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主题教学的生成性 】是由【mxh2875】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主题教学的生成性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第二主题 教学的生成性
单击添加副标题
教育部福建师范大学课程研究中心
余文森
生成性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它体现了课堂教学的丰富性、开放性、多变性和复杂性,激发了师生的创造性和智慧潜能,使课堂教学焕发出了生命活力。
生成性也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难点,课堂开放了,生成了,就会出现“无序”的状态,从而对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生成与预设是一对矛盾统一体,新课程课堂教学呼唤高水平的预设与精彩的生成。
2
生成性主题的要点:
添加标题
新课程为什么突显教学的生成性
01
添加标题
当前教学实践中存在哪些生成误区
03
添加标题
强调生成性是否意味着否定预设
02
添加标题
如何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
04
3
4
从“渔夫的誓言”故事谈起
一、新课程为什么突显教学的生成性
01
PEPORT ON WORK
课堂一开放 教师哭了
一位中学语文教师(江苏省南通市小海中学 陈松泉)的教改探索:
5
突显教学的生成性是由新课程所倡导的人本观、课程观、教学观所决定的。
从人学角度说
从课程角度说
从教学角度说
6
从人学角度说
人是生成性的存在,生命是不可预测的,“生命不能被保证”,儿童的发展具有丰富的可能性,是不确定的、不可限量的,也是不可算度的。
设计心态(人格工程师的教育心态)
7
从课程角度说
课程不只是“文本课程”(课程标准、教科书等文本),而更是“体验课程”(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什么叫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观念的价值和意义(知识与观念)
8
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师传授学生接受的过程
知识等价转换
教师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知识增值
从教学角度说
#2022
9
正像叶澜教授所指出:“教师只要思想上真正顾及了学生多方面成长、顾及了生命活动的多面性和师生共同活动中多种组合和发展方式的可能,就能发现课堂教学具有生成性的特征。”
10
主题教学的生成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