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共8篇).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3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共8篇) 】是由【hah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共8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共8篇)
篇1: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
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祭十二郎文》
一、掌握下列重点词语
1、衔:乃能衔哀致诚(怀着)
2、怙:不省所怙(依靠,指依靠父亲)
3、止:当来省吾,止一岁(留居,住)
4、孥:请归取其孥(nú)(妻子儿女)
5、果:当不果来(成为事实,结果)
6、蒙:而不克蒙其泽矣(承受)
7、兆:终葬当于先人之兆(也可作“垗”,墓地)
8、窆:窆(biǎn)不临其穴(下葬,下棺入穴)
9、尤:其又何尤(怨恨)
二、通假字
1、羞: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
2、零丁: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世: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三、一词多义
1、诚:
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
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
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3、以:
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
①不自所怙(知道,动词)
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
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
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
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
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7、终:
①言有尽而情不可终(尽,动词)
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
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
②将成家而致汝( 使……来,使动)
9、就:
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知:
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
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11、其:
①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她的,代嫂嫂,代词)
②诚知其如此(它,代事情,代词)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难道,副词)
④其信然邪?其梦邪?(是……还是……,动词)
⑤又可冀其成立邪(他们,代词)
⑥其又何尤?(这,代词)
⑦吾其无意于人世矣?(大概,恐怕,副词)
⑧敛不凭其棺(你的,代词)
四、词类活用
1、西: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夭: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3、业: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4、视: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
5、致: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6、全: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动)
7、殒: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使……丧亡,使动)
五、古今异义的词
1、成家:将成家而致汝(成家:①古义:安家。②今义:男子结婚。)
2、少年:吾与汝俱少年(少年:①古义:青年男子。②今义: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
3、志气:志气日益微(志气:①古义:精神。②今义: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4、几何:死而有知,其几何离(几何:①古义:多少。②今义:几何学。)
5、强者:少而强者不可保(强者:①古义:强壮的人(生理上)。②今义:坚强的人(心理上)。)
6、成立: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成立:①古义:成长立业。②今义:创立,有根据。)
六、句式
1、惟兄嫂是依(惟……是,宾语前置)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介词结构后置)
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宾语前置)
4、从兄嫂归葬(于)河阳(省略句)
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其……其,固定格式,表选择,是……还是)
七、难句翻译
1、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译: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
2、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译:你来探望我,住了一年,你又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
3、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译: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结果你没有来)
4、诚知其如此,虽万乘(shèng)之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译:如果知道会这样,即使是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5、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译: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
6、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译:这就是天理不可以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7、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译:装殓不能亲临你的棺前,入葬不能亲临你的墓穴。
8、言有穷而情不槿终
译: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
篇2:祭十二郎文








篇3:祭十二郎文..
祭十二郎文..
教学目标:
1、 基础知识目标:以情动人的文笔,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准确反映笔者 思想境界。
2、 思想教育目标:亲情――真实 情感的展示。
3、 能力培养目标:指导学生体味其用词的精练准确和生动形象。
教学重点:
本课主要是以情动人,在指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之后,让学生找出叙述作者亲情的语句,进而分析作者叙事陈情怎样逐层深入,达到抒情的目的。
教学难点:祭文的情感。
教学方法:反复诵读的新授课。
教学时间:二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
《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世界最美的坟墓》等优秀的外国祭文,让我们领略了他们的文化特色,今天我们来看看自己的文化中颇受褒扬的祭文样式。
二、板书课题――   《祭十二郎文》
三、介绍作者和该文的评价:
韩愈简介: 韩愈,字退之,也称韩昌黎,唐代著名文学家。尤以散文著名,有“文起八代之衰”的美誉。他生活在中唐时期,在文学方面影响很大,他的主要贡献是与柳宗元一起倡导了“古文运动”,恢复先秦、西汉的优秀散文传统,摒弃南北朝以来矫揉造作的骈体文,他主张文章要有充实内容,学习古文应“顺其意而不顺其辞”,“惟陈言之务去”,力求“文从字顺”,这些主张是进步的积极的,并对后世产生很大影响。韩愈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作品收在《昌黎先生集》。宋代欧阳修、“三苏”父子、曾巩、王安石,明清两代归有光、唐顺之、方苞、姚鼎等许多著名散文家都是继承了韩柳的文学传统或受其明显的影响在各自的散文创作中取得辉煌成就。
韩愈在散文创作中 , 实践了他的文学主张写了大量的政论、赠序、杂说、祭文、墓志铭 , 他的议?id=366
五、课文分析(参考网址:)
(一)阅读讲析
1、鉴赏古代散文,要强调朗读,要以阅读为基础。读懂是前提,然后才能走进作者创造的意境,联想想象,体会作品内涵,与作者同悲同喜。
2、讲析:
《祭十二郎文》全文共十二自然段。
第 1 自然段交代了写祭文的时间,叔侄关系、远奠的方式。用第二人称写法,如与亡者衔哀面语,虽说此段是祭文固定格式,但饱含深情至哀,确立了全文的情感基调。
第 2 自然段诉说自己的家世的不幸,在不幸中叔侄二人“未尝一日相离”,情同手足。
第 3 自然段回忆与十二郎离别后的三次见面和三次见面未果的经历,痛惜成年后二人离聚不定,竟成永诀,为此抱恨终身。
第 4 自然段哀叹自己未老先衰本该早死而未死,十二郎年少康强,不该早死而竟死,两相对照极度悲哀。
第 5 自然段倾诉自己遭受巨大打击精神恍惚,对十二郎的死不愿相信又不得不相信的惨烈心情。
第 6 段表达自己希望“从汝而死”,死后与侄儿相见的愿望,倾诉视死为幸的`至悲至痛。
第 7 自然段联想到自己的和侄儿的孩子,说他们难以健康成长,悲痛至极连忌讳和不吉利都不顾及了。
第 8 自然段推断侄儿猝然而死的病由,倾诉自己“未始以为忧”的痛悔之情。
第 9 自然段推测侄儿的死期,倾诉自己不能确知侄儿死期的悲哀。
第 10 自然段吊慰遗孤,为侄儿安排身后事,告慰侄儿在天之灵。
第 11 自然段为侄儿的死而归罪自己,恸哭长号,告诉侄儿自己已是万念惧灰,仅存替侄儿教子嫁女的心愿而已。
第 12 自然段全文结束,“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为侄儿的死而痛伤不已。”
全文 12 段环环相扣,以悲痛之情为线索组织全文,体现思路的发展,先回忆叔侄相依为命,感情至深,这是前提;接着围绕侄儿的死叙写自己的惶惑、痛悔和强烈的感情震荡,为高潮奠定基础;最后诉说自己的心迹,在恸哭长号中伤痛之情达到高潮。全文写来情真意切,感人至深,读后令人潸然泪下。
(二)鉴赏要点
对于本文,我们可以抓住以下几个要点进行鉴赏。
1、设疑:作者何以对侄儿的死悲恸欲绝?结尾的“言有穷而情无终”舒什么样的情?
明确:为世间少有的哀情――
( 1 )悲家事不幸;
( 2 )悔“旅食京师”;
( 3 )叹未老先衰;
( 4 )恨小病丧命;
( 5 )哀后辈孤苦;
( 6 )疚丧葬难周。
2 、在深沉的叙事中倾泻情感。
侄儿的突然死去使作者想到身世的不幸、家世的凄凉,父母早逝全赖兄嫂抚养,自己的孤独全凭有侄儿相依相慰;侄儿死后,其子女幼小无依而自己未老先衰,万念惧灰。
一幕幕一桩桩,回忆过去,面对现实,叙述时不加修饰,不做渲染,诉说琐事显得平淡,但字字句句发自骨肉至情,真实而且深沉。
在深沉的叙事中融着作者奔流起伏而倾泻的悲伤之情。开篇是含着眼泪的诉说,进而呜咽抽泣,进而泪流满面,安排侄儿身后事时已是号淘痛哭,直到罪己责己已竟是顿足捶胸,呼天抢地了。
在情感的倾泻中,有怀念、有感激、有悔恨、有哀愤、有自咎、有乞望,或徐或疾,或高或低,直至“言有穷而情不可终”仍是悲哭不已。可以想见,作者一面哭一面写,一面写一面哭,一边叙述一边抒情,百思萦集,情不能已,真是催人泪下。

2025年祭十二郎文文言文知识点(共8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haha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