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关于小学一年级的教案汇编十篇 】是由【zongzong】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关于小学一年级的教案汇编十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关于小学一年级的教案汇编十篇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探究并驾驭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发展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怎样合理地估算及算法的多样化。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同学们,今日我们又遇到了一件与数学有关的问题。
二、学习新知
出示主题图
一年级一班有女生19人,男生18人。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
(1) 探讨:每人一本,40本书够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用什么方法解决这个问题?
(2)估算一下也许有多少人?说说你是怎样估算的?
(3)学生独立思索算法,试算 19 + 18 = □
(4)人一组沟通算法,组长统计算法。
(5)全班同学沟通算法。
算法一: 10-10 = 20 9+8 = 17
20+17 = 37
算法二: 19+10 = 29
29+8 = 37
算法三: 20+18 = 38
38-1 = 37
算法四:列竖式
19
+ 18
37
三、练习试一试
25+1827+24 46+35 51+29
25 27 46 51
+18 +24 +35 +29
(先让学生试着列竖式计算,自己讲解计算方法,然后再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
四、综合练习
1、算一算,想一想。
26+7=答案
3+39=答案
18+27=答案
26+27=答案
23+29=答案
18+47=答案
2、用竖式计算
44+18=答案
52+29=答案
7+56=答案
21+79=答案
27+24=答案
35+15=答案
69-11=答案
38+19=答案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2
单元教材分析:100以内的加减法是生活中常用的数学学问,是生活数学的体现,它的学习对学生学习多位数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的基础,同时也是日常生活中常常运用的心算。因此这一单元的教学是全册的重点,这部分学问的驾驭对以后的计算的正确和快速程度产生干脆影响,不仅有利于学生在用数学中进一步领悟加减法的含义,而且还可以为今后发觉和解决稍困难的实际问题打下基础。本单元的计算按难易程度分三段编排: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各节中教学内容的编排大体分为三个层次:一、以实际情境供应计算题,并呈现多种计算方法,二、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和驾驭算法,第三、脱离直观手段,让学生思索算法,算出得数。从学生熟识的生活情境动身,提出有关计算问题,简单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亲密联系。教学过程中,由动手操作,视察、沟通依靠动手和实物思索到脱离实物思索,遵循了由详细到抽象的原则,有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实力的发展。
在教学中以详细事物和学生熟识的`生活情景动身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再通过动手操作促进学生理解学问,利用小组合作沟通与独立思索的方法内化学问,促进思维的发展。
单元教学要求:
1、使学生会口算100以内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是学问解决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索与合作沟通。
3、让学生在生动详细的情景中学习计算,培育学习爱好和计算意识。
单元教学重、难点:
(1)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教学是本单元的重点
(2)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和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的计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难点。
单元课时支配:
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3课时
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4课时
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6课时
4、整理和复习…………………………………2课时
NO:1
教学内容:整十数加减整十数(P56—57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1—3T)
教学目的:
1、初步驾驭两位数加整十数(不进位)的口算方法,正确进行口算。
2、培育学生的心算实力、细致审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3、通过小组学习,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实力。
教学重点:正确驾驭口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育学生的心算实力。
教学打算:课件、
教学过程:
一、从生活阅历入手,培育学生细致的视察实力
(课件出示场景切换,配上明快的背景音乐:春天在哪里)
1、师:春天到了,你发觉了我们四周发生了什么改变?你相识春天的什么花?
(课件切换到夷陵广场或书上的主题图)
2、师:瞧,这些漂亮的花将我们的大自然装饰得多美啊!你能估计一下,这里也许有多少盆花吗?
也许有多少黄花?多少红花?
3、课件从左渐渐移入一个花农骑车进入。
师: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吗?你怎么知道的?
他要去干什么呢?咱们都是少先队员要学着助人为乐,今日我们就去帮助他摆花盆吧!
二、创设情景,在生活中学习。
1、初步相识,出示例1图
师:看这里的鲜花可真美丽,它们各有几种颜色?有多少盆?你是怎样最快的数出来的?
你能自己看着这些花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学生分组相互提出问题,并列出算式。
2、信息反馈,沟通整理。
师:刚才老师望见小挚友们在小组里说的可仔细了,那谁情愿大声的说出自己的问题和算式呢?
师选择的板书算式。10+20你是怎么算的呢?这道题哪个组的算法最多?用你自己最想用的方法在组里说一说计算方法。
师:今后在计算时可以用你自己最喜爱的方法计算。
(课件里花农伯伯说:小挚友们快来帮我摆花盆吧。我要搬走10盆花,)
师:同学们,你们能据花农伯伯说的话来完整的说出一个数学问题吗?自己想一想这样解答?你是怎么想的?还有谁有不同的想法
3、巩固练习,
P57面的做一做,用小棒摆一摆,算出结果。
4、视察整理,总结方法。
师:今日我们学的算式,你看看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都是什么数?(他们都是整十数,)
师:在计算时要怎么办?(整十整十的相加减)
三、强化练习,
1、练习十的1T
(出示1T图)老伯伯望见同学们这么热心特地买来矿泉水来感谢大家了。你能看着图说出图意吗?
师:用你自己喜爱的方法解答这道题,并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独立计算后集体订正。
2T:独立计算,并细致视察。
上下2题什么不同的地方?3+2里的3表示什么意思?30+20里的30又是什么意思?
在计算时要留意什么?
(在计算时要留意,记数单位相同才能相加,整十的要和整十的相加减,几个一要和几个一相加减。)
3、课堂作业
P58面的3T
看懂图意,独立列式
四、全课总结。
你知道我们今日学习了什么学问吗?板书课题: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对,我们今日学习的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在计算时肯定要看清晰怎么加减。
小学一年级的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用1~6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知道1~5的数序,能认读1~5各数,建立初步的数感。
2.培育学生初步的视察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
3.体验与同伴相互沟通学习的乐趣。
4.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到处有数学。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4~16页
教、学具打算
教 师打算1~5的数字卡片、点子图;学生打算1~5的数字卡片、5个小圆片、5根小棒。
教学设计
从现实中抽象出数
1.师:小挚友们,你去过动物园吗?你们瞧,(课件演示)在一个天气晴朗的早晨,老师和同学们来到了野生动物园。(课件出示14~15页主题图),这里有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跟你的小伙伴讲一讲,你看到了什么?分别有几个?
[创设学生喜爱、熟识的情境野生动物园激发儿童主动探究的欲望。]
学生小组内沟通,并且老师参加到个别组的沟通中,引导学生按不同事物类型分类数数,并且进行有序视察。
[通过老师参加,渗透分类视察的方法。]
2.学生汇报。
3.老师依据汇报状况适时把卡片1~5贴在黑板上进行认读。
同时让学生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并摆在桌子上。
[通过小组沟通、认读数字卡片以及找出自己的数字卡片等活动,逐步抽象出数。]
反馈实践
1.谈话:老师说一个数字,你能用小棒表示出来吗?你还能用其他方式表示吗?
[从抽象的数中再回到实践中去,让学生通过摆学具进一步体会数的基本含义,使学生在丰富的操作和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数的概念,发展数感。]
2.谈话:老师拿出3个苹果,你能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表示和老师同样多的苹果数吗?
请告知你的小伙伴你是用哪种方式来表示这个数的。
3.同桌之间考一考,老师参加到个别组的活动中。
感知数的依次
1.逐次感知1~5的依次。
课件演示,学生跟着摆。
学生先摆1个圆片,再摆1个是几?这个2是怎么得来的?再摆1个得到几个?
依次感知3、4、5的来源。
[通过亲自摆一摆,让学生感知每一个数都是在前一个数的基础上添1得来的。]
2.整体感知。
,你来给它们5个排排队。
请两名学生上台摆,其他学生在下面自己动手摆。
[点子图则让学生整体感知数与数之间的横向联系。]
:5的前面一个数是几?3的前面一个数和后面一个数各是几?
然后同桌间互问互答。
,再倒着数一遍。
开放性活动
1.联系生活,丰富联想。
谈话: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事物能用1~5表示?用你自己的话来告知你四周的小伙伴。
[通过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加深学生对数的概念的理解,让学生体会身边到处有数学。]
,老师参加到活动中,并适时指导,留意表述的广泛性。
。
学生汇报。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数量为1、2、3、4、5的物体,看来只要小挚友们仔细视察,你会发觉在我们的四周有好多的数学问题。
2.猜数嬉戏。
提问:
,可能是几?还可能是几?
,有可能是几?
,而且在5的前面,可能是几?还有可能是其它数字吗?为什么?
[利用这个嬉戏引导学生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3.张开想象的翅膀,创建学生心中的漂亮世界。
师:用你们桌子上的圆片、小棒、卡片等摆出你喜爱的图形,并跟你的小伙伴说说你摆的是什么?用什么摆的?用了几个?
[此活动是为了初步建立数与图之间的`联系,并且让学生体验与同伴沟通的乐趣。]
小组活动,老师到学生中间参加活动。
总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学问?
先相互说说,再告知老师和大家。
[汇报学习成果式的总结,是创建性教学的最终基本环节。]
教学设计说明
1.创设情境,把学生生活中的问题转化为数学探讨的对象。
数学学问源于生活,并最终服务于生活,尤其是小学数学,在生活中都能找到其原型。假如我们把生活中的问题变为数学探讨的对象,学生就会感到亲切,产生对数学的情感,进而产生剧烈的学习动机。
2.优化数学活动,把抽象的数学学问转变为学生可以体验的数学事实。
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说,深化地理解1~5各数的基数含义是有肯定难度的。所以须要把这些抽象的数学概念变成学生看得见的数学事实,采纳直观、形象、生动的教学方法深化浅出地教学,就能卓有成效地帮助学生建立起这些抽象的概念。同时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创新意识、探究实力和情感得到了和谐发展。
总之,在教学中,假如我们能让学生在熟识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再用学的数学学问来说明生活中的简洁问题,就能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忱,学生的学习就能得到情感体验。
专家评析
本教案设计最大的特点在于让学生进行充分地合作学习。从出示主题图起先,就采纳小组沟通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视察。在接下来的反馈实践与感知数的依次两个环节中又通过同桌互考的形式进一步培育学生的数感。在后面的开放性活动中,小给合作方式使学生在用数进行沟通和创新方面都得到了发展。在学生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老师始终留意参加到学生的活动中去,并赐予方法上的指导,很好地体现了老师作为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的作用。从全篇教案来看,设计者在教学手段方面形式多样:创设情境、实物演示、动手操作、数学嬉戏,这些都能激发学生的爱好,使其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从而达到主动探究,主动建构。
2025年关于小学一年级的教案汇编十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