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钢铁冶金名词解释及答案 】是由【PIKAQI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钢铁冶金名词解释及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B
(炉渣的)外表性质 指的是液态炉渣与煤气间的外表张力和渣铁间的界面张力。
(煤的)比外表积 单位质量的煤粒,其外表积的总和,单位为 mm2g-1 。煤的比外表积是煤矿的重要性质,对争论煤的裂开、着火、燃烧反响等性能均具有重要意义。
C
CRI CRI 是指焦炭的反响性,反响性是衡量焦炭在高温状态下抵抗CO2 气化力量的化学稳定性指标。生铁合格率 生产的合格铁量占高炉总产铁量的百分数。
出铁正点率 按时翻开出铁口及在规定时间内出净渣铁。
传输现象 同种物质或不同介质之间由于存在温差、速差、浓差而发生的热量、动量、质量传递的不行逆现象。操作炉型 高炉投产后,工作一段时间,炉衬被侵蚀,高炉内型发生变化后的炉型。
D
低温复原粉化性能 矿石在高炉内 400—600℃低温区域内复原时,由于Fe2O3 复原成Fe3O4 和 FeO 复原成Fe,产生的晶形转变导致体积膨胀.粉化,称为低温复原粉化性能。
低温复原粉化率(RDI) 高炉原料,特别是烧结矿,在高炉上部的低温区域严峻裂化,粉化,使料柱空隙度降低。一般以粉化后小于 3mm 所占的比率作为低温复原粉化率。
带风装料 在用焦炭填充炉缸、冷矿开炉时,在鼓风状态下进展的装料叫带风装料。
E
二元碱度 炉渣中CaO/SiO2 的比值称为碱度或二元碱度
F
反响后强度 是衡量焦炭经受CO2 和碱金属侵蚀状态下,保持高温强度的力量。风口燃烧带 炉缸内燃料燃烧的区域称为风口燃烧带,它包括氧气区和复原区。
风口盘旋区 现代高炉中,由于冶强高和风速大,当鼓风动能到达肯定程度后,风口前焦炭处于盘旋运动状态,并形成一个疏散而近似球形的自由空间,通常称为风口盘旋区。
风口前理论燃烧温度(高炉火焰温度)风口前焦炭燃烧所能到达的最高平均温度,即假定风口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 以及热风和燃料带入的物理热全部传给燃烧产物时到达的最高温度,也就是炉缸煤气尚未与炉料参与热交换前的原始 温度。
风口平台 在风口下方沿炉缸四周设置的高度距风口中心线1150mm~1250mm 的工作平台,称为风口平台。附壁效应 靠炉墙外处,由于实际孔隙度较大,且通道较为光滑,故此处气体易通过。
G
高炉炉料构造 高炉炉料构造是指高炉炼铁生产使用的含铁炉料构成中烧结矿、球团矿和自然矿的配比组合。
高炉中心加焦 中心加焦就是借助从炉顶向高炉中心另外添加少量焦炭来削减高炉中心狭小范围内的矿焦比,使高炉透气性改善,并通过更多气流。
高炉一代寿命 高炉一代寿命是指从点火开炉到停炉大修之间的冶炼时间,或是指高炉相邻两次大修之间的冶炼时间。高压操作:
管道气流 高炉断面上局部煤气流猛烈进展造成局部过吹而形成管道。
管道行程 煤气在炉内沿径向分布,与其所遇到的阻力成反比,煤气总是沿着透气性好的路线上升的。
工序能耗 是指某一段时间内,高炉生产系统、关心系统以及直接为炼铁生产效劳的附属系统所消耗的各种能源的实物消耗量,扣除回收利用能源,并折算成标准煤与该段时间内生铁产量之比值。
(炼铁)工序能耗 冶炼每吨生铁所消耗的燃料和各种能源的实物消耗量,扣除回收利用能源,并全部折算成标准煤。 (吨铁)工序能耗 吨铁工序能耗是指冶炼每吨生铁所消耗的,以标准煤计量的各种能量消耗的总和,包括各种形式的燃料和动力消耗,要扣除回收的二次能源。
鼓风动能 高炉鼓风通过风口时所具有的速度,称为风速,它有标准风速与实际风速两种表示方法,而所具有的机械能,叫鼓风动能。
固相反响 在肯定温度下,某些离子抑制晶格结合力,进展位置交换,并集中到与之相邻的其他晶格内的过程
H
(矿石)复原性 复原气体从铁矿石中排解与铁相结合的氧的难易程度的一种量度,是最重要的高温冶金性能指标。复原性能(RI) 通过间接复原途径从铁矿石氧化铁中夺取氧的简洁程度。
复原剂 就高炉冶炼过程来说,复原剂就是从铁氧化物中夺取氧,使铁氧化物中的铁变为金属铁或铁的低价氧化物的物质。
挥发分 在限定条件下隔绝空气加热后,挥发性有机物的产率称为挥发分。
合理炉型 在设计炉型趋于合理,使炉内煤气流和料流运动顺当、接触良好,煤气化学能和热能利用程度高,炉衬侵蚀均匀,操作炉型主要尺寸比例与设计炉型相近而且稳定,高炉生产指标到达最正确状态,而且高炉长寿,人们将这种 状态下的炉型称为合理炉型。
灰口铁 碳在铁中有两种形态:石墨和碳化铁。石墨是碳的一种形态,石墨是片状的碳,滑润松软,像煤屑一样,很不结实。散存在铁中的石墨将铁基割裂,似乎铁中有很多条状窟窿,破坏了铁的结实性。这种以石墨状态存在于铁中 的碳将铁染成灰色,称其为灰口铁。
化性温度: 炉渣从不能自由流淌转变为能自由流淌时的温度。
J
精料 精料是指原燃料进入高炉前,实行措施使它们的质量优化,成为满足高炉强化冶炼要求的炉料,在高炉冶炼使用精料后可获得优良的技术经济指标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均匀烧结 是指台车上整个烧结饼纵截面左中右、上中下各部位的温度制度趋于均匀,最大限度地削减返矿和提高成品烧结矿质量。
焦炭挥发分 指焦炭试样在 900±10°温度下隔绝空气快速加热后,焦样质量失重的百分比减去该试样水分后得到的数据。它与原料煤的煤化度和炼焦最终温度有关,可作为焦炭成熟的标志,一般成熟焦炭的挥发分低于1%,在配煤 中煤量多时,可达 1~2%。
焦炭的反响性 焦炭与二氧化碳、氧和水蒸气等进展化学反响的力量。由于焦炭与O2 和 H2O 的反响有与 CO2 反响相类似的规律,所以都用焦炭与 CO2 的反响特性评定焦炭的反响性能。焦炭反响性能与焦炭块度、气孔构造、光学组织、比外表积、灰分的成分和含量有关。
焦炭热强度 反响焦炭热态性能的一项重要指标。它表征焦炭在使用环境温度和气氛下,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裂开和磨损的力量。
焦炭石墨化度 即焦炭在高温下或二次加热过程中,其非石墨碳转变为类石墨碳的程度。\ 焦碳负荷:每批炉料中铁矿石的总重量与焦炭重量之比
焦炭着火温度 焦炭在空气或氧气中加热到连续燃烧的最低温度。焦炭在空气中的着火温度为450~650℃。界面张力 渣铁之间形成单位面积界面所消耗的能量。
碱负荷 入炉料中碱金属氧化物〔K2O+Na2O〕的总量,Kg/t 铁
(炉渣)碱度 是炉渣碱性和酸性氧化物的比值。
间接复原 复原剂为气态的CO 和H2,复原产物为CO 或H2O,不直接消耗固体碳,但复原剂需要过剩系数〔n>1〕。
K
空气过剩系数 空气过剩系数是实际空气需要量与理论空气需要量的比值,是热风炉为了保证煤气的充分燃烧,一般空气过剩系数在 ~。
(球团矿的)抗压强度 取规定直径 9(一般为 )的球团矿在压力试验机上测定每个球的抗压强度,即裂开前的最大压力,用N/个球表示。
L
硫负荷(S 料) 冶炼每吨生铁炉料带入硫的千克数。
硫的安排系数 LS=〔S〕/[S],表示硫在渣铁间的安排系数。
炉渣的脱硫力量和作用 就是将铁中的硫转移到渣中去,并尽量保持硫在渣铁间的高安排比例。
炉缸热制度 炉缸所处的温度水平,反映炉缸热量收入和支出的平衡状态。可以用化学热生铁含[Si]量表示,也可以用物理热铁水温度来表示。
1
炉外脱硫 铁水从高炉内放出到进入炼钢炉前,%以下,以提高铁水质量的技术。炉料有效重力 料柱重力抑制散料层内部颗粒间的相互摩擦和由侧压力引起的摩擦力之后的有效质量力。
炉况推断 炉况推断就是推断这种影响的程度及顺行趋向,即炉况向凉还是向热,是否会影响顺行,他们的影响程度如何等等。
理论焦比 冶炼单位生铁时,热能消耗到达最合理和最低下的焦炭消耗量称为理论焦比。
理论燃烧温度 就是在与四周环境绝热〔无热损失〕的条件下,全部由燃料和鼓风带入的显热〔物理热〕及其碳素燃烧放出的化学热,全部传给燃烧产物—炉缸煤气,这时煤气到达的温度称为理论燃烧温度。
料线 从大钟完全开启位置的下缘至料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料线
N
粘度 是流体流淌过程中,内部相邻各层间发生相对运动时内摩擦力大小的量度。
耐火材料在高温下(1580℃以上),能够抵抗高温聚变和物理化学作用,并能够承受高温荷重作用和热应力侵蚀的材料。
O
耦合反响 耦合反响是指没有碳及其氧化产物CO 参与的,铁液中非铁元素与熔渣中氧化物之间的氧化复原反响。
P
喷煤的热滞后时间 增加喷煤量调整炉温时,初期煤粉在炉缸分解吸热时炉缸温度降低,直至增加煤粉量燃烧所产生的热量的蓄积和它带来的煤气量和复原气体浓度的转变,而改善了矿石的加热和复原的炉料下到炉缸后,才开头提 高炉缸温度,此过程所经过的时间称为热滞后时间。
批重 炉料是分批参加高炉的。每批矿石的重量称为矿石批重;每批焦炭的重量称为焦炭批重。
Q
气力输送 当气流增大到流态化开头的速度时,散料即被气流带走,形成了“气力输送”现象。
R
(炉渣的)熔化性:熔化性是指炉渣熔化的难易程度,可用熔化温度和熔化性温度两个指标来衡量。
(炉渣的)熔化性温度 炉渣熔化之后能自由流淌的温度叫熔化性温度。
(炉渣的)熔化温度 炉渣的熔化温度指炉渣完全熔化为液相的温度,或液态炉渣冷却时开头析出固相的温度,即相图中的液相线温度。
(矿石的)软化温度 是指铁矿石在肯定荷重下加热开头变形的温度。
(矿石的)软熔特性 开头软化的温度和软熔温度区间(即软化开头到软化终了的温度区间)。
软熔带 成渣过程中形成的融着带和半熔融层叫软熔带,它的上沿是矿石软化线,下沿是熔化线,是炉内矿石从相互粘结状态到金属与炉渣各自边聚拢边开头分别的半熔化状态,而且是连续变化着的。
软化水 指将水中硬度(主要指水中Ca2+、Mg2+离子)去除或降到肯定程度的水。热制度 热制度是指在工艺操作制度上掌握高炉内热状态的方法的总称。
热量等数 热量等数即每 1kg 原料在高炉内满足本身在冶炼过程中消耗的热量以外能给出的或所需要的热量(kg/kg)。燃烧带 炉缸内燃料燃烧的区域称为燃烧带。它包括氧化区和复原区,风口前自由氧存在的区域称为氧化区,自由氧消逝到CO2 消逝的区域称为复原区。
热贮备区 在炉身中下部区间内,煤气与炉料的温差很小,大约只有50℃左右,是热交换及其缓慢的区域。热流强度 单位冷却面积在单位时间传给冷却介质的热量。是反映炉型的重要参数。
热滞后现象:喷吹量增加后,炉缸消灭先凉后热现象,即燃料在炉缸分解吸热,使炉缸温度降低,直到增加的燃料量 带来的煤气量和复原性气体(尤其是 H2 量)在上部改善热交换和间接复原的炉料下到炉缸,使炉缸温度上升,这种现象叫热滞后现象,这一过程所经受的时间叫热滞后时间。
(高炉内的)热交换现象 炉缸煤气在上升过程中把热量传给炉料.温度渐渐降低。而炉料在下降过程中吸取煤气热量, 温度渐渐上升,使复原.熔化和造渣等过程顺当进展。这就是热交换现象。
(高炉)热状态 指炉子各部位具有足够相应温度的热量以满足冶炼过程中加热炉料和各种物理化学反响需要的热量, 以及过热液态产品到达要求的温度。
1
S
SFCA 烧结矿 SFCA 烧结矿是指以针状复合铁酸钙为黏结相的高复原性的高碱度烧结矿的简称,复合铁酸钙中有
SiO2、Fe2O3、CaO 和Al2O3 四种矿物组成,用它们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组合成SFCA。
上部调剂 (炉顶布料) 依据高炉装料设备特点,按原燃料的物理性质及在高炉内分布特性,正确选择装料制度,保证高炉顺行,获得合理的煤气流分布,最大限度滴利用煤气的热能和化学能。
送风制度 在肯定的冶炼条件下选择适宜的鼓风参数和风口进风状态,以形成肯定深度的盘旋区,到达原始煤气分布合理,炉缸圆周工作均匀活泼热量充分。
渗碳 碳溶解在固态或液态铁中的过程。
水当量 单位时间内通过高炉某一截面的炉料或煤气上升(或降低)1℃所吸取(或放出)的热量。
生铁 生铁是Fe 与 C 及其他少量元素(si、Mn、P 及S 等)组成的合金,生铁与熟铁、钢,都是铁碳合金,它们的区分是含碳量的多少不同。一般把含碳 以上的叫生铁。
撇渣器:又称砂口,它位于出铁主沟末端,是出铁过程中利用渣铁密度不同而使之分别的关键设备。
T
铁量差:实际出铁量与理论计算出铁量的差值〔不大于10%~15%〕
铁的直接复原度 FeO 中以直接复原的方式复原出来的铁量与铁氧化物中复原出来的总铁量值比成为直接复原度。脱湿鼓风 是承受脱湿技术脱去鼓风中水分,使鼓风湿度稳定在较低水平。
碳素利用系数 碳氧化成CO 和 CO2 时放出的热量与碳全部氧化成CO2 时放出的热量之比。
碳利用率 在高炉冶炼条件下实际氧化成CO2 和 CO 的碳所放出的热量与假定这些碳全部氧化成CO2 时应当放出的热量之比叫做碳利用率。
透气性指数: 表示通过散料层的风量与压差的比值,即单位压差通过的风量,反映气流通过料柱时阻力的大小。以
Q/△P 表示,其中Q—风量,△P—压差。
(炉料)透气性指数:煤气通过料柱时,单位压差允许通过的煤气量
W
外集中 任何固体在气流中,其外表都存在有一个相对静止的气膜-边界层,在高炉内矿石外表就有煤气边界层,CO 和 H2 集中必需通过它到达矿石外表,而复原生成的氧化性气体CO2 和 H2O 集中也要通边界层而进入主气流。
X
悬料 悬料是炉料的透气性与煤气流运动极不相适应,炉料停顿下行的失常现象。休风率 休风率是指高炉休风时间占高炉规定作业时间的百分数。
(高炉内的)循环富集现象 高炉内的循环富集;碱金属在炉腹被复原,一般约 70%入渣,30%挥发后随煤气上升,一局部逸出炉外,一局部则被氧化成氧化物又随炉料下降到高炉下部,再次被复原、挥发、氧化形成循环富集。
Y
(矿石的)冶金性能 生产和争论中把含铁炉料〔铁矿石、烧结矿、球团矿〕在热态及复原条件下的一些物理化学性能: 复原性;低温复原粉化;复原膨胀;荷重复原软化和熔滴性称为矿石的冶金性能。
冶炼强度 是指高炉 1m3 有效容积每昼夜所燃烧的干焦量。冶炼强度﹦干焦消耗量/有效容积×实际工作昼夜 实际工作昼夜等于规定工作昼夜减去全部休风时间(包括大中修休风时间)
液泛 指在高炉下部滴落带内,焦炭是唯一固体炉料,在这里液态渣铁穿过焦炭向下运动和向上运动的煤气流方向相反,在肯定条件下液体被气体吹起而不能降落的现象即称为液泛。
一氧化碳利用率 CO2/(CO2+CO) CO、CO2 为高炉炉顶煤气分析值。
(高炉)有效热量利用率 高炉冶炼过程的全部热消耗中,除了炉顶煤气带走的热量和热损失以外,其余各项热消耗是
不行缺少的,叫做有效热量,这一局部热量占全部热量的比例,叫做有效热量利用率。
(高炉)有效高度 高炉大钟下降位置的下缘到铁口中心线间的距离称为高炉有效高度;对于无钟炉顶为旋转溜槽最低位置的下缘到铁口中心线之间之间的距离。
(高炉)有效容积 指高炉铁口中心线到炉喉钢砖上沿有效高度范围内的容积。
(熔剂的)有效熔剂性 熔剂含有的碱性氧化物扣除其本身酸性物造渣需要的碱性氧化物后,所余之碱性氧化物质量分
1
数即为有效熔剂性。
(热量)有效利用系数 KT 是在高炉总热消耗中除去煤气带走的显热和其它热损失后的有效热量消耗占的百分比。
Z
直接复原铁法 是指不用高炉从铁矿中炼制海绵铁的工业生产过程。
直接复原度 高炉冶炼过程中直接复原夺取的氧量(包括复原 FeMnSiP 及脱S 等)与复原过程夺取的总氧量的比值。综合冶强 高炉每昼夜每立方米高炉有效容积燃烧的燃料量。
装料制度:指炉料装入炉内的方式方法的有关规定,包括装入挨次、装入方法、旋转溜槽倾角、料线、和批重。
(高炉)造渣过程 是将炉料不进入生铁和煤气的其他成分,溶解、集合并熔融成为液态炉渣和与生铁分别的过程。直接复原 复原剂为碳素,复原产物为CO,直接消耗固体碳,伴随着猛烈的吸热,但复原剂不需要过剩系数〔n=1〕。气化
危害:〔1〕“循环富集”→下部气化、上部冷凝。〔2〕渗入砖衬缝隙,破坏炉衬。(3)堵塞炉料孔隙,降低炉料强度,增加煤气阻力→高炉难行,悬料,炉墙结厚及结瘤等。
措施:〔1〕限制入炉量。〔2〕增的随炉顶煤气逸出量。〔3〕增加随炉渣排出的量。
K、Na 循环富集危害
(1)破坏炉料强度。〔2〕使软熔带位置上升,厚度增加,初渣形成早,对造渣不利。〔3〕K、Na 促进碳素沉积反响 2CO=CO2+C
的进展(催化作用),并使得高炉上部的复原速度加快〔K、Na 催化复原FeO〕。〔4〕使炉衬裂开,炉墙结厚甚至结瘤
〔5〕使整个料柱的透气性降低,高炉顺行急剧恶化。鼓风动能 E 的影响
E 太大
〔1〕中心气流过剩,边缘缺乏,不均匀,导致煤气流失常。〔2〕风口出来的风下旋,卷起渣铁,沾在风口下沿,烧 坏风口〔风口是铜的,风口假设烧坏、漏水,将发生爆炸。
E 太小
〔边缘煤气过剩,冲刷炉墙。〔2〕炉缸中心呆滞,不活泼。理论燃烧温度 t 理
热收入:Q1 碳素燃烧生成 CO 是产生的热量;Q2 焦炭进入风口区带入的物理热量;Q3 鼓风〔T 风=1100~1200 度〕带入的物理热量。
热支出:Q4 鼓风与喷吹燃料中水分的分解热;Q5 喷出燃料的分解热;煤气带走热:t 煤气叉子曲线
高炉内的反响为逆流反响,故气相的化学能利用高
从叉子曲线看,下部复原低价铁氧化物的平衡复原剂〔CO,H2〕浓度足以复原上部的高价铁氧化物
从复原反响本身看
FeO→Fe,需 1molCO(H2)/molFe;Fe3O4→FeO,需要 1/3molCO(H2)/molFe;Fe2O3→Fe3O4,需 1/6molCO(H2)/molFe
实际复原剂需要量是又FeO→Fe 这一步打算的欧根公式
第一项代表层流状况,其次项代表紊流状况
△P/L:散料层的压力降梯度〔N/m2/m〕;μ :气体粘度〔〕;ω 空:气体的空炉流速(m/s);de:颗粒的当量直径适用范围:〔1〕只适用于炉身上部没有炉渣和铁水的“干区”〔2〕高炉实际是移动床,ε 移>ε 固,故△P 移<△P 固杨森公式
μ ’:逆流运动中的摩擦系数;n’:逆流运动中的侧压力系数;
1
D:炉体直径;H:炉体高度;△P/H:煤气的压降梯度液泛现象的危害
〔1〕高度弥散在渣铁间的气泡,使煤气流阻力大大上升;〔2〕被煤气流吹起的渣铁,在上部较低温度区域,有重冷凝的危急;〔3〕渣铁的重冷凝,一方面将导致料柱孔隙度降低,煤气流淌受阻。另一方面,可造成炉墙结厚、结瘤,破坏高炉顺行。
液泛对策
〔1〕提高焦炭粒度→Fs↓→f↓(液泛因子);改善焦炭强度→避开冶炼过程的细粒化→f↓;〔3〕降低炉渣粘度→η
↓→f↓;〔4〕削减渣量L↓→K〔流体流量比〕↓;〔5〕减小气流速度v↓→f↓(高压操作);〔6〕大力进展间接复原;
〔7〕提高炉渣外表张力〔外表张力小,易起泡→渣体积↑→ω ↑→f↓〕 高炉强化冶炼的措施
〔1〕髙风温〔2〕高压操作〔3〕精料〔4〕喷吹燃料〔5〕综合鼓风髙风温好处和工艺
好处: 〔1〕风口前燃烧碳量削减;〔2〕高炉内温度场发生变化;〔3〕直接复原度略有上升;〔4〕炉内压损△P↑;
〔5〕有效热消耗削减;〔6〕改善生铁质量工艺: 〔1〕空气预热〔2〕高发热值燃料
高压好处和工艺
好处: 〔1〕提高高炉产量;〔2〕改善生铁质量;〔3〕削减炉尘吹出量;〔4〕降低焦比工艺: 风机→热风炉→高炉→炉顶煤气→除尘→高压阀组→净煤气管道
↓
余压发电〔可回收风机用电的 30%左右〕
李斯特操作线
〔1〕A 点 入炉矿石铁的氧化程度和炉顶煤气中碳的氧化程度
〔2〕B 点 不发生重叠状况下〔直接复原完毕,间接复原开头〕,直接复原和间接复原的理论分界点
〔3〕C 点 铁氧化物直接复原传递的氧与其它来源的氧→CO 的分界点
〔4〕D 点 鼓风中的氧与少量元素复原〔包括脱S、熔剂、CO2 复原〕传递的氧→CO 的分界点
〔5〕E 点 鼓风生成CO 的起点yb 可理解为:单位生铁消耗的风量
1
钢铁冶金名词解释及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