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活动论文:幼儿口语交际在区域活动中激活
摘要: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它整合了以前的“听”与“说”,其功能又超过了“听”与“说”,它旨在“培养幼儿倾听、表达和应对能力,使小朋友从小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可见,从“口语交际”的角度提要求,涵盖面更广,体现了语言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的性质,有利于增强学生在现代社会中的生存能力。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和关键期。可见,这一时期,正是幼儿学语言、用语言的最佳时期,教师应多方位、多角度强化训练口语交际,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
关键词:区域活动;口语交际;激活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一个人的智力发展和他形成的概念的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取决于语言的。”可见,语言是人们交流思想、发展智力的重要工具。《纲要》指出:“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因而,说话训练应以听为基础,以说为中心,循序渐进,做到听、说、思三结合。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摸索出如下的训练方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下面谈谈本人在幼儿区域活动中进行口语训练的三点体会。
一、营造氛围,让幼儿有话欲说
《纲要》指出:“要提供普通话的语言环境,帮助幼儿熟悉、听懂并学说普通话,鼓励幼儿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发展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在区域活动中组织语言游戏,创造说话情境,让幼儿“临摹”玩法,在玩中说,气氛热烈,能促使幼儿主动接受说话训练。加之现场情境历历在目,妙趣横生,能有效训练幼儿语言的形象性、生动性和情趣感。如教师把小卡片放进篮子内,然后任选一首幼儿最熟悉的儿歌,让幼儿按节奏把篮子往下传,当儿歌结束,篮子在谁的手上,就让这位幼儿挑选一张卡片,说出卡片上的东西的名称及外形特征,或让这位幼儿说一句特定的日常用语,如,我能玩你的玩具车吗?请借给我玩好吗?等等。也可按快板形式,边拍手边一个问一个答,如,一个问什么绿绿,一个答草地绿绿,或问绿绿的什么,答绿绿的青菜、荷叶。也可以训练幼儿说相反词语,如教师扮警察出示红绿灯、幼儿扮司机,模仿开车动作到岗亭前,警察说个词语,小司机要说出其相反意思的词语,说对了,警察出绿灯,让小司机把车开过去。这样在幼儿与同伴进行游戏交往中重复、强化、巩固语言,通过角色的扮演,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创设情境,让幼儿有话可说
区域活动是一个个的小环境,教师可通过材料的提供让区域活动成为幼儿自主的语言环境。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所喜欢的活动内容,整个身心处于一种积极而愉快的状态,我们应让每个区域活动的小朋友表达自己心中的感受,均有话可说。
。在自然角,教师可创设“豆宝宝的成长过程”,活动前引导小朋友每人种三瓶豆豆,一瓶豆宝宝浸在水里,一瓶种在土里(没有盖瓶盖),还有一瓶种在密封的瓶子里,既不放水也不放土。一段时间后引导幼儿观察,交流自己的豆宝宝成长情况。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交往能力,又发展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根据幼儿年龄特点与认知水平,教师要有的放矢地提供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图书、小卡片等适宜的操作材料、阅读材料投放在阅读区,引导幼儿说出画面上的内容,鼓励幼儿敢于将自己阅读的儿歌、故事等朗诵给同伴听,从中感受语言的优美,模仿学习语言的优美词句。如幼儿在阅读
区域活动论文:幼儿口语交际在区域活动中激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