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2025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docx


文档分类:资格/认证考试 | 页数:约29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9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9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2025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 】是由【江南博哥】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2025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2025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
单选题 (共70题,共70分)
(1.)可以有效解决“免费搭车”问题的是()。
A. 自愿融资
B. 政府融资
C(江南博哥). 联合融资
D. 私人融资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公共物品的融资包括政府融资(或强制融资)、私人融资(或自愿融资)和联合融资。其中,政府融资是指政府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以强制税收的形式为公共物品融资。它可以有效解决公共物品市场融资机制失灵,即“免费搭车”的问题,但是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
(2.)下列抽样方法中,属于非概率抽样的是()。
A. 分层抽样
B. 整群抽样
C. 判断抽样
D. 等距抽样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抽样方法的分类。抽样方法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非概率抽样主要包括:判断抽样、方便抽样、自愿抽样、配额抽样。
(3.)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
A. 各地区经济的同步增长
B. 经济与社会的均衡发展
C.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技术进步
D.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注重保护环境和资源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既要使当代人的各种需要得到充分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增长和资源、环境、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使它们之间保持协调和谐关系。
(4.)关于借贷记账法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账户借方登记增加额,贷方登记减少额,余额在借方
B. 一个企业的全部借方账户与全部贷方账户相对应
C. 从单个账户看,借方发生额等于贷方发生额
D. 一个企业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等于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试算平衡公式为: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5.)为了说明现象的发展过程,了解社会现象在一段时期的总量需要进行()。
A. 连续调查
B. 不连续调查
C. 全面调查
D. 非全面调查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连续调查是观察现象在一定时期内的数量变化,说明现象的发展过程,目的是为了解社会现象在一段时期的总量。如工厂的产品生产、原材料的投入、能源的消耗、人口的出生、死亡等。
(6.)两变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r=0 ,则表明两变量()。
A. 不存在相关关系
B. 低度相关
C. 完全不相关
D. 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pearson相关系数只适用线性相关关系。当pearson相关系数r=0时,表明两变量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但并不能说明两变量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它们之间可能存在非线性相关关系。
(7.)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通常是() 。
A. 经济利润
B. 超额利润
C. 企业的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
D. 正常利润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正常利润通常是指企业对自己所提供的企业家才能的报酬支付。经济利润是指企业总收益和总成本的差额。经济利润也称为超额利润。
(8.)下列关于税制要素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纳税人和负税人是一致的
B. 税目是课税对象的具体化,是不同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
C. 比例税率的主要特点是税率随征税对象数量的变动而变动
D. 违章处理是税收强制性特征的体现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考查税制要素。
违章处理是税务机关对纳税人违反税法的行为采取的处罚性措施,它是税收强制性特征的体现。D选项正确。
纳税人不一定是负税人,如果税负不能转嫁出去,纳税人和负税人就是一致的,如所得税,而如果税负转嫁出去,纳税人和负税人就不一致,如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等,A错误。
课税对象是不同税种间相互区别的主要标志,B错误。
比例税率的主要特点是税率不随征税对象数量的变动而变动,C错误。
(9.)凯恩斯认为,人们对货币的流动性偏好的动机不包括()。
A. 交易动机
B. 预防动机
C. 投机动机
D. 持有财富动机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流动性偏好是由三个动机决定的: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项构成交易性需求,由收入决定;后一项是投机性需求,由利率高低决定。
(10.)根据芝加哥大学教授法玛对有效市场的分类,如果公开发表的证券资料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
A. 零效率
B. 弱型效率
C. 半强型效率
D. 强型效率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根据信息对证券价格影响的不同程度,法玛将市场有效性分为三类:弱型效率、半强型效率、强型效率。其中,如果有关证券公开发表的资料(如公司对外公布的盈利报告等)对证券的价格变动没有任何影响,则证券市场达到半强型效率。
(11.)调查活动的最终成果是()。
A. 调查问题
B. 调查方案
C. 数据分析
D. 调查报告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调查报告是调查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前面劳动成果的体现。
(12.)股份有限公司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规定,股东大会作出一般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通过。
A. 半数
B. 三分之二
C. 四分之三
D. 过半数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1、本题考查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大会议事规则。
2、教材原文:
股东大会作出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过半数通过。(题干描述“一般决议”,所以为D选项。)
但是,股东大会作出修改公司章程、增加或者减少注册资本的决议,以及公司合并、分立、解散或者变更公司形式的决议,必须经出席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
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公司转让、受让重大资产或者对外提供担保等事项必须经股东大会作出决议的,董事会应当及时召集股东大会会议,由股东大会就上述事项进行表决。
(13.)青年时期把收入的很大一部分用于消费而储蓄很小,中年时期收入大于消费,进入老年时期,基本没有收入,消费大于收入。描述此现象的消费理论是由(  )提出的。
A. 凯恩斯
B. 莫迪利安尼
C. 弗里德曼
D. 科斯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生命周期消费理论。提出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是莫迪利安尼。
(14.)我方面的指标是( )。
A. 城镇实际失业率
B. 城镇预期失业率
C. 城镇登记失业率
D. 城乡登记失业率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此题考查就业与失业水平的统计。我方面的指标是城镇登记失业率。
(15.)我国在2003—2017年实行的金融监管体制是()。
A. 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主的综合监管体制
B. 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C. 以中国人民银行为全国唯一监管机构的体制
D. 以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为主的综合监管体制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我国金融监管体制演变。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逐渐由单一全能型体制转向独立于中央银行的分业监管体制。
(16.)下列是长期总供给曲线特点的是()。
A. 向右下方倾斜
B. 向右上方倾斜
C. 与X轴水平
D. 与X轴垂直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长期总供给曲线与价格无关,是一条与x轴相交的垂直线。
(17.)在资本物品交易中,生产要素购买者将所购买的生产要素未来应当缴纳的税款,通过从购入价格中预先扣除(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法,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出售者,这种税收转嫁称为()。
A. 后转
B. 前转
C. 消转
D. 税收资本化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税负转嫁方式包括前转、后转、混转、消转、旁转、税收资本化。本题根据题干中的“未来”可选择“税收资本化”。税收资本化是现在承担未来的税收,最典型的就是对土地交易的课税。
(18.)关于我国就业与失业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我失业率
B. 我国在2018年首次正式公布该失业率指标
C. 我国的就业人口是指16周岁以上从事一定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员
D. 就业率的统计是就业人口与民用成年人口总数的比率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就业和失业问题。选项D是发达国家就业率的计算公式。
(19.)对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进行调查,统计总体是()。
A. 某市所有的高等学校
B. 某一高等学校科研所
C. 某一高等学校
D. 某市所有高等学校科研所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总体即调查对象的全体,组成总体的各个个体称作总体单元或单位。题中,统计总体为某市高等学校科研所。
(20.)关于价格总水平影响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从长期来看,总供给变动与价格总水平无关
B.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总产出的变化呈同方向变动
C. 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呈反方向变动
D. 如果总需求增长慢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上升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总需求和总供给。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总产出的变化呈反方向变动,选项B错误。价格总水平的变动与货币供给量呈同方向变动,选项C错误。如果总需求增长慢于总供给的增长,价格总水平就有可能下降。选项D错误。
(21.)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
A. 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B. 克鲁格曼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
C. 赫克歇尔一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D. 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国际贸易理论。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提出了规模经济的贸易理论,解释相似资源储备国家之间和同类工业品之间的双向贸易现象。
(22.)甲、乙、丙共有一套房屋,各自的份额比例为3∶2∶1。为提高房屋的价值,甲主张将此房的地面铺上木地板,乙表示赞同,但丙反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因没有经过全体共有人的同意,甲乙不得铺木地板
B. 因甲乙的应有部分合计已超过三分之二,故甲乙可以铺木地板
C. 甲乙只能在自己的应有部分铺木地板
D. 若甲乙坚持铺木地板,则需先分割共有房屋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物权法》第九十七条规定,处分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以及对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作重大修缮的,应当经占份额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的除外。本题中,铺地板的行为是一种“重大修缮”,甲乙同意,即占份额5/6的按份共有人同意,已超过2/3的份额,可以进行。
(23.)下面关于物权特征的表述,正确的是()。
A. 物权是支配权
B. 物权具有相对性
C. 物权的客体可以是物,也可以是智力成果
D. 物权属于“对人权”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物权的法律特征:
①物权是绝对权;
②物权属于支配权;
③物权是法定的,物权的设定采用法定主义;
④物权的客体一般为物;
⑤物权具有追及效力和优先效力。
题库,是基于大数据的人工智能算法研发而成的考试题库,专注于根据不同考试的考点、考频、难度分布,提供考试真题解析、章节历年考点考题、考前强化试题、高频错题榜等。查看完整试题、答案解析等更多考试资料,尽在考试网……
(24.)用()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
A. 不变价格
B. 现行价格
C. 单位价格
D. 计划价格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反映规模是用现价计算。
(25.)由于手中的一票对于选举结果无足轻重,即使拥有必要的信息,选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他们不会好好利用这些信息。这指的是政府失灵表现中的( )现象。
A. 选民“理性的无知”
B. 选民“理性的非理性”
C. 选民“非理性的理性”
D. 选民“非理性的无知”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政府失灵。理性的非理性是指正是由于手中的一票对于选举结果无足轻重,即使拥有必要的信息,选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他们不会好好利用这些信息。
(26.)已知某地区以2011年为基期,2012~%、%、%、%、%、%,以2011年为基期的2017年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为()。
A. %
B. %
C. %
D. %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内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
考前【黑钻押题】,新版题库,押题,
2017年财政收入的定基发展速度=%×%×%×%×%×%=%。
(27.)下列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中,属于领先指标的有(  )。
A. 广义货币M2
B. 固定资产投资额
C.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D.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分析和预测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领先指标有:制造业订货单、股票价格指数、广义货币M2。选项B、D属于一致指标。选项C属于滞后指标。
(28.)以下关于我国传统的政府支出分类方法的描述错误的是()。
A. 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职能
B. 难以精确反映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
C. 便于国际比较
D. 不利于细化预算编制和强化预算约束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从表面上看,传统的支出分类方法兼具功能分类和经济分类的特色,但实际上它既无法全面反映政府职能,也难以精确反映财政支出的经济性质;既不利于细化预算编制和强化预算约束,也难以进行国际比较。
(29.)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  )。
A. 出口配额
B. 进口配额
C. 公共采购
D. 出口补贴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本题考查政府对国际贸易干预的目的。政府干预出口贸易以刺激出口增加的主要措施是出口补贴。
(30.)减税和免税是国家对( )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A. 课税对象
B. 税率
C. 纳税环节
D. 纳税期限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此题考查减税和免税。减税和免税是指税法对某些纳税人或课税对象给予鼓励和照顾的一种特殊规定。
(31.)需求收入弹性是指需求量的变动和引起这一变动的消费者收入变动之比,它用以衡量需求变动对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下列关于需求收入弹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A. Ey>1,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B. Ey=1,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呈相同比例的
C. Ey=0,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D. Ey>0,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得多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需求收入弹性有下列几种类型:
Ey>1,表明收入弹性高,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大于收入的增加。
Ey=1,表明收入变动和需求数量变动是呈相同比例的。
Ey<1,表明收入弹性低,即需求数量的相应增加小于收入的增加。
Ey=0,表明不管收入如何变动,需求数量不变。
Ey<0,表明收入增加时买得少,收入降低时买得多。
(32.)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成员国的投票权和借款数量取决于()。
A. 成员国缴纳的份额
B. 特别提款权
C. 外汇储备
D. 一般提款权
正确答案: A
参考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资金来源包括份额和借款。其中成员国缴纳的份额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资金来源。份额,包括加入时认缴和增资份额,份额不仅决定成员国应缴纳的资金,还决定成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投票权、借款数量和特别提款权的分配。
(33.)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的是()。
A. 课税对象
B. 计税依据
C. 税源
D. 税目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税目是指税法规定的课税对象的具体项目,是对课税对象的具体划分,反映具体的征税范围,代表征税的广度。
(34.)下列各项中,()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
A. 偿债能力
B. 营运能力
C. 盈利能力
D. 发展能力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内容包括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评价企业资产的营运能力和评价企业的盈利能力。其中,偿债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稳健保证,而营运能力是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物质基础,盈利能力则是前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同时也对前两者的提升起着推动作用。
(35.)企业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而不以现行成本或清算价格计价的前提是()的假设。
A. 会计主体
B. 持续经营
C. 会计分期
D. 货币计量
正确答案: B
参考解析:持续经营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持续、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为前提。即企业将按照既定的经营方针和预定的经营目标无限期地经营下去,而不会终止清算。这个假设为各项费用分配方法的确定提供了依据,如会计确认和计量的原则中的历史成本原则、权责发生制原则就是建立在这个前提下的。
(36.)部门预算的编制程序实行( )的基本流程。
A. 一上一下
B. 自上而下
C. 两上两下
D. 自下而上
正确答案: C
参考解析:此题考查部门预算编制。部门预算采取自下而上的编制方式,编制程序实行“两上两下”的基本流程。
(37.)政府收入来源渠道不包括()。
A. 税收
B. 赠与收入
C. 社会缴款
D. 债务收入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年《政府财政统计手册》的分类标准,政府有四种主要的收入来源渠道:税收、社会缴款、赠与收入和其他收入。
(38.)下列关于经营者的质量担保义务的说法,错误的是()。
A. 经营者应当保证在正常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情况下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应当具有的质量、性能、用途和有效期限
B. 经营者以广告、产品说明、实物样品或者其他方式表明商品或者服务的质量状况的,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实际质量与表明的质量状况相符
C. 消费者在购买该商品或者接受该服务前已经知道其存在瑕疵,且存在该瑕疵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经营者不承担质量担保义务
D. 机动车、计算机、日常用品等,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正确答案: D
参考解析: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D项错误。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2025中级经济师考试《经济基础知识》模拟试卷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9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江南博哥
  • 文件大小72 KB
  • 时间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