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人类的多基因遗传 】是由【tanfengdao】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人类的多基因遗传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医学生物学教研室
多基因遗传病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一些相关概念
医学生物学教研室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微效基因:一些遗传性状或遗传病不是决定于一对主基因,而是多对基因,这些基因对该遗传性状或遗传病形成的作用是微小的,称为微效基因。
加性效应(additive effect):多对微效基因累加起来可以形成明显的表型效应,称为加性效应。也称积累效应。这些基因也称加性基因(additive gene)。
多基因遗传(polygenic inheritance):多基因性状或遗传病的形成除受微效基因的影响外,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这种遗传方式称为多基因遗传或多因子遗传(multifacterial inheritance)。
医学生物学教研室
质量性状(qualitative character):在单基因遗传的性状中,一个群体中的变异分布是不连续的,可以明显地把变异个体区分为2-3群,这2-3群个体间的差异显著,称为质量性状。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多基因遗传的性状中一个群体中的变异分布是连续的,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只有数量上的差异,称为数量性状。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一、数量性状
医学生物学教研室
质量性状(qualitative trait):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0~5% 45~50% 100%
aa Aa AA
PKU患者、携带者和正常人PAH的活性
医学生物学教研室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trait):多基因遗传病的变异在群体中的发布是连续的,只有一个峰。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130 140 150 160 170 180 190 200
身高(cm)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变异数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医学生物学教研室
二、多基因假说(multiple gene hypothesis)
1、数量性状的遗传基础是两对以上的基因。
2、这些基因间无显、隐区别,都是共显性的。
3、这些基因是微效基因,有加性效应。
4、数量性状除受多基因遗传因素影响外,环境因素也起作用。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多基因遗传的特点:
医学生物学教研室
1、两个极端变异(纯种)的个体杂交后,子1代都是中间类型,但是,也存在一定范围的变异,这是环境因素影响的结果。
2、两个中间类型的子1代个体杂交后,子2代大部分也是中间类型,但是,其变异范围比子1代更广泛,有时会出现极端变异的个体。这除去环境因素的影响外,微效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对变异的产生有重要作用。
3、一个随机杂交的群体中,变异范围广泛,但是大多数个体近于中间类型,极端变异的个体很少。在这些变异的产生中,多基因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都有作用。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三、多基因遗传病(polygenic inheritance disease)
多基因遗传病:
是指多对微效基因及环境因素共同控制的遗传病,又称多因子遗传病或复杂疾病。
(一)易患性的变异与阈值学说
(二)遗传率(heritability)
(三)多基因遗传病的特点
(四)多基因遗传病发病风险的估计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一)易患性的变异与阈值学说
医学生物学教研室
1、易感性和易患性
(1)易感性( susceptibility):在多基因遗传病中,由多基因遗传基础决定某种多基因病发病风险的高低,称为易感性。
(2)易患性(liability):在多基因遗传病中,由遗传基础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决定一个个体是否易于患病,称为易患性。
2、阈值(threshold):当一个个体的易患性高达一定限度时,这个个体就将患病,这个易患性限度称为阈值。
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人类的多基因遗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