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2025年小班音乐教案集锦8篇 】是由【44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4】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小班音乐教案集锦8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2025年小班音乐教案集锦8篇
小班音乐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在好玩的音乐故事情境中,感受不同的音乐形象,体验用串铃表现小蜜蜂的欢乐。
2、乐意唱唱动物的歌,仿照动物的动作。
活动打算:
1、多媒体课件《大象和小蜜蜂》。
2、小蜜蜂叫声的录音。
3、打击乐器:串铃幼儿人手一个;多音滚筒一个;大鼓一个。
4、大象头饰一个。
活动过程:
一、听赏低沉缓慢的音乐,感受大象的`音乐形象。
1、在森林的媒体背景中,出现低沉缓慢的音乐——猜猜谁来了?
2、幼儿尝试用肢体动作表现各种大大的动物——大大的动物是怎么走路的?
3、媒体出现大象背影,引发幼儿猜猜讲讲。
“谁来到了草地上?”“你为什么觉得是大象?”
(激励幼儿边讲边做大象的动作,如:“大象大象,你的耳朵大又大!”)
4、引入故事情境一:
今日,天气真好呀!大象在草地上漫步,走着走着走累了,就在大树底下睡着了……(边讲边演示媒体动画)
“咦?今日的大象和平常有什么不一样?”(穿着大背心)“这是一件怎样的大背心?”
二、听辨蜜蜂的叫声,感受串铃的声音。
1、出现蜜蜂叫声,听听猜猜——谁来了?
2、出现媒体蜜蜂,听辨魔盒,感受串铃的声音。(老师分别演奏圆舞板和串铃)
3、音乐的背景中玩玩串铃,哼哼唱唱《我是一只小蜜蜂》。
三、深化故事情境,体验玩串铃的欢乐。
1、想想说说——小蜜蜂看到了大象的花背心可能怎么想、怎么做?
2、引入故事情境二:
小蜜蜂在草地上飞呀飞,突然发觉前面有很多漂亮的小花,红的、黄的、蓝的、紫的……真是一个漂亮的小花园呀!我去采蜜吧!(边讲边演示媒体动画)
3、大胆想象大象的动作,感受刮奏。
“小蜜蜂飞到大象身上,大象会怎样?”
(依据幼儿的想象,老师即时地播放相应的媒体,并配上刮奏。如:甩动鼻子;甩动耳朵;甩动尾巴……)
4、老师扮演大象,幼儿扮小蜜蜂进行嬉戏。
玩法:
在背景音乐中,幼儿扮“小蜜蜂”一边玩串铃一边哼唱,飞到“小花园”采蜜。当出现刮奏时“小蜜蜂”马上飞回,停止“叫声”。(此嬉戏可视幼儿状况进行1—2次。)
5、再次嬉戏,感受鼓声。
(幼儿边玩串铃边体验“很多蜜蜂飞来了”的情景,老师可即兴地将歌词“我是一只小蜜蜂”改唱为“很多蜜蜂飞来了……”,并将刮奏改为大鼓。)
“这是什么声音?这么多小蜜蜂飞来,大象又会怎样?”
6、出现媒体(大象跺脚),引入故事情境三:
越来越多的小蜜蜂飞来了,大象忍不住啦!“嘣!”大象跺了跺脚,说“小蜜蜂,我是大象!那是我的花背心,可不是小花园,你们到别处去采蜜吧!”(引导“小蜜蜂”说:“对不起,大象!我们打搅你了。”)
7、幼儿扮“小蜜蜂”边玩串铃边飞向真正的小花园……(结束教学活动)
小班音乐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活泼欢快的声音及动作来演唱和表现小青蛙。
2、探究用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的情景。
3、主动的投入到活动中,体验活动的欢乐。
4、培育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与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欢乐。
活动打算:
小青蛙的胸饰
活动重难点:
重点:学习歌表演
难点:跟着音乐做动作
活动过程:
一、在情景中学唱第一段歌词创编动作,初步用动作表现歌曲《小青蛙》
1、依据老师的提问,胸饰的示意创编歌词。
2、学唱歌曲第一段,创编与歌曲相对应的动作。
3、集体仿照反馈的动作。
4、两两结伴坐在池塘边随音乐边唱边做动作。
二、探究用动作表现小青蛙捉害虫
1、说出青蛙的本事,并仿照小青蛙捉害虫。
2、,在乐句句末处捉害虫,并尝试用语言描述捉害虫的动作。
3、在池塘里,有节奏的捕获害虫,体验捉虫带来的欢乐。
三、 完整的进行表演
1、在池塘边和老师的示意下,听音乐用歌声、动作、表情表现小青蛙、细致听害虫的声音以及捉害虫的情景。
2、完整的进行结伴歌表演,进一步的体验与同伴嬉戏、劳动的欢乐。
活动反思:
此次音乐活动是创新的,赐予孩子的是全新的体验,是值得提倡的。因此,老师细心设计活动过程是音乐教学与否的关键所在,只有教材的处理和教学设计充溢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主动学习。
小班音乐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观赏多彩多姿的小娃娃和《小娃娃》歌曲,喜爱漂亮可爱的小娃娃,萌发爱心。
2、体验歌曲和娃娃玩具的造型、色调美、发展美感。
3、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与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4、有感情地学唱歌曲。
活动打算:
1、 请家中有玩具娃娃的幼儿带娃娃来园;不同造型,不同颜色的玩具娃娃若干。
2、《小娃娃》歌曲录音带和录音机。
活动重难点:
观赏多彩多姿的小娃娃和《小娃娃》歌曲,喜爱漂亮可爱的小娃娃,萌发爱心
体验歌曲和娃娃玩具的造型、色调美、发展美感。
活动过程:
1、 老师用玩具娃娃的口吻,引出内容。
2、 让幼儿自选娃娃。
将幼儿家中带来的和老师打算的玩具娃娃摆放在幼儿的前面,激励幼儿大胆地选择自己喜爱的娃娃。
3、听音乐、边观赏音乐、边观赏手中的玩具娃娃。
提问:
(1)小娃娃长得怎么样?
(2)你喜爱小娃娃的什么?(如眼睛、头发等)让幼儿用手指着玩具娃娃说。
4、边听音乐、边指娃娃相应部位。
5、激励幼儿边听音乐,边拍娃娃睡觉。
6、带娃娃去漫步。老师边哼唱歌曲,边带幼儿抱着娃娃去漫步。
活动反思:
《小娃娃》是托班宝宝第一次接触听旋律进行的律动活动,此活动假如一下子就请宝宝听音乐或仿照老师抱着娃娃做动作,宝宝的主动性不会很高,因此在一起先老师富有童趣的讲解并描述律动所表现的内容相关的故事就是激发幼儿爱好拓展的好方法,当宝宝被故事的小娃娃吸引后,请宝宝们以小娃娃的角色来和老师一起进行表演,宝宝们就会自然的在老师的'带领下学习抱着小娃娃做抱着娃娃转个圈、双手送给别人的动作,等宝宝都愉悦地进入表演的状态后再加入小娃娃的旋律带领宝宝们表演,宝宝们自然会体验音乐的欢乐和旋律的美,宝宝们随着音乐在涌动成了一个个活泼的小精灵,在反复的表演中宝宝好像听懂了音乐,随后的活动就开展的很顺当,虽然有些宝宝还不能做到手口一样,做了动作就忘了唱歌,唱了歌就不做动作,这可能是有些宝宝的年龄偏小,动手实力弱的原因吧,信任以后会变更的。
小百科:娃娃,指小孩子、婴儿,或特殊可爱像动物的玩偶。
小班音乐教案 篇4
3-1-2-5-6-0-0-4-6-6
动作建议:
第一遍:A段:双手做小兔耳朵,做上下跳的动作
B段:双手放嘴边做吃的动作
C段:单手交替放耳边听敲门的声音
其次遍:A段:双手做小兔耳朵,做上下跳的动作
B段:创编打扫卫生的`动作
C段:单手交替放耳边听敲门的声音
第三遍:A段:双手做小兔耳朵,做上下跳的动作。
B段:玩嬉戏的动作
C段:单手交替放耳边听敲门的声音
嬉戏玩法:
1.音乐尾奏处幼儿听音辨别敲门的是兔妈妈还是大灰
狼。
2.想出一个方法辨别是妈妈还是大灰狼。
活动目标:
1、熟识音乐结构,随乐做动作,在音乐结尾出辨别兔妈妈与大灰狼的声音。
2、通过故事情境,语言提示,随乐一下一下做小兔吃东西玩耍嬉戏的动作。
3、体验嬉戏中与大灰狼互动的嬉戏乐趣。
活动打算:
大灰狼头饰及尾巴、小白兔头饰
活动过程:
一、故事音乐动作
l、师随乐做兔宝宝动作
《小兔乖乖>里的小兔们可乖啦,妈妈出门了,它们就在家里玩好玩的嬉戏,吃好吃的东西,真快乐!有一首音乐说的就是《小兔乖乖》的故事,请你们细致的听着音乐看看小兔都做了那些事情?
二、幼儿初步感知音乐,学做动作。
T:小兔在吃什么?我们一起吃。 (哦,原来是一下一下吃的)还做了什么动作? (听)小兔在听什么? (这边听一听,这边听一听) T:我们一起来吃好吃的东西吧。
三、故事角色进入,幼儿听声音辨别兔妈妈与大灰狼。
l、幼儿整体做动作,兔妈妈角色进入。
T:是谁回来啦?是妈妈吗?你怎么知道的呢?
2、幼儿座位前嬉戏,创编打扫动作,大灰狼角色进入,
T:妈妈走啦,我们在家里能帮妈妈做点什么事呢?扫地怎么扫?拖地是怎么拖的?我们试一试哦
3、幼儿散点嬉戏,创编玩嬉戏动作,大灰狼学兔妈妈声音进入。
T:家里都打扫干净啦,那我们玩会嬉戏等妈妈回来吧,我们可似玩什么嬉戏呢? T:是妈妈回来了吗?你有什么好方法?
四、结束
l、散点再次嬉戏走出活动室,兔妈妈回来了。
T:妈妈回来真快乐,我们也要和妈妈一起来玩嬉戏!
小班音乐教案 篇5
设计背景
春天到了,天气温煦了,小挚友们换上了轻松的春装,也到了小挚友长身体的时候,嬉戏活动可促进幼儿骨骼生长,‘猫和老鼠’,的嬉戏节奏感强,适合小班挚友,营造欢乐泼的学习氛围,培育幼儿对于音乐美的感受。
活动目标
1. 使幼儿通过活动,感受节奏快慢不同的音乐。
2. 引导幼儿依据音乐节奏的不同,表现老鼠的不同形态。
3. 在猫和老鼠的嬉戏情境下,让幼儿体验活动的欢乐。
重点难点
1. 留意嬉戏秩序和平安。
2. 幼儿要按节奏进行。
活动打算
老鼠的胡须,猫的头饰,幻灯片,cd盘,一副鼓槌。
活动过程
起先:老师敲击鼓槌入场,幼儿依据鼓点 坐并步走 坐在椅子上。
步骤一:播放音乐,,幼儿辨别动物。
步骤二:播放幻灯片,表现老鼠走路的形态,幼儿仿照老鼠走路。
步骤三:播放音乐
步骤四:播放幻灯片,幼儿仿照猫捉夜间偷食物的老鼠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操作性强,但对情感倾向较少,随着幼儿的成长在必要的`状况下,可适当增加难度:比如,要求幼儿一拍一动或俩拍一动。猫和老鼠的嬉戏历来是幼儿宠爱的活动,同时也须要老师加以适当,刚好的引导,否则简单导致场面混乱,将嬉戏变成闹剧。活动须要改进的是幼儿在嬉戏过程中如留意力不集中,老师应示意幼儿,师生协作要连贯。
小班音乐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的旋律和节奏,乐意学唱歌曲,喜爱唱歌。
2、学玩碰一碰的音乐嬉戏,体验参加嬉戏的欢乐。
3、初步尝试仿编歌曲。
4、乐意参加嬉戏,体验嬉戏的乐趣。
5、让幼儿能在集风光 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活动重点难点:
活动重点:
学唱歌曲并能依据歌词的变换进行动作的仿照。
活动难点:
能仿编歌曲
活动过程:
一、引出歌曲
1、我们都有自己的好挚友,好挚友见面时都会做些什么呢?(问好、拥抱等)
2、我们来听一听歌曲里的一对挚友见面后会怎么样呢?
二、观赏歌曲
1、听歌曲一遍,了解歌曲名称,熟识旋律。
2、刚才我们听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呢?
3、小挚友的耳朵听得可真细致,下面老师请小挚友们再来听一遍,听听歌曲中的好挚友见面时是怎样问候的?
4、老师完整清唱一遍,请幼儿说一说。
三、学唱歌曲
1、跟随琴声,老师带领幼儿唱两遍。
2、老师请一名幼儿做挚友,边唱边请。
3、请每位女孩子去邀请一名男孩子做好挚友,碰一碰。
四、仿编歌曲
1、刚才我们和好挚友碰了碰鼻子,那除了可以碰鼻子,还可以碰哪里呢?
2、依据幼儿的回答,仿编歌曲。
五、音乐嬉戏“碰一碰”
幼儿边唱歌边跟随音乐节奏走,找一个挚友相互碰一碰,可以变换身体的不同部位。
活动反思:
这是一节音乐与嬉戏相结合的活动,这种活动比较能刺激幼儿的神经,从而激发了他们的爱好。活动中,孩子们能在音乐声好玩的和伙伴一起碰一碰小手,碰一碰小脚,快乐的笑着,嬉戏着。要求幼儿能边唱歌边与同伴合作嬉戏,刚起先时幼儿只记得去找寻自己的挚友而遗忘了唱歌,但是通过老师与幼儿之间的`示范,这让孩子能更好的驾驭了嬉戏的规则。本次活动是以音乐嬉戏贯穿始终的,实行了边唱边与幼儿一起玩的形式,这就让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歌曲和动作。此外,在活动中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碰一碰”的热忱,也给幼儿与幼儿间供应了一个沟通的机会,能在最短的时间里相识更多的挚友。同时对身体各部分的名称也有了深刻的相识。
不足的一点:幼儿在创编的过程中不够大胆,老师引导的不够。
2025年小班音乐教案集锦8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