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爱国的诗(推荐9篇).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2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爱国的诗(推荐9篇) 】是由【bab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爱国的诗(推荐9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爱国的诗(推荐9篇)
篇1:爱国诗
爱国(诗)
(一)
人无家之国,亦无国之家
国,乃立足之根本,
家,乃乘凉之场所。
国家一词,来源于此。
人不为家,何以为国?
人不为国,何以为家?
家,国生生相惜,相互依存,
舍其一,则唇亡齿寒!
爱国,亦为爱家,亦为爱人民。
古有屈原投江为报国:
一片江海,一叶扁舟
一方肝胆,一身报国
一树春风,一曲离愁
一缕青丝,一帘幽梦
一纸离骚,一腔热血
一傅众咻,一座坟头。
人已逝,爱国情仍尚在
流传百世显有名!
此情融于血,融于生命
此乃华夏之神,华夏之意:
欺我,犯我,忍则过
辱国,骂国,拳脚加
走过,留名一句:
凡犯我华夏者,虽远必诛,
虽强必征,虽弱必欺!
(二)
今蛮人下江,意在鱼岛,
一隅之岛,怎欺大国?
夷人相助,布局深算,
泱泱华夏,怎能入谋!
蛮人欲来,戚军何在?
夷人深算,诸葛何求?
华夏,可辱?可欺?
断,断,断,将断!
怒,怒,怒,怎办?
意欲开战?
宁可大陆不长草,
也要收复钓鱼岛。
民心所向,
剑锋所指!
国民之国,家人之家
公惬之所,共眠之榻,
怎能忍痛赠鱼岛!
(三)
蛮人图岛,“理”占先言
侃侃之词,夸夸之谈
字字珠玑,为之惭愧
夷人布局,图谋甚大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坐山观虎,奸险狡诈
出头之鸟,九州之劫
蛮夷之乱,华夏犹疑:
谁是狼,谁是羊?
谁布局,谁入局?
怎能逞一时之勇
不顾大局
怎能忍一时之气
任其蚕食
体国,谅国,铸就强国
团结,一心,怎敢来欺?
——闻钓鱼岛事件,愤慨而书!
篇2:爱国诗
屈原(战国)
朝发轫于苍梧兮,夕余至乎县圃;欲少留此灵琐兮,日忽忽其将暮;
吾令羲和弭节兮,望崦嵫而匆迫;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篇3:爱国诗
爱国诗
1、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清・郑成功>
2、未收天子河湟地,不拟回头望故乡。――唐・令狐楚>
3、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
4、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夜泊水村》
5、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6、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7、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
8、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9、一箫一剑平生意,负尽狂名十五年。――清・龚自珍>
10、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11、一寸丹心图报国,两行清泪为思亲。――《立春日感怀》
12、心事浩茫连广宇,于无声处听惊雷。――鲁迅
13、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清・徐锡麟>
1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文天祥>
15、契阔死生君莫问,行云流水一孤僧。――《过若松町》
16、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17、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18、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鲁迅
19、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明・戚继光>
20、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唐・李贺>
21、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出塞》
22、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宋・陆游>
23、抚剑长号归去也,千山风雨啸青锋。――康有为《出都留别诸公》
24、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唐・王昌龄>
篇4:文天祥爱国诗
文天祥爱国诗
正气歌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是气所磅礴,凛然万古存。
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
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
磋余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
鼎镬甘如馅,求之不可得。
阴房冥鬼火,春院閟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
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
如此再寒暑,百沴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
岂有他谬巧,阴阳不能贼!
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忧,苍天曷有极!
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
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篇5:王昌龄爱国诗
王昌龄爱国诗
1、《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赏析
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诗人从描写景物景入手,首句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秦时明月汉时关”不能理解为秦时的明月汉代的关。这里是秦、汉、关、月四字交错使用,在修辞上叫“互文见义”,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一直未间歇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次句“万里长征人未还”,“万里”指边塞和内地相距万里,虽属虚指,却突出了空间辽阔。“人未还”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带来的灾难,表达了诗人悲愤的情感。
怎样才能解脱人民的困苦呢?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将军。“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攻袭龙城的卫青和飞将军李广而今健在,绝不许让胡人的骑兵跨越过阴山。“龙城”指奇袭匈奴圣地龙城的名将卫青,而“飞将”则指威名赫赫的飞将军李广。“龙城飞将”并不只一人,实指李卫,更是借代众多汉朝抗匈名将。“不教”,不允许,“教”字读平声;“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阴山是北方东西走向的大山脉,是汉代北方边防的天然屏障。后两句写得含蓄、巧妙,让人们在对往事的对比中,得出必要的结论。
这首诗着重表现的是对敌人的蔑视;是对国家的忠诚,是一种勇往超前、无所畏惧的气概。前两句写皎洁的明月和雄伟的城关,既引起了人们对历史上无数次侵略战争的回忆,又是今天将士们驰骋万里、浴血奋战的历史见证。后两句用汉代的名将卫青李广比喻唐代出征守边的英勇将士,歌颂他们决心奋勇杀敌、不惜为国捐躯的战斗精神。这首诗由古到今,有深沉的历史感,场面辽阔,有宏大的空间感。字里行间,充满了强烈的爱国精神和豪迈的英雄气概。
这首诗被称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悲壮而不凄凉,慷慨而不浅露,王昌龄诗《出塞》两首,本诗是第一首。
《出塞》应当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做,《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故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同时期杜甫的《兵车行》可以作为参考。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也是最能体现国运盛衰的作品。诗评家常称赞“盛唐之音”,边塞诗正是构成 “盛唐之音”内容的一个基本方面。 边塞诗题材的兴起,是与诗人们的生活范围有所扩展紧密关联的。从边塞诗中,我们看到诗人的眼界开阔了,诗歌的意境拓展了,诗歌的内容更显得异彩纷呈。有对建功立业的渴望:“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有报效国家的激情:“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不少诗人在塞外军营生活多年,如高适、岑参、李益等,他们的边塞诗中的内容几乎涉及到了边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有表现塞外生活的艰辛和连年征战的残酷;有反映帝王黩武开边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起衅的怨恨;有陈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惊异于塞外绝域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我们在阅读这些诗歌时,要能够区别每首诗作思想内容上的细微差别。比如岑参的边塞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其基本特征,更多地描写边塞生活的丰富多彩。他也写过一些在边塞怀土思亲的诗歌,如为后人传诵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事情虽小,情意深厚。同时,我们还要体会到,跃动于边塞诗中的种种矛盾:慷慨从戎和久戍思乡的矛盾;卫国激情和艰苦生活的矛盾;痛恨庸将和献身精神的矛盾等等。
这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和对汉代抗匈名将的怀念,指责了诗人所处时代守边将领的无能,盼望出现良将,驱逐敌人,保住边疆。首句从秦汉时的月色和关塞写起,点名月色、关塞依旧,但时光流逝,朝代变迁,长期边防战争给人民和将士带来无限灾难与痛苦。在描写景物中,给予了深厚的感情。后两句采用以古讽今的手法,借古代名将来讽刺当今边将的无能,语意含蓄,情感深沉。诗中充满关心国家安危的爱国激情。
评价全诗反映了作者对驻守边疆的将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也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争,使国家得到安宁,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美好心愿的爱国之情。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守边战士的同情以及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
这是一首慨叹边战不断,国无良将的边塞诗。诗的首句最耐人寻味。说的是此地汉关,明月秦时,大有历史变换,征战未断的感叹。二句写征人未还,多少儿男战死沙场,留下多少悲剧。三、四句写出千百年来人民的共同意愿,冀望有“龙城飞将”出现,平息胡乱,安定边防。全诗以平凡的语言,唱出雄浑豁达的主旨,气势流畅,一气呵成,吟之莫不叫绝。明人李攀龙曾推奖它是唐代七绝压卷之作,实不过分。

2025年爱国的诗(推荐9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baba
  • 文件大小25 KB
  • 时间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