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大班教案(精品9篇) 】是由【圭圭】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大班教案(精品9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大班教案(精品9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改变之中的。学习以辨证科学的看法看待四周事物。
2、大胆表述生活中自己发觉的各种改变。
3、使幼儿对探究自然现象感爱好。
4、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初步理解事物都是处于改变之中的。大胆表述生活中自己发觉的各种改变。
活动打算
1、一些会改变的东西:记号笔、固体胶、铅笔、未充气的气球、袋装速溶咖啡、积木、回形针、米、饮料瓶(内有少许水)、石头、纸张、书本、纸质小盒子、橡皮泥、蜡烛、毛巾、肥皂。
2、有关改变的ppt,包括:人类的进化、货币的演化、文字的演化、购物袋的改变、通讯工具的改变、房屋的改变。
活动过程
一、四季的改变
1、发觉冬季来临时的改变。
师:当冬季来临时,哪些方面会发生改变?
师(小结):大家发觉冬季来临时有很多改变:树叶变黄,纷纷飘落;花儿凋谢;气温降低……
2、回忆其他季节的特征,感受四季的改变。
师:大家还能回忆起春暖花开的春季、烈日炎炎的夏季、桂花飘香的秋季是怎样的吗?各个季节有什么特征?是怎么改变的?
二、生活中的改变
1、沟通:我发觉的改变。
师(出示一些生活用品):它们会发生改变吗?请你分类——选择你认为会改变的物品,放在“变”这个汉字前;选择你认为不会改变的物品,放在“不变”的汉字前。
师(逐一出示幼儿放在“变”字前的物品):它会变吗?会怎么变?
师(逐一出示幼儿放在“不变”两字前的物品):它究竟会不会变?谁有不同看法?
师:有人说它会变。那它会变成什么?怎么变?
(老师依据幼儿的回答作出回应,引导幼儿分析归纳改变须要一些条件,如时间、外力等:一种物品会有多种改变等)
[例如,老师举起幼儿放在“不变”两字前的袋装速溶咖啡与幼儿互动。
师:它究竟会不会变?谁有不同看法?
幼:用热水冲泡,会变成可以喝的咖啡,香香的……
师:哦!会从粉末状变成浓浓的可以喝的咖啡,味道好极了!不过须要热水这个条件,改变是须要条件的。
幼:时间长,这袋东西会变质。
师:是吗?这上面的确写着保质期到×年×月×日呢!除了咖啡,还有些什么东西也会过期变质呢?]
师(小结):我们身边的大自然时时刻刻都在发生改变。生活中,我们四周许多物品也在发生改变,有的颜色变了,有的形态变了,有的味道、重量变了,这真是一个改变的世界。
师:生活中有从来不会改变的东西吗?
(老师依据幼儿的回答作出回应,引导幼儿运用已有阅历揭示生活中的物品都会发生改变的规律)
[例如:
幼:电视机不会改变。
师:大家的看法呢?
很多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电视机的画面会改变:时间长了电视机会变旧……]
师(小结):通过辩论,我们明白了许多看似不变的东西其实都会有改变。关键是我们必需细致视察和思索。才能发觉它们的改变。
2、了解、观赏其他的改变。
师:大家发觉了生活中有那么多的改变,现在我也要和大家共享我发觉的改变。
(1)播放反映人类进化、货币演化、汉字演化过程的ppt。
师:看了这一组改变的图片,你有什么感觉?(有些东西的改变过程缓慢而漫长)
(2)播放反映购物袋改变过程的`。
师:看了这个改变。你有什么想法?(人们爱护环境的想法和做法进步了)
(3)播放反映通讯工具改变过程的。
师:看了这个改变,你有什么想法?(科学技术的发展使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便利)
(4)播放反映房屋改变过程的。
师:看了这个改变,你有什么想法?(这种改变表明城市让生活更美妙)
师(总结):自然界和我们生活中的万事万物都是会改变的,季节会轮换,人会长大……有一些改变是我们立刻就能看到或感觉到的,还有一些改变是我们须要特别长的时间才能发觉的,如人类的进化、文字的演化,等等。前不久,全世界的人们迎来了一个改变,那就是日历从20xx年变成了20xx年,大家都长大一岁了。祝福大家有更多令人兴奋的改变!新年欢乐
教学反思
老师适时而恰当的指导语可以让孩子们的思维变得活跃,使得原本单一的答案变得丰富多彩。如:让孩子们自主选择一样材料,依据会变的和不会变的这一条件分类时,一句:“选择一种材料,经过思索,放在相应的桌子上。”“经过思索”简洁的几个字让孩子们的思维加速运转,从而提高操作的正确率,有助于活动目标的达成。在探讨“装在瓶子里的水”的改变时,老师的一句:“一杯水可以有很多改变。”使孩子们想出了很多“变”的条件,培育了孩子们的发散性思维,而当孩子们探讨出多种改变方法后,老师又说:“改变是有条件的。”让孩子们明白:加上一些前提条件,物体才会发生改变。
在整个活动中,假如可以让孩子来操作,证明一下很多东西是有改变的,效果会更好!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 学习5的分解,发觉5的分解规律。
2、培育幼儿的视察力、推断力及动手操作实力。
3、 培育幼儿比较和推断的实力。
4、 发展幼儿思维的灵敏性、逻辑性。
5、 激发幼儿学习爱好,体验数学活动的欢乐。
活动打算:
5颗糖果、3 个动物头饰。每个幼儿一张记录纸,铅笔。
活动过程:
1、 每个幼儿有5颗糖果,两个动物头饰,一张记录纸和笔。老师利用布偶向幼儿提问:5 颗糖果要分给两位好挚友吃,请小挚友分分看,共有多少种分法,并请小挚友将分类的方法记在记录纸上。
2、 请幼儿介绍糖果的分法。
3、 老师在白板上把分糖果的情形记录下来,并引导幼儿回答:
(1)5颗糖有多少种分法?(4 种)
(2)5的分解怎样排列才更有规律?
(引导幼儿发觉递增递减的排列依次——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大,另一边的数字越来越小)
请小挚友根据这个依次自己将记录纸上 5 的分解重新排列。
4、 与幼儿重温 3、4、5 的'分解方法。
5、 请幼儿视察分解的现象,说出其中的规律。( 3 有 2 种分法,4 有 3种分法,5 有 4 种分法。)
活动评价:
1、能找出 5 的分解方法。
2、能说出分解的规律。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学习律动,随音乐有感情地表演捉鸡烧菜的过程。
2、在老师小幅度动作的提示下记忆动作,积累学习动作的策略。
3、与同伴共享动作表演的空间。
活动打算:
1、学会唱歌曲《杀鸡宰鸭》。
2、可事先让幼儿视察家长烧菜的过程,丰富幼儿的感性阅历,以便在活动中提取动作元素。
活动过程:
1、幼儿复习歌曲《杀鸡宰鸭》。
(1)老师用谈话的形式导入活动,激发幼儿创编动作表演的欲望。
师:上次我们学习了一首歌,歌里唱了一件什么事情?现在请大家一起来唱一唱。
2、老师引导幼儿创编每小节的动作。
(1)联系幼儿的已有阅历,引导幼儿探讨出创编动作的元素。
师:客人来了,我们请客人吃鸡,要做什么打算呢?
老师引导幼儿进行探讨,了解烧好"鸡汤"要做的活动打算。
(2)老师引导幼儿依据动作元素创编动作。
师:加入你面前有一只鸡,你怎样才能捉住它?烧鸡汤之前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怎么把鸡放进锅里?怎么盖上锅盖、打开锅盖、闻香味?你们尝一尝自己烧出来的鸡汤味道怎么样?
3、老师和幼儿共同随音乐做动作。
(1)老师引导幼儿思索:记不住动作时怎么办?(帮助幼儿回忆曾经学过的记忆策略。)
师:你有什么帮助自己记忆动作的'好方法?
(2)老师提示幼儿在律动中尝试运用"看老师动作提示"这一策略。
师:记不住动作时,可以看看老师的动作(仿照做)。
4、老师渐渐减小提示幼儿的动作幅度,激励幼儿尝试自己做动作。
师:老师只做少少的动作,你们尽量自己做,实在须要帮助时,再看老师的动作提示。
5、老师请幼儿随音乐有感情地独立表演。
(1)老师激励全体幼儿在没有动作提示的状况下,独立地表演动作。
师:这次老师不做示范动作,你们自己会做吗?
(2)老师组织幼儿探讨:怎样才能表演得更好?(激励幼儿有感情地投入表演。)
大班教案 篇4
一:幼儿园大班音乐活动——《清明》
一、设计思路
诗歌是我国文化的珍宝,在幼儿园课程中不乏诗歌教学,但孩子是否能真正理解诗歌中的内容,是否能真正体会诗歌的意境,不得而知。于是我们班从一开学就让他们接触古诗词,幼儿对年头久远,与他们生活毫无关系的古诗词从一窍不通到饶有爱好。渐渐的我起先尝试将语言教化与音乐教化融合在一起,让幼儿随着音乐吟诵了古诗词,使幼儿大胆地,富有创建性地表现自我的相识与想像。本次教学活动利用我国的传统节日加上音乐的力气,使幼儿能更好的把握和理解《清明》所带给我们的意境。
二、重难点分析
幼儿在体会古诗词的意境方面是最困难的,他们往往能流畅地背诵出古诗词,,更无法体会诗歌的意境。在进行教学前,我发觉我班绝大多数的小挚友都能背诵这首诗歌,但他们对诗中描绘的意境及所传达的情感一窍不通。于是,我首先让孩子观赏音乐、感受音乐,体会其中的心情;另外,通过运用图画和配乐讲故事的方式将诗词的创作背景、诗词大意表现出来,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三、活动方案
(一)活动目标
1.体验音乐与古诗词的意境,学习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有节奏地吟诵古诗词,尝试用自己的方式表现作品。
2.探究用动作表现音乐内容,情愿与同伴一起参加音乐活动进行表演。
3.尝试依据古诗情境进行绘画。
(二)活动打算
幼儿在语言活动中已经会吟诵《清明》这首诗歌,并对清明节有肯定的相识。材料打算:《清明》图片,音乐,纸,颜料等
(三)活动过程
1.在情境中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诗歌《清明》
师:你们知道古诗里描绘的是哪个季节吗?猜猜诗人杜牧想表达什么样的情感?
(评:古诗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以领悟的,因此我确定用音乐,动作来帮助幼儿更好的体会古诗的含义)
2.按节奏吟诵《清明》
(1)老师朗诵《清明》,同时出示图片,幼儿观赏。
(评:在第一个环节中大部分运用听觉帮助幼儿理解,而在这个环节中我追加了视觉,运用图片帮助幼儿,更上一层楼。)
(2)老师再次示范朗诵歌词,并以稳定拍的节奏协作拍手,幼儿跟随老师按稳定拍的节奏拍手。
(评:稳定的节奏帮助幼儿稳,准地熟识古诗。)
(3)引导幼儿结合稳定拍,进行歌词的朗诵,留意重拍的运用。
(4)老师用动作提示,与幼儿进行歌词的对答,老师说前半句,幼儿对下半句。如,老师说“清明季节”,幼儿接“雨纷纷”,以此类推。
(评:以不同的方式帮助幼儿重复学住古诗)
(5)幼儿跟着音乐完整地朗诵,吟唱歌词。
3.依据理解绘制图画
幼儿依据自己对古诗的理解,画出他们想象中的《清明》图
(评:这个环节是自主性比较强的,希望幼儿依据自己的理解和意愿,用画画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古诗的理解。)
幼儿介绍和观赏小挚友的图画,加深对《清明》的理解。
大班教案 篇5
大班语言教案《骑上我的小红马》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语言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在初步了解马的基本特征中理解和学念儿歌,体验骑马嬉戏的欢乐,能细致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语言《骑上我的小红马》含反思教案吧。
1、在初步了解马的基本特征中理解和学念儿歌,体验骑马嬉戏的欢乐。
2、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3、能细致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
4、理解故事内容,能仔细倾听,有良好的倾听习惯。
图片:小马、树林、草原,人手一匹小马(颜色不同)系在一根竹竿上。
1、重点:理解儿歌内容并学会念儿歌
2、难点:得儿驾,得儿驾的儿化音发音
一、说说我见过的马
——老师用手指在桌上发出马儿跑的声音问:咦,是谁来了?它是怎么过来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你见过马吗?在哪里见到过?它在干什么?你见过的马儿是怎么样的?
二、看看说说小红马、学习“”
——出示小红马,看,究竟是谁跑来了?这匹马长得什么样子的?(师:对,我有一匹小红马)
——它的颈项和尾巴长得是什么样子的?(师:长长的颈项大尾巴)
——你们想不想骑骑这匹小红马呢?那谁知道骑马的时有什么方法让马儿听你的话向前跑呢?(重点指导幼儿“得儿驾、得儿驾”的发音)
——小红马跑呀跑,会跑到哪儿去呢?去干什么?(师:穿过树林奔草原,带着我去看妈妈)
——老师完整念一遍儿歌,引导幼儿一起跟着学念。
三、说说骑骑我的小马
——引导每个幼儿选择一匹自己喜爱的小马,说说小马的颜色,将小红马改编自己的小马。
——带着幼儿边念儿歌边玩骑马的嬉戏。
在学习这篇课文时,我紧紧围绕“我们为什么最喜爱上美术课”开展教学。通过让学生自由读,画句子,再沟通,采纳不同方式的读,师生共评,去体会作者为什么喜爱上美术课的缘由,最终总结出因为老师画得好、讲的话、评价学生有方法,所以“我们为什么最喜爱上美术课”,从而使学生明白在学习、生活中只有擅长思索、勤于视察、大胆想象、勇于创新,才能体验尝试后的喜悦。总体来说这节课学生学得很快乐。 这篇课文有个学问点,冒号的用法,在课堂上,就文中的句子,我讲了一篇,在作业中我又讲了一篇,可在批阅时,仍旧有错误,说明在课堂上,那些孩子虽然看似没有开小差,其实不然,提示我在教学中对于爱开小差的学生要多加关注。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循环”的概念,对“循环”的故事感爱好。
2、依据画面线索创编成循环往复的说不完的故事,有序、连贯地讲解并描述。
3、情愿并能够运用“绿油油”、“哗啦啦”、“一颗一颗”等词语,让创编出的故事更加生动。
2025年大班教案(精品9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