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岩石中的孔隙和水分 】是由【sanyuedoc】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岩石中的孔隙和水分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2/11
1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和水分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演讲者: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和水分
2
内容:掌握岩土中空隙的三种类型:孔隙、裂隙和溶穴;重点掌握孔隙的大小、多少(空隙率)的表征及其影响因素;了解不同空隙的特征与他们之间的差异。掌握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了解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的特点;掌握岩土孔隙度、给水度、持水度的概念和他们的关系,以及影响因素;了解容水度、含水量、透水性的概念。
01
重难点:岩土中空隙的三种类型,以及影响孔隙的大小、多少(空隙率)的因素(也是难点);空隙中水的存在形式及其特征;重点掌握岩土孔隙度、给水度(也是难点)和持水度的概念以及他们的关系。
02
2025/2/11
岩石中的孔隙:
岩石中水的存在形式
与水的储容及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
有效应力原理与松散岩土压密
孔隙、裂隙、溶穴
结合水、重力水、毛细水,
气态水、固态水及矿物中的水
容水度、含水量、给水度
持水度、透水性
第一节 岩土中的空隙
地壳表层十余公里范围内,都或多或少存在着空隙,特别是深部1~2km以内,空隙分布较为普遍。按维尔纳茨基(В.И.Вернадский)的形象说法,“地壳表层就好象是饱含着水的海绵”。
在水文地质学中包括坚硬的岩石(基岩)及松散的土层。
隙——是指岩石(岩土)中各种类型的空洞的总称。
01
02
2—1 岩石中的各种空隙〔据迈因策尔修改补充〕
良好,排序疏松的砂;2—分选良好,排列紧密的砂;3—分选不良的,含泥、砂的砾石;4—经过部分胶结的砂岩;5—具有结构性孔隙的粘土;6—经过压缩的粘土;7—具有裂隙的岩石;8—具有溶隙及溶穴的可溶岩
空隙依据成因分为三类,即:松散岩石中的孔隙,坚硬岩石中的裂隙和可溶岩石中的溶穴
研究空隙的意义:空隙是地下水的赋存场所(places)和运移通道(conduits)。空隙的多少、大小、形状、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分布和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7
孔隙
孔隙:、多少、形状、连通性与胶结等。
松散土体宏观上可以分为两大类:砂砾石土和粘性土。
砂砾石孔隙大小及其影响因素
大家比较以下三种砂砾石试样的孔隙大小
三种试样所构成的孔隙哪类大?哪类小?
a—砾石(模型) b—砂样 c—砂砾混合样
2025/2/11
8
颗粒名称
粒径/mm
颗粒名称
粒径
石块
>10
粉粒
石砾
粗粉粒
~
粗砾
10~3
细粉粒
~
细砾
3 ~ 1
黏粒
砂粒
粗黏粒
~
粗砂粒
1 ~
细黏粒
<
细砂粒
~
我国土粒分级标准
2025/2/11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2025/2/11
简单归纳,影响砂砾石土孔隙大小的主要因素有:
①颗粒大小:与构成砂砾石土的颗粒粒径成正比(图2-1理解)
②颗粒排列:立方体(疏松)、
四面体(紧密)
由图2-2可以总结出,颗粒呈立方体排列为最疏松的排列方式,颗粒呈四面体排列为最紧密的排列方式。因此,颗粒排列的紧密程度,影响孔隙大小。
图2-2 颗粒的排列形式(参照格雷通)
9
第二章 岩石中的孔隙与水分
10
③试样的分选:
试样的分选是指样品的颗粒粒径的级配情况。
在颗粒成分累积曲线上,取累积含量为60%处的颗粒直径 ,除以累积含量为10%处的颗粒直径 ,此系数可表征松散岩石的分选程度。
试样颗粒粒径分布域大,试样的分选也就差,颗粒大小越混杂,大孔隙易被小颗粒充填,样品的孔隙也就变小。样品分选较差时,孔隙大小取决于充填大孔隙中实际构成孔隙的细小颗粒的直径(如图2-1,3)。
④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等。(自学)。
2025/2/11
岩石中的孔隙和水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