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甘蓝病害及防治 】是由【夜紫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甘蓝病害及防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甘蓝病害识别与综合防治技术
甘蓝霜霉病
病症主要为害叶片,初期在叶面消灭淡绿或黄色斑点,扩大后为黄色或黄褐色,受叶脉限制面呈多角形或不规章形。空气潮湿时,在相应的叶反面布满魄至灰白色霜状霉层〔图15- 1〕。严峻时也为害叶球〔图 15-2〕。
图 1-1 甘蓝霜霉病为害叶片病症
图 1-2 甘蓝霜霉病为害叶球病症
病原Peronospora parasitica 称寄生霜霉,属鞭毛菌亚门真菌。 菌丝无色,不具隔膜,吸器圆形至梨形或棍棒状。孢囊梗单生或2~4 根束生,无色,无分隔,主干基部稍膨大。孢子囊无色,单胞,长圆形至卵圆形。卵孢子球形,单孢,黄褐色,外表光滑,胞壁厚,外表皱缩或光滑。
发生规律以卵孢子在病残组织里、土壤中或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或以菌丝体在留种株上 越冬。翌春由卵孢子或休眠菌丝产生的孢子囊萌发芽管。经气孔或表皮细胞间侵入春菜寄主, 春菜收后,病菌以卵孢子在田间休眠两个月后侵入秋莱。借助风雨传播,使病害扩大和集中。气温忽高忽低,日夜温差大,白天光照缺乏,多雨露天气,霜霉病最易流行。菜地土壤黏重, 低洼积水,大水漫灌,连作菜田和生长前期病毒病较重的地块,霜霉病为害重。
防治方法适期播种,要施足底肥,增施磷、钾肥。早间苗,晚定苗,适度蹲苗。小水勤灌,雨后准时排水。去除病苗,拉秧后也要把病叶、病株去除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用 5 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64%杀毒矾可湿性粉剂(恶霜灵·代森锰锌)、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4%拌种。
发病前期,可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 600~800 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800 倍液等药剂预防保护。9 月中旬发病初期是防治的关键时期,可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N7 00 倍液、20%氟吗啉可湿性粉剂l 000 倍液、60%氟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齐U400~600 倍液、69%烯酰吗啉·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l000 倍液、72.2%霜霉威盐酸盐水溶性液N600 倍液、25%甲霜灵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64%恶霜·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90%乙膦铝可湿性粉剂 450~500 倍液等药剂喷雾,间隔 7~10 天喷 1 次,共喷 2~3 次。
甘蓝软腐病
病症主要发生在生长后期,多从外叶叶柄或茎基部开头侵染,形成暗褐色水渍状不规章形病斑(图 15-3),快速进展使根茎和叶柄、叶球腐烂变软、倒塌,并散发出恶臭气味(图 15- 4)。有时病菌从叶柄虫伤处侵染,沿顶部从外叶向心叶腐烂。
图 1-3 甘蓝软腐病为害茎基部病症
图 1-4 甘蓝软腐病为害叶球病症
病原 Erwinia carotovora pv.carotovora 称胡萝I、软腐欧文氏菌胡萝卜软腐致病型,属细菌。在培育基上的菌落灰白色,圆形或不定形;菌体短杆状,周生鞭毛2~8 根,无荚膜,不产生芽孢,革兰氏染色阴性。
发生规律病原菌随带菌的病残体、土壤、未腐熟的农家肥越冬,成为重要的初侵染菌
源。通过雨水、浇灌水、肥料、土壤、昆虫等多种途径传播,由伤口或自然裂口侵入,不断发
生再侵染。高温多雨有利于软腐病发生。高垄栽培不易积水,土壤中氧气充分,有利于根系和叶柄基部愈伤组织形成,可削减病菌侵染。
防治方法病田避开连作,换种豆类、麦类、水稻等作物。去除田间病残体,精细翻耕整地,暴晒土壤,促进病残体分解。雨后准时排水,增施基肥,准时追肥。觉察病株后准时挖 除,病穴撒石灰消毒。
药剂防治可参考大白菜软腐病。3.甘蓝黑腐病
病症幼苗子叶呈水浸状,渐渐枯死或集中至真叶,使真叶的叶脉上消灭4、黑点或细黑 条。成株期多为害叶片,呈“V”字形病斑,淡褐色,边缘常有黄色晕圈,病部叶脉坏死变黑(图 15-7)。向两侧或内部扩展,致四周叶肉变黄或枯死。
图 1-5 甘蓝黑腐病为害叶片病症
病原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campestris 属黄单胞杆菌甘蓝黑腐致病变种细菌。菌体杆状,极生单鞭毛,无芽孢,有荚膜,单生或链生,革兰氏染色阴性。
发生规律病原细菌随种子和田问的病株残体越冬,也可在采种株或冬莱上越冬。带菌种 子是最重要的初侵染来源。春季通过雨水、浇灌水、昆虫或农事操作传播带到叶片上,经由叶缘的水孔、叶片的伤口、虫伤口侵入。最适感病的生育期为莲座期到包心期。暴风雨后往往大
发生。易于积水的低凹地块和灌水过多的地块发病多。在连作、施用未腐熟农家肥,以及害虫严峻发生等状况下,都会加重发病。
防治方法清洁田园,准时去除病残体,秋后深翻,施用腐熟的农家肥。适时播种,合理 密植。准时防虫,削减传菌介体。合理灌水,雨后准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削减农事操作造成的伤口。
种子处理,播种前可用 30%琥珀肥酸铜可湿性粉剂 600~700 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溶性粉剂 4 000~5 000 倍液、14%络氨铜水剂 300 倍液、45%代森铵水剂 300 倍液浸种 15~20 分钟,后用清水洗净,晾干后播种。
药剂防治可参考大白菜黑腐病。
甘蓝黑斑病
病症主要为害叶片,发病初期在叶面产生水渍状小点,渐渐变成灰褐色近圆形小斑,边 缘常具暗褐色环线,以后向外进展形成浅色或浸润状暗绿色晕环,随病害进展,病斑呈同心轮纹,最终进展略凹陷较大型斑(图 15-8)。空气潮湿,病斑两面产生轮纹状的灰黑色霉状物。病害严峻时,叶片枯萎死亡。
病原 Alternaria brassicae 称芸薹链格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梗棕褐色,
不常分枝。分生孢子单生,孢身具 5~12 个横隔膜,假设干纵隔膜,灰榄褐色,喙具l~6 个横隔膜,孢身至喙渐细。
发生规律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或种子上或冬贮莱上越冬。翌年产生出孢子从气 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借助风雨传播。在春夏季,侵染油莱、菜心、小白莱、甘蓝等蔬菜, 后传播到秋莱上为害或形成灾难。秋莱初发期在8 月下旬至 9 月上旬。病害流行与 9 月下旬至10 月上旬连阴雨,病害即有可能流行。播种早,密度大,地势低洼,治理粗放,缺水缺肥, 植株长势差,抗病力弱,一般发病重。
图 1-6 甘蓝黑斑病为害叶片病症
防治方法施用腐熟的优质有机肥,并增施磷、钾肥,病叶、病残体要准时去除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种子处理,用 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 0.2%~0.3%拌种。
药剂防治可参考大白莱黑斑病。
甘蓝褐斑病
病症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发病,初生水浸状圆形或近圆形小斑点,渐渐扩展后呈浅黄白色,高湿条件下为褐色,近圆形或不规章形病斑,病斑大小不等(图 15-9)。有些病斑受叶脉限制,病斑边缘为一突起的褐色环带,整个病斑似乎隆起突出叶表。
病原 Cercospora brassicicola 称芸薹生尾孢霉,属半知菌亚门直菌。分生孢子梗褐色,直立,无分隔。分生孢子无色,直或弯曲,针形或鞭状。
发生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块在病残体上或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随种子越冬和传 播。翌年越冬菌侵染白莱叶片引起发病,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进展再侵染。带菌种子可随调运做远距离传播。病菌喜温、湿条件,一般重茬地,偏施氮肥,低洼、黏重、排水不良地块发病重。
图 1-7 甘蓝褐斑病为害叶片病症
防治方法重病地进展 2 年以上轮作。选择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排水良好的地块种植。收后深翻土壤。高畦或高垄栽培,适期晚播,避开高温多雨季节。合理施肥,留意排解田间积水。
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重量 0.4%的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敌菌灵可湿性粉剂、5 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拌种。
药剂防治可参考大白菜褐斑病。
6、.甘蓝细菌性黑斑病
病症主要为害叶片,叶片初生油浸状小斑点,扩展后呈不规章形或圆形,褐色或黑褐色,边缘紫褐色。病重时病斑可联合成不整齐的大斑,引起叶片枯黄、脱落(图 15-10)。
图 1-8 甘蓝细菌性黑斑病为害叶片病症
病原Pseudomonas syringaepv.moulicola 称丁香假单胞菌叶斑病致病型,属细菌。
发生规律病菌在种子上或土壤及病残体上越冬,借风雨、浇灌水传播,由气孔或伤口侵 入。病菌喜高温、高湿条件,发病要求叶片有水滴存在,一般暴雨后极易发病,而且病情重。
防治方法施足粪肥,氮、磷、钾肥合理协作,避开偏施氮肥。均匀灌水,小水浅灌。重病地与非十字花科蔬莱进展 2 年以上轮作。觉察初始病株准时拔除。收后彻底去除田间病残体,集中深埋或烧毁。
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量 0.4%的 50%琥胶肥酸铜可湿性粉剂拌种。
发病初期,可用 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液剂 4000 倍液、14%络氨铜水剂 300 倍液、78%波尔·锰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 1200 倍液、60%琥铜·乙铝·锌可湿性粉剂 500 倍液、%氢氧化铜干悬浮剂 1000 倍液、4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 900 倍液等药剂防冶。
甘蓝缘枯病
病症主要在生长中后期发生,以包心期发病较重。腐烂部位由暗褐色水渍状变为黑褐色 (图 15-11),外表枯燥呈薄皮状。腐烂部位无霉层。叶球的腐烂主要限于外表叶片(图 15-12), 腐烂集中掩盖叶球以后,内部开头软腐,但无软腐病的恶臭。
病原Pseudomonas marginalis pv.marginalis 属边缘假单胞菌边缘单胞致病型细菌。病菌菌体短杆状,无芽孢,极生 1~6 根鞭毛。革兰氏染色阴性。
发生规律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也可随种子带菌成为田间发病的初侵染源。病菌 从叶缘水孔等自然孔口侵入,发病后病部产生细菌借风雨、浇水和农事操作等传播集中,进展再侵染。温和潮湿有利于发病,叶面结露和叶缘吐水是病菌活动、侵染和集中的重要条件。春秋甘蓝种植期间,温和多雨,或多雾、昼夜温差大、结露时间长等有利于发病。
图 1-9 甘蓝缘枯病为害叶片病症
图 1-10 甘蓝缘枯病为害叶球病症
防治方法收获后准时彻底去除病残落叶,集中堆沤经高温发酵灭菌前方可作肥料还田。重病地块与非十字花科蔬菜轮作。发病后适当掌握浇水,改进浇水方法,制止大水漫
灌。保护地种植应加强通风排湿,削减叶面结露。
无病土育苗和进展种子处理:干种子用72℃干热处理 3 天。也可用种子重量 0.3%的 4 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拌种,或用40%福尔马林l50 倍液浸种 小时后,洗净催芽播种。
发病初期将病株拔除并协作药剂防治,可选用47%春雷霉素·氧氯化铜可湿性粉剂 600~8 00 倍液、%氢氧化铜干悬浮剂 1 000 倍液、25%络氨铜水剂 500 倍液、25%噻枯唑可湿性粉剂 600 倍液、72%农用链霉素可湿性粉剂 4000 倍液、植霉素 5000 倍液喷雾,10~l5 天 1 次,视病情防治 2~3 次。
甘蓝黑胫病
甘蓝病害及防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