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科学技术成就初中历史教案(共15篇).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科学技术成就初中历史教案(共15篇) 】是由【wawa】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科学技术成就初中历史教案(共15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科学技术成就初中历史教案(共15篇)
篇1:科学技术成就初中历史教案
1 教学分析

知识与能力
掌握“两弹一星”及载人飞船的名称和发射时间,并能分析其成功研制的意义,了解我国文化事业的发展状况。根据数字资料分析“籼型杂交水稻”的推广价值,掌握搜集整理、分析资料的技能。了解邓稼先、袁隆平、屠呦呦等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图书馆、互联网搜集和整理有关“两弹一星”的资料,学习查找和收集材料的方法;分析“两弹一星”、载人飞船等研制成功的意义,提高学生对现实的洞察力和对未来的预见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从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历程中,体会“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这句话的含义,启发学生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决心和信心

教学重点:“两弹一星”的研制成功和“籼型杂交水稻”、青蒿素培育推广的意义、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教学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重大科技成就的原因。
2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谈到科学技术成就,大家会联想到信息化、数字化等等。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人们会想到的是原子弹、氢弹、导弹、人造地球卫星等。因为当时只有极少数国家掌握这些顶尖技术。新中提出,就是勒紧裤腰带,也要搞出我们的原子弹。可想而知,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多么险峻!
为此我们实现了“两弹一星”的梦想。图片反映的就是“两弹一星”,当然,“两弹一星”还有另外一个版本,就是核弹、导弹和卫星。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18课:科学技术的成就。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从“两弹一星”到漫步太空

篇2:科学技术成就初中历史教案

知道“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籼型杂交水稻”的培育推广等标志性成果。

本课位于《中国历史》八年级下P90——93,建国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先后研制成功了原子弹、氢弹、人造地球卫星等,产生了一批以袁隆平为代表的爱国科学家。

本课内容学生知道一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从中学会相互认同,相互接纳;探究的过程是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从未知到已知的自主探索过程,通过亲身体验,提高运用史料的能力,感知学习与认知过程。

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节内容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建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同时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使之在校园网上运行,通过大量有关资料的提供和问题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讲解建国40多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尤其是有些科技研究成果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建国后科学技术的主要成就和杰出的科学家的事迹。

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教学过程:
教学
步骤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新课 教师展示一组“日军侵华暴行”图片和爱国志士冯如和他的飞机图片,播放“从神一到神七”录像,导入新课。 教师创设情境,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
篇3:科学技术成就初中历史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建为代表的杰出科学家及其历史性的重大贡献。
2、通过对新中国成立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成就的讲述与原因的分析,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3、通过学习几位杰出科学家的突出事迹,引导学生找出这些科学家成功的共同原因,以培养学生探究、例证、分析和归纳等综合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信息技术制作多媒体课件,通过大量有关资料的提供和问题设计,创造学生自主学习的环境;通过“两弹一星”和杂交水稻等科学技术成就的讲解,训练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的方法;结合本校参与的国家级课题《历史教学与情商教育》和独立承担的厦门市思明区十一?五规划课题《文学作品在历史教学中应用的研究》的课题开展,引用部分文学作品资料,培养学生利用文学作品学习历史课程的方法,努力提升学生的情商。
2、通过讲述法、例证法、分析法、图示法、启发法等方法,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建国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国的科学技术取得了累累硕果。有些尖端科学技术已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震动了整个世界,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强烈情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老一辈科学家为振兴中华刻苦钻研、奋发图强的先进事迹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青少年学生应该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继承和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进一步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3、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的深刻含义。我们中华民族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才能昂首阔步续写“感动中国、震动世界”的新篇章!
三、教学重难点
(一)重点
1、“两弹一星”;2、袁隆平和杂交水稻。
(二)难点
1、如何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准确简练地讲述科技知识。
2、如何引导学生分析建国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的原因。
四、教学过程
篇4:《科学技术的成就》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够简单说出“863”计划出台的经过;了解“863”涉及的领域、总体目标及目前取得的研究成果、影响;搜集资料、列举计算机网络技术给我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的便利;了解信息技术的一些知识,增强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技能。
通过上网、去图书馆或调查的方式查找并搜集“863”研究成果,提高搜集、整理、展示有效信息的能力;畅想高科技发展的未来,培养丰富的想象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分析高科技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事物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分组收集成果资料,举办小型的“863”成果展。
(2)在课堂上开展历史小辩论“学生上网是利大还是弊大”。
(3)在了解“863”取得成果的同时,学生设计未来生活的蓝图。
(4)学生表演短剧《“玩”网者的悲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科学无所不在,科学创造奇迹;认识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增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和信心,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竞争意识;培养勤奋学习、热爱科学的情感,提高创新意识,树立用科技知识创造美好明天的理想;培养正确的计算机网络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863”计划的制定。处理方法:(1)通过课前分组查找资料,加强对“863”计划的理解(2)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领域的材料,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选取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
难点:对“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的正确理解。处理方法:用具体的数字,生动的事例深入浅出地阐明科学论断。
教学工具
多媒体工具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课前,老师请我们班李阳同学在自己家用数码相机拍摄一组照片。现在请李阳同学给大家介绍一下。
生:我家住在一百多平米的三居室,这台高清晰度电视,可以让我尽情享受美妙震撼效果;可视电话,可以让我很容易地看到远在他乡的亲人。洗衣有洗衣机,做饭有微波炉,吃剩下的可以进冰箱,一台液晶电脑,上了宽带与世界联网,天下风云变幻尽收眼底,全球各种资讯自熟于胸……
师:李阳同学的介绍,让我们感受到数字化家庭的现代气息。在他的介绍中,有许多是我国在信息、自动化技术等领域的高科技产品,哪位同学说一说?
生:数码相机、高清晰度电视、可视电话、微波炉、液晶电脑、冰箱、洗衣机等
师:可见,当今高科技就像空气一样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小到衣食住行,大到国家建设,无处不闪耀着科技的光芒。八十年代以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科技离不开一项宏伟的科学工程,那就是──
生:863计划。
师:863计划是怎样制定出来的?已经取得了哪些成果?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学习“科学技术的成就(二)”,走进863,感受高科技带给我们的幸福和思考。(出示课题)
互动探究:
师:(幻灯片)人类迄今为止,历经了三次科技革命:在18世纪60年代,以蒸汽机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蒸汽时代”,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英、法、美等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在19世纪70年代起,以电力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带入了“电气时代”,在这次工业革命中尤为突出的美国逐渐成为世界上最富强的国家。这说明了什么?
生:说明哪个国家在科技革命中占了优势,就会在此后一定时期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师:对,(幻灯片)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以来,以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为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开始于美国。(教师适当解释图片内容),到了70年代中期,第三次科技革命进入新阶段,高新技术的发明和使用层出不穷,令人应接不暇,各国科技竞争更加激烈。世界各国都把抢占科学技术前沿目标、发展高科技作为进入21世纪的决定性因素。为此,许多大国纷纷出台了科技发展规划,都有哪些?
生:20世纪80年代,美国率先提出了“星球大战”计划,随后西欧提出了“尤里卡计划”,苏联和东欧国家提出了“科学技术进步综合纲要”,日本提出了“今后十年科学技术振兴政策”
师:“星球大战”计划和“尤里卡计划”是我们大多数人日常耳熟不能详的概念。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
生:“星球大战”计划正式名称是“战略防御倡议”,其主要是建立以反弹道导弹武器为主的多层综合防御系统,用以在可能发生的核大战中拦截并击毁对方发射过来的弹道导弹,保护美国及其盟国。
生:尤里卡计划,“尤里卡”原是古希腊语,意思是:“好啊!有办法啦!”古希腊学者阿基米德,有一次在浴盆里洗澡,突然来了灵感,发现了他久未解决的计算浮力问题的办法,因而惊喜地叫了一声“尤里卡”,从此发现了阿基米德定律。尤里卡计划是西欧在面临巨大挑战和压力的情况下“自我觉醒”的产物。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欧在科技,尤其是高科技方面渐渐落后于美国和日本,进入80年代后,差距进一步拉大。

2025年科学技术成就初中历史教案(共15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awa
  • 文件大小60 KB
  • 时间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