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抗凝系统与纤溶系统检查 】是由【wyj15108451】上传分享,文档一共【40】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抗凝系统与纤溶系统检查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项目 抗凝系统与纤溶系统检查
TITLE
演讲人姓名
模块1 抗凝系统的检验
01
血液凝固的控制
血管内皮的抗凝作用;
纤维蛋白的吸附、血流的稀释及
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
生理性抗凝物质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物
抗凝血酶III :由肝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分泌的
一种糖蛋白。
抗凝血酶III可以与FIXa、FXa、FXIa、FXIIa 和 凝血酶分子中的丝氨酸残基结合,使凝血因子和凝血酶活性中心失活。肝素辅助因子。
蛋白质C系统
组织因子途径抑制物
肝素:由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产生的一种粘多糖。
抗凝机制:
可与抗凝血酶III结合,增强抗凝血酶
III的抗凝作用。
还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组织因子抑
制物和其他抗凝物质来抑制凝血过程。
logo
静脉采血(同前)凝血酶时间测定(TT)
【实验原理】
凝血酶可使纤维蛋白原转变为纤维蛋白。在血浆中加入“标准化”的凝血酶后,血浆凝固所需时间称为凝血酶时间。
【试剂】
1. mol/L草酸钠溶液。
凝血酶溶液 用生理盐水调至使正常血浆在16-18s凝固为标准。
【操作方法】
,置37℃水浴中,,同时开动秒表,记录凝固时间。重复2-3次,求平均值。
【质量控制】
血浆在室温下放置不能超过3h,EDTA盐和肝素抗凝血不宜做本试验。TT终点以出现混浊的初期凝固为准。
【临床意义】
正常为16-18s,超过正常对照3s为异常。TT延长见于肝素增多或类肝素抗凝物质存在,如SLE、肝病、肾病等;低(无)纤维蛋白原血症、FDP增多、DIC等。
模块2 纤溶系统的检验
01
单击此处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抗凝系统与纤溶系统检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