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设计与构成》课程标准 】是由【书籍1243595614】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设计与构成》课程标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1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类工艺美术专业
《设计与构成》课程标准(试行)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类工艺美术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美术设计认知》《图案与装饰》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构成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工艺品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的培养,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构成表现、设计造型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工匠精神的培养。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类工艺美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造型构思和艺术表现等专业素养及创新务实职业精神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陶瓷装饰工、家具设计师、工艺品设计师等岗位需求,围绕工艺美术品设计和制作等关键能力,反映工艺美术行业工作的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教学内容。
,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结合工艺美术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设计学习任务,将相应专业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融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序化教学内容。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构成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能进行平面及立体形态等综合设计,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熟悉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掌握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理解立体构成和立体构成的构成特点,掌握构成的表现形式。
、立体构成的设计与制作,掌握色彩在设计中的表现作用。
,能运用构成元素进行简单的平面设计和包装,以及家具等产品的设计。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艺术审美、职业
2
道德和正确的职业观念。
五、课程内容与要求
模块
教学单元
内容及要求
参考学时
构成概述
平面构成概述
,能识读日常生活中的平面构成;
,熟悉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
8
立体构成概述
,能识读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立体构成;
,理解立体构成的构成特点;
构成造型要素
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线、面要素的定义,掌握其变化形式;
、线、面的分类和视觉特征;
、线、面的构成形式,能运用点、线、面进行基本要素的构成设计
40
平面构成的形式与应用
;
,能绘制不同种类的骨骼;
,能区分基本形的组合关系;
;
,能在绘制平面图形中熟练运用;
,能在绘制平面图形中熟练运用;
,能在绘制平面图形中熟练运用;
,能在绘制平面图形中熟练运用;
,能在绘制平面图形中熟练运用;
,能在绘制平面图形中熟练运用;
、线、面进行构成基本形式的创作
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
;
、线、面、体的视觉特征;
;
3
立体构成的形式与应用
;
;
、特点和结构形式;
、特点和结构形式;
、加工要素和材料要素;
、加工要素和材料要素;
;
;
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造型与构成法则
、对比与调和、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的形式美法则;
;
4
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色彩的表现形式
、光与色彩的关系、色彩的生理特征,以及色彩的三要素及色立体概念;
、调和的概念,掌握色彩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
、色料和中性的混合原理,以及各自混合的特点;
;
、邻近色、冷暖色等配色法则;
8
色彩应用
;
;
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平面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产品设计等领域中的应用;
,能运用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进行简单的工艺品装饰
12
立体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
、家具设计等领域中的应用;
;
4
进行简单的工艺品设计
六、实施建议
(一)教学建议
、为国育才的教育理念,结合设计与构成的相关基础知识与日常生活常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育活动,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贯穿于课程实施全过程。
,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设教学情境,将构成设计任务作为教学载体,贯穿整个课程教学。将抽象分散的教学内容具体化、关联化,充分激发学生的学面构成、立体构成、构成设计等知识衔接串联,广泛使用多媒体技术、虚拟仿真技术和网络技术,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任课教师应不断加强专业交流和企业研修,提升专业素养。
,注重理实一体教学方法的运用,实行做中学、做中教。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积极推行案例教学、情景教学、行动导向教学。鼓励行业、企业技术人员参与教学,可采用组织参观、调研、专家讲座等方式。
。通过模拟企业生产场景和工作流程,严格执行工作规范和安全操作,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职业习惯。
(二)评价建议
,强化以育人为目标的考核评价,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状态以及学生的学习体验等。评价的主体应包括教师、学生及行业企业人员等。
,要把学生的当前状况与其发展变化的过程联系起来。
、客观向学生反馈,指出被评价者需要改进的方面,师生共同商讨改进的途径和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教材编写和选用建议
。
,不仅要充分体现工艺美术行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实践内容,还要体现各种实践的可操作性,把实践教学内容进行项目承载、任务引领、案例分析,将造型设计、色彩表达以及立体形态等模块化,并将新流行、新趋势和新变化引入教学中,合理编排教材的内容。
,语言简明,图文并茂,版面设计新颖,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便于自主学习。教材应采用教科书、教师用书、学习指导手册等多种呈现形式。
(四)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
、新方法和新理念,加强专业交流和企业实践,提高专业水平。
5
,充分向学生开放;实验实训场所配齐必备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实训器材,定期向学生开放,充分提高设备利用率。
,充分发挥企业生产现场的作用。适时安排各类工艺美术展览的参观学习,让学生熟悉各类工艺品的新工艺和新趋向,增强学生对各类工艺品的感性认识。
,利用仿真软件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自主开发信息化教学课件和新材料交流平台,实现教学资源和成果共享。充分、合理使用已开放的校外工艺品设计课程教学资源库,形成引进优质教学资源通畅渠道。
七、说明
本标准依据《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类工艺美术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编制,适用于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类工艺美术专业(三年制)学生。
(开发人员及单位:崔踏耘,江苏省陶都中等专业学校;凌琪,常熟高新园中等专业学校;殷海明,江苏省东海中等专业学校;王桂娟,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范泽锋,宜兴爱宜艺术陶瓷有限公司)
中职工艺美术专业《设计与构成》课程标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