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实用的文言文教案4篇.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实用的文言文教案4篇 】是由【平平库】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实用的文言文教案4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实用的文言文教案4篇
文言文教案 篇1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文言文是我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绚丽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日,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学问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板书课题《文言文两则》,齐读课题。
  :"用心致志"这个成语你熟识吗?谁能讲讲它的意思。"用心致志"这个成语源自《孟子·告子》中的一篇文言文──《学弈》。(板书:学弈)
  3、介绍孟子:孟子(约公元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人。我国古代思想家、教化家。是孔子以后的儒学大师,被尊称为"亚圣",后世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他的诗句我们熟识的有:
  不以规则,不成方圆。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猛不能屈
  君子不怨天,不尤人。
  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二、理解题目,提出质疑
  1、弈:下棋学弈:学下棋
  2、就题目提出问题
  (预设所提问题:谁学下棋?跟谁学?怎样学的?学的结果怎样?)
  三、初读课文,找寻节奏










  1、自由读,学生提出学习困难:不好读;读不懂
  2、老师逐句领读。(读准字音,精确停顿、把握速度,精确处理轻重音和语调。)
  3、再自由读,找到读文言文的节奏。
  4、齐读,再把没读懂的句子读出来
  四、逐句理解,把握语气
  师:理解了意思会读得更好
  1、回顾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依据注释,联系上下文,查字典,大家探讨,学问的积累
  2、理解句①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a、比照注释自己来理解
  b、联系学过的课文理解
  如:"通国之善弈者也"中的"之",联系《杨氏之子》。
  杨氏之子--杨氏的儿子。之:的
  "通国之善弈者也。"之:的。
  "善弈者也"中的"善",联系《伯牙绝弦》。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善:擅长
  "善弈者也。"善:擅长
  "者"联系古诗句:"有志者,事竞成。"者:…的人
  "也":确定的语气。
  c、说出这句话的意思
  d、再吟这句,吟出弈秋围棋大家的风度
  3、理解②③句"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用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A、小组探讨理解意思。(比照注释逐词理解)
  B、逐词沟通汇报②③句的意思
  留意:五个"之"的不同意思
  "惟弈秋之为听"之:无实在意思
  "一人虽听之"之:弈秋讲课
  "思援弓缴而射之"之:鸿鹄
  "虽与之俱学"之:另一个人
  "弗若之矣。"之:另一个人
  C、看课文插图,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讲讲两句话的意思
  D、分角色吟诵课文
  这两个人学弈的经过文言文只两句话就描述得清清晰楚,可见文言文的简练。
  这两个人在同一个老师门下学下棋,他们是怎么学的?
  指一生读:其一人用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
  再指一生: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各自学得怎样呢?一起回答--
  生齐读: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教案《1文言文两则教案》。
  E、师生合作吟诵
  老师给大家开头,一生读第一个人的表现,一生读其次个人的表现,一生读最终的结果。(师读:使弈秋诲二人弈…三个学生分别接读。
  师生合作读两次)
  F、成语运用
  用两个成语,形容两个人是怎样学习的。(用心致志、三心二意或一心一意、心不在焉)










  用两个四字词语,说一下两个人的'结果。(学有所成、一无所获)
  4、理解④⑤句: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什么缘由让两人的结果大不相同?有人提出质疑
  A、自由独立逐词理解④⑤
  B、沟通汇报
  C、感情吟诵
  莫非是因为他不如别人聪慧吗?(师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读出反问的的语气)
  莫非是因为他不如别人聪慧吗?
  (指生读:)为是其智弗若与?(读出剧烈的语气。练习两遍)
  回答--生齐读:曰:非然也。(读出确定的语气)
  师:为是其智弗若与?生:非然也。
  两种结果不是因为后边的人不如前边的人聪慧,而是因为两个人学习的看法不一样。这真是--(板书:)看法确定成败。
  D、感悟道理
  从这则文言文故事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生:学习、做事时,要用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
  F、联系生活,深化理解
  五、吟诵背诵,观赏感悟
  把古人读诗文的情景能再现在我们的课堂就好了。
  1、指名吟诵全文点评2次)
  2、试背全文
  六、拓展延长,体验欢乐










  1、出示文言文
  再看一句文言文:
  "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用心致志,则不得也。"
  这是《学弈》这则故事的前面的一句话。
  2、自由读
  3、师生齐读
  4、理解大意
  大意:比如说,下棋只不过是一种技术,一种小的技术。不用心致志,就学不会。
  5、再次齐吟
  结束语:
  由此可见,用心致志则大有可为也!
  七、布置作业:
  背诵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学弈
  一人用心致志学有所成
  一人三心二意一无所获
文言文教案 篇2
  1.将下面文言短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五官莫明于目,面有黑子,而目不知,乌在其为明也?……客有任目而恶镜者,曰:“是好苦我。吾自有目,乌用镜为?”久之,视世所称美人,鲜当意者,而不知己面之黑子,泰然谓美莫已若。左右匿笑,客终不悟,悲夫!










  ①乌在其为明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好苦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泰然谓美莫己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把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学犹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已者,狎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人不足服矣。
  ①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文段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孙卿与临武君议兵于赵孝成王前。王曰:“请问兵要?”临武君对曰:“上得天时,下得地利,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孙卿曰:“不然。臣之所闻,古之道,凡战,用兵之术,在于一民,弓矢不调,羿不能以中征,六马不和,造父不能以御远;士民不亲附,汤武不能以胜。故善兵者,务在于善附民而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将下面的文言文中划横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梁北有黎丘部,有奇鬼焉,喜效人之子侄昆弟之状。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黎丘之鬼,效其子之状,扶而道苦之。丈人归,酒醒而诮其子,曰:“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其子泣而触地曰:“孽无此事也!昔也往责于东邑,人可问也。”其父信之。选自《吕氏春秋疑似》
  (1)邑丈人有之市而醉归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为汝父也,岂谓不慈哉!我醉,汝道苦我,何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
  楚庄王谋事而当,群臣莫能逮,退朝而有忧色。申公巫臣进曰:“君退朝而有忧色,何也?”楚王曰:“吾闻之,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已而群臣莫之若者亡。今以不谷之不肖而议于朝,且群臣莫能逮,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刘向《新序杂事第一》)
  [注] 不谷:古代君王自称的谦词。
  (1)诸侯自择师者王,自择友者霸,足己而群臣莫之若者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国其几于亡矣,吾是以有忧色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将下面文言文中划线的部分译成现代汉语
  昔者弥子瑕见爱于卫君。卫国之法,窃[1]驾君车者罪至刖[2]。既而弥子之母病,人闻,往夜告之,弥子矫[3]驾君车而出。君闻之而贤之曰:"孝哉,为母之故而犯刖罪!"与君游果园,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君曰:"爱我哉,忘其口而念我!"










  注释:[1]窃,私下,[2]刖,砍掉双脚的酷刑。[3]矫,假传君命。
  (1)弥子食桃而甘,不尽而奉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忘其口而念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翻译答案
  四、(15分)16.(5分)①它的明察(表现)在哪里呢?(2分) ②这(镜子)使我好苦痛(或:难过)。(1分)③还安稳自得地认为没有谁比得上自己美丽(或:还安稳自得地认为没有像自己美丽的了)。(2分)
  四、(15分)16.(5分)①认为自己是对的,认为别人是错的,(这)是世俗之人(或一般人)共同的毛病。②比自己有才能的人,嫉妒他们因而不愿向他们请教;不如自己的人,轻视他们因而不屑于问他们。第①句翻译中留意,“是”和“非”的意义和该句的推断语气,二者缺一,扣1分;第②句翻译中留意“于”“忌”“轻”的含义,未译出各扣1分。)
  16.人民不亲近依附君主,商汤王和周武王不能取得成功。所以擅长用兵的人,必需擅长团结人民。
  17.(1)城里有一个去集市喝醉了酒回家的老人。(2分)
  (2)我是你的父亲,对你莫非不慈祥吗?我醉了,你却在路上戏弄(熬煎)我,这是什么道理?(3分)
  17.(1)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挚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三个分句,每句1分)
  (2)我们国家也许接近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两句话,每句1分)译文意思对即可。










  
  楚庄王谋划一件事情,做得很妥当,群臣没有谁能赶上他,退朝以后,脸上露出忧愁的神色。申公巫臣进前说道:“您在退朝之后面露忧色,这是为什么呢?”楚王回答说:“,诸侯能自己选择老师的,就能称王;能自己选择挚友的,就能称霸;自满自足而群臣比不上他的,就会亡国。现在凭我这样没能耐的人,在朝廷上商议大事,群臣就比不上我了,我们国家也许要灭亡了吧,我因此现出了忧愁的神色。”
  21.(5分)
  (1)弥子吃桃感到特殊甜(译为"弥子吃到特殊甘甜的桃子"也可以)。没吃完就把它献给卫君(译为"舍不得吃完而把它献给卫君"也可以)。
  (2)不顾自己口味的满意却想着我(译为"因为一心想着我,竟遗忘桃子已被自己咬过"也可以)。
  文言翻译练习(2)
  1.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翻译文中划线句(5分)
  予尝按次春秋以来,屈原之骚疑于怨,伍胥之谏疑于胁,贾谊之疏疑于激,叔夜之诗疑于愤,刘蕡之对疑于亢[1]。然推孔子删《诗》之旨而裒[2]次之,当亦未必无录之者。君既没,而海内之缙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呜呼!集中所载,《鸣剑》、《筹边》诸什,试令后之人读之,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而作之忾也固矣。
  注:[1]亢:过甚。 [2] 裒:póu,聚集、收集。
  ⑴君既没,而海内之缙绅大夫,至今言及君,无不酸鼻而流涕(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其足以寒贼臣之胆,而跃塞垣战士之马(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及之而后知,履之而后艰。乌有不行而知者乎?披五岳之图,以为知山,不如樵夫之一足;疏八珍之谱,以为知味,不如庖丁之一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把下面文言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夏四月,皇太孙自北边南还,执政皆迎于上都之北。伊实特穆尔谓晋王噶玛拉曰:“宫车晏驾,已逾三月,王为宗盟之长,奚俟而不言?”噶玛拉遽曰:“皇帝践阼,当北面事之。”甲午,皇太孙即位于太安阁。巴延握剑立殿陛,述所以立皇太孙之意,辞色俱厉,诸王股栗,趋殿下拜。
  ——摘自《续资治通鉴》卷一百九十一元纪九
  ①宫车晏驾,已逾三月,王为宗盟之长,奚俟而不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巴延握剑立殿陛,述所以立皇太孙之意,辞色俱厉,诸王股栗,趋殿下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5分)
  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孟子滕文公下》)
  ①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2分)
  译文:
  ②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3分)
  译文:
  5.阅读下面文字,翻译划线的句子。(5分)

2025年实用的文言文教案4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平平库
  • 文件大小43 KB
  • 时间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