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装配式叠合楼板与梁交界处施工技术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9】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装配式叠合楼板与梁交界处施工技术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装配式叠合楼板与梁交界处施工技术
Summary:随着装配式建筑快速发展,装配式结构渐渐成为一种主流结构模式,既
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又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大量建筑采用装配式,实际应用中也出现一些问题,例如:对预制构件质量要求较高,现场管理难度较大等。其中由于叠合楼板的大量应用,梁与叠合板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是工程施工重点。基于此,重点探讨装配式叠合楼板与梁交界处混凝土施工技术,研究其控制要点及措施。
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已被广泛用于减少建筑项目中的能源消耗并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对于预制装配式建筑,叠合楼板是重要的构件之一。叠合楼板的应用给施工带来了方便加快了进度,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急需解决。叠合楼板与梁交界处混凝土泄露是主要问题,对施工质量影响很大,同时,后期需要凿除、打磨、二次修补等进行处理,增加工作量和人工成本。造成混凝土泄露的主要原因是装配式叠合楼板与梁交界处面错缝导致,减少叠合楼板和现场横梁连接处的泄漏可以有效地降低施工成本并满足建筑美观
要求。本文将分析装配式叠合楼板和梁交界处的问题,并探索对策,努力解决问题。
1 叠合楼板施工概括
某安置房项目拟建7栋21层的高层住宅、1栋3层的配套用房、2栋配电房、2栋门卫、2栋垃圾房、以及1座地下汽车库共15个单体建筑。²,²,²。
本项目主要为装配式住宅,其中1#、3#%、2#%,4#、6#%、7#%。预制的构件类型有预制剪力墙、预制外填充墙、预制叠合楼板等。本工程从一层顶板开始采用叠合板,梁与叠合板混凝土浇筑质量控制是本工程施工重点,浇筑质量直接关系到施工进度和施工效率。本工程楼栋较多,楼层较高,梁与叠合板混凝土浇筑工作量大。
楼层叠合板平面图
2 现状调查
通过现场检查,预制叠合楼板与现浇梁交界处泄露情况严重,对现浇结构感观质量、验收和后期抹灰工程影响很大。并且本工程叠合楼板施工安装工作量较
大,据统计叠合楼板数量约9093块,%,楼板尺寸大小又有不同,工作量大,改善施工质量尤其重要。为较少施工成本和提高验收一次合格率,本文对叠合楼板的一些质量通病提出处理办法,供现场施工人员参考,改善施工质量,为日后工业化施工积累经验。
3 施工前准备
1)详细编制PC构件安装专项方案,进行专业技术交底
2)架子工、叠合楼板施工进行专业培训,施工前做好安全施工交底,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对危险源进行分析,做好防护。
3)严格把关材料进场,做好材料堆放、保护。
4)支撑系统范围内的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5)叠合楼板支撑系统的搭设及拆除应设置安全警戒区域。
4 叠合楼板与梁交界处施工质量分析
叠合楼板施工过程:叠合楼板模具设计和生产-钢筋绑扎与管线预埋-混凝土浇筑、振捣-混凝土养护-拆卸模具-预制构件运输和堆放-现场支撑体系搭设-构件吊装-叠合板上层钢筋绑扎和管线预埋-表层混凝土浇筑、振捣-养护。
通过对拆卸支撑体系的叠合楼板底部表面的现场检查,发现叠合楼板和梁的连接处的浆液泄漏很严重,并且连接节点的浆液泄漏的控制不是很理想,这将导致凿除,二次打磨,外观修复等工序的增加,进而增加成本。减少叠合楼板和
现浇梁连接处的浆液泄漏可以有效地降低随后的施工成本,并实现建筑美观效果。
5装配式楼板与梁交界处通病及解决方法
从现场模板支撑体系中发现,由于叠合楼板是工厂整体浇筑,模板在梁边缘只有一圈,叠合楼板吊装就位后,板的底部没有紧密地粘附在模板的表面上,留出2-3mm的间隙;在混凝土浇筑和振捣过程中,叠合楼板和梁模板之间会产生接触应力,从而使梁整体下降。混凝土浆液从间隙流出,导致梁边缘的大面积泄漏,从而导致泥浆泄露在叠合楼板的底部。
处理方法:利用泡沫条钉在梁模板上边缘。并应使用柔性可压缩材料来确保接缝处光滑且无混凝土泄漏。操作工人可以利用小铁钉,延叠合楼板与梁模板接触的下边缘一圈按15公分间距钉入小铁钉,设备可选用市面常见的大型订书机,具体操作如下图:
如今安置房项目楼面多数采用叠合楼板施工,纵向大开间方向留有接缝带,现场施工人员在木方搭设时往往未按要求起拱,这样会造成叠合楼板与模板之间形成中空带。
处理方法:现场搭设模板支撑体系,当遇到钢管高度不足时,会采用钢管底部垫木方,木方的厚度是不变的,通常架体搭设完成后,会发现局部还是存在高度不足的情况。建议取消利用钢管底部垫木方的方法改善高度,可以在上部刚度不足的地方塞进三角木楔,三角木楔的高度由大到小可以调整,木楔的作用不仅能调整架体高度同时可以增加架体的整体稳定性。并且木楔可以充分利用现场的废弃木方来加工制作,可重复利用,同时节约现场木方材料。
施工技术对于整个项目的建造而言非常重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选择符合施工要求的施工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施工效果。因此项目的总设计图要作为选择施工方式的主要依据,尤其是涉及到叠合楼板施工的部分,在保证施工质量的基础之上还要充分考虑选择的施工方式是否方便叠合楼板的前期安装和后期拆卸,从而避免发生跑浆、漏浆的情况,保证叠合楼板结构的稳定性。
叠合楼板首件浇筑前,应派人驻厂,对混凝土的配合比、外加剂、养护和楼板的设计进行监督检查,并且应根据季节变化和原材料的性能,在合理范围内适当调整配合比。楼板混凝土浇筑前,对模板、支架、钢筋、埋件进行逐项检查。叠合楼混凝土浇筑振捣与常规混凝土浇筑振捣不同,振捣时应采用模板振动台,且混凝土表面无气泡浮出,表面有水泥浆泛出后停止振捣,确保混凝土密实。施工过程中,注意观察模板、支架和预埋件是否存在变形和移位,发现异常应立即停止,采取有效措施解决这一问题后,才可以继续下去。
,方木未顶到位,模板周转次数过多,刚度不足
梁下模板支撑架体是保证安全施工的重要环节,施工前应对架子工做好交底,现场旁站检查。从现场检查中发现,施工人员为节省钢管脚手架会调整梁下立杆间距,当梁下立杆离梁边距离过大,会导致模板端部自由端过长,自由端缺少方木支撑导致模板刚度不足。因此,模板架体搭设中,梁下立杆间距是检查的重点,应严格按照规范实施,确保安全和质量。同时现场为节约材料周转使用费,模板周转次数远远大约规范要求次数,旧模板表面不平整,刚度不足,对施工质量影响很大,边缘处的破损,也是导致叠合楼板与梁模板交接触漏浆的主要原因,施工过程应及时换成新模板
叠合楼板的设计是能够承受建筑安装时的强度的,并且能够保障建筑混凝土的定型效果,但是通常由于安装工人的不正确堆放和运输,暴力安装拆卸等原因,会造成很多叠合楼板的损坏和变形。
现场施工前应提前规划好预制构件堆放场地,场地大小应满足现场施工要求。叠合楼板堆放时,场地上应设置防倾倒保护措施,叠合楼板堆放场地周边应设
置排水措施,且覆盖防雨布挡雨水。堆放时最大堆放高度不得超过6层,底板下应设置木方垫块,木方的高度需大于叠合楼板外露桁架的高度。
通过分析叠合楼板与梁交界处施工通病问题,现场施工进行了改进,并对本项目已施工的各栋楼层情况进行检查,效果有明显改善:
PC叠合板与现浇梁边漏浆检查表
1)改进前,按照原支模做法,%。
2)分析通病问题,进行改进和交底,%
从以上数据分析,经改进叠合楼板与梁施工时的通病问题,%,
改进前照片
改进后照片
6结束语
装配式建筑的推广应用,带来了高效、安全、先进的施工技术,同时也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改进传统的施工技术,降低施工过程出现的质量问题,充分发挥装配式建筑“四节一环保”的理念,提升自我施工水平和行业技术能力。
[1]:以兰州市某装配式住宅小区项目为例[J].房地产世界,2022(23):134-136.
[2]翁朝晖,装配式叠合构件节点优化施工技术浅析[J].四川水泥,2022(01):133-134.
[3]丁国治,于海滨,赵青羽,[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1(19):204-206.
[4]杨信强,[J].建筑施工,2021,43(09):1814-1816.
[5]赵宝,金泰羽,王聿浩,[J].建筑技艺,2020(S1):200-202.
[6][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02):225-227
[7]韩坚强,[J].浙江建筑,2020,37(06):25-35.
[8][J].建设管理,2022(02):75-78
[9]刘洋洋,[J].建筑施工,2018,40(10):1753-1755
[10][J].建筑技术应用,2020,17(367)
通信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海路18号1号楼7楼。
联系电话:********** 邮箱:******@
-全文完-
装配式叠合楼板与梁交界处施工技术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