过高会使得水稻不结实的问题较为严重,如果气温过高,就会出现高温热害问题。为了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一方面要合理进行灌溉,通过灌溉来调节气温;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喷水来降温。此外,可以进行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和植物调节剂,这样能够有效提升水稻对高温的抵抗力,进而降低高温的热害。

在水稻生长过程中,要对二化螟、三化螟危害现象进行有效治理,这些虫害对于水稻的产量有非常大的影响。对于二化螟来说,当幼虫进入到稻秆时,治理难度将会增加。因此,想要有效治理,就需要在幼虫未蛀入乳稻秆前进行治理,而且还能够有效地控制成本。对于三化螟来说,其防治对于时间的要求较高,要求破口期施药。总之,想要提升水稻的产量,就需要从选种、育秧到成熟的全过程进行管理,努力提升水稻在各个环节的质量,为水稻生长营造最佳的生产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真正提升水稻的质量,最终实现丰产、高产的目标。

2025年水稻栽培氮肥要求量及利用率论文(精选11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
  • 文件大小31 KB
  • 时间2025-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