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植物繁殖原理和方法 】是由【7489238】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2】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植物繁殖原理和方法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第二章 植物繁殖原理和方法
第一节 植物繁殖原理
植物的生活周期
植物繁殖的细胞学基础
第二节 植物的繁殖方法
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
第一节 植物繁殖原理
植物的生殖(亦称繁殖),即植物繁殖后代的现象,是植物的基本特征之一。
植物的生活史
植物的生活史(又称生活周期),是指植物在一生中所经历的生长发育和繁殖阶段的全过程。
植物的生殖方式,一般可分为2种,即无性生殖和有性生殖。无性生殖又可分为营养生殖和孢子生殖2种。(营养繁殖;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02
繁殖的概念:植物老个体产生新个体的方式。
01
由植物的根、茎和叶等营养器官形成新个体的一种繁殖方式。一些高等植物具有营养繁殖能力,低等植物的营养体断裂,细胞裂殖以及出芽生殖也应属于营养繁殖之列。
02
营养繁殖是营养体的一部分从母体上分离,形成独立的新个体的繁殖方式。
01
孢子生殖是指植物通过产生无性生殖细胞(即孢子),生殖细胞不经两性结合,而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过程。
植物体上产生一种单倍体或双倍体的无性生殖细胞——孢子。孢子不经过配合就能产生一个新个体,此种生殖方式称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是指植物产生两种不同性别的单倍体生殖细胞(雄配子和雌配子),雄配子(精子)和雌配子(卵子)必须经过配合,产生双倍体染色体的合子,由合子发育成新的个体,此种生殖方式称有性生殖。
植物的生活史最终通过植物的生殖而完成。
植物的生活史可以通过营养生殖、孢子 生殖和有性生殖单独完成,也可由孢子生殖和有性生殖两种生殖方式共同完成。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植物生活史。
营养生殖型
生活史中不进行孢子生殖和有性生殖,仅营养生殖,或者在营养条件非常适合的条件下,主要靠一些细胞裂殖或出芽完成,如蓝藻门和裸藻门的多数种类及酵母菌等某些单细胞的植物种类。属于这种类型的植物生活史,其特点是没有减数分裂,所以没有世代交替和核相交替,植物体的核相不发生任何变化 。
2)孢子生殖型
作物种苗生产(第二章)
生活史仅由孢子生殖完成,没有有性生殖,或者是在营养非常适宜条件下,主要靠孢子生殖完成。小球藻、栅列藻仅靠孢子生殖完成,而衣藻等在营养条件非常好的情况下,主要是靠孢子生殖完成生活史。属于这种类型植物的生活史,其特点也是没有减数分裂,因此也无核相交替和世代交替。
孢子植物的生活史指从孢子萌发开始,经过生长和发育阶段,最后又产生同一种孢子为止所经历的过程。
2025/2/11
9
3)有性生殖型
作物种苗生产(第二章)
生活史仅由有性生殖完成,没有无性生殖。根据减数分裂发生的部位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合子减数分裂型,一种是配子减数分裂型。
01
合子减数分裂型的生活史特点是只有一种单倍体核相的植物体,仅有核相交替,无世代交替,减数分裂发生在合子萌发。如衣藻、水绵和轮藻等由有性生殖完成的生活史。
01
配子减数分裂型的生活史,其特点是生活史中只有一种双倍体核相的植物体,仅有核相交替,无世代交替,减数分裂发生在配子囊产生配子时。如松藻、鹿角藻和某些硅藻等由有性生殖完成的生活史。
01
2025/2/11
10
植物繁殖原理和方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