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本科).docx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1 -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一、培养目标与规格
(1)本专业旨在培养具有扎实的汉语言文学基础理论和宽广的文化视野,能够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毕业生应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品质、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能够系统掌握汉语言文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备较强的文学鉴赏能力、写作能力和科研能力。具体而言,毕业生应能够在以下方面达到专业要求:文学史知识掌握率达到95%,文学作品阅读量达到100万字以上,学术论文撰写能力达到80%,毕业论文通过率达到90%。
(2)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应具备以下核心能力:一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的应用能力,包括对文学作品的鉴赏、分析和评价;二是文学创作与批评能力,能够独立完成各类文学作品的创作和评论;三是跨文化交流能力,能够在不同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四是信息检索与处理能力,能够熟练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资料搜集和学术研究。以2020届毕业生为例,有60%的学生在毕业后的第一年内成功发表学术论文,有80%的学生在就业或继续深造后,能够在工作中灵活运用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
- 3 -
(3)本专业培养方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设置丰富的课程和实践环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课程设置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践环节。其中,专业核心课如《中国古代文学史》、《中国现代文学史》、《比较文学》等,旨在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学历史的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能力。实践环节包括实习、社会实践、毕业论文等,通过这些环节,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毕业论文环节,学生需完成一篇不少于2万字的论文,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也为他们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本专业课程设置遵循系统性和实践性原则,共分为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实践教学课程和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五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涵盖思想政治理论、外语、体育等,共计36学分。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古代汉语》、《现代汉语》、《文学理论》等,共计34学分。专业核心课程则包括《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比较文学》等,共计42学分。实践教学课程包括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共计18学分。创新能力培养课程通过开设《学术论文写作》、《学术研究方法》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精神,共计12学分。
(2)在专业基础课程中,要求学生修读《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共计12学分,以培养学生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专业核心课程如《中国文学史》和《外国文学史》则要求学生修读,共计18学分,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中西方文学的发展脉络。此外,《比较文学》课程旨在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提升其跨文化理解能力,要求修读6学分。在创新能力培养课程中,《学术论文写作》课程要求修读6学分,以帮助学生掌握学术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 3 -
(3)实践教学课程方面,本专业安排了至少18学分的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实习环节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校外实习,以实际工作场景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实验课程则包括语言实验、文学实验等,共计6学分,旨在通过实验操作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课程设计环节则要求学生在完成一定的理论学习后,进行课程设计,以验证理论知识和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2019届毕业生为例,经过实践教学环节的锻炼,有70%的学生在毕业后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展现出良好的专业素养。
三、实践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
(1)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通过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多种形式,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实习环节,学生可在校内外的出版社、教育机构、文化部门等单位进行为期至少8周的实习,实际参与编辑、教学、策划等工作。例如,2018届毕业生在实习中,有85%的学生成功发表了实习报告,其中25%的学生因表现出色获得实习单位的好评并获得了就业机会。
- 5 -
(2)实验教学方面,本专业开设了《语言实验》、《文学实验》等课程,旨在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深入了解汉语言文学的特点。如《语言实验》课程中,学生需进行古代汉语声韵调、现代汉语语法结构等实验,提升语言表达能力。据统计,在实验课程结束后,。
(3)创新能力培养方面,本专业鼓励学生参与学术竞赛和科研项目。近年来,学生参与的国家级、省级学术竞赛获奖率达60%,参与科研项目的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例如,2019年,我校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二等奖,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考核评价体系
(1)本专业的考核评价体系旨在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体系分为课程考核、实践教学考核和综合素质评价三个部分。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占总评成绩的6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则采用闭卷或开卷形式,旨在检验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例如,2020届学生在课程考核中,,其中85%的学生成绩在75分以上。
(2)实践教学考核占总评成绩的30%,主要评价学生在实习、实验、课程设计等环节的表现。实习环节,学生需提交实习报告,由实习单位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评分。实验和课程设计则通过学生实际操作和成果展示进行评价。例如,在2019年的课程设计中,学生平均得分达到85分,其中优秀率高达45%。此外,实践教学考核还关注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团队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 5 -
(3)综合素质评价占总评成绩的10%,包括道德品质、学术道德、创新能力、社会实践等方面。道德品质评价主要通过学生自评、同学互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学术道德评价则关注学生在学术研究中的诚信度,如论文查重率等。创新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参与的学术竞赛、科研项目等成果进行衡量。社会实践评价则关注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志愿服务、社会实践报告等。例如,在2020年综合素质评价中,学生平均得分达到75分,其中30%的学生获得优秀评价。这一评价体系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更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五、毕业要求与学位授予
(1)本专业毕业生需满足以下毕业要求:首先,在课程学习方面,须修满规定的学分,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和实践教学课程,共计140学分。其次,在实践能力方面,学生需完成规定的实习和实验项目,以提升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毕业生在实均通过率高达95%。最后,在毕业论文方面,学生需独立完成一篇具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论文,论文通过率在90%以上。
- 6 -
(2)学位授予方面,本专业毕业生需满足学位授予条件,包括课程成绩合格、实践能力达到要求、毕业论文通过等。学位授予标准严格,确保授予学位的学生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综合素质和创新实践能力。以2019届毕业生为例,学位授予率达到98%,其中85%的学生获得学士学位。此外,本专业还注重与行业接轨,积极为学生提供就业指导和职业生涯规划服务,助力毕业生顺利进入职场。
(3)为了进一步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本专业积极开展校企合作,与多家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关系。这些合作单位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就业等多重机会。例如,近年来,我校毕业生在实均就业率达到了95%,其中约70%的毕业生进入教育、媒体、文化等行业,充分展现了本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同时,本专业还注重学生的国际视野拓展,鼓励学生参与国际交流项目,以提升学生的国际竞争力。例如,在过去三年中,共有30%的学生参与了国际交流项目,这些学生毕业后在国内外职场中表现出色。

汉语言文学专业(专升本)人才培养方案(本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