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发动机原理第七章汽油机燃烧过程 】是由【3827483】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发动机原理第七章汽油机燃烧过程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目的:燃烧过程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的过程。燃烧完全的程度影响热量产生的多少和排出废气的成分,而燃烧时间和时刻又关系到气缸压力变化和热功转换的程度,所以燃烧过程是影响发动机经济性、动力性和排气污染的主要过程。
传统汽油机的特点是形成均质混合气,燃烧过程是由定时的火花塞点火,火焰以正常的速度传遍整个燃烧室。燃烧过程要避免不规则燃烧和不正常燃烧。
要求:本章要求掌握汽油机的燃烧过程,学会分析影响汽油机燃烧过程的因素,掌握汽油机不正常燃烧的的原因和对策。了解燃烧室设计要求及特点。
第七章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CONTENTS
正常燃烧
02
不正常燃烧
03
表面点火
04
爆震
05
后火
06
汽油机的燃烧过程
01
§7-1正常燃烧
火花塞放电时两极电压可达10-35kV,击穿电极间隙的混合气,造成电极间电流通过。电火花能量点燃电机附近的混合气首先形成火焰中心 ,而后火焰前锋以一定的正常速度扩散到整个燃烧室,气缸内温度和压力升高。此期间,火焰传播速度及火焰前锋面的形状没有急剧变化,该状况称为正常燃烧。
研究燃烧过程的方法很多,但简单易行且经常使用的方法是P-Ф示功图,它反映了燃烧过程的综合效应。汽油机典型示功图如下图P-Ф图所示。
一、燃烧过程的分段
P-Ф图,称为燃烧过程的展开示功图。按缸内压力变化
的特征,将燃
烧过程分为三
个时期:
滞燃期
(着火延迟期、
着火落后期)
急燃期
(明显燃烧期)
补燃期
(后燃期)
滞燃期(Ⅰ段)
从火花塞跳火( 1点)到火焰中心出现( 2点)的时间或曲轴转角称为滞燃期(占整个燃烧时间的15%)。
在最佳点火条件下,。对较浓和较稀的混气,点火能量只需3mJ。
滞燃期每一循环都可能有变动,有时最大值可达最小值的数倍。
为了提高效率,应尽量缩短滞燃期。
为了保证发动机运转稳定,应尽量保证滞燃期保持稳定。
点火提前角20º~35º,着火延迟角4º~6º。
为了保证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点火成功,实际点火能量一般为30-50mJ,高能点火系统则可达100mJ。
01
混合气成分)
02
点火时缸内气体温度和压力(压缩比)
03
缸内气体流动
04
火花能量
05
残余废气量
影响滞燃期的长短的因素
急燃期(II段)
从出现火焰中心(2点)开始到缸内出现最高压力(3点)为止。此时火焰
由火焰中心烧
遍整个燃烧室,
因此也称之为
火焰传播阶段。
燃油80-90%在此期间燃烧结束,一般在上止点后10~15°CA出现最高压力。
01
曲轴每转1°时缸内压力升高值ΔΡ/Δφ称为压力升高率(一般在)。压力升高率不能过高,过高则易工作粗暴。
02
最高压力点出现的时刻,对发动机的功率和经济性有重大影响。过早,则引起压缩负功增加,压力升高率增加;反之,则膨胀比减小,传热面积增大。可通过调整点火提前角来调整最高压力点出现位置点。
03
发动机原理第七章汽油机燃烧过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