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券商合规文化建设之路:从形式合规迈向实质合规.doc


文档分类:办公文档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券商合规文化建设之路:从形式合规迈向实质合规
一、券商合规文化的内涵探讨
作为券商企业文化理念的核心之一,合规文化理念是由群体心理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稳定“范式”,也是对全体员工的合规意识的理性化提炼,因而构成了券商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证券公司合规管理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第四条明确提出了证券公司合规文化的几个基本理念。其中,“合规经营”是合规文化的基本理念,“全员合规”是合规文化的实施主体,“合规从高层做起”是合规文化的实施方式。此外,“合规创造价值”的理念是合规文化的实施效果。下面,我们尝试对以上理念的内涵进行初步探讨。
1、“合规经营”
根据《暂行规定》的解释,合规是指“证券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的经营管理和执业行为符合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行业规范和自律规则、公司内部规章制度,以及行业公认并普遍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从该定义来看,合规中的“规”具有不同的层次:第一层是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行业规范、规则,第二层是符合公司内部规章制度,第三层是行业公认并普遍遵守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国际证监会组织技术委员会在《关于市场中介机构中合规职能问题的最终报告》中指出:“对于企业商业文化的重视和发扬,不仅要符合‘法律条文’,而且要符合更高的道德标准和投资者保护标准。”。在金融产品创新、组织创新、营销创新日新月异的今天,现有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很可能来不及修订,留下了监管空白,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证券经营机构和从业人员按照法理的精神,领会监管意图,把握合规的界限。从某种意义上说,证券公司就是一种经营信誉的行业,这就要求全体从业人员必须以其诚信、尽责、审慎及客户利益优先的职业道德准则来处理具体个案,以弥补法律监管的不足。因此,全面、准确地理解
“合规经营”的内涵,是券商开展各项合规管理活动的认知基础。
2、“全员合规”
“全员合规”可以直接引申为“合规人人有责”的理念。合规管理应覆盖券商所有业务、各个部门和分支机构,各岗位人员都应承担起自己的合规职责。在现实情况中,有时候会出现业务人员将合规职责全部推给合规部的情况,由此导致合规工作人员陷入合同审核与细节修改等大量日常事务中,而无法顾及公司重大合规政策的制定以及合规风险的实时监控,这恰是合规文化缺失的一种表现。可以说,“全员合规”是保证券商合规管理的有效性的重要条件。
3、“合规从高层做起”
在白皮书《合规的作用》中指出:“高级管理层和董事会应设立“最高基调”,表现出对合规职能对公司重要性的大力支持,明确将合规目标置于优先地位。”靠员工的自觉自愿并不能确保合规,必须建立一个强势的合规文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由高层在各种场合反复宣讲合规政策和文化理念,以身作则并强势推行。
4、“合规创造价值”
合规创造价值,至少包含了以下几层含义:合规经营不仅可以减少外部监管成本,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经营环境,还可以节省内部运营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合规经营也体现在分类监管评价体系中。评分越高,需要缴纳的投资者保护基金的比例就越低,而且为券商争取资产管理、融资融券以及其他创新业务资格提供了保障。此外,合规经营还可以提升券商品牌价值,增加商誉等无形资产。不能把合规简单理解为顺从、服从于监管部门的要求,只有深刻理解合规也是创造价值的一种
“业务单元“,才能把合规性要求内嵌于公司

券商合规文化建设之路:从形式合规迈向实质合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zhluyin9
  • 文件大小61 KB
  • 时间2018-02-2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