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是由【科技星球】上传分享,文档一共【7】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2023年安徽省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安庆市怀宁县江镇镇中心学校   246142
抽象的学习方法可能不如积极的亲身实践的学习方法来得有效。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千米”是一个较大的长度单位,它是一眼看不见也比划不出的一个长度,是一个很抽象的概念。于是,我组织了一次走出教室,到户外去亲身体验经历一下一千米到底有多长的数学课。
一、化抽象学习为亲身实践的学习。
“集合!”体育委员发出口令,“报数。”孩子们可兴奋了,叽叽喳喳。“今天这节课不需要你们动手写,只要你们动脚走、动脑记,动脑想,动动你们能说会道的小嘴就好了。”我故作神秘的说道,并明确本节课的任务:今天我们要用我们的双脚去感受一千米有多长,因此要做到以下几点:1、记住出发地和目的地;2、记住出发地和目的地之间的距离是一千米;3、记住出发的时间和
到达的时间;4、在老师的提示下回望100米、200米、500米、1000米有多远;5、到达终点时默算走完一千米花了多少分钟?
出发之前将本节课的任务告知两遍,而且预算好一个便记且便于计算的时间。(一时整出发)。
当队伍行至100米处,“全体回望刚刚的出发地(学校大门口)。”我发出了第一个口令“此时距离出发地正好是100米,感觉怎样?”我问道。“不远,有点近。”有几个女孩说道。当到200米处,我再次让他们回望感受二百米的距离,他们的感叹是“有点远”.....他们对回望的感觉是越来越远,对出发地---学校大门看得越来越模糊,但这一点也不影响他们前行的步伐,仍然欢快的走着,时不时地还观赏着路边的花草,可开心了!
心情愉悦,干啥都不累。一点不假,不知不觉来到了终点(恒鑫酒店)。“孩子们终点到了,我们走完了多少千米?”我问道。“一……千米”、“一千……米”。为了迎合他们的兴奋劲,我也提高了说话的分贝,孩子们配合得很到位。“现在是一时十四分,走完一千米,我们用了几分钟?”我问道。坏了,没声音了,我也不说话,静静等候。大约四五十秒之后,有一同学轻声问旁边的另一同学:“是十四分钟吗?”‘’我有点不确定出发的时间了‘’另一同学说道。我装作没听见,也没有看见,大家见我不回应,他们之间开始了小声讨论。又过了一会,我再次听到:“是十四分钟。”声音很大。“为什么这么久才算出来呢?”我问。“我忘了出发的时间。”“我有点不会算。”声音有点小,有点不好意思。于是我找出刚刚声音最响亮的那个孩子,”说说你是怎么算的?              “一时十四分比一时多十四分,所以走完一千米用了十四
分钟。”似乎很有底气的说道。其他同学也似乎有点明白了。还有同学数了起来---一时零一分,一时零二分,一时零三分......
此时,我不理睬他们,是为了给足他们时间,是想加深他们对一千米所用时间的记忆,借助行走一千米所用时间的长短来感知一千米有多长。同时,也是在告诉他们这是之前就布置的任务,是要自己独立完成的。 
“累吗?”我看他们讨论的差不多了便问道。“有点累。”“我不累,就是一千米太长了,但我喜欢在外面上课。”“虽然累,但是我可以坚持!”……大家七嘴八舌。
谈谈走完一千米的感受。还是为了给学生加深对一千米的体验和记忆,从感觉神经上去刺激他们大脑皮层的认知。
再次找准时间,布置返程任务;1、记住开始返回的时间、到达出发地(学校门口)的时间;2、估计返回到出发地大约需要几分钟?3、预计几时几分到达出发地。4、按老师的指令再次回望感悟500米、1000米的长度。
第四个任务除了让孩子们再次感知500米和1000米的长度,也是让他们对500米是1000米的一半的初步真实体验与感受。
“现在是一时二十四分,出发。”我把返程的时间重复了两遍,目的是让他们能记住这个时间点。感知沿原路返回,以我们的速度,估计返回到原来的出发地大约要用多少分钟。(感受路程、速度不变时,时间也就不变的正比例关系)同时让学生再次以一千米所用时间来辅助感受一千米的距离有多远。
二、激活记忆,加深理解,架设起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回到教室,我让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刚刚一节课里所有信息都记录下来,可以是文字形式,也可以是画图方式。这种开放式的反馈,帮助学生实现数学认识由理解向表达、由内化向外化的自然过渡。让学生感受一千米来源与生活,加深对一千米的理解和认识,丰富其情感的体验。以下是几个孩子的画图记录方式。
这种以线段图的方式来记录信息,最能体现孩子的空间思维,在这之前很少有学生主动用线段图来记录自己知晓的信息。由此可以看出亲身经历的事件记忆要清晰得多,同时,这种额外的亲身实践也加固了学生大脑中对这一信息的理解。
三、将亲身经历加入到学习中,让学习者从中受益。
下一节数学课,我没有上新课,也没有处理这节课的练习,而是将前一天的的千米之旅来了一个梳理。首先,我和孩子们重新回顾了整个过程,收集了相关的有用信息。(有十几个孩子信息比较模糊了。)然后我展示了其中几个同学记录信息的图片。
展示观赏之后,全班一起作了分析与评价。基本都能标识出关键信息,全程一千米,来去的时间点,比较清晰。我们重点评析了第四个同学的作品。在分析之前,我请这位作图同学做了一个解释:起点在哪(学校大门),终点在哪?(恒鑫酒店)我们是沿原路返回,为什么有两条线段(上面的线段是去时的一千米,下面是回来的一千米,信息量很大,一条线段上不好表示,所以画了两条一样长的线段)孩子的回答很清晰,接下来是对该同学记录的图片的评价:
生1:我是用一条线段表示的,但我没有记录五百米处的时间。
生2:我没写返回,我用箭头来表示的,我只画了一条线段,我的上面是去时的时间,下面是回来的时间,我还记下了牛肉店、申通快递、圆通快递、恒鑫酒店。(该同学特别有个性。)
……
生n:我忘记记录五百米处的时间啦!
是呀,五百米处的时间我只是简单提示了,没有过多强调,我怕信息太多干扰了主要信息,没想到这个孩子还真心细,全都记录下来了,估计这也就是亲身经历此事的收获吧。由此可以看出,孩子们几乎以他的记录方式为标准,拿着这个与自己的做对比,为了再次强化之前的经历,以他们所感知的亲身体验来促进学习,帮助我们来理解信息,于是,我优化了这位同学的线段图:
四、及时加强巩固应用,深化数学本质
通过以上的梳理,孩子们几乎都知道了走完一千米大约需要十四分钟,于是随机出了一个问题, 如果走完一千米大约需要14分钟,那么一小时大约可以走多少千米?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以下是四位同学上黑板板演的解决方案。
第一种方案虽然表达不完美,但是思路清晰;第二种方案非常直观,其实他是在后面还写了一个“4”的,然后又把4给擦了,说明四分钟不能走完一千米;第三种方案列举法,这是一种常用方法;最后一种方案更能表达孩子的思维,清晰灵活。从她的做答上可以看出她的逻辑思维很严密: 一小时是六十分,六十里有四个十四,还有四分钟,所以应该比四千米还要多一些。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这个问题难度比较大,我没想到孩子们会有如此之多的方案,尤其是最后一种方案,这可能就是亲身经历,亲身感受的力量吧。亲身实践能为我们提供更多有效资源来帮助我们理解信息,在我们大脑中与感觉和运动相关的区域在实践过程中被充分激发,并在之后运用中起到帮助我们回忆知识点的作用,从而促进思维的灵活性,更能变被动为主动,让学习更深入更全面,让数学的触角延展得更远,进而触及数学的本质,真正落实数学核心素养。

 
-全文完-

中小学教育教学论文评选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科技星球
  • 文件大小449 KB
  • 时间2025-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