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历史素养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pptx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4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历史素养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是由【1875892****】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历史素养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新课程文综卷历史学科试题命制特点
1、情境材料强势推进
2、文明史观成为新宠
3、三位目标各具特色
4、热点知识隐形考查
5、区域特色渐趋显著
6、历史素养题崭露头角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省份
年份
考查内容
素材
题型
分值
浙江
怎样对待纸质文档与电子文档
文字材料
选择
4
山东
0
怎样对待“父母在,不远游”
文字材料
主观题
5
人文知识与科技知识对社会发展作用
文字材料
主观题
5
宁夏
古代避讳制
文字材料
选择
4
天干地支纪年法
文字材料
选择
4
甲骨文“有年”含义;两种史料含义
文字材料
选择
8
天津
文字材料
选择
0
安徽
反清意识与发型
文字材料
选择
4
福建
“楚汉战争”时间、“闽人以海为田”含义、“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文字材料
选择
12
第1页
1、概念:
历史素养题是指不依靠或极少依靠教材而考查高汉字科学生应该具备而且能够利用历史基本知识、基本学习能力和历史综合素质试题。这类试题也被我们普通称之为“历史常识题”。
历史高考复习备考之历史素养题
姓名称谓、天文历法、古代地理、风俗礼仪、音乐文娱、科举官职、文史典籍、史学理论等
2、考查内容:
第2页
一、文史常识高考试题表达形式
1、姓名称谓
【年全国文综卷I,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以下各项中属于谥号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该题考查古代帝王谥号、庙号和年号
第3页
谥号:帝王、诸侯与大臣等含有一定地位人死去之后,朝廷依据他们生平事迹与品德涵养,所给予带有褒贬性质称号。帝王将相之谥在西周时已出现,秦时曾一度废除,汉代恢复,直至清末。
表褒称号有文、景、武、明、穆等,如晋文公、秦穆公、汉武帝;
表贬称号有灵、厉、炀、哀等,如周厉王、隋炀帝。
后世帝王谥号多用一字,如汉武帝(武,威强睿德曰武)、隋炀帝(炀,好内远礼曰炀);
其余人(非帝王者)大多用两字,如文忠公(文忠,欧阳修)、忠烈公(忠烈,史可法)等。
古代帝王谥号、庙号和年号
第4页
庙号:封建帝王死后,在太庙立室奉祀特立名号。庙号始于西汉,止于清朝。
开国皇帝普通被称为“祖”,如汉高祖、唐高祖、宋太祖、明太祖等;开国皇帝之后嗣君普通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明神宗等。
大致上来说,唐代以前殁世帝王普通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以后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古代帝王谥号、庙号和年号
第5页
年号:中国古代封建皇帝用以纪年名号。
从汉武帝开始有年号,新君即位必须改变年号,称为改元。同一皇帝在位时也能够改元。
有皇帝只有一个年号,如唐太宗年号“贞观”、明太祖年号“洪武”、明成祖年号“永乐”;有皇帝有两个年号,如宋高宗年号“建炎” “绍兴”、元世祖年号“中统” “至元”;有皇帝有多个年号,如唐高宗有14个年号、武则天有17个年号。明清两代皇帝普通不改年号,一个皇帝一个年号,故往往就用年号来称呼皇帝,如爱新觉罗•弘历在位年号“乾隆”,称乾隆皇帝。
古代帝王谥号、庙号和年号
第6页
一、文史常识高考试题表达形式
1、姓名称谓
【年全国文综卷I,12】帝王谥号主要依据其生前行为而定。以下各项中属于谥号是( )
A、秦始皇 B、汉武帝
C、唐太宗 D、清康熙帝
B
例题1 《清高宗实录》、“文景之治”、《永乐大典》三个专有名词中“高宗”“文景”“永乐”分别是( )
A、谥号、年号、年号 B、庙号、谥号、年号
C、年号、尊号、庙号 D、尊号、谥号、庙号
B
该题考查古代帝王谥号、庙号和年号
第7页
【宁夏文综,26】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防止使用本王朝帝王名字,遇有相同字时,必须改用其它字。以下各项属于这种情况是( )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该题考查古代避讳制度
一、文史常识高考试题表达形式
1、姓名称谓
第8页
避讳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现象,人们对皇帝或尊长不能直呼、直书其名,不然就有坐牢甚至丢脑袋危险。在说话或者写文章时,人们碰到应该忌讳人名字时,必须用音同或音近字来代替,这就是避讳。如秦始皇名政,于是下令全国更正月为端月。
避讳对象有四类:
1、国讳:主要是避皇帝本人及其父祖名讳,有朝代延伸至避讳皇帝姓、字、生肖以及陵名等等。
2、官讳:是封建官场下级官员为了巴结讨好上司,主动避长官名讳。即下属要讳长官本人及其父祖名讳。甚至一些骄横官员严令手下及百姓要避其名讳。
3、圣人讳:主要指避至圣先师孔子和亚圣孟子名讳,有朝代也避中华民族始祖黄帝之名,有还避周公之名,甚至有避老子之名。
4、家讳:指避父母和祖父母之名,仅限于亲属内部。与他人交往时应避对方长辈之讳,不然极为失礼。
古代避讳制度
第9页
【宁夏文综,26】中国古代有避讳制度,要防止使用本王朝帝王名字,遇有相同字时,必须改用其它字。以下各项属于这种情况是( )
A、汉初改“相邦”为“相国”
B、唐初改“内史省”为“中书省”
C、北宋初改“昌南镇”为“景德镇”
D、明初改“大都”为“北平”
该题考查古代避讳制度
一、文史常识高考试题表达形式
1、姓名称谓
A
例题2 嫦娥本名姮娥,西汉时,汉文帝名刘姮,为避帝讳更名为嫦娥。这件事情反应出( )
A、避讳现象开始出现 B、皇帝权力受到了侵犯
C、皇帝地位至高无上 D、百姓对汉文帝尊敬
C
第10页

历史素养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课微课金奖PPT课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875892****
  • 文件大小250 KB
  • 时间2025-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