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经典)科学教案7篇 】是由【zongzo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经典)科学教案7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经典)科学教案7篇
科学教案 篇1
1、知道很多物体能发光,了解光的用途。
2、能自己制定标准并依据标准对各种光进行分类。
1、课件-制作光的种类手册。
2、供应手电筒、电池、玩具娃娃、电动玩具、积木、塑料玩具等若干,记录单、笔。
3、幼儿用书:《萤火虫找挚友》。
一、引导幼儿相识各种光源。
1、介绍材料。
老师:这里有很多材料,请你们自己试一试,看看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并将结果记录在记录单上。
2、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探究活动,激励幼儿大胆尝试,并用自己的方式进行记录。
二、幼儿探讨,扩展对光的相识。
1、老师:你发觉了哪些东西会发光,它是怎样发光的?
(激励幼儿大胆进行表述,老师用图示记录幼儿的发觉。)
2、老师:除了这些东西,你还知道哪些东西会发光,它们又是怎样发光的?(老师接着用图示记录。)
三、引导幼儿对光进行分类。
1、老师:这么多的东西都能发光,这些光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老师:原来每种光都互不相同,那我们怎样将它们分类呢?可以怎样分呢?
(老师引导幼儿依据讲演指定标准进行分类,如自身发光、须要电力等。)
四、师生共同探讨光的用途。
1、老师:我们相识了这么多会发光的`物体,光对我们有什么作用呢?
2、引导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讲解并描述光的作用。
例如:光能照明,光能传递信息,光是一种信号标记。(绿灯-前进、红灯-停止)光能帮助人们切割和焊接、光能带给人们美妙的视觉感受。
3、进一步感知体验高科技带给人们的好处。
科学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辨别清水。
2、能把自己的发觉大胆地表现出来。
3、体验探究和胜利的乐趣。
4、养成敢想敢做、勤学、乐学的良好素养。
5、教化幼儿养成做事仔细,不马虎的好习惯
活动打算
1、每组四只透亮杯子,内装清水、糖水、白醋、牛奶;2、一只盘子内装若干小勺。
活动过程
一、辨别哪杯是清水1、请幼儿猜猜四只杯子中哪杯装的是清水。
2、幼儿分组试验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辨别哪杯是清水,看看与自己的揣测是否一样。
(在辨别哪杯是清水的时候,应留意先让幼儿试验、感知,再一起沟通、共享结果。
依据实际状况,还可以增加盐水、白酒等多种无色透亮的`液体供幼儿感知和辨别)二、沟通共享1、请幼儿说一说,自己是请什么帮忙才找出清水的。
2、眼睛看一看:牛奶是白色的。
鼻子闻一闻:气味酸酸的,肯定不是清水。
嘴巴尝一尝:甜甜的是糖水。
淡淡的、没有味道的是清水。
3、通过试验,幼儿知道用眼睛看一看、鼻子闻一闻、嘴巴尝一尝,就能知道哪杯是清水了。
眼睛、鼻子、嘴巴一起合作,本事可真大。
活动反思:
本次活动选材比较贴近孩子的生活,所选材料是孩子常见的材料。在引导幼儿辨别哪杯是清水时留意引导幼儿多种感官的参加,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嘴巴尝等方式。幼儿通过自身的尝试从而获得了对水的认知:无味,无色,透亮。这样的探究方式特别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孩子乐于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主动思索,擅长发觉,而且还能大胆地表述出自己的发觉,体验了探究发觉的乐趣
科学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感知不同的饮料,初步了解溶解的现象。
2、体验自我服务的欢乐。
3、培育幼儿对事物的新奇心,乐于大胆探究和试验。
4、情愿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共享自己的心得。
5、激发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
活动打算:
1、各种味道、颜色不一的饮料粉;水壶(有水)、冰块
2、已泡好的颜色、味道不一的2―3种饮料(用布遮住)
3、一次性杯子、吸管、勺子、托盘、桌布、抹布、桌子
4、事先创设好休闲小屋的情境氛围;师装扮服务员系好围裙,带好帽子
活动过程:
一、尝尝饮料
1、提问:客人喜爱喝饮料吗?想喝什么饮料?(帮助孩子回忆生活阅历)
2、师:我们休闲小屋最近推出一些自制饮料新品,客人想尝尝吗?
出示各种颜色的饮料粉
师引导孩子视察饮料粉,激励孩子看看、闻闻,猜猜可能是什么饮料粉?
提问:想喝什么饮料?你们会冲吗?
师依据孩子的需求边问孩子冲饮料的方法,边为孩子冲饮料(也可请个别孩子来尝试)
重点和孩子探讨:为什么这些饮料粉不见了呢?
(溶解到水里了,使水变得有颜色、香香的、甜甜的,溶解就是化了的意思)
3、,孩子品尝
提问:客人,好喝吗?喝了以后有什么感觉?
(引导孩子说说饮料的香味、味道)
二、做做饮料
师:为了让顾客过一个凉快的夏天,我们休闲小屋实行饮料自助餐,大家可以依据自己的口味调制喜爱的饮料,大家可以去试一试。不过,有几个要求请客人要留意:
1、 客人在做饮料时当心做事,要留意保持小屋的卫生。
2、 等会儿我们要开饮料展览会,你们把做好饮料拿到这里来,让我们看一看,好吗?
孩子自由结伴尝试做饮料
三、相互品尝饮料
和挚友相互说说自己做的饮料?(饮料的名字、颜色、味道、制作方法等)
师:你们真棒,做了这么多好喝的饮料,准备怎么喝呢?(激励孩子和挚友、四周老师共享)
探讨:怎么给挚友喝你的饮料?(有礼貌、讲卫生)
激励孩子大胆与人交往,表扬孩子。
活动反思: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在尝试冲饮料的过程中对溶解现象产生了深厚的爱好,并学会了与人沟通,丰富了生活阅历,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幼儿的学问阅历和认知水平发展不一,在合作制作的过程中,幼儿可以沟通各自的做法,学习同样的阅历,促进语言沟通,合作学习等实力的发展。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想还可以将延长活动作一调整,激励幼儿尝试将饮料制作过程制作成说明书,这样不仅可刚好帮助幼儿梳理冲饮料的阅历,还可引导幼儿将自己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阅历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进行表现,表达。
科学教案 篇4
一、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镜子的用途,知道镜子能照出人或物体。
2、通过照镜子和参加照镜子嬉戏,感知镜子中的我,了解镜子的基本特征。
3、乐意照镜子,主动参加照镜子嬉戏活动,对用镜子视察四周的事物感爱好。
二、活动打算:
1、阅历打算:幼儿在生活中见过、并用过镜子。
2、物质打算:镜子人手一面。
三、活动过程:
1、出示镜子,引起幼儿爱好。
老师:瞧!这是什么?它是什么样的?
2、自由摆布镜子,探究、感知镜子的特征。
让幼儿自主玩一玩,说一说:你发觉了什么?引导幼儿运用多种感官摸一摸、看一看、说一说,自己对镜子的相识。
3、“照镜子”感知自己五官以及表情。
老师:镜子里有什么?动一动镜子,你还望见了什么?
老师:瞧一瞧,镜子里的你是什么样子的?
让幼儿照镜子做各种表情和动作。启发幼儿说说:照镜子时,你发觉什么?
3、了解镜子在生活中的'广泛用途。
老师;你在哪里见过镜子?还有谁用过镜子?
4、引导幼儿开展“照镜子”的嬉戏活动。
5、想幼儿介绍“照镜子”嬉戏的玩法,启发幼儿想一想:老师做照镜子的人,小挚友做镜子里的人,老师做什么,小挚友应当什么?
激励幼儿仿照老师的动作,跟着老师的动作而改变,感知镜子里的人和照镜子人的动作的一样性,体验照镜子的欢乐。
科学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通过视察、了解及动手操作,使幼儿驾驭理解海绵的性能,知道海绵的用途。
2、学习词语:软软的、轻轻的、吸水、弹性等。
3、激发幼儿探究科学奇妙的爱好。
活动打算:
1、人手一块海绵和2—3根细橡皮筋
2、海绵改变图示两张
3、彩色颜料水每组一盘
活动过程:
一、老师出示海绵,幼儿沟通阅历
1、你们是怎么玩海绵的?幼儿相互交谈争论。
2、请幼儿讲讲:玩起来与别的积木有什么不同?
3、请位幼儿说一说见闻: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海绵。
二、操作嬉戏,感受海绵的特性
1、海绵宝宝变成小青虫嬉戏
老师出示毛毛虫图示和细橡皮筋,引导孩子用橡皮筋把海绵分若干节,并与原形比较。请幼儿思索:可以让海绵变回原来的样子吗?幼儿再动手做一做。
小结:我们能把海绵变成各种形态引导孩子捏成一团),立刻松开,它又能复原原样,说明海绵有弹性。
2、海绵宝宝喝水嬉戏
1)老师供应颜料水分组活动,提示幼儿思索:海绵宝宝能干什么?
2)待幼儿活动几分钟后,请幼儿说一说你是怎么玩的,发觉了什么?如:“我把海绵放在颜色碗里,碗里的颜色水少了,而海绵变颜色了”。
,表扬做的好的幼儿。
老师小结:海绵能把颜料水变少,说明海绵能吸水,具有吸水的功能。
联系生活,整理活动: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海绵的用途也很广,如我们做操用的体操垫、睡觉时铺的海绵垫等。引导幼儿把吸水的海绵拿到阳光下晒一晒,整理桌面的操作材料。
活动延长:
1、让幼儿细致视察社会上、家庭里还有什么东西是用海绵做的。
2、数小时后,老师带领幼儿一起去收海绵。
科学教案 篇6
活动由来: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代表着希望,充溢了朝气。春天来了,天气变暖了,万物复苏,有着明显的季节改变特征,特别适合幼儿视察春天的改变现象,为了能有效的利用大自然的现有资源,将自然资源融入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活动中,我特意为托班幼儿设计了“柳树发芽了”的科学活动方案,旨在培育幼儿对科学活动的爱好和参加自然科学活动的主动性,表达酷爱春天,酷爱大自然的感情。
活动目标:
1、通过视察,知道柳树发芽了,学会说“春天,发芽”等词语。
2、体会春天的改变,感受阳光的暖和,表达酷爱春天、酷爱大自然的感情。
活动重难点:柳树发芽了,表示春天来了。
活动打算:
1、《春天》的磁带,录音机。
2、冬天和春天的柳树图,《春天》的'教学课件。
活动过程:
1、老师播放《春天》的课件,引导幼儿细致观看课件。
2、老师提问:刚才你们看到了什么?柳树有什么改变?
3、老师出示课件中的放大的柳树嫩牙图片,引导幼儿细致视察,告知幼儿,春天到了,柳树发芽,并指给幼儿看。
4、老师出示冬天的柳树图,提问:这是春天的柳树吗?为什么?
5、老师出示春天的柳树图,提问:这是春天的柳树吗?为什么?你还看到了什么?
6、老师变念春天儿歌,边做肢体律动,引导幼儿跟随老师做肢体律动。
附儿歌:春天来了
春天来了,(两臂上举,两手做招手的动作)
柳树发芽了,(两手并拢,掌心相对,渐渐做张开的动作)
大雁飞回来了,(两手自然张开,上下摇摆双臂做翱翔的动作)
我们真呀真兴奋!(两手并拢,掌心相对,做笑脸的动作)
7、老师小结: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大雁飞回来了,让我们一起去外面看看春天的景色吧!
活动延长:
1、假如幼儿园旁边有柳树,可以组织幼儿到户外参观,零距离接触大自然,更有利于幼儿驾驭春天的特征。
2、提倡家园合作,请父母帮助幼儿园,帮助幼儿收集有关春天的改变特征,如小草从地里钻出来了,小树也发芽了等。
留意事项:
1、在活动过程中,要留意引导幼儿学说“柳树发芽了”。假如幼儿的语言发育水平比较迟缓,可以引导幼儿学说单个词即可,如“春天,柳树,发芽”,对学说短语则不做要求。
2、要引导细致视察春天柳树的特征,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科学教案 篇7
设计意图:
《纲要》指出:教化活动的内容应注意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于生活、嬉戏之中,能从生活和嬉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好玩。对于小班幼儿来说,过生日是幼儿生活阅历比较丰富的一种活动,为了充分让幼儿更加主动主动去探究去操作去发觉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自己去得知结论,让幼儿学习有用的数学、身边的数学、好玩的'数学,充分体现数学教化生活化、嬉戏化,因此我设计了本次《生日礼物》的数学活动,旨在引导幼儿细致视察并能大胆的说出所视察到的内容,并且能够学习手口一样的点数。
活动目标:
1、体验生日送礼的喜悦感。
2、能大胆的讲解并描述所视察到的画面中的内容
3、学习手口一样的点数“3”以内的物体,初步学说量词张、把等
活动打算:
ppt、篮子若干(里面装有3以内的常见小水果)、生日歌曲、生日蛋糕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创设小兔生日的情境
(一)小兔的家
1、出ppt1视察图片,这是谁的家?
2、从哪里可以看出?
3、引导幼儿视察、点数家里的摆设用品。(一张沙发、一张桌子、三把椅子、一扇门)
(二)ppt2过生日
1、今日小兔可快乐了,小挚友猜猜是什么事让它快乐的。
2、出示有蛋糕的ppt2,原来今日是小兔的生日,所以很快乐。
大家猜猜小兔过几岁生日呀?
二、小动物送礼物
2025年(经典)科学教案7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