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粤沪版物理九上《12.1认识内能》公开课(教案).pdf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新)粤沪版物理九上《12.1认识内能》公开课(教案) 】是由【小屁孩】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新)粤沪版物理九上《12.1认识内能》公开课(教案)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 : .
(新)粤沪版物理九上《》公开课(教案)--第1页

教学目标
1.了解内能的概念,知道内能的单位焦耳。
2.能简单描述温度与内能的关系。
3.知道对于同一个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多,温度越低,内能越少。
4.知道做功和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教学重点

内能的概念以及内能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类比的方法认识分子具有动能和势能,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内能的实质。
器材准备
装有适量冷、热水烧杯 (400 mL)各一只、 铁丝一段、压缩空气引火仪、 酒精灯、锤子、铁砧、
砂纸等。
教学过程
教学思路设计: 本节课我首先通过汽车、 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做功的能量来源问题
引入新课,然后通过与机械能的类比,建立内能的概念,再结合分子动理论说明物体内能与
温度的关系,最后通过学生活动展示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学生在认真阅读分析的根底
上充分交流讨论,亲身实验,感受体验,列举实例,强化应用。我个人觉得教学方法这样安
排符合学生的认识过程,教学思路比较顺畅,有助于学生逐步建立内能的概念。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各种热机图片, 如汽油机、 柴油机、 汽车、火车、拖拉机、 轮船、喷气式飞机、 火箭等,
让学生看图比较,讨论交流,找出它们的相同点。
交流、归结要点:
(1) 都需要燃烧燃料;
(2) 最后都产生动力,带动其他机器工作。
提示:热机实质上是利用燃料燃烧释放出的内能来产生动力的。
由此引出本章课题《内能和热机》 。那么,什么是内能呢?
二、新课教学
(一)什么是内能
1.阅读分析,充分交流讨论
思考:
(1) 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对于物体具有内能,你是怎样理解的?
(2) 内能的单位与机械能的单位相同,为什么?
(3) 同一物体的内能与其温度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4) 为什么说“一切物体,不管温度上下,都具有内能〞?
每小组向全班汇报一个问题,教师及时点评总结。
典例解读 1.( 多项选择 )下面关于内能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同一物体温度越高,物体内能越大
(新)粤沪版物理九上《》公开课(教案)--第1页 : .
(新)粤沪版物理九上《》公开课(教案)--第2页
B.同一物体温度越低,物体内能越大
C.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大
D.温度相同的同种物质,分子个数越多,物体内能越小
【解析】 从内能概念上看,物体内能的大小与分子个数 (质量决定 )、分子动能大小 (温度决
定)及分子势能 (体积决定 )三个因素决定,其中质量越大,温度越高,体积越大时,物体的
内能会越大。
【答案】 AC
、乙两块冰的质量相同, 温度均为 -10 ℃。甲冰块静止于地面, 乙冰块静止在距地面 10m
高处,则这两个冰块相比较〔〕
A.机械能一样大
B.乙的机械能大
C.内能一样大
D.乙的内能大
【解析】甲、乙两块冰质量相同。 温度相同,故内能一样大。 甲、乙都静止,乙的位置较高,
重力势能大,故乙的机械能大。
【答案】 BC
(二)怎样改变物体的内能
1.内能是可以改变的
物体内能跟温度有关,物体的温度是可以改变的,内能是可以改变的。
2.怎样才能改变物体的内能
(1) 活动:每个小组准备铁丝、酒精灯、热水、锤子、铁砧、砂纸等,让学生自己想方法并
实际操作,改变铁丝的内能。
学生汇报展示时,对各种不同方法,梳理归类,明确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不同的途径:做
功和热传递。
(2) 分析课本图 12-3,判断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
3.用做功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 演示:压缩空气引火。
(2) 列举生活中的有关事例,并进行分析解释。
4.用热传递的方式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1) 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及各自的特点:
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传导、对流和辐射的定义。
①传导——热沿着物体传递叫做传导;
演示实验:热传导
②对流——靠液体或者气体的流动来传递热的方式叫做对流;
演示实验:热对流
③辐射——热由物体向外发射出去叫做辐射。
演示实验:热辐射
(2) 阅读、思考并讨论:
图 12-5 中三种情况各是通过哪种方式改变物体内能的?
传导、对流和辐射这三种热传递方式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热量都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局部传到低温局部;
不同点:传导是热沿着物体传递,物体并不运动;
对流是靠物体 (液体或气体 )流动传热;
辐射不需要媒介,热直接射出去。 (红外线或电磁波 )
(新)粤沪版物理九上《》公开课(教案)--第2页 : .
(新)粤沪版物理九上《》公开课(教案)--第3页
(3)列举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的事例。
典例解读 以下事例中,用做功的方式使物体内能增加的是 ( )
A.热水淋浴后全身感到暖和
B.冬天,对手“哈气〞,手感到暖和
C.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到暖和
D.冬天,在房间内用暖气取暖,全身感到暖和
【解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A、B、D选项都是通过热传递来增加
物体的内能的,只有 C是通过做功使物体内能增加的。
【答案】 C
(三)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等效的
例:想方法使水的内能增加。并引导学生判断是属于做功还是热传递改变物体的内能。
等效问题:内能增减是效果,做功和热传递是方法。
三、练习设计
请完成《全易通》“题组练习〞局部。
四、课堂小结
1.内能:概念、单位。
2.内能与温度的关系。
3.改变物体的内能的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4.做功和热传递这两种改变内能的方式是等效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意。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的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过程。
【教学难点】
平面镜成像实验的设计与操作。
课前准备
课件、平面镜、直尺、玻璃板、三角尺、蜡烛、火柴、铁夹、白纸等。
教学过程
(新)粤沪版物理九上《》公开课(教案)--第3页 : .
(新)粤沪版物理九上《》公开课(教案)--第4页
一、新课引入
师:上课前,老师先给大家表演一个小魔术,大家欢迎不欢迎啊?
〔出示魔箱,魔箱为一正方体箱子,箱内斜 45 度安放一块平面镜,如图〕
师:经过仔细观察, 大家发现箱子里面空空如也。 现在老师这有十元钱,请一位同学通过箱
子顶部的开口处把钱投入,仔细观察!
师:箱子里依然空无一物, 10 元钱不见了! 它到哪里去了呢?这只箱子的魔力来自何处呢?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以后,也许你就会弄清其中的奥秘,并且把丧失的钱找回来了。
二、引导构建
〔一〕什么是平面镜
教师拿几个生活中常用的镜子让学生观察
师:我们可以看到这些镜子都是平的。用它可以照出人的“面孔〞和各种各样的“物体〞 ,
并与物体本身的形状一样。我们把这样的镜子叫平面镜,把出现在镜子里的“面孔〞物体叫
做像。
想一想:除了穿衣镜,还有哪些物体也可当作平面镜使用?请写在下面: 。
〔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
〔1〕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
〔2〕猜想与假设:
仔细照镜子,将镜中的像与你自己相比有什么特点?
猜想:①像的大小与物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②像到镜面的距离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有什么关系?
③像的左右与物体的左右一致还是相反?
④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能不能呈现在光屏上?
〔3〕进行实验,收集实验证据:
实验器材:直尺、玻璃板、三角尺、蜡烛、火柴、铁夹、纸
实验步骤:
A、按图组装,注意保持镜面与直尺垂直;
B、用另一只蜡烛从镜后向像靠拢,使二者重合,测量物的大小和
像的大小。
C、测像距,物距。
D、观察物和像的左右有什么关系?
E、将一张纸〔光屏〕放在像的位置上,在纸上能呈现出像吗?试一试。
实验记录:
蜡烛 A长度 /cm 蜡烛 B长度 /cm

(新)粤沪版物理九上《12.1认识内能》公开课(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小屁孩
  • 文件大小443 KB
  • 时间2025-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