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是由【liuliu】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安排1
一、学生状况分析:
本班共有学生39名,由于教学条件、教学水平的限制以及学生个体的差异,并不是全部的学生都能达到课标的要求。真正能达到要求的学生约占20%,能够达到大部分要求的约占55%,其余的同学则属于对学习不感爱好,自觉性较差的,他们离课标的要求有相当的差距。故本学期除了要完成本书的要求外,还要想方法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学习爱好,阅读爱好,培育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探究性习惯。可谓是任重而道远呀!
二、全册教学目标:
1、识字、学词和练句
(1)使学生自主识字学词练句,在运用中接着体会,要求学生带字典或辞书进课堂,每课书、每个单元都要像对待以往的作业那样检查学生的摘录笔记。还要组织学生沟通,通过沟通查漏补缺。
(2)亲密联系实际。对错别字、病句的问题应当结合学生的实际进行教学。课堂上无论沟通什么,都要挤出时间可能让学生写出来,哪怕写一个词、一个短语、一个句子也比光说不写强。写完刚好在全班范围内清查错字病句,再写。每次),都要组织学生首先检查错字病句,自己认为没有错误了,请别人检查,然后再交给老师批阅。
2、阅读
(1)学会阅读的方法、养成阅读的好、批注笔记,并用来自读。
(3)学会查找书目的三种方法,检索资料,帮助阅读或开展综合性活动。
(4)培育每天阅读、读书动笔、阅读时翻查工具书等好习惯。
3、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沟通。
(2)养成留心视察四周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
(3)通过与生活结合(日记)、与阅读结合(仿写、续写、补写等)、与活动结合等途径激发学生写作的主动性。
(4)以仔细阅读为前提、感受为主,抓重点写,留意错别字和病句,提出评语的语言要求。
用典型引路,可以对比修改,可以小组探讨,使修改成为生动、主动、创建性学习的过程。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齐。
4、口语实际
(1)与人沟通能敬重、理解对方。
(2)乐于参加探讨,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综合性学习
(1)制订可以实行的小组活动安排,要求:①可实行,能应用。②有时间支配和分工。③安排制订后要检查实行状况并刚好进行修改。
(2)自始至终要突出学生的自主性,强调合作精神。结果是否美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学生的主动精神、创建性和合作意识,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得到提高。
三、全册教学重点难点:
1、重视情感、看法、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主动的人生看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当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2、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实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建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四、教学主要措施:
1、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建性。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子,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注意培育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敬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2、老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老师应转变观念,更新学问,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养。应创建性地理解和运用教材,主动开发课程资源,敏捷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教学中努力体现语文的实践性和综合性。
3、努力改进课堂教学,整体考虑学问与实力、情感与看法、过程与方法的综合,提倡启发式、探讨式教学。
4、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等教化资源,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语文实践的机会。
5、重视情感、看法、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育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主动的`人生看法,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外在的、附加任务,应当注意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6、正确处理基本素养与创新实力的关系。语文教学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意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同时要注意开发学生的创建潜能,促进学生持续发展。
7、遵循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规律,选择教学策略。学生生理、心理以及语言实力的发展具有阶段性特征,不同内容的教学也有各自的规律,应当依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的教学内容,实行合适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安排2
语文五年级下册教科书按整套教材编写体例,采纳主题单元方式构建而成。每个单元分“阅读”、“能说会写”、“语文七色光”三个板块。其中阅读分为“主体课文”与“欢乐读书屋”;“能说会写”包括“口语交际”与“习作”。这种编写体例使全书脉络清楚,布局合理,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和人文性融为一体,实现了听说读写的整合,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实践性与综合性的特点。
教学内容:全书共8个单元。单元主题分为:质朴纯真、大海之歌、艺术家、祖国建设、相互联系、城乡美景、感谢科学、介绍北京等。
“阅读”板块编有主体课文16篇(每单元2篇);欢乐读书屋16篇(每单元2篇);“能说会写”板块编有口语交际8次,习作8次;“语文七色光”8次。选读单元编进了8篇文章。
各板块的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有较强的独立识字实力。本册共支配识字145个,要求会写的字149个。
2、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肯定速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丽。
3、写字姿态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
1、能用一般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默读有肯定的速度,学习阅读,扩大学问面,依据须要搜集信息。
3、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调,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依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沟通和探讨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推断。
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务梗概,能简洁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微环节,说出自己的宠爱、憎恶、崇敬、憧憬、怜悯等感受。
6、在阅读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各种符号的用法。
7、诵读优秀诗文,留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8、本册教科书有选读课文8篇,扩展了阅读面,激发了学生的阅读爱好。
(三)口语交际
1、与人沟通能敬重和理解对方。
2、乐于参加探讨,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
3、听人说话仔细、耐性,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
4、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
5、能依据对象和场合,稍作打算,作简要的发言。
6、留意语言美,抵制不文明的语言。
(四)习作
1、懂得写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沟通。
2、养成留心视察四周事物的习惯,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事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详细,感情真实。能依据内容表达得须要,分段表述。学写读书笔记,学写常见的应用文。
4、修改自己的习作,并主动与他人交换修改,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齐。依据表达须要,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5、习作要有肯定速度。本册习作8次。
(五)语文七色光
1、栏目1是引导学生通过练习相识和驾驭这些语言现象和规律,培育语感,使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提高综合运用语言文字的实力。
2、栏目2“日积月累”汇合了多种形式的语言材料,扩充了学生接触语言材料的范围,培育了学生在学习中自觉积累语言素材的良好习惯。
3、栏目3“学问窗”中的内容加深学生对单元主题的理解,扩展视野,引发学生求知欲。
4、栏目4的几项内容是综合性的语文学习的实践活动,通过开发语文学习的资源,讲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相沟通,培育学生的视察和感悟实力,综合表达实力,人际交往实力,搜集整理资料的实力,以及团结合作、主动参加、主动探究的精神。
各单元时间安排:
第一单元9~10课时
其次单元8~9课时
第三单元8~9课时
第四单元8~9课时
第五单元8~9课时
第六单元8~9课时
第七单元8~9课时
第八单元9~10课时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安排3
[教学目标]
,读准多音字“供”,会写4个字。
,背诵课文,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重难点]
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读准多音字“供”,会写4个字。
,背诵《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村晚》。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村晚》中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乐趣。(重难点)
一、从题目入手,初步感知
:今日我们来学习三首与儿童生活有关的古诗。
,引导学生从题目中大致了解诗的内容。
(1)引导学生理解《四时田园杂兴》这一题目的意思。
①引导学生理解“四时”“杂兴”的意思。(“四时”就是一年四季,“杂兴”指有感而发、随事吟咏的诗篇)
②简介作者范成大及《四时田园杂兴》组诗的内容。
③启发学生思索:我们要学的这首古诗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事?请在读古诗的时候找一找答案。
(2)引导学生理解《稚子弄冰》这一题目的意思。
①让学生说说“弄冰”的意思。
②相机指导学生学习“稚”字。提示学生读准字音,结合注释理解意思,还可以组词“无趣”“稚嫩”帮助学生识记。
③组织学生沟通:诗题告知我们一件什么事?(小孩子玩冰的事)
(3)引导学生沟通《村晚》这一题目的意思:你从诗题知道了什么?(诗的背景是夜晚的村庄)
二、初读古诗,大致了解主要内容
。
,老师提示学生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边读边思索:三首诗分别写了儿童的什么活动?
。
(1)学生反复练习,读准字音。老师相机点拨:“昼”“稚”都是翘舌音;“耘”可以结合形声字规律识记。
(2)学生自主沟通要写好本课的字须要留意些什么。老师相机范写,指导书写要点。
(3)指导学生学习多音字“供”。
①老师出示两组词,让学生读一读,借助组词区分读音:供奉、供认、供职;供应、供应、供应。
②引导学生结合注释,指导“供”在这首诗中是“从事”的意思,读第四声。
,相机订正朗读节奏。
。
(1)提问:三首诗分别写了哪种儿童的生活?(童孙、稚子、牧童)
(2)追问:他们都有一些怎样的活动?(童孙学种瓜,稚子弄冰,牧童横牛背、信口吹笛)
三、通过比较阅读,深化研读两首古诗
,感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绘的繁忙景象。
(1)引导学生说说插图画了什么内容,找到对应的'诗句。
预设:图中家家户户门窗紧闭,人们都在田间劳作,两个孩子在靠近树的地方学种瓜。对应的诗句是“也傍桑阴学种瓜”。
(2)给学生讲授“春耕、夏耘、秋收、冬藏”的农耕规律,帮助学生了解“耘田”是初夏季节在田间除草,进而知道这首诗写的季节是夏天。
(3)学生再读古诗,说一说感受到了怎样的气氛,是从什么地方感受到的。
预设:从“昼出耘田夜绩麻”中,能感受到夏季的乡村一片繁忙的景象。
老师相机指导学生理解诗意:古时候一般男子种田、女子纺织,“儿女”指的是村庄中的成年男女,“各当家”就是说他们各自由做着自己的活儿。
,想象《村晚》描绘的情景。
(1)让学生结合注释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预设:诗中描绘了池塘、草地、远山、落日等景物,让人想到的画面是夕阳西下,青山和夕阳相互衬托,池塘水草丰美,水面泛起金色的光线,牧童正坐在牛背上随意吹着手中的笛子。
老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意。
(2)追问:“满”“衔”“浸”等字词让你有种怎样的感觉?这幅画面令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预设:两个“满”字让人感到池塘里的水非常充足,岸边的草也非常茂密;“衔”字写出了远山和落日挨得很近、相互衬托的样子;“浸”让人觉得似乎夕照和水波融为一体了,具有动态的美感。这幅画面让人觉得安静、悠然。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和《村晚》,说说两首诗在内容和气氛上有什么不同。
预设:《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的是一片繁忙的景象,而《村晚》则是一派悠然的状态。
,体会其中的乐趣。
(1)学生再次朗读两首诗。
(2)组织学生沟通:诗中写了儿童的哪些活动?诗人笔下的儿童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预设:《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写了童孙“学种瓜”,觉得他们非常天真可爱;《村晚》写牧童横坐在牛背上随意地吹着笛子,感觉他非常悠然自由。
(3)提问:为什么你会觉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的“童孙”特殊天真可爱?引导学生想象童孙“未解”的样子以及“学种瓜”的动作。
预设:小孩子看着大人们每天劳作,也学着大人的样子,笨手笨脚地操持农具,种瓜点豆,可能弄得满身是泥,小脸上也都是土……
(4)提问:为什么你从《村晚》中感到了牧童的悠然?是从哪里感受到的?引导学生想象牧童横坐牛背的神情和信口吹笛的样子。
预设:牧童不是规则地骑着牛,而是横坐在牛背上,他可能会随着牛儿的前进晃动着身体,摇头晃脑地吹着笛子,笛子的曲调还是杂乱无章的,整个人透出一股随性、自由……
,并尝试背诵。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稚子弄冰》,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稚子弄冰》中描绘的情景,体会其中的童真童趣。(重难点)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两首古诗
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