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苗族传统艺术欣赏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苗族传统艺术欣赏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毕业设计(论文)
- 1 -
毕业设计(论文)报告
题 目:
苗族传统艺术欣赏
学 号:
姓 名:
学 院:
专 业:
指导教师:
起止日期:
毕业设计(论文)
- 2 -
毕业设计(论文)
- 4 -
苗族传统艺术欣赏
摘要:苗族传统艺术是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文化价值。本文从苗族传统艺术的起源、发展、表现形式以及传承现状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旨在揭示苗族传统艺术独特的审美特征和文化内涵,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提供理论支持。论文首先概述了苗族传统艺术的起源和发展历程,随后分析了苗族传统艺术的多种表现形式,包括音乐、舞蹈、绘画、服饰等,最后探讨了苗族传统艺术的传承现状及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保护与传承策略。
苗族是我国古老的民族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苗族传统艺术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苗族人民的智慧和精神追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苗族传统艺术面临着传承困境。本文旨在通过对苗族传统艺术的研究,揭示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为保护和传承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提供理论依据。同时,本文还对苗族传统艺术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传承与发展面临的挑战,以期为相关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苗族传统艺术的起源与发展
苗族传统艺术的起源
苗族传统艺术的起源,根植于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和独特的地理环境。早在新石器时代,苗族的先民们就开始在狩猎、采集的实践中创作音乐、舞蹈,以此来表达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崇拜。苗族的先民们居住在山川交错、森林茂密的地带,与大自然的密切接触使他们对自然界中的万物充满了敬畏之心,从而产生了丰富的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这些传说和故事不仅反映了苗族人民的生活状态,也成为了苗族传统艺术创作的重要素材。随着历史的发展,苗族社会逐渐形成了以部落为单位的社会组织形式,部落间的交流与互动促进了苗族传统艺术的多元化发展。
毕业设计(论文)
- 4 -
(2) 苗族传统艺术的起源与发展,还与苗族社会特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苗族先民们在长期的生产劳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农业、手工艺等技艺。这些技艺的传承和发展,不仅为苗族传统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也使得苗族传统艺术具有了实用性和装饰性的双重特点。例如,苗族刺绣艺术,不仅以其精美的图案和工艺受到人们的喜爱,同时也在苗族服饰的缝制中发挥了实用功能。此外,苗族音乐和舞蹈艺术也与苗族人民的祭祀活动紧密相连,成为他们沟通天地、祈求福祉的重要手段。
(3) 在历史的长河中,苗族传统艺术不断吸收融合外来文化,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色。在与其他民族交往的过程中,苗族艺术与汉族、侗族、土家族等民族的艺术相互影响,相互借鉴,从而使得苗族传统艺术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在唐宋时期,苗族与汉族的交往密切,苗族音乐、舞蹈艺术受到了汉族戏曲的影响,产生了具有地方特色的“苗族戏”。这些文化交融的产物,不仅丰富了苗族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也使得苗族传统艺术具有了更加广泛的社会影响力。
毕业设计(论文)
- 6 -
苗族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
(1) 苗族传统艺术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这一时期的苗族艺术主要以祭祀舞蹈和民间音乐为主,反映了苗族先民对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的信仰。随着历史的演进,苗族艺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唐宋时期,苗族与汉族、侗族等民族交往频繁,苗族艺术受到中原文化的影响,出现了融合汉文化的倾向,如苗族戏的产生。
(2) 元明清时期,苗族社会经历了多次战乱和迁徙,这一时期的苗族艺术在战乱中得到了传承和发展。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口头文学形式得以繁荣,同时,苗族服饰、银饰等工艺品也达到了极高的艺术水平。这一时期,苗族音乐、舞蹈、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苗族艺术风格。
(3) 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复兴,苗族传统艺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保护。国家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投入资源,对苗族传统艺术进行挖掘、整理和研究。在这一时期,苗族传统艺术逐渐走出民族地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舞台。同时,苗族艺术也不断创新,与现代社会相结合,为传承和发展苗族文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苗族传统艺术的地域特色
(1) 苗族传统艺术的地域特色鲜明,这与其分布广泛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重庆、云南等地区,这些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各异,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苗族艺术风格。以贵州为例,贵州苗族艺术以其独特的银饰工艺和刺绣艺术闻名于世。银饰工艺在苗族社会中具有极高的地位,不仅是一种装饰品,更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而刺绣艺术则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图案,展现了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
毕业设计(论文)
- 6 -
(2) 广西苗族的芦笙舞和侗族大歌是苗族传统艺术的典型代表。芦笙舞是一种集体舞蹈,舞者手持芦笙,随着音乐的节奏翩翩起舞。这种舞蹈不仅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韵律感,而且展现了苗族人民团结协作的精神。侗族大歌则是一种多声部合唱,其独特的和声效果和悠扬的旋律,使人们陶醉其中。这两种艺术形式均体现了苗族人民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3) 湖南苗族的苗绣和苗族民歌也是其传统艺术的地域特色之一。苗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图案,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苗绣图案往往寓意吉祥、祈福,体现了苗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苗族民歌则以悠扬的旋律、深情的歌词,传递了苗族人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爱。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而且承载了苗族悠久的历史文化,是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的瑰宝。总的来说,苗族传统艺术的地域特色丰富多彩,各具特色,为我国民族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苗族传统艺术的传承方式
(1) 苗族传统艺术的传承方式主要依赖于家族传承和社区传承。在家族传承中,长辈将技艺传授给子女,形成了一种“师徒制”的传承模式。据统计,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的苗族银饰制作技艺,已有超过300年的历史,通过家族传承,目前已有数百名传承人。以陈氏银饰为例,该家族自清朝以来便专注于银饰制作,传承了五代,形成了独特的银饰工艺风格。
毕业设计(论文)
- 7 -
(2) 社区传承则是苗族传统艺术传承的重要途径。在苗族聚居区,社区会定期举办各种传统艺术活动,如苗族的“跳花节”、“苗年”等,通过这些活动,年轻人可以在实践中学习传统艺术。例如,在贵州省雷山县的西江千户苗寨,每年举办的“苗年”庆典吸引了大量游客,同时也为当地苗族青年提供了学习和展示传统艺术的机会。据统计,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传统艺术活动参与人数每年超过5000人次。
(3)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加大,苗族传统艺术的传承方式也不断创新。通过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开展传统艺术培训、推广传统艺术教育等措施,苗族传统艺术的传承得到了有效加强。例如,湖南省凤凰县的苗族刺绣技艺传承人黄翠兰,于2017年建立了苗族刺绣技艺传承中心,至今已培养学员200余人。此外,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也参与到苗族传统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中,如贵州大学民族文化学院与贵州省苗族侗族文化研究所以及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合作,共同推动苗族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二、苗族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
音乐艺术
毕业设计(论文)
- 9 -
(1) 苗族音乐艺术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旋律和节奏著称。苗族音乐种类繁多,包括芦笙曲、山歌、飞歌、情歌等。其中,芦笙曲是苗族音乐中最为著名的音乐形式之一。据《中载,苗族芦笙曲已有超过千年的历史。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县为例,芦笙节是当地苗族人庆祝丰收的重要节日,届时芦笙队会在田间地头进行演奏,吸引数以万计的观众。
(2) 苗族山歌是苗族人民表达情感、传颂历史的重要方式。山歌内容丰富,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感叹。例如,黔南苗族山歌《苗岭飞歌》以其高亢激昂的旋律和充满地域特色的歌词,成为苗族山歌的代表作。据统计,黔南苗族山歌拥有近千首,是苗族音乐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3) 苗族情歌则是苗族青年男女表达爱意的独特方式。情歌内容多样,既有赞美对方的,也有表达思念之情的。以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县为例,当地的情歌《情歌对唱》已成为苗族情歌的代表。每年举办的“苗族情歌大赛”吸引了众多青年男女参与,通过比赛,不仅传承了苗族情歌,也促进了苗族青年之间的交流。据组织者统计,参加大赛的选手每年超过500人。
舞蹈艺术
(1) 苗族舞蹈艺术以其独特的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苗族舞蹈种类繁多,包括芦笙舞、踩堂舞、龙灯舞等。其中,芦笙舞是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它源于苗族先民对自然和祖先的崇拜,舞蹈动作优美,节奏明快。例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雷山苗族芦笙舞,每年举办的芦笙节上,成千上万的苗族群众会聚集在一起,共同跳起芦笙舞,庆祝节日。
毕业设计(论文)
- 9 -
(2) 踩堂舞是苗族民间舞蹈的一种,流行于贵州、湖南、广西等地的苗族地区。舞蹈通常在节庆或祭祀活动中表演,动作简单,节奏欢快,富有生活气息。踩堂舞的表演形式多样,有的以集体舞蹈为主,有的则以男女对舞的形式呈现。例如,在贵州省从江县的苗族踩堂舞中,舞者身着节日盛装,手持彩带,随着音乐的节奏,踏着节拍,展示出苗族人民的热情与活力。
(3) 龙灯舞是苗族舞蹈中的一种特色舞蹈,它以舞龙的形式表现了苗族人民对龙的崇拜。龙灯舞通常在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中表演,舞者手持龙灯,随着音乐的节奏,模仿龙的动作,寓意着驱邪避凶、祈求丰收。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的龙灯舞表演中,舞龙队伍长达数百米,场面壮观,吸引了大量观众前来观赏。这种舞蹈不仅传承了苗族的历史文化,也成为了苗族地区最具特色的民间艺术之一。
绘画艺术
(1) 苗族绘画艺术是苗族文化中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它反映了苗族人民对自然、生活和宗教信仰的理解与表达。苗族绘画艺术主要包括壁画、刺绣、剪纸和布贴画等,这些艺术形式在苗族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既是装饰,也是传达信息的载体。
毕业设计(论文)
- 10 -
苗族壁画多见于苗族的吊脚楼和鼓楼等建筑上,其内容丰富,包括神话传说、历史故事、自然景观等。例如,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壁画,描绘了苗族祖先迁徙的艰辛历程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这些壁画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承载了苗族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传承。
(2) 苗族刺绣艺术是苗族绘画艺术中最具代表性的形式之一,以其精美的图案和精湛的技艺而闻名。苗族刺绣多用于服饰、围裙、窗帘等日常生活用品上,图案通常包括龙、凤、鱼、鸟等寓意吉祥的动物形象,以及花卉、山水等自然景观。例如,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苗族刺绣,以其独特的“平绣”和“挑绣”技艺,创作出了许多精美的刺绣作品,被誉为“东方艺术瑰宝”。
苗族刺绣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在苗族社会中,刺绣技艺通常由母亲或祖母传授给女儿或孙女,形成了一种代际传承。据统计,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刺绣技艺传承人超过5000人,这些传承人不仅传承了刺绣技艺,也传承了苗族的文化和精神。
(3) 苗族剪纸和布贴画也是苗族绘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剪纸艺术在苗族地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其作品多用于节日装饰和礼品包装。剪纸图案通常简洁大方,富有民族特色,如“福字”、“寿桃”等寓意吉祥的图案。布贴画则是一种将布料剪裁成各种图案,然后拼接而成的绘画形式,其作品色彩鲜艳,立体感强,常用于装饰家居环境。
苗族传统艺术欣赏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