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小学部编统编六上语文《丁香结》教案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资料.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小学部编统编六上语文《丁香结》教案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资料 】是由【177218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6】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小学部编统编六上语文《丁香结》教案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资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统编本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上册第2课
丁香结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教学实施意见中指出:阅读教学 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求学生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 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统编教材六上第一单元的单元导语是“背起行囊出发吧,去触摸山川湖海的 心跳。”由此可知,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与大自然亲密接触,感受大自然的美。 而单元的卷首页又提到: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我们就可以明确本单元 的语文要素是在阅读时学会联想,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课文内容等想开去。 《丁香结》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 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 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如此优美的散文如何能让学生从读 到的内容中想开去呢?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我将教学重点放在学生的朗读中, 进行多种不同层次的朗读:一读圈画、二读想象、三读感受,每次朗读的任务侧 重都不同,从而学生对于丁香的理解也就更深刻了。
二、教学目标
(一)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明确作者从多个方面对丁香进行描写, 整体把握文章脉络。
三、教学重难点
(二)通过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边读边深入理解内容,想象画面, 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丁香的特点。
(三)通过抓住关键语句体会作者写景之中融入感受的写作特点,体会丁香 独特的美。
四、教学准备
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
(-)直接揭题 整体感知
.(出示各种花的图片)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 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永葆青春等。今天,我们 随着现代著名作家宗璞一起走进丁香花,看看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我们要像 学习这单元的古诗与《草原》那样一边读一边想象一边联想。
.揭题,齐读课题,板书。
.我想和咱们班喜欢读书的同学一起先来读读这篇文章,孩子们可以边听边 一起读。配乐,师朗读课文,学生可以一起读。(通过师范读,创设情境)
.听完老师的朗读,想不想自己读读?朗读的机会给大家,出示学习要求:
(1)请带着刚刚的感觉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觉得难理解的地 方可以划出来。
(2)读后思考:课文可以分成哪两部分?
.反馈主问题:课文可以分成哪两部分?(教师根据学生反馈,适时板书)
通过梳理我们发现,课文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3自然段)丁香花
丁香结H
[第二部分(第4-6自然段)丁香结
(二)想象品读1-3段 体会丁香之美
:我们先跟着作者的脚步来赏一赏丁香花。孩子们,请快速浏览『3 段,作者分别写了哪几个地方的丁香?(根据学生所说依次出示图片:城里街旁 宅院,城外校园里,我的斗室外)
一读圈画: X Z
(1)城里的街旁宅院、城外校园里、我的斗室外,三个地方的丁香分别有 怎样的色、形、味呢?自读1-3自然段,边读边圈画相关的词句。生自读圈画, 师巡视。请一位同学上来划一划(大屏幕出示课文)
(2)师生共读画的语句。(师引读,生跟读)
(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 丁香花。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 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月光下 白的潇洒,紫的朦胧。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 辨出,这是丁香。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 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 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梦想。)
二读想象: \ /
(1)同样是丁香,因为处于不同的地方,作者对它们的描写就有很大的不 同,再读读这些句子,找到一二处你最喜欢的描写,展开想象,你的眼前仿佛出 现了……(可以是想象画面,也可以是学生由丁香联想到的其他事物。)
(2)出示学习要求:
四人小组内朗读自己最喜欢的一处描写,描述自己的想象;
请一小组展示分享。
(3)重点点拨,谈谈对下面这句描写的理解与想象:每到春来,伏案时抬 头便看见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这里的积雪指什么?你是 从哪里看出来的?理解“毫端”) Z X
三读感受:
(1)这样美的丁香不禁令你们感到陶醉,课文中的人陶醉了吗?这些丁香
花又给人们哪些感受呢?再读1-3自然段,边读边找找感受。
(2)自主选一处丁香(城里街旁宅院或城外校园或我的斗室窗前),结合文 中语句谈谈丁香给城里忙碌的人或给校园里的学子或给身为作家的我带来了什 么?选同一处的相互补充。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 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许多小花形成一簇,许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耀着我的文思和 梦想。
-3段学法:是呀,这小小的丁香花看起来不太起眼,却一直陪伴着 作者。作者从气味、形状、颜色多方面描绘了令人喜爱的丁香花,写丁香花的同 时还融入了人们的感受,这种写法值得我们学习借鉴。让我们再带着欣赏和喜欢 的感情读一读上3段。(小结时从这两方面入手:表达特点:从不同角度对形、 色、味进行描写,在描写中融入想象与感受;阅读方法:边读边想象边品味。)
(三)迁移想象 品读第4段
.品赏过三个不同地方的丁香花,那雨中的丁香花又是一番怎样的画面呢? 出示第4段,读一读这一段,展开想象,结合具体的句子来谈谈你的感受吧。
.重点点拨: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在细雨迷蒙 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 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一起。(雨中丁 香具有怎样的特点?想象一下这幅画面。作者为什么说“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在 一起”?)
.这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一起赏了花,丁香那淡淡的清香,苹苹身影恰似 浮现在我们的脑海,当我们读到这样优美的文章时,脑海中若是能想象一下这样 的画面,就会觉得身临其境,趣味盎然了。
附板书:
2.《丁香结》
想象画面
丁香结
融入感受
第一部分(1-3) 丁香花-
第二部分(4-6) 丁香结

中小学部编统编六上语文《丁香结》教案教学设计教育教学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72186****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