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浮力课件(通用10篇).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4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浮力课件(通用10篇) 】是由【mama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浮力课件(通用10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浮力课件(通用10篇)
篇1:浮力相关课件
浮力相关课件
一、浮力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对物体向上浮的力叫浮力。
:F浮
: 竖直向上
:液体

漂浮在水面的物体要受到浮力,那么浸没在水中的物体是不是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呢?
二、巩固练习
例1 浸没在湖水中的物体,随着浸没深度的增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增大
、下表面受到的压力差增大

例2 质量相同的铁球和铝球,分别挂在两个相同的弹簧测力计上,将两球同时浸没在水中。若挂铁球的示数变为F1,挂铝球的示数变为F2,则 ( )
A. F1>F2 B. F1=F2
C. F1
例3 小玲将一块体积为的矿石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然后又将此矿石浸没在水中,测力计两次示数分别如图甲、乙所示。
(1)矿石受到浮力的大小多大?
(2)×103 kg/m3的液体中,矿石受到浮力多大?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多大?
三、作 业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物体才受到浮力



,当铁块浸没在水中后剪断绳子,铁块下沉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将( )


当石块从水面上逐渐浸入水中并沉入到容器底部的过程中,它受到的浮力是怎样变化的?
浸入水中随着浸入部分的体积的增大受到的浮力也增大,直到物体全部浸没后浮力的大小就不再改变。
同样重的铁块甲和乙,甲浸没在水中,乙浸没在煤油中,它们受到的浮力是否相等?为什么?
不相等。因为液体的密度不相等。
篇2:浮力免费课件资料
浮力免费课件资料
一、
、然后组内讨论:①木头压入水中放手后会上浮,实心铁块放入水中下沉,是否所有浸入液体中的物体都受到浮力?②人在水中越往深处走越觉得上托的力越大(越觉得轻飘飘的),那么,浮力的大小跟什么有关?③关于浮力,你想知道哪些方面?
二、
小组合作,完成下列三个实验,记录现象、测量数据并分析得出结论。
探究实验1:浸入液体中的物体的受力
①将圆柱体用细线绑牢,挂在弹簧测力计挂钩上,测出圆柱体重力并记录。②将圆柱体缓慢放入小烧杯的水中,观察测力计读数的变化。③读出圆柱体浸没时测力计的读数并记录,计算出测力计两次读数差。分析:为什么圆柱体浸入水中,测力计读数会变化?说明什么问题?
探究实验2:浮力产生的原因
①把底部开口的矿泉水瓶倒过来,瓶口下放水槽(),往瓶里放入乒乓球,用烧杯往瓶里加水,观察乒乓球的运动状态。
②往瓶里加水,然后用手堵住瓶口,乒乓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了吗?实验说明了什么?
探究实验3:决定浮力大小的因素
⑴根据探究实验1的现象、数据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___有关。
⑵实验4:将同一个鸡蛋分别放入清水和盐水中,观察鸡蛋的运动状态。可以得出结论: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__有关。
⑶分析与论证
综合⑴⑵你得出的初步结论是:浮力的大小跟________和_____有关。
⑷交流与合作
交流、合作后,修正结论
三、
学生以组为单位发言,其他组质疑、补充,教师引导,板书。
四、
小结、点拨、表扬
篇3:《浮力》教学课件
《浮力》教学课件
《浮力》教学课件

科学概念:
1、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我们可以感受到浮力的存在,可以用测力计测出浮力的大小。
2、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3、当物体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浮在水面的物体,浮力等于重力。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弹簧秤测量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到的浮力。
2、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懂得方法的改进有利于研究的顺利进行。
2、懂得数据在分析解释现象过程中的重要性。

感受上浮物体在水中都受到浮力的作用,并会测量。

运用浮力和重力的概念,解释物体在水中的沉浮。

小水槽(借用物体沉浮套件中的水槽,并在其外壁贴上容积刻度)、水、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3块、弹簧秤、细线、滑轮(可借用简单机械实验盒中的滑轮)、小竹棒(长度略短于水槽的宽度)、记录表。

一、引入
1、感受浮力:请同学们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注意体验手的感觉。
2、根据学生汇报,板书: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揭示课题)
二、研究浮在水面的物体受到的浮力
1、出示用线系着的泡沫塑料块:同学们已经学过用弹簧秤测物体的重力,请测一测泡沫塑料块的重量,并把数据记录下来。
2、此时的泡沫塑料块一共受到几个力的作用?你能把它画下来吗?
(学生试画泡沫塑料块的受力图,拉力=重力)
3、猜一猜:让泡沫塑料块静止在水面时,它的重量会相同吗?
4、测量泡沫塑料块静止在水中的'重力。质疑:是重力等于零吗?
5、解释: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上时,重力并没有消失,而是与浮力相互作用,抵消了,此时,浮力=重力。(贴图示板画)
三、测量上浮物体在水里受到的浮力
1、再次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注意体验手的不同感觉。
2.为什么把泡沫塑料块按入水里突然松开手它就会快速上浮?(浮力远远大于重力)
3、当我们用手把泡沫塑料块压入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有变化吗?既然浮力远远大于重力,那么,它受到的浮力等于什么?能用弹簧秤测出来吗?
4、看课本第13页的示意图,小组讨论:“浮力=重力+压力 =重力+拉力”的道理。(贴图示板画)
5、教师演示实验:把小竹绑穿入滑轮的孔中,卡在水槽两边的凹槽内,按到靠近底部处,倒入水,再把系泡沫塑料块的线拉过滑轮,另一端钩在弹簧秤的挂钩上。
6、测量同一个泡沫塑料块一半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两种状况时的排开的水量、浮力。
(教材中测泡沫塑料块“小部分浸入水中”、“大部分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 时排开的水量、浮力,十分费时,学生难以把握其体积,改为“测量同一个泡沫塑料块一半浸入水中、全部浸入水中两种状况时排开的水量、浮力”,既直观又省时。)
7、学生分组实验,进行测量并及时记录。
8、汇报数据,并产生问题:大家测量出的浮力大小为什么不一样?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
四、探究大小不同的泡沫塑料块浸入水里受到的浮力
1、猜一猜:三个不同大小的泡沫塑料块浸入水里, 他们受到的浮力哪个大、哪个小?
2、学生分组实验,记录数据。
3、.分析数据:
A、泡沫塑料块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B、泡沫塑料块在水中受的浮力大于重力时就上浮。
五、小结拓展
1、今天这节课我们研究了哪两种状况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大小问题?分别怎么计算?
2、讲故事《曹冲称象》。
分析:故事中装载大象的船,相当于板贴画中的哪类情况?
为什么船上装石头会和装大象的重量相等?(船排开的水量相等。)
3、出示小石块:把小石块放入水里,下沉。在水里下沉的物体会不会受到浮力作用?下节课我们继续研究。
板书设计:
5、浮力
像泡沫塑料块这样浮在水面上的物体,会受到一个向上的力,这个力就是水的浮力。
(贴图示板画) (贴图示板画)
物体静止浮在水面: ②物体上浮:浮力=重力+压力 ③物体下沉
① 浮力=重力 =重力+拉力
泡沫塑料块浸入水中的体积(排开的水量)越大,受到的浮力也越大。
篇4:浮力教学课件
一、教学目标
根据大纲要求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现确定第一教时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目标:
(包括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浮力的单位)。
2、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和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
(即阿基米德原理和称重法)。
技能目标:
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浮力,初步掌握利用探索性实验研究物理问题,并归纳出物理规律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排除、归纳整理数据的能力。
情感目标:
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科学方法的教育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同时通过介绍科学家的贡献,鼓励学生树立刻苦钻研、大胆探索科学真理的精神。
、难点教学重点:
1、教学重点: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
2、教学难点:启发探究影响浮力的大小因素和阿基米德原理时的科学方法
三、教学的关键:以方法教育引路,以学生思维障碍为突破口,针对性地安排实验探索。
四、教法与学法:
作为探究自然科学的规律课,过程一般是
本节内容要突破重、难点的方法与措施也不例外,因为无论从方法论的角度还是对具体的探索实践中获得信息的分析,都表明这是行之有效的路径,因此,本课的教法主要是“开放情境、引导探究”,而学法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验,自主猜想、合作探究、分析归纳、得出规律”。
五、教学策略
教材中是一个探索性演示实验,但由于教师的演示实验可见度较小,即使让一些学生上讲台参与,仍不利于满足大多数学生的求知心理,也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方法教育的实施。故相应策略:

2025年浮力课件(通用10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1
  • 文件大小34 KB
  • 时间2025-02-07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