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问题-旱
中国是一个严重干旱缺水的的1/4,在世界上名列121位,是全球12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每年缺水总量达400亿立方米。
在全国600多座城市中:
400多个城市存在供水不足问题;比较严重的缺水城市达110个。
世界银行测算:
中国每年因干旱缺水造成的直接经济送损失约为2450亿元。
城市问题-涝
中国同时也是世界上洪涝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大约2/3的国土面积有不同类型和不同危害程度的洪涝灾害。1990年以来,全国年均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达1100亿元左右,占同期全国GDP总量约2%。
问题-黑臭水体
每年因水污染直接经济损失约为3000亿元
国务院办公厅指导意见
海绵城市体系
海绵城市改造工程是为了使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使用环境改变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储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改造工程
打造海绵城市不是重编城市规划,而是将其理念贯穿于各级城市规划,不是大拆大建,而是实现多层次的水循环,不是取代大排水系统,而是强化和优化。
总结:
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要素
1、渗
加强自然的渗透,把渗透放在第一位。其好处在于,可以避免地表径流,减少从水泥地面、路面汇集到管网里,同时,涵养地下水,补充地下水的不足,还能通过土壤净化水质,改善城市微气候。
园区道路、居住区道路、停车场铺装材料可改为透水混凝土,加大雨水渗透量,减少地表径流减少了直接性雨水对路面冲刷然后快速径流排水对于水源的污染。
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要素
2、蓄
即把雨水留下来,要尊重自然的地形地貌,使降雨得到自然散落。把降雨蓄起来,以达到调蓄和错峰。总体常用形式有两种:塑料模块蓄水、地下蓄水池。
雨水蓄水模块是一种可以用来储存水,但不占空间的新型产品;具有超强的承压能力;95%的镂空空间可以实现更有效率的蓄水。配合防水布或者土工布可以完成蓄水,排放。
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要素
3、滞
延缓短时间内形成的雨水径流量。例如,通过微地形调节,让雨水慢慢地汇集到一个地方,用时间换空间。通过“滞”,可以延缓形成径流的高峰。
总结为三种:雨水花园、生态滞留池、渗透池、人工湿地。
海绵城市建设·六大要素
4、净
通过土壤的渗透,通过植被、绿地系统、水体等,都能对水质产生净化作用。雨水净化系统根据区域环境不同从而设置不同的净化体系,而现阶段较为熟悉的净化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土壤渗滤净化、人工湿地净化、生物处理。
生物进化介质净化
海绵城市——宣传栏文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