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doc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是由【老狐狸】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 15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设计题目
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承受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二、 设计内容
、构造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
、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
、绘制构造施工图
〔〕、构造平面布置图〔:〕
〔〕、板的配筋图〔:〕
〔〕、次梁的配筋图〔:;:〕
〔〕、主梁的配筋图〔:;:〕及弯矩、剪力的包络图
〔〕、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三、 设计资料
、题号
第 题〔见表一,表中有道题目,学生可以选择不同的题目,表中长度单位为米〕
、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
、荷载
〔〕、楼面活荷载,单位为kn / m 2 〔见表一〕
〔〕、楼面面层: / m2
〔〕、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容重g = 25kn / m3
〔〕、平顶粉刷: / m2
、材料
〔〕、混凝土:或
〔〕、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Ⅱ级钢筋,板内及梁内的其它钢筋可以承受Ⅰ级。
1 / 15
14 / 15
活载

*
)

×
×
×
×
×
×
×
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指导书
一、 平面构造布置:
柱网及梁格布置应依据建筑物使用要求确定,因本厂房在使用上无特别要求,故构造布置应满足有用经济的原则,并留意以下问题。
、柱网布置可为正方形或长方形。
、板跨一般为~,次梁跨度一般是~,主梁跨度则为~,同时宜为板跨的倍〔二道次梁〕。
、对于板、次梁和主梁,实际上不宜得到完全一样的计算跨度,故可将中间各跨布置成等跨,而两边跨可布置得稍小些,但跨差不得超过。
二、板的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板、次梁、主梁的截面尺寸确定。
14 / 15
板厚 h
B
³ 80mm ,〔当h ³
1 l 时,满足刚度要求,可不验算挠度〕。
40
14 / 15
次梁 h = ( 1 ~ 1 )L , b = (1 ~ 1)h 。
c 12 18 2 3 c
14 / 15
主梁 h
= (1 ~ 1 )L , b = (1 ~ 1)h 。
14 / 15
z 8 14 2 3 z
、板的计算简图:
板为多跨连续板,对于跨数超过五跨的等截面连续板,其各跨受荷一样,且跨差不超过时,均可按五跨等跨度连续板计算。
当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l = l
0 n
14 / 15
边跨: l
0
= l + 1 h
n 2 B
£ l +
n
1 a . ( a = 120mm )
2
14 / 15
、荷载计算:
取宽板带计算:
面层 水磨石每平方米重× kN / m
板自重 板厚×γ× kN / m
平顶粉刷 每平方米重× kN / m
恒载: gk = å kN / m
14 / 15
设计值总值:
k

+ p
k
活载: p
k
= 标准值× kN / m kN / m
14 / 15
计算简图
、内力计算:
用塑性内力重分布理论计算,则有α 系数如下:
14 / 15
则M = a (
k
+ p
k
)l 2
0
14 / 15
、配筋计算:
依据各跨跨中及支座弯矩可列表计算如下:
14 / 15
截面
〔 kN × m 〕

M M M M
1 B 2 2 c c
14 / 15
a f bh 2
1 c 0
a = M
14 / 15
s a f
1
bh 2
c 0
14 / 15
x ( £ x )
b b
g
s
A = M / g f h
s s y 0
选 钢 筋实 际 配 筋
14 / 15
位于次梁内跨上的板带,其内区格四周与梁整体连接,故其中间跨的
跨中截面〔M 、M 〕和中间支座〔M 〕计算弯矩可以削减,其他截
2 3 c
面则不予以削减。
为了便于施工,在同一板中,钢筋直径的种类不宜超过两种,并留意相邻两跨跨中及支座钢筋宜取一样的间距或整数倍〔弯起式配筋〕
、确定各种构造钢筋:
包括分布筋、嵌入墙内的板面附加钢筋,垂直于主梁的板面附加钢筋。
、绘制板的配筋示意图: 可用弯起式或分别式配筋。
三、次梁设计〔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
、确定计算跨度及计算简图。
次梁
主梁
当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时,其计算跨度:
中跨: l = l
0 n
14 / 15
边跨: l
0
=
n
£ l +
n
1 a ( a = 240mm )
2
14 / 15
当跨差不超过时,按等跨连续梁计算。
、荷载计算:
由板传来: 板恒载×次梁间距 kN / m
14 / 15
次梁肋自重: b(h
c
h ) ×钢筋混凝土容重 kN / m
B
14 / 15
14 / 15
次梁粉刷重 2 ´ (h
c
h ) ×粉刷层每平米重 kN / m
B
14 / 15
14 / 15
恒载: g
k
= kN / m
14 / 15
14 / 15
活载: p
k
= 活载标准值×次梁间距 kN / m
14 / 15
14 / 15
设计值总值:
k
+ p
k
kN / m
14 / 15
计算简图
、内力计算:
α 值:
β 值:
其中: M = a (g + p)l 2
0
V = b (g + p)l
n
、正截面强度计算:
14 / 15
〕、次梁跨中按形截面计算,形截面的翼缘宽度b”
按b”
£ 1 l 且b” £ s + b
14 / 15
f f 3
f 0 c
14 / 15
考虑。支座截面按b
c
h 矩形截面计算。所以确定b”
c f
= 。并推断是
14 / 15
第几类形截面。
〕、钢筋截面计算如下:


〔 kN × m 〕
a f bh 2 〔a f b” h2 〕
1 c 0 1 c f 0
a
s
x
( £ x
)
b b
g
s
A = M / g f h
s s y 0
选 择 钢 筋
实 际 配 筋


B

B

〔 kN 〕
f bh
c 0
f bh
t 0
(V )
c
箍筋肢数、直径
A = nA
sv sv1
s = f
yv sv 0
A h /(V - V )
c
实配箍筋
、依据计算结果和构造要求,绘制次梁配筋示意图。
14 / 15
四、主梁设计〔内力按弹性理论计算〕:
、计算简图:

主梁
次梁


柱截面×,由于钢筋混凝土主梁抗弯刚度较钢筋混凝土柱大的多,故可将主梁视作铰支于钢筋混凝土柱的连续梁进展计算。主梁端部支承于砖壁柱上,其支承长度。
则主梁计算跨度:
14 / 15
中跨: l
= l + 1 b + 1 b
〔支座中心线之距〕
14 / 15
0 n 2 柱 2 柱
14 / 15
边跨: l
= l + 1 b
+
£ l +
1 a + 1 b
14 / 15
0 n 2 柱
、荷载计算:
n n 2 2 柱
14 / 15
为简化计算,主梁自重亦按集中荷载考虑。
次梁传来的荷载: 次梁恒载×主梁间距 kN
主梁自重: bz ´ (hz - hB ) ×次梁间距×γ kN
主梁粉刷重: 2 ´ (hz - hB ) ×次梁间距×每平米粉刷层重 kN
恒载: Gk = kN
则G = = kN
14 / 15
活载: Q = 次梁活载×主梁间距 kN
)、M = k GL + k QL
1 2
其中, k k 可由书中表查取,计算跨度,对于支座,计算跨度可取
1 2
相邻两跨的平均值。
〕、V = k G + k Q
3 4
其中, k k 可由书中表查取,
3 4
、内力计算: 主梁弯矩计算
14 / 15

荷载简图



k / M k / M k / M
1 B 2
14 / 15


14 / 15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老狐狸
  • 文件大小164 KB
  • 时间2025-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