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甘遂中药材说明书 】是由【夜紫儿】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甘遂中药材说明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甘遂
药材名称:
甘遂
拼音名称:
GANSUI
别名:
主田、重泽、甘藁、陵藁、甘泽、苦泽、白泽、鬼丑、陵泽、肿手花根、九 头狮子草、化骨丹、肿手花、头痛花、猫儿眼。
科属:
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遂的块根。
产地:
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河南、四川等地。
性味:
[性味、归经]苦,寒。有毒。入肺、肾、大肠经。
成效:
泻水逐饮,消肿散结。
中成药:
共有 14 种中成药使用甘遂:十枣丸消喘膏咳喘膏麝香回阳膏杜记独角膏臌症丸舟车丸祛痰止咳冲剂清心滚痰丸万灵筋骨膏等。
应用:
1、用于水肿腹水,留饮胸痛,以及癫痫等证。甘遂为峻下之品,具有攻水逐饮之功,故可用于胸水腹水、面浮水肿等症,常协作牵牛子、大戟、芫花等药同用。由于本品功能能逐饮袪痰,故又能用于痰迷癫痫,可配朱砂应用。
2、外用于湿热肿毒之证。甘遂研末水调外敷,能消肿破结,故可用于因湿热壅滞而结成的肿毒,但主要宜用于初起之时,并须协作清热解毒药内服。
用法用量:
内服:入丸、散,-1 克。外用:适量,研末调敷。内服宜用炮制品。
留意事项:
气虚、阴伤、脾胃衰弱者及孕妇忌服。
采收加工:
春季开花前或秋季枯苗后挖掘根部,除去泥土,将根放入竹筐内,置流水河 渠内,筐内放些碎瓦块或煤碴,用木棒搅拌,洗净外皮,晒干。或用硫黄熏后 再晒干。
炮制工艺:
1、甘遂:拣去杂质,用水漂净,捞出,晒干。
2、醋甘遂:取净甘遂,用醋拌匀,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干,〔每甘遂 100 斤,用醋 30-50 斤〕。
3、煮甘遂:取净甘遂与豆腐同放铜锅内,加水煮透,取出,除去豆腐,晒至八成干,切碎晒干。〔每甘遂 100 斤,用豆腐 50 斤〕。
4、煨甘遂:取净甘遂置锅内,参加麦麸同炒至焦黄色,取出,筛去麸皮。
〔每甘遂 100 斤,用麦麸 30-40 斤〕。
5、土制:先将细土炒热,参加甘遂用微火炒至膨胀发黄时,筛去黄土即得。
现代争论:
1、化学成分:根含三萜类化合物,如大戟酮、大戟二烯醇、Α-大戟醇、表大戟二烯醇。尚含有棕榈酸、柠檬酸、草酸、鞣质、树脂、葡萄糖、蔗糖、淀粉及维生素 B1 尚有报道根内有 20-去氧巨大戟萜醇、巨大戟萜醇和 13-氧化巨大戟萜醇的假设干种衍生物和甘遂萜酯 A、B。
2、药理作用:
泻下作用:甘遂泻下作用的有效成分存在于酒精浸膏内,其有效成分是 将甘遂的乙醇浸膏剂在水浴上蒸干后得到的一种不溶于水的黄色树脂物质。动
物试验证明:生甘遂或炙甘遂的乙醇浸膏赐予小鼠口服 10~50G〔生药〕/KG, 约半数见明显泻下作用,前者作用较强,毒性也较大,58 只小鼠服药后死亡 11 只,后者则无死亡。小鼠口服生甘遂或炙甘遂粉剂的混悬液 6~9G/KG,有泻
下作用,但无死亡。提取乙醇浸膏后的残渣或甘遂的煎剂则无泻下作用。
其他作用:生甘遂小剂量能增加离体蛙心的收缩力,然不转变其频率, 大剂量则起抑制作用。甘遂萜酯 A、B 有镇痛作用。甘遂煎剂对大鼠无利尿作用。安康人口服亦无明显利尿作用。但临床实践说明:用炙甘遂末内服治疗肾脏性水肿,或是用甘遂散外敷治疗不同疾病引起的小便不利,皆有通利小便之效果。有报道指出,加热处理可使甘遂毒性及一般药理活性〔包括利尿〕均降低。传统的种种加工炮制方法,虽可减轻腹泻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却增加其利尿性。用甘遂的乙醇浸出物给妊娠豚鼠作腹腔或肌肉注射,均呈现肯定的抗生育作用。其引产效果与给药剂量有亲热关系。当剂量为 10MG/KG 时即可发生引产效果。
临床应用:
1、治疗百日咳。甘遂、巴戟各 4G,面粉 20G,制成甘遂散。每次用量分别为:4 个月~1 岁者 ,1~3 岁者 1G,3~6 岁者 ,6~10 岁者 2G。白开水送服,每天 3 次。治疗 50 例,服药 10~20 天痊愈 40 例,显效 9 例, 无效 1 例。绝大多数服药 10 天获愈。(《上海中医药杂志》1984,10:24)
2、治疗哮喘。白芥子、元胡各 21G,细辛、甘遂各 12G,共研细末,分 3 次使用,用姜汁调成膏状,平摊在六块方圆 1 寸的油纸上,贴在肺俞、心俞、膈俞。治疗 223 例,痊愈 72 例,显效 86 例,好转 35 例,无效 30 例。(《中西医结合杂志》1988,6:336)
3、治疗肺炎。甘遂、大戟、芫花各等量,以醋煮沸后晾干,研成细粉,视年 龄及身体状况服用 ~2G,每日 1 次,用大枣 10 枚煎汤 50ML 冲服。协作一般对症处理及支持疗法。治疗支气管肺炎 26 例,大病灶肺炎 3 例,大叶性肺炎4 例,暴喘型肺炎 7 例,治愈 44 例,1 例因入院时已垂危而死亡。(《山东中医杂志》1981,〔创刊号〕:26)
4、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甘遂 3G,大黄、芒硝各 9G,水煎服。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6 例〔胸水少者 4 例,胸水达第五肋间水平者 1 例,胸水达第三肋间水平者 1 例〕,4 例胸水少者服药 1~3 剂后胸水消逝,余 2 例服药 6~9 剂胸水消逝。(《上海中医药杂志》1983,1:26)
甘遂中药材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