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pdf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3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1】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1页
第一章
1.设计现代 OS 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答:(1)有效性 (2)方便性 (3)可扩充性 (4)开放性

2.OS 的作用可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答: (1)OS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
(2)O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
(3)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3.为什么说 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答:OS 首先在裸机上覆盖一层 I/O 设备管理软件,实现了对计算机硬件操作的
第一层次抽象;在第一层软件上再覆盖文件管理软件,实现了对硬件资源操作的
第二层次抽象。OS 通过在计算机硬件上安装多层系统软件,增强了系统功能,
隐藏了对硬件操作的细节,由它们共同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4.试说明推动多道批处理系统形成和収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答:主要动力来源于四个方面的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
(1)不断提高计算机资源的利用率;
(2)方便用户;
(3)器件的不断更新换代;
(4)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

5.何谓脱机 I/O 和联机 I/O?
答:脱机 I/O 是指事先将装有用户程序和数据的纸带或卡片装入纸带输入机或
卡片机,在外围机的控制下,把纸带或卡片上的数据或程序输入到磁带上。该方
式下的输入输出由外围 机控制完成, 是在脱离主机的情况下进行的。 而联机 I/O
方式是指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输出都是在主机的直接控制下进行的。

6.试说明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什么?
答:推动分时系统形成和发展的主要动力是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要。 主要表现在:
CPU 的分时使用缩短了作业的平均周转时间; 人机交互能力使用户能直接控制自
己的作业; 主机的共享使多用户能同时使用同一台计算机, 独立地处理自己的作
业。

7.实现分时系统的关键问题是什么?应如何解决?
答:关键问题是当用户在自己的终端上键入命令时, 系统应能及时接收并及时处
理该命令, 在用户能接受的时延内将结果返回给用户。 解决方法: 针对及时接收
问题, 可以在系统中设置多路卡, 使主机能同时接收用户从各个终端上输入的数
据;为每个终端配置缓冲区,暂存用户键入的命令或数据。针对及时处理问题,
应使所有的用户作业都直接进入内存, 并且为每个作业分配一个时间片, 允许作
业只在自己的时间片内运行,这样在不长的时间内,能使每个作业都运行一次。

8.为什么要引入实时 OS?
答:实时操作系统是指系统能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请求, 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对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1页 :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2页
该事件的处理,并控制所有实时任务协调一致地运行。引入实时 OS 是为了满足
应用的需求,更好地满足实时控制领域和实时信息处理领域的需要。

9.什么是硬实时任务和软实时任务?试举例说明。
答:硬实时任务是指系统必须满足任务对截止时间的要求, 否则可能出现难以预
测的结果。 举例来说, 运载火箭的控制等。 软实时任务是指它的截止时间并不严
格,偶尔错过了任务的截止时间,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不大。举例:网页内容的更
新、火车售票系统。

10 .在 8 位微机和 16 位微机中,占据了统治地位的是什么操作系统?
答:单用户单任务操作系统,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 CP/M 和 MS-DOS 。

11 .试列出 Windows OS 中五个主要版本,并说明它们分别较之前一个版本有
何改进。
答: (1)Microsoft Windows 是微软公司在个人电脑上开发图形界面的首
次尝试。
(2)Windows 95 是混合的 16 位/32 位系统,第一个支持 32 位。带来了更
强大、更稳定、更实用的桌面图形用户界面,结束了桌面操作系统间的竞争。
(3)Windows 98 是微软公司的混合 16 位/32 位 Windows 操作系统,改
良了硬件标准的支持,革新了内存管理,是多进程操作系统。
(4)Windows XP 是基于 Windows 2000 的产品,拥有新用户图形界面月神
Luna 。简化了用户安全特性,整合了防火墙。
(5)Windows Vista 包含了上百种新功能;特别是新版图形用户界面和
Windows Aero全新界面风格、加强的搜寻功能( Windows Indexing Service)、
新媒体创作工具以及重 新设计的网络、音频、输出(打印)和显示子系统。

12.试从交互性、及时性以及可靠性方面,将分时系统不实时系统进行比较。
答: (1)及时性: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对实时性的要求与分时系统类似,都是以
人所能接受的等待时间来确定; 而实时控制系统的及时性, 是以控制对象所要求
的开始截止时间或完成截止时间来确定的, 一般为秒级到毫秒级, 甚至有的要低
于 100 微妙。
(2)交互性: 实时信息处理系统具有交互性, 但人与系统的交互仅限于访
问系统中某些特定的专用服务程序。 不像分时系统那样能向终端用户提供数据和
资源共享等服务。
(3)可靠性:分时系统也要求系统可靠,但相比之下,实时系统则要求系
统具有高度的可靠性。 因为任何差错都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甚至是灾难性
后果,所以在实时系统中, 往往都采取了多级容错措施保障系统的安全性及数据
的安全性。

13 .OS 有哪几大特征?其最基本的特征是什么?
答:并发性、共享性、虚拟性和异步性四个基本特征;最基本的特征是并发性。

14 .处理机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它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处理机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进程管理、进程同步、进程通信和处理机调度;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2页 :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3页
进程管理:为作业创建进程,撤销已结束进程,控制进程在运行过程中的状态转
换。
进程同步:为多个进程(含线程)的运行进行协调。
进程通信:用来实现在相互合作的进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调度: (1)作业调度。从后备队里按照一定的算法,选出若干个作业,为他们
分配运行所需的资源(首选是分配内存) 。
(2)进程调度:从进程的就绪队列中,按照一定算法选出一个进程,把
处理机分配给它,并设置运行现场,使进程投入执行。

15 .内存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他们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内存管理的主要功能有:内存分配、内存保护、地址映射和内存扩充。
内存分配:为每道程序分配内存。
内存保护:确保每道用户程序都只在自己的内存空间运行,彼此互不干扰。
地址映射:将地址空间的逻辑地址转换为内存空间与对应的物理地址。
内存扩充:用于实现请求调用功能,置换功能等。

16 .设备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主要功能有: 缓冲管理、设备分配和设备处理以及虚拟设备等。
主要任务: 完成用户提出的 I/O 请求,为用户分配 I/O 设备;提高 CPU 和 I/O
设备的利用率;提高 I/O 速度;以及方便用户使用 I/O 设备。

17 .文件管理有哪些主要功能?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文件管理主要功能: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的读 /写管理和
保护。
文件管理的主要任务: 管理用户文件和系统文件, 方便用户使用, 保证文件安全
性。

18.是什么原因使操作系统具有异步性特征?
答:操作系统的异步性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进程的异步性, 进程以人们不可预
知的速度向 前推进,二是程序的不可再现性,即程序执行的结果有时是不确定
的,三是程序执行时间的不可预知性, 即每个程序何时执行, 执行顺序以及完成
时间是不确定的。

19.模块接口法存在哪些问题?可通过什么样的途径来解决?
答: (1)模块接口法存在的问题:①在 OS 设计时,各模块间的接口规定很难
满足在模块完成后对接口的实际需求。②在 OS 设计阶段,设计者必须做出一系
列的决定, 每一个决定必须建立在上一个决定的基础上。 但模块化结构设计的各
模块设计齐头并进, 无法寻找可靠的顺序, 造成各种决定的无序性, 使程序设计
人员很难做到设计中的每一步决定都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 因此模块接口法被称
为“无序模块法” 。
(2)解决途径:将模块接口法的决定顺序无序变有序,引入有序分层法。

20.在微内核 OS 中,为什么要采用客户 /服务器模式?
答:C/S 模式具有独特的优点: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3页 : .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4页
(1)数据的分布处理和存储。 (2)便于集中管理。 (3)灵活性和可扩充性。 (4)
易于改编应用软件。

21 .试描述什么是微内核 OS 。
答:1)足够小的内核 2 )基于客户 /服务器模式 3 )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原理 4 )
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22 .在基于微内核结构的 OS 中,应用了哪些新技术?
答:在基于微内核结构的 OS 中,采用面向对象的程序设汁技术。

23 .何谓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哪些功能?
答:把操作系统中更多的成分和功能放到更高的层次(即用户模式)中去运行,
而留下一个尽量小的内核, 用它来完成操作系统最基本的核心功能, 称这种技术
为微内核技术。在微内核中通常提供了进程(线程)管理、低级存储器管理、中
断和陷入处理等功能。

24 .微内核操作系统具有哪些优点?它为何能有这些优点?
答:(1)提高了系统的可扩展性; (2)增强了系统的可靠性; (3)可移植性; (4)
提供了对分布式系统的支持; (5)融入了面向对象技术
第二章
1.什么是前趋图?为什么要引入前趋图?
答:前趋图 (Precedence Graph)是一个有向无循环图,记为 DAG(Directed
Acyclic
Graph),用于描述进程之间执行的前后

计算机操作系统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2.05 MB
  • 时间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