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小学2024浙教版八上科学3.5体温的控制 学案教育教学资料.docx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小学2024浙教版八上科学3.5体温的控制 学案教育教学资料 】是由【177218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1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小学2024浙教版八上科学3.5体温的控制 学案教育教学资料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浙教版八上§ 3. 5体温的控制 学案
姓名
[学习目标]
1、掌握恒温动物的定义;
2、了解产热和散热的部位、方式及过程;
3、了解脑干对体温平衡的调节过程;
4、了解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
一、知识点梳理:
1、在动物界中,和 属于恒温动物。
2、恒温动物的体温并不是一个固定值,而是一个,会随着昼夜、、、 、精神状态和体力活动等情况的不同,在一定的范围内波动。
3、人和动物体温的调节是通过调节 和 进行的。
4、冬天,气温降至0久以下时,人体内部的温度是 左右;到了夏天,气温高达40久时,人体内的
温度 左右。当外界环境温度变化时,人的体温不随之发生变化,而保持 o
5、一般情况下,测量人体体温的部位为、、等处。不同部位测得的温度值有所不同。
6、恒温动物和人类能够维持稳定的体温,是因为机体的 和 两个生理过程保持 的结果。
7、通常,人在安静情况下主要由 产热为主;而运动情况下则以 产热为主;
8、正常情况下,人体90%以上的热量是通过 散发出去的。而皮肤直接散热的多少,取决
于 与 之间的温度差,而人体表面的温度可以通过 的多少来加以调节。
9、当外界温度 体表温度,直接散热不能发挥作用时,成了主要的散热方式。
10、中暑的原因:①在高温环境中,人体由于未能及时有效地发挥 功能;②因过高的环境温度超过
了人体能力的 最大限度,产热多而 困难,便会出现中暑现象。
11、人的体温一般都为 左右,主要是通过 的来调节和控制的。同时,在不同温度环境中人
的姿势和,特别是人为了保温或降温所采取的措施,如 等,对体温调节也有一定的作用。
二、例题讲解
例题1、小明在1000米中长跑测试中,大汗淋漓,小明此时()
,产热大于散热
,产热小于散热
,散热增加

例题2、如图表示甲、乙两类动物的耗氧量(产热量)与环境温度的变化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乙可能是青蛙 ,乙可能是狗
,乙可能是鱼
,乙可能是人类
2金匕 IOT: V同
(例题3图)
(例题2图)
例题3、如图是正常人体体温调节的曲线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产热量和散热量达到平衡
,散热量增加是由于人体体温与环境温度的差距加大造成的
,散热量减少,这是体温调节中枢作用的结果
,由于环境温度低,散热量大于产热量
例题4、某校学生在暑期军训中,一女生恶心呕吐,出现昏厥现象,下列处理不妥的一项是( )

、十滴水等 ℃酒精擦身降温
例题5、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黄腹角雉在发育过程中体温调节功能的变化情况,如下实验:①…;②一组置于 环境温度为20C的条件下饲养,另一组置于环境温度为30℃的条件下饲养,饲养方式相同;③每天测 定其中一只雏鸟的体温,记入表格;并测量两组雏鸟在安静状态下的产热量,将结果处理后绘制图象:
日龄
1
2
3
4
5
6
体温(℃)






日龄
7
8
9
10
11
12
体温(℃)






(1)步骤①是 O
(2)观察表格中的信息,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雏鸟在9日龄后才基本具备了恒温能力。你认为这个结论
是否可靠?并说明理由 o
(3)分析图象可知,雏鸟在9日龄后,安静状态下它在20℃恒温房间内的产热量总高于在30℃恒温房 间内的产热量。结合人体体温调节的相关知识,请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o
三、随堂练习:
1、如图表示人体在某种状态下组织、器官的产热百分比,下列有关分析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生命现象
原因分析
A
人的体温恒定
产热和散热达到平衡
B
睡梦中拍打蚊子
神经调节
C
坂后血糖含量略有上升
胰岛素分泌不足
D
向光性
生长素在背光一侧分布多
,剧烈运动时的产热器官主要是骨骼肌
2、对自然界存在的生命现象及相应的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3、恒温动物体温的特点是( )

,但温度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
,
但各部位温度保持不变
温度也是在很小范围内波动。
4、皮肤散热的多少主要取决于( )


5、人体在寒冷环境里保持体温恒定主要靠( )
,血流量多,皮肤温度升高
,血流量少,皮肤温度降低
6、在某地举行的山地越野比赛中,因遭遇极端天气,



D.
有运动员因患“低温症”而使身体受到严重伤害。“低温
症”是人体由于产热减少,散热增加,而导致体温低于35久的疾病。下列有关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 中,错误的是( )
,不需要神经系统和激素调节的作用
,运动员由于产热小于散热而患“低温症”
,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散热减少
,体温恒定是产热和散热动态平衡的结果
7、人体的体温在 中的体温调节中枢控制下,使 和 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体温保持相
对恒定,这是人体进行正常 的必要条件。体温过高或过低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利影响。
8、某健康学生对自己的体温及生活环境温度进行了一段时间的测量,结果如图所示。
1UU 22"1
(1)人体正常体温保持在 C左右,
(2)在寒冷环境中人体通过 产热、
由此可以判断图中 曲线表示该学生体温变化。
散热来保持体温恒定。
四、课后练习:
1、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在()

2、关于人的体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B.
D.
3、恒温动物比变温动物更有生存优势的原因是( )
B.
D.
4、调节体温恒定的结构是( )
B.
D.
5、人体在寒冷环境里保持体温恒定主要靠()
B.

人的体温昼夜有所波动 正常人的体温是一个固定值
恒温动物需要的食物少
恒温动物所需能量少
脑干中体温调节中枢
小脑中体温调节中枢
骨骼肌打颤
,皮肤散热少

6、在寒冷的环境里,人体内的产热量会明显增加,与此关系最密切的调节因素是()

7、在气温35T的环境中,下列情况更容易使人中暑的是()

8、小明前几天因感冒在家休息。在父母的嘱咐下,小明每隔2小时对自己的体温进行了测量,并记录在下 表中(在15: 00测定体温后小明服用了退烧药)。对此,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15:00
17:00
19:00
体温/汽







,体内产热的器官主要是内脏
,而是在一定范围内变化
,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 00~13: 00间,其体内的产热与散热保持相对平衡
9、2021年5月22日13 : 00左右,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进行到高海拔赛段20km至 31km处,出现了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气温骤降,部分参赛人员出现了失温现象:人体核 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一系列症状。
(1)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是由于人体的产热(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散热。
(2)请写出失温时及时施救的措施:。(写出一条) 10、如图表示外界气温改变时,皮肤中血管的收缩和舒张情况,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甲图中情况发生时,外界气温 ,皮肤内血管,血流量
,皮肤的温度会,由皮肤直接散发的热量会 o
(2)乙图是在 情况下发生的,同时汗液的分泌,从而使人体的散热量
这样,可使人的体温保持正常。
(第10题图)
11、如图所示是健康人在某一段时间内体内不同器官产热量的百分比,请回答:
(1)根据图中数据分析,此人在这一时间段内从事的活动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2)该人体温能维持稳定,主要是产热和散热两个生理过程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这个动态平衡的调 节过程受人体脑干中的 控制。
12、人体患病毒性感冒容易导致发热,发热过程分为体温上升期、高温持续期和体温下降期。如图为体温 上升期机体体温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体温调定点”是调节体温于恒定状态时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预设 的一个温度值,正常生理状态下为37℃。
(1)皮肤中的冷觉感受器受到寒冷刺激后,人体会出现皮肤血管收缩的反应,此过程中下丘脑属于反 射弧中的 (填结构名称)。
(2)患病初期,人体 (填图中某生理过程)而形成“寒战。。℃ 高温持续期,人体产热量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散热量。
(3)体温下降期,身体会作出哪些反应来增加散热使体温回到正常值? (写出1条即可)
(4)据图分析可知,体温调节是通过 这两者共同协调、同时作用达成的。
13、如图为人体体温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环境温度较低时,皮肤血管会,骨骼肌会,甲状腺分泌活动会 o
(2)神经和激素都可以对体温进行调节,其中以 调节为主。




皮肤温度
出汗率
100%



50%
I® I® J® /⑩ 皮肤血管立毛肌内脏骨骼肌汗腺仔上腺甲状腺 (第13题图)
14、如图表示某健康男性在45c室内安静状态下的体内温度、皮肤温度和出汗率的变化,第25分钟时,此 人饮入冰水。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时间(min)
(第12题图)
(1)在。〜25min内,此人皮肤温度低于体内温度的主要原因是。
(2)据图分析饮用大量冰水导致皮肤温度升高的变化是如何引起的? o
(3)在45℃的室温环境中,人体皮肤内的 接受刺激,将兴奋传入 的体温调节中枢,
使皮肤血管,血流量,汗液分泌,从而使散热量增加,体温保持恒定。
15、小白鼠是恒温动物,为了探究小白鼠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位于脑干上端),某科研小组进 行了如下实验:
第一步:取两只健康的、性别与生理状况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标记为甲、乙;
第二步: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鼠的下丘脑,乙鼠不做处理;
第三步:把甲、乙两鼠置于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24小时, 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该实验的变量是 o
(2)若甲鼠体温,乙鼠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有关;若甲、乙两鼠体温: 则下丘脑与体温调节无关。
(3)以上实验步骤中还存在两点缺陷,这两点缺陷分别是 和 。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2、温度范围性别年龄环境温度
4、37℃ 还是37℃相对恒定
6、产热 散热 动态平衡
8、皮肤 皮肤表面 外界环境 流经皮肤血液
10、体温调节体温调节散热
12、行为 增减衣服(取暖等合理均可)
1、鸟类哺乳类
3、产热散热
5、直肠 口腔腋窝
7、内脏 骨骼肌
9、等于或超过 汗液蒸发
11、37℃ 体脑干中温调节中枢
二、例题讲解:
例题1、C
解析:小明在1000米长跑测试中,由于剧烈运动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身体的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 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加,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C符合题意。
例题2、A
解析:由图可知甲动物的耗氧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说明甲是恒温动物,而乙动物的耗氧量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升高,说明乙是变温动物,猫是恒温动物,青蛙属于变温动物,A符合题意。
例题3、D
解析:A、人体具有维持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即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图中散热量基本不发生变化,说明基 本不发生变化,A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环境温度从25。(2下降到10久时,机体与环境的温差变大, 散热增加,B正确,不符合题意;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是因为环境寒冷时毛细血管收缩、血 流量减少,使得散热量减少是体温平衡调节的结果,C正确,不符合题意;D、时间在t3以后,散热量 减少,同样产热量也减少,但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符合题意。
例题4、B
解析:中暑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体温过高导致的,在患者身上擦酒精或白酒后,酒精容易蒸发,且蒸发过 程需要从人身上吸收热量,致使人体温度降低。由于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所以经常被用于中暑病人 的治疗上,如酒精很容易蒸发,可以在患者身上擦酒精、或者敷湿毛巾、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等。
例题5、(1)选择刚出生的大小相近的健康幼鸟10只,平均分为两组 (2)不可靠;另测一只雏鸡的
体温,无法排除偶然性 (3)在高温环境中,黄腹角稚同化的能量用于产生热能,维持体温,更多的
用于生长、发育
解析:(1)由实验步骤可知,第二步开始把两组幼鸟放在不同环境中饲养,因此第一步是选择刚出生的大 小相近的健康幼鸟10只,平均分为两组;2)由步骤三可知,每天只测定其中一只幼鸟的体温,存在偶
然性,数据和结论都不可靠;(3)鸟类是恒温动物, 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
三、随堂练习:
在20℃环境中,其产热量要大于30C环境中的幼
1、D
2、C
7、脑干产热 四、课后练习:
3、D 散热
4、C 生命活动
5、D
8、 (1) 37
6、

A
(2)增加
减少
1、C 2、B
9、(1)小于
3、C
4、B
5、D
6、D
(2)从减少散热角度:脱掉湿衣服,换上干衣服;
7、B
增加衣服;
8、C
寻找有遮蔽的场所等。从
增加产热角度:补充热糖水、高能量等食物。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救助措施。(合理即可)
⑴较高舒张增加升高增多(2)寒冷减少减少
(1)看书(安静的活动都可)(2)体温调节中枢
(1)神经中枢(2)骨骼肌收缩;等于(3)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等(4)神经和激素
(1)收缩战栗(2)增强神经
(1)汗液蒸发,散失热量 (2)饮用冰水后,体内温度降低,出汗减少,散失热量减少,加上外界
温度高于皮肤温度,导致皮肤温度升高(3)温觉感受器;脑干;扩张;增加;增多
15、(1)乙(2)不恒定;恒定 (3)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要有重复实验,仅用两只小白 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
参考答案:
一、知识点梳理:
2、温度范围 性别 年龄 环境温度
4、37℃ 还是37℃ 相对恒定
6、产热 散热 动态平衡
8、皮肤 皮肤表面 外界环境 流经皮肤血液
10、体温调节体温调节散热
12、行为 增减衣服(取暖等合理均可)
1、鸟类哺乳类
3、产热散热
5、直肠 口腔腋窝
7、内脏 骨骼肌
9、等于或超过 汗液蒸发
11、37℃ 体脑干中温调节中枢
二、例题讲解:
例题1、C
解析:小明在1000米长跑测试中,由于剧烈运动机体产热大量增加,通过身体的神经调节,引起皮肤毛细 血管舒张和汗腺分泌增加,导致散热加快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C符合题意。
例题2、A
解析:由图可知甲动物的耗氧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少,说明甲是恒温动物,而乙动物的耗氧量随着温度 的升高而升高,说明乙是变温动物,猫是恒温动物,青蛙属于变温动物,A符合题意。
例题3、D
解析:A、人体具有维持体温平衡的调节机制,即产热量等于散热量,图中散热量基本不发生变化,说明基 本不发生变化,A正确,不符合题意;B、当环境温度从25久下降到10久时,机体与环境的温差变大, 散热增加,B正确,不符合题意;C、时间t2以后,散热量减少,是因为环境寒冷时毛细血管收缩、血 流量减少,使得散热量减少是体温平衡调节的结果,C正确,不符合题意;D、时间在t3以后,散热量 减少,同样产热量也减少,但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使得体温维持相对稳定,D错误,符合题意。
例题4、B
解析:中暑的主要原因是患者的体温过高导致的,在患者身上擦酒精或白酒后,酒精容易蒸发,且蒸发过 程需要从人身上吸收热量,致使人体温度降低。由于蒸发吸热,有制冷作用,所以经常被用于中暑病人 的治疗上,如酒精很容易蒸发,可以在患者身上擦酒精,或者敷湿毛巾、给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等。
例题5、(1)选择刚出生的大小相近的健康幼鸟10只,平均分为两组 (2)不可靠;另测一只雏鸡的
体温,无法排除偶然性 (3)在高温环境中,黄腹角稚同化的能量用于产生热能,维持体温,更多的
用于生长、发育
解析:(1)由实验步骤可知,第二步开始把两组幼鸟放在不同环境中饲养,因此第一步是选择刚出生的大 小相近的健康幼鸟10只,平均分为两组;2)由步骤三可知,每天只测定其中一只幼鸟的体温,存在偶
然性,数据和结论都不可靠;
(3)鸟类是恒温动物,
在20℃环境中,其产热量要大于30C环境中的幼
鸟,只有这样才能维持体温的恒定。 三、随堂练习:
1、D 2、C 3、D
7、脑干产热 散热 四、课后练习:
1、C 2、B 3、C
4、 C 5、 D
生命活动8、(1) 37
4、 B 5、 D
6、A
甲 (2)增加
6、D 7、B
9、(1)小于 (2)从减少散热角度:脱掉湿衣服,换上干衣服;增加衣服;
减少
8、C
寻找有遮蔽的场所等。
增加产热角度:补充热糖水、高能量等食物。必要时进行心肺复苏等救助措施。(合理即可)
10、⑴较高舒张增加升高增多(2)寒冷减少减少
11、(1)看书(安静的活动都可)(2)体温调节中枢
12、(1)神经中枢(2)骨骼肌收缩;等于(3)汗腺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等(4)神经和激素
13、(1)收缩战栗(2)增强神经
14、(1)汗液蒸发,散失热量 (2)饮用冰水后,体内温度降低,出汗减少,散失热量减少,加上外界
温度高于皮肤温度,导致皮肤温度升高(3)温觉感受器;脑干;扩张;增加;增多
15、(1)乙(2)不恒定;恒定 (3)实验前要先测定甲、乙鼠的体温;要有重复实验,仅用两只小白 鼠进行实验有一定的偶然性

中小学2024浙教版八上科学3.5体温的控制 学案教育教学资料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772186****
  • 文件大小200 KB
  • 时间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