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方山子传》复习课 】是由【16545646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方山子传》复习课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①,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 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舟五湖。
我长大啦!
CLICK TO ADD TITLE
诗海探珠
汇报人姓名
【赏析】 这首诗前六句以六朝文物消失和天光水色依旧对比,表达一种人事无常而自然永恒的感慨:客观世界是持久的,而歌哭相继的一代代人生却是有限而且多变的。后两句忽然又联想到范蠡,感慨“萧条异代不同时”,表达了对隐逸古人的缅怀仰慕之情,厌倦官场、纵情山水的逍遥之念,无法像范蠡那样泛舟五湖的惆怅之意。
杜牧写诗善用比兴寄托,此诗之深意或有两层:一是借六朝变迁而兴世事多变、朝代兴衰难料之叹;二是明思范蠡而暗寓生不逢时、怀才不遇之悲。诗的节奏和语调轻快流走,给人爽利的感觉。明朗、健爽的因素与低回惆怅交互作用,在这首诗里体现出了杜牧诗歌的所谓拗峭的特色。
【思考】 这首诗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01
【提示】 画线部分为思考答案。
02
方山子传
01
苏轼
2020
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01
2021
课内基础文言知识点的强化及迁移
02
2022
课内人物的写作素材开发与运用
03
复习目标: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闾里: lǘ乡里
宗:尊奉
折节:改变志向
遇:赏识
庵居蔬食:住草屋 吃素食
屋:帽
遗像:遗留下来的样子
适:适逢,恰好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矍然:惊讶的样子
所以:……的原因
妻子:妻子和儿女
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今几日耳,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而岂山中之人哉!
独念:私下里想
使:放纵
因:趁机
精悍:精明强干
见:同“现”
岂:怎么
有:同“又”
然方山子世有勋阀,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而其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亦足以富乐。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余闻光、黄间多异人,往往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方山子傥见之与?
世有勋阀:世代有功勋
使:假使
显闻:显赫的名声
等:等同,相类似
岂:难道
阳:同“佯”,假装
傥:或许
《方山子传》复习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