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
注册
|
QQ账号登录
|
常见问题
联系我们:
我要上传
首页
浏览
幼儿/小学教育
中学教育
高等教育
研究生考试
外语学习
资格/认证考试
论文
IT计算机
经济/贸易/财会
管理/人力资源
建筑/环境
汽车/机械/制造
研究报告
办公文档
生活休闲
金融/股票/期货
法律/法学
通信/电子
医学/心理学
行业资料
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我的淘豆
我要上传
帮助中心
复制
下载此文档
中小学部编八下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4教学设计资料教育教学资料.docx
文档分类:
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分享到:
1
/
10
下载此文档
搜索
下载此文档
关闭预览
下载提示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同意并开始全文预览
(约 1-6 秒)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下 载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分享到:
1
/
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中小学部编八下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4教学设计资料教育教学资料.docx
该【中小学部编八下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4教学设计资料教育教学资料 】是由【1660287****】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小学部编八下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4教学设计资料教育教学资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大自然的语言》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萌发、次第、翩然、孕育”四个双音节词,掌握它们的词义;积累“销声匿 迹、衰草连天、风雪载途、周而复始、草长莺飞”五个短语,并学会运用。
. 了解物候知识,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
(-)能力目标:
.整体感知课文,能按照要求筛选相关信息并练习概括要点,逐步提高学生阅读科普 文的能力。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事理说明文的写作技巧,引导学生有条理地说明事理。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增强语言感悟力,并学习运 用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
.培养速读习惯和能力。
(三)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志趣,培养他们注重观察、讲究实证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理清课文的说明顺序,体会说明的条理性,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 要点。
.学习本文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教学难点:
.理清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并探究这样安排的好处。
.概括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筛选提示性词语,进行全面概括。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方法
.朗读法。生动的说明易于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基于这一点,教师宜引导学生采用 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朗读中感悟事理。
.讨论法、点拨法。
一、物候和物候学的概念。(1-3)
二、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4一5)
J |纬度差异
大自然的语言]三、物候现冢来临的决定因素/经度差异
(6—10) 高下差异
〔古今差异
四、物候学研究的意义。(11-12)
.竞赛激励法。初中生有好胜心理,在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时,宜用此法,激发他 们的参与热情和学习兴趣。
.涵义品味法。对语言的理解运用尤须如此。
.延伸拓展法。扩展运用从课文中学到的物候知识,采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 物候知识,便于把课堂学到的知识转化为能力。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筛选主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 说明顺序;探究局部说明顺序,学习作者说明的技巧。
教学步骤:
一、课文导入
语言,“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列宁语)。我们人类通过语言输出信息,获取信息, 服务于学习、工作、生活,人类社会才得以生存和发展。同时,人类在生产、生活中不能没 有一个信息来源“大自然的语言”。大自然也有“语言”吗?它告诉我们人类什么?有什么 意义?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介绍“大自然的语言”的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
二、作者及相关资料介绍。(多媒体)
.竺可桢: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地理学家。我国近代地理学和近代气象学的奠基人。 所从事的科学教育、科学组织领导与科学普及工作,都有杰出的成就。特别是关于台风眼的 机制、台风的分类、东亚天气类型、中国季风气候、高空风向与天气预报的关系,中国气候 区划、气候与农业丰产的关系,物候学、气候变化以及天文学方面的二十八宿的起源问题等 研究,都有重大创新,达到。对中国近代高等教育有许多精辟的理论见解和 实际领导经验,培育了许多优秀人才。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部学部委员。
重要著作有《二十八宿起源之时代与地点》《物候学》(合著)《论我国气候的几个特点 及其与粮食作物生产的关系》《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国气候概论》等 300多篇,并留下1936年1月1日至1974年2月6日共38年又37天的日记,约900万字。 记有自己的言行、感想,工作上的主要情况和科学界的重要史料,体现了正直的为人和严谨 的治学精神。逝世后,人民出版社、科学出版社相继按年份出版日记,共分5册,约320
多万字。这在我国科学家中是第一次。
.二十四节气名称的意义
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立”是即将开始的意思,表示春、夏、秋、冬四季即将来 临。
夏至、冬至:古称“日北至”和“日南至”,表示盛夏和寒冬已经到了。
春分、秋分:“分”是平分的意思,表示这两天昼夜相等,正好处在夏至和冬至中间。
雨水:降雨开始,雨量增多。
惊蛰:开始打雷,气温上升,经过冬眠的动物开始活动。
清明:天气晴朗,万物滋生。
谷雨:雨量增多,谷物茁壮生长。
小满:麦类夏熟作物籽粒开始饱满,但尚未成熟。
芒种:麦类有芒作物成熟,晚季作物抢种时期。
小暑、大暑:“暑”是炎热的意思,表示这是一年最热的季节。
处暑:“处”是止的意思,表示夏天结束,气温开始下降。
白露:气温降低,出现露水。
寒露:天冷,露水很凉。
霜降:开始下霜。
小雪、大雪:开始下雪,至大雪时形成积雪。
小寒、大寒: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农谚是农民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所得经验的概括。一般为通俗的韵语形式,便于记忆, 对于传播生产经验和解释农业气象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中国各地农谚非常丰富。例如: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到。
麻雀囤食要落雪。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龟背潮,下雨兆。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泥鳏:静,天气晴。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三、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
.多媒体显示一年四季从春到夏到秋到冬的风景。声屏显示课文朗读。学生听读,初 步感知文意。
.教师提示需要积累的词语。(多媒体显示)
.学生读课文两遍,然后根据要求,快速准确地筛选信息,整体把握文意。(多媒体显 示阅读要求如下)
(1)什么叫物候?什么叫物候学?
(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
(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
学生分头筛选信息,然后用课文中的句子或用自己的话概括。请最先完成的同学举手示 意,教师为学生计时。
明确:
(1)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 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2)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 产上。
(3)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
(4)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 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
学生阅读有困难的大概是第(4)题。教师可提示学生注意一些标志性词语,如“首先 是为了……” “此外还有……” “对于……” “还可以……” “也可以……” “为 了……”。这些标志性词语对信息的筛选、概括很有参考价值。
四、划分段落层次,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选两位同学划分段落层次,理清全文思路,并板示,其余同学评价。
明确:
第一部分(1-3段)引出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二部分(4-5段)说明物候观测对农业的重要性。
第三部分(6T0段)说明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第四部分(11-12段)说明研究物候学的意义。
.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探究作者说明的技巧。
选两位同学用自己的话概括介绍本文的说明顺序。如有不同见解,其余同学可自由质疑 或说出自己的理解。
明确:文章首先介绍物候学研究的对象,然后以具体事例说明物候学对农业生产的重要 性,接着谈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最后说明物候学对于农业生产的重要意义。
教师作总结:通常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 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文章四 部分内容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第一部分引出说明对象,第二部分对此作具体阐释,第三部 分是第二部分的进一步深入,又是第四部分说明的基础。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 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精读课文6-10段,探究局部的说明顺序
.学生齐读6-10段
.提问: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四个因素的说明顺序能否调整(或互换)?这样安排有什 么好处?学生思考,同桌之间交流。
.明确:不能调整。这四个因素是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排列的。纬度影响最大, 经度次之,高下差异又次之,古今差异最次。另外,纬度和经度是在地球上位置的不同,第 三个因素是同一个地点的高下差异,这三者都是空间因素,最后一个则是时间因素,从空间 方面到时间方面又是一种排列顺序。对四个因素的解说由一个设问句引出,接下来用“首 先”“第二,,“第三”“此外,,等连接词,使这一部分层次井然,条理清晰,易于接受。
六、布置作业
收集几则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物候知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
.拓展延伸,转化课堂所学的物候学知识。
教学步骤:
一、揣摩语言,体会本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赏读文章第1、2两段,体会说明的生动性。
(1)学生齐读1、2段。
(2)教师用简洁的语言重新拟一个开头,要求学生与原文比较,说说它们不同的表达 效果。(多媒体显示)
“一年有四季,春夏秋冬,周而复始。每个季节都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几千年来,劳动 人民注意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
学生比较改文与原文不同的表达效果。改文简洁,直白,缺乏吸引力;原文用语形象生 动,富有表现力。
(3)精读1、2段,具体说说这一段文字写得好,好在哪里?
学生各抒己见,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阅读感受,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应以鼓励为主。
(以下供参考)
生1:课文开头一句“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采用拟人的修辞格写 春天到了,很形象,为下文的描写定了基调。不过我觉得有一点突兀,来得太匆促。
生2:其实,只要细细推敲“苏醒” 一词,就会心中有底。下文“冰雪融化,草木萌发, 各种花次第开放,……燕子翩然归来……布谷鸟也来了”这些自然现象展现了 “苏醒”的内 涵,给人带来一片扑面而来的春色。
生3:这两段文字写得好,好在用词形象生动。如“冰雪融化,草木萌发",“萌”字 准确地反映了草木开始生长的状况;如“繁花次第开放”,“次第”贴切地表现了花开的次 序,渲染了春天的气息;如“叶子渐渐变黄”,“渐渐”确切地表达了叶子枯黄的过程;如 “簌簌地落下”,“簌簌”模拟风吹落叶的声音,使人感到秋天的肃杀;如“风雪载途”, “载”恰当地描写了风雪飘落的程度。
生4:这两段文字好,好在修辞格的运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大自然写活了。如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苏醒过来” “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 载途的寒冬” “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耍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耍赶 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大自然似乎有人的思想感情,似乎都在为农民操心,唯 恐他们误了农事,这种手法大大加强了说明的生动性和文章的可读性。
生5:这两段文字好,好在对说明对象的烘托。它既生动形象地说明花草鸟虫的变化规 律和气候的密切关系,也以生花妙笔给人以强烈的悬念,从而为下文说明大自然的语言做了 充分的渲染和有力的铺垫。
(4)教师提示学生看注释①,问:“如把文章的标题改为‘一门丰产的科学一一物候 学',好不好? ”
学生明确:不好。失去了说明的生动性。“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说 法,易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多媒体显示下列句子,要求学生揣摩,体会说明语言的科学性。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 等花相比1960年迟10天左右,比1965年迟五六天。
(3)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 越往高处越早。不过研究这个因素要考虑到特殊的情况。
明确:加粗的词语限制较严密,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加线的句子表现了作者严 谨的科学态度和尊重事实的科学精神。
.教师总结:说明文以介绍给人知识为目的,所以要求说明语言宜简洁、准确、严密。 但有时为了增强说服力,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又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本文即是 一个很好的范例。
回顾前面所学课文,运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说明事物的例子也不少,请同学们列举一二。
生1:《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卢沟桥两旁石栏上的不同姿态的狮子:“有的母子相 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生2:《桥之美》一文中:“茅盾故乡乌镇的小河两岸都是密密的芦苇,真是密不透风, 每当其间显现一座石桥时,仿佛发闷的苇丛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畅的气。”
生3:《故宫博物院》一文中,写太和殿的外观:“在湛蓝的天空下,那金黄色的琉璃 瓦重檐屋顶,显得格外辉煌。”
二、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说明事物(多媒体显示)
燕子是益鸟,一对燕子一天可捕捉8000多只虫。
燕子善飞,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
燕子善于辨识方向,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越冬地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的隧 道,向目的地前进。
教师要求学生参考以上资料,结合自己对燕子的观察了解,写一段文字介绍燕子的某 一特点,尽量体现说明文的科学性和生动性。
学生构思写作。
选三四位同学读自己的片断,其余同学评价。
(参考)较好地片断有:
燕子善飞,妇孺皆知。其飞行速度每小时可达120公里,堪称是鸟类大家庭中最善于飞 翔的成员之一。燕子又具有高超的飞行特技:它们一会儿像箭一样贴墙飞行,一会儿又垂直 地冲向云天,一会儿又来个180。大转弯,一会儿又翼不振,翅不摇,干脆在空中滑翔几分 钟。
燕子老是在飞,似乎它们永不感到疲倦。可是有谁能想到这是它们自身的弱点造成的。 燕子有两只很小很小的小脚。瘦小的脚难以支撑燕子的身躯,使它们在地上站立时不能够灵 活地保持平衡。因此,它们学会了一切都在飞翔中解决的本领:在飞行中吞吃猎获物。在飞 行时饮水,甚至在喂自己的孩子吃饭时,也不是蹲坐在巢沿上,而是扑楞着翅膀,像直升机 那样停留在巢前的空中,将食物一一喂给孩子们。
燕子是一种勤劳的鸟。筑巢,"娶妻生子",抚养孩子,整天忙得不亦乐乎。燕子又是 个捕虫能手。一对燕子夫妻每天捕8000多只虫,除供自己所需外,大部分都用来喂养它们 那些似乎永远也填不饱肚子的孩子们。燕子吃掉大量害虫,对农业、林业有很大好处,所以, 燕子是益鸟,是人类的朋友。
燕子又是一种很聪明的鸟。欧洲的燕子在向南方老家飞行时,能够发现穿越阿尔卑斯山 的隧道。它们不是飞越高山,而是成群结队地穿过这些隧道,向目的地前进,从而节约了飞 行的时间和自己的体力。
三、延伸拓展,转化课堂知识
,并说明其中包含的物候知识。
生1: “清明前,开秧田”是根据节气确定“开秧田”的时间。
生2: “柳毛开花,点豆种瓜”是根据物候现象安排“点豆种瓜”的时间。
生3: “馒头云,天气晴”根据云彩的形状预测天气状况。
生4: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根据物候现象“雨中蝉叫”预测天气情况。
生5: “麻雀囤食要落雪”“猪衔草,寒潮到"。
生6: “蚂蚁垒窝要落雨”“鱼跳水,有雨来”“燕子低飞要落雨”“癞蛤蟆出洞,下 雨靠得稳”“龟背潮,下雨兆”“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 到”这些农谚都是根据物候现象预测天气情况。
,古代的诗歌也有不少反映物候知识。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就是一例。
联系课文中的物候知识,谈谈对这首诗的理解。(多媒体显示)
大林寺桃花
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生齐读诗歌,理解诗意。
明确: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诗人在初夏时节游览大林寺。四月,平地上正是春归芳 菲落尽的时候,但诗人却意外地发现在这高山古寺之中竟有始盛的桃花。诗人曾为春天的逝 去而伤感,重遇春景后,喜出望外,猛然“醒悟”至IJ:原来春天是转到这里来了。
这首诗正好说明了课文中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一一高度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 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
。
如盛夏时节到东北旅游,寒冬时节到南方旅游,爬山、观海等总会有新的发现。
四、课堂小结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一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文采 用逻辑顺序说明,思路清晰明了:描述物候现象一一做出科学解释一一追究因果关系一一阐 述研究意义。这种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方法和行文思路值得我们学习。本文语言严谨而生动, 兼具说明的科学性和生动性,是一篇极有价值的科普文。文章同时告诉我们:科学就在身边, 科学距离我们并不遥远。让我们零距离接触科学,从而热爱科学。
五、课外作业
根据本文所学物候学知识,分团小组拟定“爱护大自然就是爱护我们自己”的活动方 案,团支部审核后在团队活动中开展。
附板书设计:
中小学部编八下语文《大自然的语言》教案4教学设计资料教育教学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猜你喜欢
2025年陈鹤琴《家庭教育》读后感
4页
2025年重庆市房屋租赁合同范本最全
6页
极管共射放大电路分析
39页
2025年部编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检..
5页
2025年资管产品增值税带来的几个所得税问题
3页
2025年股权转让行为会计处理规范解析
4页
2025年第六章酸碱平衡和酸碱滴定法习题及答案..
19页
2025年租赁的种类
3页
2025年留守儿童帮扶记录表
5页
2025年电力电子技术简答题
12页
2025年物质的密度教学设计1苏科版优秀教案
4页
2025年浙江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模拟试..
6页
2025年浅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
5页
高考语文作文热点素材有时候一个不慎亦或是一..
8页
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的应用
10页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页数
:
10
收藏数
:
0
收藏
顶次数
:
0
顶
上传人
:
1660287****
文件大小
:
23 KB
时间
:
2025-02-11
相关标签
大自然的语言教学设计
教资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证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学设计
中学语文教学设计
教育学教学设计
教师资格证英语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教育教学论文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幼儿教育
小学课件
课外知识
爱心教育
教育管理
小学教育
最近更新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题..
2025年给老师的拜年新年的短信(锦集16篇)..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题..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题..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题..
山东大学毕业论文规范
面向环境监测的感知数据时空估计与展示方法..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题..
2025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案例(动力专业..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题..
2025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案例(动力专业..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题..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题..
2025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案例(动力专业..
关于音乐教师工作计划范文精选
2025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案例(动力专业..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筑工程实务考试题..
五年级语文期中试卷分析-(2)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职业能力倾向测验考试题..
2025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案例(动力专业..
感恩心得体会范文300字(28篇)
2025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案例(动力专业..
2025年公用设备工程师之专业案例(动力专业..
高效共识算法在协同建模平台中的应用-深度研..
2025年美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管理指南发..
林业桉树种植合作协议规范(2024年版)版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高中化学选修三晶胞省公开课一等奖全国示范..
在线
客服
微信
客服
意见
反馈
手机
查看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