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23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3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3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23】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
 
 
袁澳 吴雪莲 李傲波
Summary:基于城乡劳动力流动视角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内在逻辑,并利用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2012—2021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揭示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1%水平下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城乡经济融合发展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城乡劳动力流动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与城乡经济融合之间发挥中介效应;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城乡经济融合的促进作用受到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单门槛效应影响,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越高,其促进作用越强。提出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有序引导城乡劳动力流动等相关建议。
Key:长江经济带;农机社会化服务;城乡经济融合;劳动力流动;面板门槛模型
:F327: F323  :A  :2095-5553 (2024) 03-0296-08
Research on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ocialization service on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Taking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as an example
Yuan Ao, Wu Xuelian, Li Aobo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gtze University, Jingzhou, 434023, China)
Abstract: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urban and rural labor mo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internal logic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ocialization services to promote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and uses the panel data of 11 provinces and cities in the Yangtze River Economic Belt from 2012 to 2021 to empirically reveal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ocialization services on the integration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y. The results show that at the 1 % level, the socialized servic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has a signific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Urban-rural labor mobility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between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ocialization service and urban-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 promotion effect of urban-rural labor mobility on urban-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is affected by the single threshold effect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ocialization service. The higher the level of
socialized service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the stronger the role of urban-rural labor mobility in promoting urban-rural economic integration. Therefore, the relevant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promote the construction of socialized service organization for agricultural machinery and orderly guide the flow of urban and rural labor force.
Keywords:the Yangtze River Econocmic Belt; agricultural machinery socialization servic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economies; labor force mobility; panel threshold model
0 引言
截至2022年,我國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0 133元,仅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1%左右,缩小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加快城乡经济融合刻不容缓。城乡经济融合主要包括生产要素融合和产业融合两个方面,对激发农村产业活力、推动全面乡村振兴、实现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加快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推动农户与农机组织业务对接,有利于提升农业生产效率,从而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经济融合。长江经济带作为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重要引擎区域,其城乡经济融合有利于激发中上游经济发展潜力,促进经济增长由沿海向内陆拓展,缩小长江经济带城乡差距、中西部差距。因此,探讨长江经济带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城乡经济融合发展影响程度及影响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关于城乡融合的研究。在概念上,Lewis[1]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模型”,他认为传统农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巨大的生产效率差异,这种差异会随着城市
经济发展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而缓解。在评价指标体系上,张新林等[2]基于复合论,从人融合、地融合、基础设施融合和经济融合四个维度进行了测评。随着研究的深入,产业融合、社会融合、生态融合、生活融合、要素融合等[3, 4]维度不断被引入城乡融合发展评价体系。在影响因素上,Cecilia[5]认为经济、社会、社会环境和政策等方面都是影响城乡融合的重要因素。关于城乡经济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城乡经济融合发展指标体系上,刘赛红[6]、台德进[7]等从经济总量、产业结构、财政结构、就业结构等维度进行了分析。关于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研究,李平等[8]将其分为了投入指标与产出指标去测算服务水平。刘进等[9]通过实证证明农机购置补贴能有效提高农户的农机社会化服务可得性,推动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邱海兰等[10]认为农机社会化服务采纳显著降低了农户陷入相对贫困的概率,有利于缩小城乡间的收入差距。林文姬等[11]通过运用Tobit模型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对我国农地生产效率的影响,认为农机社会化服务能通过提升农地生产效率来促进农业产值提升。王硕[12]、钱力[13]等证实了劳动力流动对城乡经济融合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综上所述,现有文献主要聚焦于城乡融合整体以及多个维度,少有侧重城乡经济融合。在研究地域上,主要研究全国范围,鲜有文献研究长江经济带城乡经济融合;在研究视角上,现有文献多从政府投入、科技创新等视角探讨城乡经济融合,忽视了城乡劳动力流动对经济融合的推动作用。因此,本文基于长江经济带2012—2021年的数据,先测度长江经济带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和城乡经济融合发展水平,再分析农机社会化服务与城乡经济融合的相关性,同时将城乡劳动力流动作为中介变量探讨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城乡经济融合的影响路径及
影响程度,最后根据研究结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促进长江经济带城乡经济融合发展。
1 理论分析
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城乡经济融合的直接影响
城乡经济融合的本质是城乡发展要素自由流动,城乡协调一体发展,破除城乡二元发展体制[14]。城乡经济融合并非简单的经济“相加”,而是构建系统全面的城乡经济融合发展格局,推动城乡生产布局、经济结构的优化[15]。农机社会化服务作为城乡经济融合的重要支撑之一,有利于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道路交通条件的改善、促进城乡间资本、人员以及技术的流动。一方面,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可以有效替代人口流出造成的劳动力缺口,弥补农业产能的不足,同时能有效避免农业经营性收入损失,缓解农村居民相对贫困[16];通过采纳农机社会化服务使得农业生产的迂回度不断提升,中间产品种类数增加,从而促进了农户增收[10],缩小了城乡间的收入差距,促进了城乡经济融合。另一方面,农机社会化服务促进了专业化分工进一步加深,通过市场调节优化劳动力、资金、技术以及土地等生产资源,提升农地生产效率[11],从而推动农业产出与产值的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非農就业并提升与二三产业的关联性。此外,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也有助于促进先进生产技术流入乡村、促进乡村数字经济的发展,从而为城乡经济融合创造有利条件。综上,本文提出假设1: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城乡经济融合具有直接促进作用。
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城乡经济融合的间接影响
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是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的关键因素,而劳动力这一要素在城乡经济融合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7]。美国学者Lee提出“人口迁移理论”,他认为人口流动是为了改善生活条件,而改善生活条件为人口流动拉力,本地的不利生活条件为流动推力,城乡间劳动力的流动也同样受这两种力影响。农机社会化服务则为城乡劳动力流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能够发挥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缓解城镇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11],同时农机社会化服务在农业生产中也为流入城市的劳动力解决了“后顾之忧”,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入城市后,在非农就业的预期收益大于劳动力流动成本的预期下,劳动力将会从事非农就业[18],从而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居民在收入上的差距,促进城乡经济融合,钱力等[13]的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由此可见,农机社会化服务可以通过推动城乡劳动力流动来间接促进城乡间的经济融合。综上,本文提出假设2:农机社会化服务通过推动城乡劳动力流动加速城乡经济融合。
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较高时,农机社会化服务能为城乡劳动力流动促进城乡经济融合创造有利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市收入相对较高的拉力下进入城市,从事相关非农产业[18],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而剩余劳动力流出后,农村土地等要素会相应增加,在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带动下推动农业产值的提升[13],农机社会化服务的发展也能促进农业科技的发展,推动农业科技的创新与转化,从而推动城乡间经济融合。反之,在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较低时,对城乡劳动力流入促进作用不强,农村劳动力被束缚在土地上,人地矛盾突出,农业产值难以提升,农村居民的收入也难以提高,农业科技在低水平农机社会化服务下得不到推广,进而影响城乡经济融合。由此,本文提
出假设3:城乡劳动力流动对城乡经济融合的促进作用受到农机社会化服务门槛效益的影响,跨过门槛值后其促进作用增强。
2 研究设计
模型构建
为验证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积极影响,本文构建基准模型如式(1)所示。
UREIit=β0+β1SERVICEit+βcCONTROLSit+εit(1)
式中:UREIit——i省份在t时期的城乡经济融合发展水平;SERVICEit——i省份在t时期的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εit——随机扰动项;β0——模型截距项;β1——农机社会化服务回归系数;βc——各控制变量回归系数;CONTROLSit——控制变量集合。
为探究城乡劳动力流动在农机社会化服务与城乡经济融合之间是否发挥显著中介作用,本文将城乡劳动力流动(URLM)作为中介变量,中介效应模型如式(2)所示。
URLMit=β0+β1SERVICEit+βcCONTROLSit+εit(2)
UREIit=β0+β1SERVICEit+β2URLMit+βcCONTROLSit+εit(3)
式中:URLMit——i省份在t时期的城乡劳动力流动水平;β2——城乡劳动力流动回归系数。
同时参考刘赛红等[6]的做法,本文以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为门槛变量,城乡劳动力流动为核心解释变量,利用面板门槛模型展开非线性机制考察,模型如式(4)所示。

农机社会化服务对城乡经济融合发展的影响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3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456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