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考生物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高考生物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 】是由【世界末末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高考生物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课后活页作业
以下图为某学生进展某试验的根本操作步骤,以下相关表达中错误的选项是 ( )
图中 B 步骤主要观看细胞质的大小以及细胞壁的位置
图中 E 步骤滴加的是清水
该试验的目的是观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别与复原
本试验不需设立比照试验,在时间上形成了前后自身比照
解析:这是一道简洁的试题,考察细胞的质壁分别与复原。图中B 步骤主要观看原生质层的大小以及细胞壁的位置。
答案:A
水分子之所以能从低浓度的溶液中进入高浓度的溶液中,是由于存在渗透压。为了证明这一渗透压的存在,并能测定渗透压的大小,有人设计了以下三个试验:
假设三个试验中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度是 V ,出来的速度是 V 。以下对a 到 b 的过程中
1 2
V 的变化状况和 b 到 c 的过程中V
1 2
的变化状况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 )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1
由快变慢,V
2
由慢变快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和 V
1 2
都是由慢变快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和 V
1 2
都是由快变慢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2
由快变慢,V
1
由慢变快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解析:由于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蒸馏水的浓度,由 a 到b 的过程中,a 中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度很快,b 中由于水柱的压强作用,水分子进入半透膜的速度变慢;由b 到c 的过程中,由于c 中施加了压力,水从半透膜出来的速度比较快。
答案:A
关于“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试验正确的选项是 ( ) ,再观看细胞质壁分别现象
,,仍具有正常生理功能
解析: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试验中,要始终保持细胞的生活状态,因此装片不能在酒精灯上加热。要使细胞发生质壁分别现象,应使蔗糖溶液的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同样要使尿素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的浓度,但也不行过高,应在适宜浓度范围内。
答案:D
如图表示植物细胞渗透作用图解,以下说法中错误的选项是 ( )
,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能发生渗透吸水或失水
>乙时,成熟植物细胞会因渗透失水而发生质壁分别现象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乙时,细胞处于渗透平衡状态,但仍有水分子由甲→乙
解析:不成熟的植物细胞仍能发生渗透作用,但不会发生质壁分别现象。成熟植物细胞的 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当渗透平衡时,仍有水分子移动,只是单位时间内,由甲→乙和由乙→甲的水分子数相等。
答案:B
如图为某学生在做肯定浓度的蔗糖溶液对细胞影响的试验中所观看到的细胞图,请推断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
图中 1、2、6 组成了细胞的原生质层
图中细胞处于质壁分别状态,此时 6 处的浓度肯定大于 7 处的浓度
图中 1 是细胞壁,6 中布满了蔗糖溶液
图中 7 是细胞液,在细胞发生质壁分别过程中,其颜色渐渐变浅
解析:考察对“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试验的理解与应用。图中构造 1 为细胞壁,2 为细胞膜,3 为细胞核,4 为液泡膜,5 为细胞质,6 为蔗糖溶液,7 为细胞液。其中 2、4 和 5 组成原生质层;细胞在质壁分别的过程中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此时的细胞可能正在发生质壁分别。
答案:C
洋葱表皮细胞在质壁分别及其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的变化趋势是 ( )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解析:在质壁分别过程中,细胞失水,液泡体积由大到小;而在质壁分别复原过程中,细胞吸水,液泡体积渐渐增大。
答案:B
下面能发生质壁分别作用的一组细胞是 ( )
①食用的糖醋蒜细胞 ②蚕豆叶的表皮细胞 ③植物的根毛细胞 ④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⑤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 ⑥根尖分生区细胞
A.①⑤ B.②③⑥
C.①②③④⑤⑥ D.②③
解析:能发生质壁分别的细胞为活的成熟的高等植物的体细胞,①是死细胞,④是人的细胞,没有细胞壁,⑤用盐酸解离会杀死细胞,⑥没有大的液泡,这些细胞都不能发生质壁分别。
②和③都是活的成熟的高等植物细胞,可以发生质壁分别。 答案:D
将甲、乙两个植物细胞分别放入蔗糖溶液和甘油溶液中 ,两种溶液均比细胞液的浓度高, 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甘油分子可以较快地透过膜,在显微镜下连续观看甲乙两细胞的变化是 ( )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别后,不再发生质壁分别复原
甲、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别,、乙两细胞发生质壁分别,、乙两细胞均发生质壁分别,后又均发生质壁分别复原
解析:由于两种溶液浓度均比细胞液浓度高,因此可发生质壁分别现象,但由于蔗糖分子不能透过膜,而甘油分子可以透过膜,因此乙细胞随后发生质壁分别复原,而甲细胞不会发生此现象。
答案:B
观看植物细胞的质壁分别和复原的过程中,某同学在视野中看到生活着的洋葱表皮细胞正处于如下图状态,a、b 表示该部位溶液的浓度,由此推想肯定错误的选项是 ( )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此时可能 a>b,细胞渗透吸水
此时可能 a=b,

解析:在显微镜下不能观看到磷脂分子。此细胞可能处于质壁分别状态,也可能处于复原状态,还可能处于渗透平衡状态。
答案:D
污水净化中应用的超滤膜技术指的是一种能够将溶液进展净化、分别、浓缩的膜分别 技术。超滤过程通常可以理解成与膜孔径大小相关的筛分过程。在肯定的压力下,当水流过膜 外表时,只允许水及比膜孔径小的小分子物质通过,到达将溶液净化、分别与浓缩的目的。以下说法中合理的是 ( )
“滤膜”“滤膜”
,已被除去了臭味
解析:由于水体中的物质能否透过超滤膜取决于膜孔径的大小,而不是载体蛋白,因此 “滤膜”实质上是一种半透膜;氨气、硫化氢等有刺激性臭味的小分子物质可以透过超滤膜, 因此该技术并不能除去污水中的全部污染物,也不能除臭。
答案:B
如图甲、乙为两个渗透装置。甲图是发生渗透作用时的初始状态,乙图是较长时间之后,
通过漏斗内外的水分子到达动态平衡的状态。以下有关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 )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③为半透膜,水分子能自由通过 ②的浓度大于溶液①的浓度
①的浓度与溶液②的浓度相等
①和②浓度差越大,则图乙中的水柱越高
解析:渗透作用发生的条件是半透膜和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故图中③为半透膜;从乙 图中水柱的液面上升,可推知甲图中溶液②的浓度大于溶液①的浓度,浓度差越大,水柱越高。 当水柱不再上升时,漏斗内外水分子的进出到达平衡,由于水柱对半透膜存在着压强,故乙图 中溶液②的浓度仍大于溶液①的浓度。
答案:C
在植物细胞质壁分别复原过程中,能正确表达细胞吸水速率变化过程的是 ( )
解析:在质壁分别复原过程中,细胞液浓度渐渐减小,细胞吸水速率渐渐变小。 答案:C
某成熟植物细胞经某种处理后仍保持活性,但在 g/mL 的蔗糖溶液中不发生质壁分别现象,试验操作正确。则从前的“某种处理”所用的试剂是 ( )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g/mL 的蔗糖溶液

% HCl 溶液
解析:经纤维素酶处理后,细胞壁被破坏,不再发生质壁分别现象。 答案:C
将一样的四组马铃薯条分别浸入四种溶液中,一小时后测定薯条质量变化的百分率,
结果如下表。以下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 )
溶液
质量变化率

+8%

-6%

-4%

0
A.Ⅰ的浓度最低 B.Ⅱ的浓度较Ⅲ低
C.Ⅳ的浓度最高 D.Ⅳ可能是蒸馏水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知:马铃薯条质量增加意味着吸水,质量削减意味着失水,植物细胞吸水时,外界溶液浓度低,植物细胞失水时,外界溶液浓度高。
答案:A
某同学在试验室中做“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试验时,在试验室教师的帮助下,进展了一系列的创试验,试验步骤和现象如下表:
试验组
5 分钟的现象
再过 5 分钟
滴加清水 5 分钟

g·mL-1 蔗糖溶液
x
无变化
质壁分别复原

g·mL-1 蔗糖溶液
质壁分别
y
无变化

1 mol·L-1 KNO 溶液
3
质壁分别
质壁分别复原
z

1 mol·L-1 醋酸溶液
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
细胞大小无变化
对上表的推断或解释不正确的选项是 ( )
为质壁分别,由于细胞壁伸缩性弱于原生质层
为质壁分别,可能导致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为细胞稍增大,细胞液颜色渐渐变浅
D.④组无变化是由于细胞吸水量等于失水量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解析:洋葱表皮细胞在 g/mL 蔗糖溶液中会发生质壁分别现象,而在 g/mL 蔗糖溶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液中会因质壁分别失水过多而死亡。在 1 mol/L 的 KNO
3
溶液中,由于 K+和 NO-
3
能穿膜,故发生先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质壁分别后自动复原现象,由于 K+和 NO-
3
进入细胞内,细胞液浓度增大,因此滴加清水后,体积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稍增大。放入 1 mol/L 醋酸中会杀死细胞。
答案:D
为探究膜的透性,设计了如下图的试验装置,其中 E、F、G 为用猪膀胱制成的小袋,内盛有溶液甲或溶液乙,上端分别接上口径一样的小玻璃管,起初 3 支小玻璃管内的液面高度相
同,体积 V >V =V ,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为质量浓度为 g/mL、 g/mL、 g/mL 的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蔗糖溶液。
G E F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几分钟后,3 支小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比照分析 e、f 小玻璃管中的现象可见,试验的自变量是 。
该试验说明 。
假设将两组这样的装置,一组放于 37℃的恒温箱中,一组放于 0℃的恒温箱中,几分钟后观看,可见两装置中 e 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说明

解析:(1)由于溶液丙浓度最大,所以E、F、G 渗透失水,液面下降。E、F 相比,E 中溶液浓度为
g/mL,F 中溶液浓度为 g/mL,E 与外界溶液浓度差较小,失水较少,因而e 管下降程度小于f 管。F、G 相比,G 外表积大,失水多,因而g 管下降程度大于f 管。在此液面下降程度为g 管>f 管>e 管。
e、f 管中由于溶液浓度的不同造成液面下降程度不同,自变量是溶液浓度。
该试验证明白水分子由低浓度一侧向高浓度一侧集中,膜两侧浓度差越大集中速度越
快。
在肯定范围内,温度越高,跨膜运输的速率越快,因此在 37℃时 e 玻璃管下降程度较
0℃时大。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答案:(1)液面都下降,下降程度 g 管>f 管>e 管
溶液浓度
水分能通过半透膜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集中,浓度差越大集中速度越快 (4)两装置中 e 玻璃管的液面都下降,放于 37℃恒温箱中的较放于 0℃恒温箱中的下降程
度大 温度影响跨膜运输的速率
17.(探究题)红细胞悬液为不透亮的红色液体,而红细胞发生溶血(红细胞裂开)后,溶液 会渐渐透亮,所以可通过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度推断红细胞的溶血速度,进而依据红细胞溶血速度来推断物质进入红细胞的速度。请利用以下试验材料,设计试验推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
试剂用具:稀释的羊的红细胞悬液、 mol/L 的葡萄糖溶液、 mol/L 的甘油溶液、试管
、量筒、计时器、试管架、记号笔。
试验步骤
第一步:取两支试管,分别标记为 A、B。
其次步: 。 第三步: 。
推测结果及结论
推测结果
假设参加葡萄糖溶液的试管内溶液透亮所用时间短
试验结论
葡萄糖比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快
试验思考
依据争论得知, mol/L 的葡萄糖溶液和 mol/L 的甘油溶液都是红细胞的等渗溶液, 为什么还会使红细胞发生溶血? 。
解析:由于可依据红细胞悬液澄清的速度推断红细胞的溶血速度来推断物质进入细胞的速度,所以依据比照、变量惟一的试验原则设计试验推断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红细胞的速度,由于试验具有不确定性,即属于探究试验,因此结果分析时要考虑其全面性。
答案:(1)其次步:分别量取 mol/L 的葡萄糖溶液、 mol/L 的甘油溶液各 10 mL,注入 A、B 两支试管
第三步:分别量取 1mL 稀释的羊的红细胞悬液注入 A、B 两支试管中,同时开头计时,记录溶液由不透亮到透亮所需的时间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2)
推测结果
试验结论
假设参加甘油的试管内溶液透亮所用时间短
假设两支试管内溶液透亮所用时间一样
甘油比葡萄糖进入细胞的速度快
葡萄糖和甘油进入细胞的速度一样
(3)葡萄糖和甘油都是细胞选择吸取的物质,所以会渐渐进入细胞,使细胞内的溶液浓度增大,渗透压上升,细胞大量吸水,最终导致细胞胀破
认真
爱心
认真
- 10 -

高考生物复习与学科能力课后活页作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世界末末日
  • 文件大小89 KB
  • 时间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