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8】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1页
四年级科学上册复习资料
准备单元 食品保质期的研究
1 探究世界的奥秘要有(好奇心)和(尊重事实的态度)。
2 尊重事实就是要做到(把自己的观点建立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不迷信)、(善于观察
和实验)。
3(观察和实验)是获取科学事实的主要途径。
4 同类食品,(包装)不同,(保质期)也可能不同。
5 同类包装,(类别)不同,(保质期)也可能不同。
6( 罐装)包装的食品保质期长, (真空)包装的食品保质期适中,(塑料)包装的食品保质
期短。
7 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这方面的信息非常重要,再有营养的食品,如果(过期)
了、(变质)了,也会失去它原本的价值。
8 怎样探究食品保质期与包装是否有关?(答:用 “控制变量法 ”,先选出原料相同、包装不同
的食品。比较这些食品保质期的长短,看看它们是不是与包装类型有关。)
9 食品过期后,不仅(营养成分)流失,而且易滋生大量(细菌),甚至产生(致癌物),会
对人体健康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
第一单元 运 动
1 一定的时间里,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我们就说这个物体(运动)了。我们用相对于
另一个物体的(方向)和(距离),来描述一个物体在某个时刻的位置。选择的(参照物)不
同,对同一个物体运动状态的判断结果可能也会不同。
2 人或物体的运动,按运动轨迹可以分为两类:(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像 100 米赛
跑这样, 运动轨迹是 (直线) 的运动叫(直线运动) ,如升国旗; 像跳远这样, 运动轨迹是 (曲
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如汽车拐弯等。
(快慢)。速度等于(单位时间)内物体(移动的距离)。相同距
离,时间少的人跑得快。速度 =(距离) ÷(时间)
(米 /秒)、(千米 /时)等。米 /秒,读作( “米每秒”),表示(每秒移动
了多少米)。有时还写作( “m/s ”)。在国际单位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 秒( s ))。
5 各种交通工具速度: 步行(5)千米/时;自行车 (15)千米/时;小轿车(60)千米/时;动车(300)
千米/时;飞机(800)千米 /时;火箭 ()千米/秒
6 我们用(皮尺)测量距离。用(秒表)测量时间。
7(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
8 科学家把所有运动的事物(包括人)都称为运动的( “物体”)。
9 常见的运动形式有(前进),(后退),(转弯),(旋转),(滚动),(摆动),(振
动),(绕圈)等。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1页 : .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2页
10 运动的物体撞击静止的物体能够发出(声音),或者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使本来(静
止)的物体(运动)起来,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11 运动物体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伤害)。比如,(飞出的箭能伤人),(运动的汽
车能造成交通事故)。(安全带)、(安全气囊)能在汽车发生碰撞时减轻车内人员受到的伤
害。
12 能量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物体发出声音),(太阳发出光和热),(电池产生电流)。
13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14 物体的运动速度,包括的因素有(距离)、(时间)、(运动的方向)。
15 钟、摇篮、秋千的运动就是(摆动)。
16 举例说说身边运动着的物体。(答:飞奔的汽车,树上的落叶,天空上飞的飞机,旋转的
风扇叶。)
17 我们身边有很多看似不动的物体,其实也在运动着,请说出三种以上这样的物体。
(答:指甲的生长,小树的生长,种子的发芽,头发的生长。)
18 实验题
实验名称:验证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实验材料:弹珠 3-4 个。
实验步骤:,使其静止。
,撞击静止的弹珠,观察并记录现象(看运动、听声音)。
实验现象:运动的弹珠撞击静止的弹珠,使静止的弹珠运动起来,并且发出 “哒”
的声音。
实验结论: (运动的物体撞击静止的物体能够发出声音,或者改变物体的形状,或者使本来静
止的物体运动起来,说明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
第二单元 岩石和矿产
1 石头的软硬标准:(铜针)能刻动表示硬度(较低),(铜针)刻不动、(钢针)能刻动表
示硬度(中等),(钢针)刻不动表示硬度(较高)。
2 周围的天然石头通常都是 (岩石) 。
常见的岩石有(花岗岩)、(砂岩)、
(大理岩)三种。自然界的岩石在(颜
色)、(颗粒)、(软硬)等方面都有
不同。
3. 岩石是由一种或者多种(矿物)组成
的。矿物的种类有很多,例如长石(肉
红色)、石英(白色透明反光)、白云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2页 : .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3页
母(白色)、黑云母(黑色)、方解石(白色不发光)、白云石,以及做铅笔芯用的石墨(黑
色能划出黑印)、做粉笔用的石膏等,都是矿物。
4 花岗岩主要由(长石)、 (石英)和(云母)组成。大理岩主要含有(方解石)、 (白云石)
等。绝大部分砂岩主要由(石英)、(长石)组成。
5 矿产指可供人类开采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等自然资源。
6 有些矿产可以(做燃料),供给人们热能,如(煤)、(石油)、(天然气),这类矿产叫
(能源矿产)。
7 有些矿产可以提炼出(金属),例如(铁矿石)、(铜矿石)、(钨矿石)、(锡矿石),
这类矿产叫(金属矿产)。
8(非金属矿产)是可以开采(金刚石)、(各种岩石)、(石墨)、(盐晶)等非金属的矿
产。
9(矿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各种重要的资源,然而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却
是(有限)的,如果无节制地开采,不到( 300 年),我们就没有任何能源可用了。
10 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金刚石),硬度最小的是(滑石)。
11 地球上可用的能源还有(油页岩、页岩气、核能、太阳能、风能、水能……)
12 举例说明岩石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答: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可以用来
建房、铺路、修桥。大理岩可以用来制作雕像、浮雕等工艺品。花岗岩可以做石磨。石灰岩可
用来烧石灰、生产水泥,还是制造玻璃的原料。)
13 我们为什么要保护岩石和矿产资源?(答:矿产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提供了各
种重要的资源,然而地球上的矿产资源却是有限的。)
14 画出岩石分类及用途的思维导图:先用一个图形表示中心概念,并标注上文字,再用若干
个箭头和图形表示跟中心概念相关联的二级概念, 并标注文字, 这样继续下去, 思维导图就做
好了。我们可以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展示岩石的各种用途如下:
第三单元 冷与热
1 我们的假设是对是错,需要用(事实)来验证。
2 一般物体 (受热时体积会膨胀 ),(遇冷时体积会收缩),我们将这种现象称为 (“热胀冷缩 ”)。
3 水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标准大气压下通常是 100 °C)时,一部分水会迅速变成(水
蒸气),内部产生大量(气泡)并冲出水面,这种现象称为(沸腾)。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温
度不再(上升)。
4 水在常温下也能变成(水蒸气),这个过程叫作(蒸发),(加热)可以使蒸发变快。水蒸
气的微粒太小,我们肉眼(无法看到)。
5 蜡烛和冰块受热后会(熔化)。
6 地球上的水在不断(蒸发),因此空气中充满了看不见的(水蒸气)。
7(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3页 : .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4页
8(沸腾)是水受热超过一定温度时发生的剧烈的气化现象。
9 玻璃杯外壁上小水珠物体的形态是由水蒸气(气态)变成水(液态)。
10 人们可以通过加热和冷却做哪些事(至少五件)?(答:加热可以做饭、取暖、熔化金属、
烧水、做酒瓶。)(冷却可以冷藏食物、制冷饮、做冰糕、降温、止血。)
11 大自然中水的化身有哪些 ? ?(答:雨、雪、冰雹、霜、雾、云等。)
12 安全使用酒精灯应该注意哪些 ? ?(答:,避免酒精洒出来。
向燃烧着的酒精灯添加酒精,否则可能会造成火灾。 3. 不能用一个酒精灯点燃另一个酒精灯,
要用火柴点燃。4. 酒精灯不能够用嘴吹灭,要用灯帽盖灭。5. 若酒精灯被碰倒,在桌面燃烧
起来,要用湿抹布盖灭,不能浇水。)
13 测量水温的方法 ? (答:。2. 将温度计下端放进水中,不能碰
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 用酒精灯加热容器中的水。 4. 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液面持平。 5 读
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水。)
14 怎么让瘪的乒乓球复原?(答:用开水烫(空气受热膨胀)注意:小心别让热水烫伤自己
或别人。)
15 衣服为什么会晾干?(水变成水蒸气跑到天空中了)
16 用棉签在手背上涂抹清水,手背上会有凉凉的的感觉,这说明(水在蒸发时要吸热)。
17 冬天,我们常常可以见到玻璃窗上有很多小水珠。这是 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 小水珠。)
18 水变成冰后体积变大了。是因为(水在 0℃-4℃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
19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空气受热后体积是否会膨胀。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验证空气受热后体积是否膨胀。
实验材料:针筒、烧杯、热水、软塞
实验步骤:
1. 在针筒中吸入一些空气。
2. 用软塞将针筒排气孔堵住,观察活塞的位置。
3. 将针筒放入热水中,观察活塞的位置。
实验现象:针筒放入热水后,活塞开始向外移动,移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得出结论:(空气受热后体积会膨胀。)
20 设计一个实验,验证空气遇冷后体积是否收缩。
实验方案
实验目的:验证空气遇冷后体积是否收缩。
实验材料:针筒、软塞、冰水、烧杯
实验步骤:
1. 在针筒里面吸入一些空气。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4页 : .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5页
4. 用软塞将针筒排气孔堵住,观察活塞的位置。
2. 将针筒放入冷水中,观察活塞的位置。
3. 实验现象:针筒放入冷水后,活塞开始向内移动,移动一段距离后停下。
4. 结论:(空气遇冷后体积会收缩。)
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 人体的呼吸器官
1. 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入的气体所含(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加。(二氧化碳)能使
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2. 人和动植物需要空气中的(氧气),植物能吸收(二氧化碳)来制造(氧气)。(氧气)
和(二氧化碳)对自然界中的生命体具有重要意义。
3. 在(阳光的照射)下,植物的绿叶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放出(氧气)。
4. 在(缺氧)、 (低氧)或(无氧)环境中,如(潜水作业)、 (登山运动)、 (高空飞行)、
(宇宙航行 )、(医疗抢救)时,人们常常使用供氧设备来提供足够的氧气用于呼吸。
5.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与外界的空气进行交换。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其中,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6 呼吸器官如下图,包括 1(鼻)、 2(咽)、 3(喉)、 4(气管)、 5(肺)、6(支气管)。
7 (鼻腔 )分为左右两腔, 鼻腔中有 (鼻毛 )、(鼻腔粘膜)。鼻腔有 (过滤)作用,还有给吸进的气体 (加
温)、(加湿 )的作用。
8 咽喉上连(口)、(鼻),咽又下通 (肺)、(胃),是连接(鼻腔 )、(口腔 )和(肺)、(胃)的通道。(气管)
及(支气管)是连接(喉)与(肺)之间的管道,分左右两支,呈树枝状。
9 肺位于(胸腔),左右各一,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10 人体的支气管的末端连着许多(肺泡),(肺泡)周围有大量的(毛细血管),人体吸入
的(氧气)从(肺泡)进入(血液 ),而血液中的 (二氧化碳)进入( 肺泡)后从气管排出。
11 在下表填入氧气进入人体和二氧化碳排出人体外的路径:
12 人的呼吸如下图,它不单单靠肺在工作, 还要靠膈的下压和上提, 带动肺的扩张和收缩。 (膈)
是位于胸腔和腹腔之间的肌肉。 (膈下压 ),(肺部扩张),(吸气);(膈上提),(肺部收缩 ),(呼气)。
吸气时,胸廓扩大,腔内气压减小, 呼气时,胸廓缩小,腔内气压增大,
气流进入肺部; 气流离开肺部。
13 我们要呼吸是因为:人体必须利用大量的(氧气)把一切营养物质转化为可供人体直接吸
收的物质,同时需要把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及时排出体外。
14(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15(肺活量)是人在一次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气所能呼出的气体量。 (肺活量 )是反映(人生
长发育水平 )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第5页 : The document was created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汇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