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复习资料化工原理下试卷.docx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1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复习资料化工原理下试卷 】是由【碎碎念的折木】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复习资料化工原理下试卷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七章 质量传递根底
把握一些根本概念:
1、什么叫分子集中?什么叫对流集中?
2、什么是菲克集中定律?写出表达式
3、简述双膜理论的根本论点?
4、双膜理论是将整个相际传质过程简化为____ ______。
5、把握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试题
某吸取塔的操作压强为 110 KPa,温度为 25 ℃,处理焦炉气 1800 m3/h。焦炉气中含苯
156 kg/h,其他为惰性组分。求焦炉气中苯的摩尔分数和物质的量之比〔即摩尔比〕。
第八章 气体吸取
一、填空题
1、吸取因数S 可表示为_____,它是________与_______的比值。
2、用水吸取氨-空气混合气体中的氨,它是属于_____掌握的吸取过程,对于该过程来说,要提高吸取速率,则应当设法减小_____。
3、在吸取过程中,由于吸取质不断进入液相,所以混合气体量由塔底至塔顶_____。在计算塔径时一般应以_____的气量为依据。
4、吸取操作的依据是_____,以到达分别气体混合物的目的。混合气体中,能够溶解于溶剂中的组分称为_____或_____。
5、假设某气体在水中的亨利系数E 值很大,说明该气体为_____气体。在吸取操作中_
_压力和_____温度可提高气体的溶解度,有利于吸取。
6、用气相浓度 △y 为推动力的传质速率方程有两种,以传质分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
,以传质总系数表达的速率方程为 。
7、由于吸取过程气相中的溶质分压总 液相中溶质的平衡分压,所以吸取操作线总是在平衡线的 。增加吸取剂用量,操作线的斜率 ,则操作线向
平衡线的方向偏移,吸取过程推动力〔y-y*〕 。
8、用清水吸取空气与 A 的混合气中的溶质A,物系的相平衡常数 m=2,入塔气体浓度Yb =
,要求出塔气体浓度Ya = ,则最小液气比为 。
9、在气体流量,气相进出口组成和液相进口组成不变时,假设削减吸取剂用量,则传质推动力将 ,操作线将 平衡线。
10、某气体用水吸取时,在肯定浓度范围内,其气液平衡线和操作线均为直线,其平衡线的
斜率可用 常数表示,而操作线的斜率可用 表示。
11、计算吸取塔的填料层高度,必需运用如下三个方面的学问关联计算: 、
、 。二、选择题
1、吸取速率主要打算于通过双膜的集中速度,要提高气液两流体的相对运动,提高吸取效果,则要 B 。
增加气膜厚度和削减液膜厚度
削减气膜和液膜厚度
增加气膜和液膜厚度
2、当吸取质在液相中的溶解度甚大时,吸取过程主要受 A 掌握,此时,总吸取系
数 K 近似等于 D 。
y
A. 气膜; B. k ; C. 气液膜同时; D. k ; E. 液膜; F. K
x y x
3、双膜理论认为吸取过程的阻力集中在 A 。
A. 两膜层中; B. 界面上;
C. 液膜之中; D. 气膜之中;
4、升温会使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C ,对吸取操作 D 。
A.
有利;
B.
变大;
C. 变小;
D.
不利;
E.
不变;
F. 无影响;
5、 ,对吸取操作有利。
,气体分压大时; ,气体分压小时; ,气体分压大时; ,气体分压小时;
6、对处理易溶气体的吸取,为较显著地提高吸取速率,应增大 的流速。
A. 气相; B. 液相; C. 气液两相;
7、假设享利系数E 值很大,依据双膜理论,则可推断过程的吸取速率为 掌握。
A. 气膜; B. 液膜; C. 双膜
8、在吸取塔某处,气相主体浓度y = ,液相主体浓度x = ,气相传质分系数k = 2
y
--1,气相总传质系数 K = --1,则该处气液界面上气相浓度 y 应为
y i
,平衡关系y = 。
A. B. C. D.
9、通常所争论的填料吸取塔的设计中,当吸取剂用量趋于最小用量时,完成肯定的分别任
务, 。
A. 回收率趋向最高; B. 吸取推动力趋向最大;
C. 操作最为经济; D. 填料层高度趋向无穷大。
10、为使脱吸操作易于进展,通常可承受 或 。
A. 升温; B. 加压; C. 减压; D. 降温;
11、对于脱吸操作,其溶质在液体中的实际浓度 与气相平衡的浓度。
A. 小于; B. 大于; C. 等于;
12、有利于吸取操作的条件 〔 〕
〔A〕温度下降,总压上升 〔B〕温度上升, 总压下降
〔C〕温度、总压均下降 〔D〕温度、总压均上升
13、“液膜掌握”吸取过程的条件是〔〕
〔A〕易溶气体,气膜阻力可无视。〔B〕难溶气体,气膜阻力可无视。
〔C〕易溶气体,液膜阻力可无视。〔D〕难溶气体,液膜阻力可无视。
14、在吸取操作中,吸取塔某一截面上的总推动力〔以液相组成差表示〕为〔 〕
〔A〕X*-X。〔B〕X-X*。
〔C〕X -X。〔D〕X-X 。
i i
15、在填料塔中用清水吸取混合气中的氨,当用水量削减时,气相总传质单元数N 将〔〕
OG
增加 〔B〕减小 〔C〕不变 〔D〕不确定。
三、简答
简述选择吸取剂时,一般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一般应考虑如下因素:
吸取剂应对被分别组分有较大的溶解度。
吸取剂应有较高的选择性。
吸取后的溶剂应易于再生。
溶剂的蒸气压更低,粘度较低,化学稳定性较高。
吸取剂应尽可能价廉易得,无毒,不易燃,腐蚀性小。
四、计算题例 1
在直径为 800 mm,填料层高度为 6 m 的填料吸取塔中,以清水为吸取剂逆流吸取混合
气体中的丙酮。在操作温度为 25 ℃,压强为 kPa 下,每小时处理 2025 m3 含丙酮 5%
〔体积〕的混合气体,%〔体积〕丙酮,每kg 塔底出口溶液中含丙酮 g。据以上所测得数据计算:(1) 气相总体积传质系数 K a,(2) 每小时可回收多
y
少 kg 丙酮。
P72 页,习题 9、习题 12
第九章 蒸馏
一、填空题
1、溶液被加热到鼓起第一个气泡时的温度称为 温度。
2、气相混合物被冷却到有第一滴液滴析出时的温度称为 温度。
3、精馏过程是利用 和 的原理进展完成的。
4、双组分溶液的相对挥发度α 是溶液中 的挥发度对 的挥发度之比,假设 α=1 表示 。物系的 α 值愈大,在x-y 图中的平衡曲线愈 对角线。
5、在连续精馏塔内,加料板以上的塔段称为 ,其作用是
;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其作用
是 。
6、精馏过程回流比 R 的定义式为 ;对于肯定的分别任务来说,当 R= 时, 所需理论板数为最少,此种操作称为 ;而R= 时,所需理论板数为∞。
7、精馏塔有 进料热状况,其中以 进料q 值最大,进料温度 泡点温度。
8、当分别要求和回流比肯定时, 进料的q 值最小,此时分别所需的理论板数 。
9、对于二元抱负溶液, 假设轻组分含量越高, 则泡点温度 。
10、对于二元抱负溶液, 相对挥发度α 大, 说明该物系 。
11、对于二元抱负溶液, x-y 图上的平衡曲线离对角线越近, 说明该物系 。
12、完成一个精馏操作的两个必要条件是塔顶 和塔底 。
13、精馏操作中,再沸器相当于一块 板。
14、用逐板计算法求理论板层数时,用一次 方程和 方程就计算出一层理论板。
15、精馏操作中,当 q = 时, 表示进料中的 含量为 60%〔摩尔分率〕。
16、假设原料组成、料液量、操作压力和最终温度都一样,二元抱负溶液的简洁蒸馏和平衡蒸馏相比较的结果有:①所得馏出物平均浓度 ; ②所得残液浓度 ;③馏出物总量

F
17、某精馏塔的设计任务是:原料为F 、x
,分别要求为x
x 。设计时假设选定回流比

T
T

D
W
W
R 不变,加料状况由原来的气液混合改为过冷液体加料,则所需的理论板数 N , 精馏段和提馏段的气液相流量的变化趋势 V , L ,V ” , L” 。假设加料热状况不变,将回流比增大,理论塔板数N 。
F
18、用图解法求理论塔板时,在 、 x
与解无关。
、 xD
x 、q 、 R 、 F 和操作压力 p 诸参数中,
19、当增大操作压强时,精馏过程中物系的相对挥发度 ,塔顶温度 , 塔釜温度 。
20、恒沸精馏和萃取精馏的主要区分是① ;② 。
二、选择题
1、蒸馏是利用各组分〔 〕不同的特性实现分别的目的。
A 溶解度; B 等规度; C 挥发度; D 调和度。
2、〔 〕是保证精馏过程连续稳定操作的必不行少的条件之一。
A 液相回流; B 进料; C 侧线抽出; D 产品提纯。
3、在〔 〕中溶液局部气化而产生上升蒸气,是精馏得以连续稳定操作的一个必不行少条件。
A 冷凝器; B 蒸发器; C 再沸器; D 换热器。
4、冷凝器的作用是供给〔 〕产品及保证有适宜的液相回流。
A 塔顶气相; B 塔顶液相; C 塔底气相; D 塔底液相。
5、在精馏塔中,原料液进入的那层板称为〔 〕。
A 浮阀板; B 喷射板; C 加料板; D 分别板。
6、在精馏塔中,加料板以下的塔段〔包括加料板〕称为〔 〕。
A 精馏段; B 提馏段; C 进料段; D 混合段。
7、某二元混合物,进料量为 100 kmol/h,xF = ,要求塔顶 xD 不小于 ,则塔顶最大产量为〔 〕。
A 60 kmol/h; B kmol/h; C 90 kmol/h; D 100 kmol/h。
F1 F 2 min1 min 2 F1 F 2
8、精馏分别某二元混合物〔抱负物系〕,规定分别要求为x D、xw 。假设 α、F、q 不变,进料分别为 x 、 x 时,其相应的最小回流比分别为 R 、 R 。当 x > x 时,则
〔 〕。
A. ; B. ;
R < R R = R
min1 min 2 min1 min 2
C. Rmin1 > Rmin 2 ; D. R min的大小无法确定
9、精馏的操作线为直线,主要是由于〔 〕。
理论板假定; C. 抱负物系;
塔顶泡点回流; D. 恒摩尔流假定
A 1
A 2
10、 某二元抱负物系,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 = 时相应的泡点为t ,气相组成 y = , 则〔 〕
1 2 1 2
A. t = t ; B. t < t ;
1 2
C. t > t ; D.无法推断
A 1
A 2
11、某二元抱负物系,其中A 为易挥发组分。液相组成x = 时泡点为t ,与之相平衡的气相组成 y = 时,相应的露点为t ,则 〔 〕。
1 2 1 2
A. t = t ; B. t < t ;
1 2
C. t > t ; D. 不能推断
L
12、精馏操作时,增大回流比R,其他操作条件不变,则精馏段液气比
V
〔 〕,馏出液组成 x ( ),釜残液组成x ( ).
D W
A 增加 B 不变 C 不确定 D 减小
13、精馏塔的设计中,假设进料热状况由原来的饱和蒸气进料改为饱和液体进料,其他条件维持不变,则所需的理论塔板数NT〔 〕,提馏段下降液体流量 L‘〔 〕。
A 减小 B 不变 C 增加 D 不确定
14、完成某分别任务需理论板数为NT=7〔包括再沸器〕,假设 ET=50%,则塔内需实际板数〔不包括再沸器〕为〔 〕
A 14 层 B 10 层 C 12 层 D 无法确定
15、在精馏操作中,假设进料位置过高,会造成〔 〕
A、 釜残液中易挥发组分含量增高
B、实际板数削减
C、馏出液中难挥发组分含量增高D、 各组分含量没有变化
16、精馏塔承受全回流时,其两操作线〔 〕
A、 与对角线重合B、距平衡线最近C、 斜率为零
D、 在 y 轴上的截距为 1
17、当x 、x x 和q 肯定时,假设减小回流比R,其他条件不变,则〔 〕
F D、W
A、 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小,两操作线远离平衡线B、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小,两操作线靠近平衡线 C、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大,两操作线远离平衡线 D、 精馏段操作线的斜率变大,两操作线靠近平衡线
三、简答题
1、写出实际生产中参加精馏塔的原料的五种热状况及它们的q 值。
2、简述间歇精馏的操作方式和适用场合。
答:间歇精馏的操作方式有三种:〔1〕恒回流比操作。〔2〕恒馏出液组成操作。〔3〕以上两种操作联合的组合式操作〔每点 1 分,合计 3 分〕
适用场合:小批量、多品种的生产或试验场合,也适用于多组分的初步分别。〔1 分〕
3、简述什么叫恒沸精馏?
答:在混和液〔恒沸液〕中参加第三组分〔称为夹带剂〕,该组分与原混和液中的一个或两个组分形成的恒沸液,且其沸点更低,使组分间相对挥发度增大而得以分别,这种精馏方法称为恒沸精馏。
4、什么叫萃取精馏?
答:萃取精馏也是在待分别的混和液中参加第三组分〔称为萃取剂或溶剂〕,以转变原组分间的相对挥发度而得到分别。不同的是萃取剂的沸点较原料液中各组分的沸点要高,且不与组分形成恒沸液。
四、计算题
试题 1:
在连续精馏塔中分别某两组分混合物,原料液流量为100 kmol/h,组成为 〔易挥发组分摩尔分数,下同〕,饱和蒸气进料;馏出液组成为 ,回流比 R 为 ,假设要求易挥发组分回收率为 96%,求:〔1〕馏出液的摩尔流量 D;〔2〕提馏段操作线方程。
试题 2:
在一连续精馏塔内分别某两组分抱负溶液,〔摩尔分数,下同〕,釜残液组成为 ;塔顶承受全凝器, 倍;操作条件下物系的平均相对挥发度为 ;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y = + 。求〔1〕塔顶易挥发组分
的回收率h ;〔2〕进料热状况参数 q。
D
试题 3:
用一连续精馏塔分别由组分A、B 所组成的抱负混和液。原料中含易挥发组分 A 为 〔摩尔分数,下同〕,馏出液中含组分A 为 。在操作条件下,,最小回流比为 。求:〔1〕q 值;〔2〕说明原料液的进料热状况。
第十章 气-液传质设备
一、填空和选择题
1、填料的种类很多,有 、 、 、 、 、

2、填料选择的原则是 。 .
3、填料塔的喷淋密度是指 。
4、填料塔内供给气液两相接触的场所的是 。
5、填料应具有较 的 ,以增大塔内传质面积。
6、吸取塔内填装肯定高度的料层,其作用是为气液两相供给足够的 。
7、填料吸取塔空塔的速度应 于液泛速度。
A. 大; B. 小 ; C. 等
8、对吸取操作影响较大的填料特性是 。
A. 比外表积和空隙率; B. 机械强度;
C. 对气体阻力要小;
9、选择吸取设备时,综合考虑吸取率大,阻力小,稳定性好构造简洁造价小,一般应选 。
A. 填料吸取塔 B. 板式吸取塔 C. 喷淋吸取塔
10、以下哪些推断正确〔 〕。
A.上升气速过大引起漏液; ;
C. 上升气速过大会引起液泛; D. 上升气速过大造成大量气泡夹带;
E. 上升气速过大使板效率降低
11、将板式塔中泡罩塔、浮阀塔、筛板塔相比较, 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造价最昂贵的是
, 单板压降最小的是 .。
12、板式塔塔板上气液两相接触状态有 种, 它们是 。板式塔不正常操作现象常见的有 种,它们是 。
13 、评价塔板性能的标准主要是 条,它们是 。塔板负荷性能图中有 条线,分别是 。
14、板式塔中塔板上溢流堰的作用主要是 ,填料塔中填料的作用是 。
15、常见的连续接触式的气液传质设备是 塔,塔内 为分散相, 为连续相, 为保证操作过程中两相的接触良好,塔内顶部应设 装置,中部应设 装置。
16、板式塔中气、液两相发生与主体流淌方向相反的流淌,称 现象,它们主要是:
①液沫夹带〔雾沫夹带〕,产生的缘由为 ,②气泡夹带, 产生的缘由为 。
17、板式塔中板上液面落差过大导致 ,造成液面落差的主要缘由 有 。为减小液面落差,设计时可承受的措施常见的有 。18、板式塔中气体通过塔板的阻力主要有 和 两局部。塔板构造设计时, 溢流堰长度应适当,过长则会 ,过短则会 。溢流堰高度也应适当,过高会 ,过低会 。
第十一章 液-液萃取
一、单项选择题
1.进展萃取操作时应使溶质A 的〔 〕
A 安排系数大于 1 B 安排系数小于 1
C 选择性系数大于 1 D 选择性系数小于 1 2.萃取剂参加量应使原料和萃取剂的和点M 位于〔 〕。
A 溶解度曲线之上方区 B 溶解度曲线上
C 溶解度曲线之下方区 D 座标线上
萃取是利用各组分间的〔 〕差异来分别液体混合物的。
A 挥发度 B 离散度 C 溶解度 D 密度
承受多级逆流萃取与单级萃取相比较,假设溶剂比、萃取相浓度一样,则多级逆流萃取可使萃余相分率〔 〕。
A 增大 B 削减 C 根本不变 D 增大、削减都有可能二、填空题
萃取过程是 。
萃取操作依据 。
萃取操作中选择溶剂的主要原则 、 和 。
安排系数k 1 表示 。
A
萃取操作中选择性系数与精馏操作中 相当。
在B-S 局部互溶的萃取操作中,假设萃取相中含溶质A 为 85kg,稀释剂B 为 25kg,溶剂
S 为 100kg,则萃取相中y /y =〔 〕。
A B
在萃取操作的B-S 局部互溶物系中参加溶质A 组分,将使B-S 互溶度 ;恰当降低操作温度,B-S 互溶度 。 8.对于密度差很小且要求接触时间短的体系宜选用的萃取设备为 。
从A 和B 组分完全互溶的溶液中,用溶剂S 萃取其中的A 组分,假设消灭 状况将不能进展萃取分别。
第十二章 枯燥

1、相对湿度φ 值可以反映湿空气吸取水汽力量的大小,当φ 值大时,表示该湿空气的吸取水汽的力量 ;当 φ=0 时。表示该空气为 。
2、枯燥速率曲线是在恒定枯燥条件下测定的,其恒定枯燥条件是指:
均恒定。
3、在肯定空气状态下枯燥某物料,能用枯燥方法除去的水分为 ;首先除去的水分为 ;不能用枯燥方法除的水分为 。
4、在对流枯燥器中最常用的枯燥介质是 ,它既是 又是 。
5、由枯燥速率曲线可知恒速枯燥阶段所除去的水分是 ,降速枯燥阶段除去的水分是 。
6、物料的临界含水量的大小与 等因素有关。
7、 kPa 的总压下,在间壁式换热器中将温度为293 K,相对湿度为80%的湿空气加热,则该空气以下状态参数的变化趋势是:湿度: ,相对湿度: , 露点 td 。
8、在 kPa 的总压下,将饱和空气的温度从t1 降至 t2, 则该空气以下状态参数的变化趋
势是:湿度: ,相对湿度: ,露点td 。9、在实际的枯燥操作中,常用 来测量空气的湿度。
10、测定空气中水汽分压的试验方法是测量 。
11、对流枯燥操作的必要条件是 ;枯燥过程是 相结合的过程。
12、 的总压下,空气温为40℃,其相对湿度为60%,且40℃下水的饱和蒸
汽压为 ,则该空气的湿度为 kg/kg 绝干气,其焓为 kJ/kg 绝干气。
13、在肯定的温度和总压强下,以湿空气做枯燥介质,当所用空气的湿度削减时,则湿物料的平衡水分相应 ,其自由水分相应 。
14、恒速枯燥阶段又称 掌握阶段,影响该阶段枯燥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 降速枯燥阶段又称 掌握阶段,影响该阶段枯燥速度的主要因素是 。
15、在恒速枯燥阶段,湿物料外表的温度近似等于 。
16、在常压和 40℃下,测的湿物料的干基含水量 X 与空气的相对湿度之间的平衡关系为: 当相对湿度=100%时,结合水含量为 绝干料;当相对湿度=40%时,平衡含水量 X*= 绝干料。该物料的初始含水量X1= 绝干料,现让该物料在40℃下与与相对湿度为 40%的空气充分接触,非结合水含量为 kg/kg 绝干料,自由含水量为
kg/kg 绝干料。
17、枯燥速度的一般表达式为 。在外表汽化掌握阶段,则可将枯燥速度表达式为 。
18、在恒定枯燥条件下测的湿物料的枯燥速度曲线如此题附图所示。其恒速阶段枯燥速度为
kg 水〔 〕 , 临界含水量为 kg/kg 绝干料, 平衡含水量为
kg/kg 绝水量。
19、抱负枯燥器或等焓枯燥过程是指 ,枯燥介质进入和离开枯燥器的含焓值 。
20、写出三种对流枯燥器的名称 , , .
二、选择题
1、湿空气的如下两个参数,便可确定其他参数( )
H,p B. H,td C. H, t D. I, tas
2、当空气的相对湿度 =60%时,则其三个温度 t(干球温度), tw (湿球温度),td(露点)之间的关系为( )
t= tw =td B. t> tw > td C. t< tw < td D. t> tw = td 3、湿空气在预热过程中不变化的参数是( )
A. 焓 B. 相对湿度 C. 湿球温度 D. 露点
4、物料的平衡水分肯定是( )
A. 结合水分 B. 非结合水分 C. 临界水分 D. 自由水分
5、在恒定条件下将含水量为 (干基,下同)的湿物料进展枯燥,当枯燥至含水量为 时

复习资料化工原理下试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