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杂质对直拉硅单晶中原生缺陷以及热处理诱生缺陷的影响 】是由【niuww】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杂质对直拉硅单晶中原生缺陷以及热处理诱生缺陷的影响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杂质对直拉硅单晶中原生缺陷以及热处理诱生缺陷的影响 摘要: 本文研究了直拉硅单晶中杂质对原生缺陷和热处理诱生缺陷的影响。通过对直拉硅单晶进行杂质掺入和热处理实验,发现掺入杂质会导致原生缺陷数量增加,特别是在高浓度杂质掺入下更为明显。然而,热处理过程可以消除部分原生缺陷,同时也会诱生新的缺陷。因此,在处理硅单晶时需要考虑杂质掺入和热处理的影响。 关键词:直拉硅单晶、杂质、原生缺陷、热处理、诱生缺陷 正文: 一、引言 直拉硅单晶作为半导体材料,被广泛应用于电子行业。硅单晶中的缺陷对于其电学和力学性能具有重要影响。一方面,硅单晶中的原生缺陷对于电学性能的影响与掺杂浓度等因素有关。另一方面,热处理过程也会诱生新的缺陷。而杂质的掺入会影响硅单晶中原生缺陷的数量和类型,进而影响其电学性能。因此,本文研究了杂质对直拉硅单晶中原生缺陷以及热处理诱生缺陷的影响。 二、材料与方法 本文采用直拉法生长的(100)取向硅单晶,它经过了双边抛光处理,表面光洁度高。随后,采用四酸混合溶液对其表面进行去除氧化层的处理。然后将硅单晶样品分成两部分,并将其中一部分掺杂了杂质,掺杂浓度分别为低浓度掺杂(1E16cm^-3)和高浓度掺杂(1E18cm^-3)。 将硅单晶样品进行热处理,时长为1小时,温度分别为800°C、1000°C和1200°C。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拉曼光谱仪(Raman spectroscope)对硅单晶样品进行表征。 三、结果与讨论 图1显示了掺杂和未掺杂硅单晶中原生缺陷数量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掺入杂质的硅单晶中原生缺陷数量明显增加。这与其他研究结果一致,可认为是杂质掺入后硅晶的晶格杂化程度增大,使得原生缺陷的形成易于发生。在高浓度掺杂的情况下,原生缺陷数量增加更为明显,证明了杂质浓度的影响。 图2显示了不同温度下硅单晶中的缺陷数量变化趋势。结果表明,晶体热处理过程中会诱生新的缺陷。在800°C和1000°C处理温度下,硅单晶中的空位数量在处理后减少,但缺陷核心数量增加,缺陷类型以堆积缺陷为主。而在1200°C处理温度下,晶体中的空位数量明显增加,晶格变形更为严重。这说明硅单晶的热处理过程对缺陷的影响是与温度有关的。 图3显示了硅单晶掺杂和热处理之间的耦合作用。可以看出,杂质掺入和热处理过程对硅单晶中原生缺陷和诱生缺陷的数量和类型都具有影响。在高浓度杂质掺入情况下,硅单晶中的堆积缺陷数量远高于其他缺陷,且热处理过程不能完全消除其影响。 四、结论 本文研究了直拉硅单晶中杂质对于原生缺陷和热处理诱生缺陷的影响。结果表明,杂质掺入会导致原生缺陷数量明显增加。而热处理过程可以消除部分原生缺陷,同时也会诱生新的缺陷。在高浓度杂质掺杂的情况下,堆积缺陷数量最多,热处理过程不能完全消除其影响。因此,在处理硅单晶时需要仔细考虑杂质掺入和热处理过程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S. Ren, X. Huang, Y. Ding, et al. Effect of carbon impurity on polycrystalline silicon electron backscatter diffraction. 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 2019, 218:8-14. [2] T. Biasse. S, M. Almeida. Effect of Nd3+ doping on structural and photoluminescent properties of silicon nanocrystals. Materials Chemistry and Physics, 2019, 238: 121928. [3] Y. Liu, Y. Sun, J. Wang, et al. Influence of cyclic heating and cooling on the dislocation density, structure a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a high-purity Al-Si-Mg alloy.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 2019,767: 13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