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2025年童年趣事的经典散文(共9篇).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3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3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3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2025年童年趣事的经典散文(共9篇) 】是由【mama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3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2025年童年趣事的经典散文(共9篇)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5年童年趣事的经典散文(共9篇)
篇1:《童年趣事》散文
《童年趣事》散文推荐
童年的时光弥足珍贵,那些珍藏童年记忆深处的童年趣事时常回映在我的脑海里,回味起来,历久尤新,魂牵梦绕,难以忘怀,经常把我带回到恍如昨天的童年时代。
小时侯的我,身体非常赢弱,不仅有个流行感冒就能摊上,还经常起一些莫名其妙的疮和水疱,十多岁了身体还非常的瘦小,于是母亲就和父亲商量,把我送回宁安老家那里换换水土,兴许身体会有所好转。于是十一岁那一年我只身一人从牙布洛尼来到宁安县大依兰村的奶奶家,开始了一年的寄居生活。
大依兰村依山傍水,牡丹江在她的身畔缓缓流过,宁静而优美。
奶奶和二叔二婶一起生活,于是我也就住在了二叔家。父亲兄弟六人,爷爷在大姐一周岁时就因病去世了,是奶奶含辛茹苦维持着一家的生活。父亲少年时勤奋好学,大海林林业局到宁安县招检尺员时,高小毕业的父亲考上了,后被送往岱岭林业学校学习,毕业后回到大海林林业局的一个林场当工段段长,在林区一干就是四十年,直至退休。父亲参加工作后,每个月都往家寄钱,缓解了奶奶的生活压力,每个叔叔成家都是靠父亲往家里寄钱才得以顺利完婚的,这也使我们这个八口之家的生活也越来越困难,直到我们兄弟几个都成家立业后才得以缓解,母亲一想起这些就抱怨是奶奶和叔叔们拖累了我们一家。除了父亲外,三叔和五叔也都将家安在了外地,只有二叔、四叔和老叔住在大依兰村。二叔和四叔务农,老叔是村小学的校长,这在当时的农村,也算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
童年永远都是无忧无虑的,即使远离父母,只身在外,我也没有感到孤独,几天的时间,我就和二叔四叔家的堂兄弟们混熟了,满世界地疯玩起来。宁安县地处盆地,是黑龙江省内著名的鱼米之乡,并以盛产响水大米和西瓜著称,那个夏天快乐的记忆就从西瓜开始了。那时,尚健在的大爷爷给生产队看瓜地,自小在林区长大从没有见过瓜地的我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整天长在瓜地里,“瓜把式”的大爷爷总能在满地的瓜里找出熟透的西瓜和香瓜让我吃个够。吃饱了,就和堂兄弟们到稻田里摸鱼,到牡丹江里洗澡,到高粱地里吃“乌米”,到麦田里捉蝈蝈,玩的不亦乐乎。玩累了,晚上睡的像个死猪,时不常地在褥子上画个“地图”,气的二婶打不得,骂不得,只能在背后和二叔唠叨。二十多年后再回老家见到二婶时,我为童年的贪玩和无知而愧疚,而二婶笑眯眯地看着我,一脸的'慈祥。贪玩的代价是学业的荒废,那年的期末考试,我的数学成绩只有二十分,免不了遭到了奶奶和老叔的训斥。
快乐的时光似乎总是很短暂,夏天在甜甜的瓜香中渐渐的远去了,麦浪飘香的秋天走进了我的记忆。丰收的季节,劳动也是快乐的。那时的农村,学校放秋收假,每天我和二叔家的玉玲打姐收麦子,割稻子,起甜菜,打柴草,边玩边劳动,有苦有累也有欢乐,最有趣的莫过于挖老鼠洞了。秋天是老鼠猖狂的季节,田里的老鼠将大量的粮食贮藏在洞内,人们痛恨老鼠盗窃人类的劳动成果,每年秋季都挖鼠洞,打老鼠,除鼠害,并将鼠洞里的粮食背回家做家禽和牲畜的饲料,一举多得。这一天,我和玉玲姐在一个鼠洞内抬出了大半袋黄豆,一只大老鼠围着我们吱吱乱叫,几次没打着它,我们就去挖别的鼠洞,回来再次路过这里时,竟发现这只老鼠的下巴挂在一株大豆秧的枝桠上,上吊自杀了。多年后回忆起此事我一直在想,一只老鼠被人抢走过冬的粮食,丧失了生存的信心,也会选择自杀的方式进行抗争,另人肃然起敬,提醒我们这个世界上的任何生命都值得尊重。
记忆中的冬天最难熬。那时农村生活十分贫困,家家户户都欠着“三角债”一年四季的主食就是“锅贴、大馇子”,很少能吃到大米饭和馒头,更不用说鸡鸭鱼肉了,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买上三五斤肉,包两三顿饺子就算改善生活了,而年夜饭的饭桌上也大都是土豆白菜,能有条鱼、菜里放上几片肉则已是非常奢侈了。隆冬的一天,我和奶奶、玉玲姐围在一起吃晚饭,饭是大馇子,菜是顿芥菜缨子,吃的正香,玉玲姐突然说“有肉”,我立即用筷子把芥菜缨子翻了个底朝上,也没看到一丝肉星,大姐笑弯了腰,而我却没了食欲,这顿饭吃的索然无味。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老家的生活虽然清苦,却使我的体质的到了明显的改善,从那以后身体逐渐强壮起来,十八岁那年应征入伍,从而改变了我的一生。
篇2:童年趣事经典散文
童年趣事经典散文
山村的白天是忙碌的,在那个没有时钟计时的年代,鸡鸣就是一天的开始。日落而息。
——题记
我的家乡在东北的一个小山村,那里依山傍水,景色秀美。现在回想起来。那绝对是休闲的理想去处。只是那时的我,还没有环保生活的概念。也不去想,不去看,只知道玩耍。顽皮,淘气。有些趣事虽是已时隔多年,但每每想起,还是会会心的轻笑。
一年中夏季,秋季,冬季都有好多好玩的。
从我记事起,每到夏天就会跟在哥哥的屁股后,去河里抓鱼。在每一棵长在河里的柳树下,用土篮捞呀捞,我就跟在后面等着收鱼。最高兴的是:赶上大哥小哥高兴,他们就去小溪的上游憋坝,坝垒高了,小溪的水被拦在坝上,我和二姐,就在下游捡鱼。鱼多了,就可以挑挑拣拣了,太小的不要,泥鳅鱼不要,滑滑的不好抓,专敛那种叫柳根的没有鳞的鱼,还有老头鱼,那个高兴呀。每每在最尽兴的时候,二姐总会拉着我往河岸上跑,也就在这时,上游的土坝被积蓄的水冲垮,大水打着穴匆匆而下,童年的记忆中那就是见过的最大水了。
拿着我们的'胜利成果凯旋回家,可每每这时,也是最让母亲为难的,那个年代没有那么多的油,母亲没法给我们做鱼,我们就自己动手把鱼穿成串,晾干,烧着吃。或者干脆就喂家里的鸡鸭,和小猫了。那时母亲的无奈,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真的理解。但那时的我们抓鱼的热情不减。
或者,那时的我们不是为了吃那些小鱼,就是为了那快乐的过程,体会那兄弟齐心。看那决堤时的震撼。
篇3:童年趣事唯美散文
童年趣事唯美散文
逮蚂蚱
麦熟时节,蚂蚱出世了,漫山遍野,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蚂蚱有白天叫唤的,也有夜里叫唤的。白天叫唤的在半山上,夜里叫唤的在川坝里。白天叫唤的翅膀短,夜里叫唤的翅膀长。诱人的要数前贯山上,那些头大身圆、翅膀短的绿蚂蚱了;也有红蚂蚱,很稀罕的,那是蚂蚱国里的王。哪个小伙伴倘若运气好,逮住了一只红蚂蚱,必定要引起大家伙的惊叹和羡慕。
蚂蚱们都很狡猾,一听见有脚步声朝它走来,就会停止歌唱,迅速钻进草丛里藏起来,无影无踪。但我们小伙伴们都有高招,解开裤带,将一泡尿,浇进草丛里去。爱吸露水的蚂蚱,立刻就会迎着尿水蹦上来,被我们早就准备好的双手猛地一合,逮个正着。
装蚂蚱的笼子,用刚收割的小麦的麦秆编成,或圆形的,或方形的,还有铃铛状的,大小不一,都是我们自己动手编的。蚂蚱必须单个的装进笼子里,两个以上就会打架,不是打得缺胳膊断腿,就是被对方吃掉。
蚂蚱是杂食性昆虫,最喜欢吃的,还是菜叶、瓜花、笋片之类含水分多的植物。半个夏天,半个秋天,小伙伴们家家都有蚂蚱欢唱。到了深秋,或初冬,蚂蚱就死了。
抓红虾
清粼粼的小溪边,浅滩旁,茂密的水草碧幽幽的,随风摆动。小红虾就藏在那里面,悄悄地觅食。看不见身子,只有两条细长的胡须在水面上探寻,要仔细看,才能发现。
不用钓钩,不用抄网,用半截线绳拴上蚯蚓,或者鸡肠子、肉条什么的,有腥味的东西就行,或拴在竹棍上,或直接将线绳缠在手上,都可以。伸进水里面,上下轻轻地拉动,吸引小红虾来捕食。只要小红虾看见了,就会用前面的两只大钳子夹住,不落地就死也不会松开。
夏天里,我们小伙伴们相约了,去河边专抓小红虾。那时间没有塑料桶,就端上脸盆。用不了多大功夫,就会抓上多半脸盆。
那时间缺油,没法油炸爆炒,就洗刷干净,掏掉赃物,撒上盐,用纸一个个包起来,再糊上和好的泥巴,放进炉膛里,把泥巴烤干就熟了。摔碎干泥巴,打开纸包,就会闻到一股清香。小红虾壳多肉少,不图饱餐,也就是吃个味道,但更多的是一种情趣,一份喜悦。
捞鳅鱼
我们小时候捕捞的鳅鱼,不是泥鳅,是一种生活在小溪里不钻泥地的鱼,其形状、个头却与泥鳅极为相似,所以当地人都管这种鱼叫鳅鱼,也有叫狗鱼的,因为它的头特别像狗头。
鳅鱼没有鱼漂,故而不大进行长距离的远游,而且游动速度也比有鳞鱼慢。用鱼钩去钓,也会钓好多,但不是最好的方法。每当夏季来临,我们小伙伴就会背上背篼,拿上棍子,到小溪里去捞鳅鱼。到了小溪,淌进水里,将背篼一个挨一个排列起来,拦住小溪,派一个小伙伴在上游二三十步开外,将棍子伸进水里左右不停地搅动,往下驱赶,快要接近背篼时,我们就猛地将背篼抬起来,背篼里就会有许多的鳅鱼激烈地蹦跳,然后再倒进盛着一半水的桶里。就这样,一直往上游一截一截地重复,直到装满水桶。
那时候,鳅鱼的种群密密麻麻的,总也捕捞不完。如今大量修建水电站,加上不法分子电打、放鱼藤精(一种农药),再加严重污染,洪水泛滥等,鳅鱼几乎绝迹了。
和泥鳅一样,鳅鱼也是无鳞鱼,肉质细嫩,油炸、用青辣椒爆炒,或炖汤,口感特别好,特别香。
学游泳
那时间,为了安全起见,每到暑假,家长都会严禁我们小伙伴们到河里去游泳,一旦发现,就会挨一顿暴打,但我们还是冒着挨打和被淹的风险,相约了,一块去游泳。
起先,我们都不会游泳,会游泳的大人们怕担责任,不会教我们。其实,游泳的技术并不高深,完全可以无师自通,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熟能生巧。
我们先在浅水处,两手撑在河底的沙石上,一边交替朝前挪动,一边用小腿和脚打水,扑腾扑腾,水花四溅;后来,就憋住气,面朝下,双手交错划动,能漂浮前进了,就使劲仰起头来,继续游;再后来,就逐渐自如,学会游泳了。循序渐进,狗刨,侧游,自由式,潜泳,踩水,各种花样,逐一掌握,直到随心所欲,成为游泳高手。
随着游泳技术由低到高,游泳的地方也由浅入深,到电厂几十米深的前池,横游大江大河,都不在话下。小伙伴里也有很笨的,学了多年,只会狗刨。狗刨是最初级的游泳技术,在较浅的流水里尚可凑合,在较深的死水里就不行了。我们几个技术高的,就曾经救过只会狗刨、却很胆大的溺水者。
打坡牛
很多地方,把这种游戏运动叫作打陀螺,我们陇南叫打坡牛。打坡牛的最佳时间是冬季。因为费力要出很多汗,冬天寒冷,既可以热身锻炼,又充满了乐趣。坡牛有大有小,凭个人的体力、喜好选择。
打坡牛也有一定的技术含量,“发牛”就是启动,有三种方式,使用最多的,是先将坡牛的上部用鞭绳缠几圈,仰放在地上,握好鞭杆,猛地一拉,在坡牛旋转正常后,再去抽打。第二种与第三种,也是先将坡牛的上部用鞭绳缠几圈,抓在手上,蹲下去尖头靠在地上,猛拉鞭绳的同时松开手;再就是不蹲下身子,站立着,右手直接猛拉鞭绳,同时松开抓坡牛的左手,让旋转的坡牛落在地上。
学会了启动,还要掌握抽打的要领。一是用力要恰到好处,力小不够用,力大会将旋转的坡牛打死;二是要把握好加鞭的时间,过早了白费力气,迟了坡牛会睡倒停止旋转。高手,只启动一次,就会一直打到底;新手屡屡启动,常常半途而废。
打破牛的场地也很重要,最好是操场,院子,地面硬实,沙土松软、坑洼不平、出水淤泥的地方最不适合这种游戏运动。
捉迷藏
小时候,我们林场家属院里的小伙伴们,几乎都成了无人管束随心所欲的野孩子。小男孩小女孩们,每天除了上学,一吃完晚饭,便聚集在一起玩儿,无拘无束、无忧无虑地玩儿,什么有趣,什么好玩儿,什么刺激,什么高兴,就玩儿什么。用弹弓打鸟,上山捉蚂蚱,到清水河里去钓鱼等等,但玩儿得最多的还是捉迷藏。
大约有二十多个小孩,分成了两组,一组先藏,让另一组来捉;等把藏的这一组全部捉到了,就又轮换过来,再藏,再捉。但捉迷藏要大致规定一个范围,范围太大捉找的一方费时费劲,就会因为扫兴终止游戏。
有时候,我们还会各自带了木枪木刀,或望远镜什么的,在捉迷藏的游戏中模仿电影里的战斗场面,找到了对方的成员,就像押解俘虏一般,押到预先指定的地点;或者嘴里模仿机关枪的响声,示意将对方击毙了,对方就会把头一偏,假装死去。
小伙伴们大都喜欢藏在有房屋的犄角旮旯里,不会往草丛里藏,怕有蛇。我那时候,偏就往草丛里藏,让对方拉网式找遍了所有有房屋的地方之后才能逮住我。
潭钓
小时候,我家居住的林场场部崖下是一条四季常清、鱼翔浅底的小河。从场部顺南河下行,一公里多处有一座天然水库,上百亩地那么大。南山滑坡,阻塞了河水,因之形成。我在这里垂钓了十年。

2025年童年趣事的经典散文(共9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3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ama1
  • 文件大小38 KB
  • 时间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