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儿童审美教育PPT.ppt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儿童审美教育PPT 】是由【135479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儿童审美教育PPT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学前儿童审美教育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审美
第二节 学前儿童的审美教育
第三节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实施
汇报人姓名
第三条 幼儿园的任务是: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按照保育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第五条 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的主要目标是:
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和表现美的情趣和能力
幼儿园工作规程
第一节 学前儿童的审美
一、学前儿童审美及艺术的特征
,也是他们把握世界的一种方式。
人类把握世界的方式:理性、感性
幼儿的审美活动显示的是感性方式,表现为思维的
自觉性、具象符号性和情感性特点。
例子:4岁儿童画鱼,并为按照父亲的范画画,认为
父亲画的鱼是死鱼,而用小线条来绘画,表达具体
的、形象生动的鱼,绘画充满活力与魅力。
一、学前儿童审美及艺术的特征
,它侧重于情感的感受和表达。
学前儿童在 审美过程中充满情感色彩
(1)绘画:对色彩、形状等的偏爱
(2)音乐:情绪倾向(舒缓,轻快)
(3)无机事物:生命化(汽车的灯是眼睛)
(4)创作:借助于描述媒介表达感情(愤怒的爸爸)
幼儿在创作中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将感受世界
的审美能力转变为内心需要和自我发展的内在动
力,进而自我调节,健全完善人格发展。
审美欣赏:指个体充分调动其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各种心理能力对审美对象的形式及其意味进行充分体验和认识的活动。
学前儿童审美欣赏心理阶段:
准备阶段
实现阶段
效应阶段
二、学前儿童审美欣赏心理过程的描述
审美欣赏前提是审美态度,审美态度的具体形式和关键环节是审美注意,而审美注意是指审美态度碰到具体对象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对象的形式和结构上。
01
学前阶段:儿童心理发展水平限制,注意欣赏对象,忽视其形式。但其向式敏感性,强化了情感,投入作品,促使欣赏能力的成熟。
03
审美态度特点:各种心理因素倾注在、集中在欣赏对象形式本身,从而充分感受形式。如:线条、形状、色彩、声音、变化、平衡等形式、结构,充分“注意”,态度到注意完成欣赏准备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实现阶段。
02
(一)准备阶段
审美欣赏过程的实现阶段就是审美感受阶段。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活动过程,其中感知、想象、理解、情感多种因素相互融合。
审美感知:揭示事物表现性(或审美属性)的特殊感知,是审美主体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心理活动。
审美想象,帮助欣赏主体实现审美理解,使感知的形象内容更加丰富深刻,感受到感性形式蕴涵的内在意义,还包含了主观情感的心绪、意境等,审美欣赏有了不确定性、多义性。
(二)实现阶段
审美情感:一种是指审美对象所具有的情感表现性;另一种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中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状态时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愉悦,也即美感。
01
学前儿童的审美欣赏的实现阶段经历包括感知、想象、理解、感情在内的过程。儿童将获得的欣赏审美资料与个人以往经验结合通过想象进行理解。(如:风吹落叶就是落叶在跳舞)
02
(二)实现阶段
(三)效应阶段
主体审美心理变化:
(1)直接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欲望(爱好)的产生;(2)间接的审美趣味和鉴赏能力的提高。
: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感受基础上,运用一定的审美标准,对美的事物或现象的一种意向性的认识、评价与判断。
,审美判断外化后即为美的批评。它有三种形式:(1)印象的批评;(2)分析的批评;(3)综合的批评

审美表达阶段
04
审美反思阶段
03
审美创造:是指创造者在一定的创造欲望的推动下,运用线条、色彩和形体、声音等语言,加工、创造出可感的形象,以表达其审美感受的过程。
三个阶段:
01
审美知觉阶段
02
三、学前儿童审美创造心理过程的描述

儿童审美教育PPT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354793****
  • 文件大小7.40 MB
  • 时间2025-0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