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第2套语文试卷)2021深圳市中考5套红卷(1).docx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该【(第2套语文试卷)2021深圳市中考5套红卷(1) 】是由【286919636】上传分享,文档一共【5】页,该文档可以免费在线阅读,需要了解更多关于【(第2套语文试卷)2021深圳市中考5套红卷(1) 】的内容,可以使用淘豆网的站内搜索功能,选择自己适合的文档,以下文字是截取该文章内的部分文字,如需要获得完整电子版,请下载此文档到您的设备,方便您编辑和打印。深圳市 2020 年深圳中考 5 套红卷
第 2 套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5页,21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
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视为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一部分 选择题(1~5 题)
一、本大题共 5 小题,共 10 分
1. 请选出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2 分)
.言(zhēn) 束.缚(sù) 倜傥.(tǎng)
B. 亵. 渎 (xiè) 怂. 恿(sǒng) 憔.悴(qiáo)
.负(gū) 惘.然(wǎn) 欢愉.(yù)
D. 契. 合 (qiè) 吝. 啬 (lìn) 慷 慨.(kǎi) 2.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2 分)
自渐.形秽(cán)
栩.栩如生(xǔ) 蹑.手蹑脚(niè) 妇儒.皆知(rú)
,使我顿.开.茅.塞.,找到了调查工作难以突破的关键所在。
,便附.庸.风.雅.地购买名家书画,其实根本就不懂欣赏。
,保护生态和发展生态旅游可以相.得.益.彰.。
,同学们热情洋溢地为参赛者加油,主席台上的广播和音乐声振.聋.发.聩.。3.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2 分)
A.如果海洋或湖泊的底是倾斜的,那么沉淀物堆积的面也就随着倾斜。
B.这是一件崭新的外婆从老家寄来的防寒棉衣,摸起来就很暖和。
C.新加坡的竹节虫不仅体色几乎和竹子一样,体形在安静时完全像一根树枝。
D.抗疫纪录片《冬去春来》通过全景视角,给我们描绘了医护工作者与死神赛跑,工人
,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们建造医院,社区工作人员坚守岗位。
4. 请选出排序最合理的一项(2 分)
①然而,对于分餐,有人双手赞成,也有人认为“没必要”“矫情”“麻烦”。
②分餐能避免疾病通过餐具传播,也方便各取所需、合理搭配营养,以及减少浪费。
③事实上,“分”与“合”并非单选题,并不绝对矛盾,只是需要转变观念。
④围桌合餐是中国人的主要用餐方式,但合餐可能带来一些疾病传播。
⑤推广分餐制,不仅可以保卫“舌尖安全”,还可引领就餐新风尚。
A. ⑤④②③① B. ⑤②①④③ C.④②⑤①③ D.④②③⑤① 5. 请选出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2 分)
A.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像《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尊君”与“家君”,前者尊称对方的父亲,后者谦称自己的父亲。
B.“呼吸困难是新冠肺炎感染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句中的“呼吸困难”是偏正短语。
C.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的“倒金字塔结构”。
D.“‘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织工齐声说。”句中的“嗯”是叹词。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6~21 题)
二、本大题共 1 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6. 请在下面横线上填写相应的句子。
(1)八方各异气, 。(曹植《梁甫行》)
(2) ,白云千载空悠悠。(崔颢《黄鹤楼》)
(3)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4)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念天地之悠悠,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6)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 ,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8)古诗词中可常见战争的痕迹,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用“ ① ”写出了边塞将士的血迹在寒夜中凝为紫色,直接表现了战争的残酷。《十五从军征》描绘了一位在外征战的老兵返乡的情景,“ ② ”一句用衰草古柏荒坟暗示亲人亡故,表现战争给老百姓带来了深重灾难。杜牧在《赤壁》中 “ ③ ”一句用战争遗留下来的兵器兴起对前朝人、事、物的慨叹。
三、本大题共 4 篇选文,共 33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7~9 题。(10 分)
【甲】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
“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选自欧阳修《卖油翁》)
【乙】
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其下有一猫,未识精粗。丞相正肃吴公①与欧阳公姻家②,一见曰:“此正午牡丹也。何以明之?其花披哆③而色燥,此日中时花也;猫眼黑睛④如线,此正午猫眼也。有带露花,则房⑤敛⑥而色泽;猫眼早暮则睛圆,日渐中狭长,正午则如一线耳。” 此亦善求古人笔意⑦也。
(节选自沈括《梦溪笔谈》)
【注】①正肃吴公:即吴育,北宋丞相,字春卿,浦城人。②姻家:亲家。③披哆(chǐ ):下垂散开,此处指花朵蔫的样子。④黑睛:瞳孔。⑤房:这里指花房,即花冠,花心。⑥敛 :聚拢,收。⑦笔意:这里是指画作的意境。
7.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 分)
(1)但微颔.之 (2)徐.以杓酌油沥之
(3)康肃笑而遣.之 (4)欧阳公尝.得一古画牡丹丛 8. 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
(1)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2)此亦善求古人笔意也。
,但是侧重点各有不同。请结合两个文段,分别说说如何才能做到技艺精湛?(4 分)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0~13 题。(9 分)
口罩简史 田涛
①历史记载最早的“类口罩物”出现在公元前 6 世纪。古代波斯人的拜火教认为俗人的气息是不洁的,因此在进行宗教仪式时,要用布包住脸,不过这种做法和卫生没有任何关系。
②《马可·波罗游记》中有记载:在元朝的宫殿里,“献食的人,皆用绢布蒙口鼻,俾其气息不触饮食之物”。元朝皇帝进餐时,为了避免那些侍奉皇帝饮食的人所发出的气息触及食物,致使他染病,口与鼻一律都要蒙上蚕丝与黄金线织成的巾。这种蒙口鼻的丝巾,就
是最原始的口罩。据此看来,中国人发明和使用口罩至.少.已有 700 多年的悠久历史了。
③1895 年,德国病理学家莱德奇发现了空气传播病菌会使伤口感染,从而认为人们讲话的带菌唾液也会导致伤口恶化。于是,他建议医生和护士在手术时,戴上一种用纱布制作、能掩住口鼻的罩具。此举果然有效,病人伤口感染率大为减少。从此,各国医生纷纷效法。
④不过早期推广的口罩,只是一层包裹在外科医生嘴巴、鼻子和胡子上的纱布,包扎得很紧,不舒服且不透气。1897 年,英国的一位外科医生灵机一动在纱布内装了一个细铁丝支架,纱布就与口鼻间留下了间隙,呼吸不畅、容易被唾液弄湿的弱点就被解决了。1899 年,法国医生保罗·伯蒂猜想空气中的飞沫会传播疾病,就做了一种六层纱布的口罩,缝在手术衣的衣领上,用时只要将衣领翻上去就行。后来他把口罩变成可以自由系结设计,用一个环形带子挂在耳朵上。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现代口罩就这样诞生了。
⑤口罩从医院走出来,变成公众常备用品,是伴随着 20 世纪最可怕的传染病“西班牙流感”而来的。1918 年 3 月到 1919 年底,全世界大约 20的人感染了“西班牙流感”。全世界死亡人数约为 2000 万(最新也有研究估计约为 1 亿),比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死亡人数还多。疫病蔓延期间,人们被强制性要求戴口罩,特别是红十字会和其他医护人员。
⑥1910 年10 月,位于中俄边境的满洲里市出现了一种神秘疾病,感染致死率高达。 大清朝廷派遣了毕业于剑桥大学的伍连德博士北上应对。为了阻隔鼠疫传播的途径,伍连德发明了一种棉纱做成的简易口罩——“伍氏口罩”。“伍氏口罩”用两层纱布,内置一块吸水药棉,戴上 1 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也没有不适感,简单易戴,价格低廉,很快就在民众间推行开来。由于伍连德采取了一系列正确措施,东北鼠疫成功被扑灭。
⑦口罩能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效力,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方面口罩选得对不对,另一方面口罩佩戴方法对不对。我们选择口罩的指导思想是“充分而不过”的原则。市场上种类繁多的口罩,根据材质和过滤效率不同,主要分为三类:棉布口罩、一次性口罩和防护口罩。其中防护级别最高的是防护口罩。
(选自《百科知识》2020 年第 5 期,有删改)
?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2 分)
②段中“至少”二字能否去掉?为什么? (2 分)
⑤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分)
,但我们身边总有人因为觉得佩戴时不太舒服,不愿意戴口罩,这给防疫工作带来隐患。请结合本文内容,写一段话来劝说不戴口罩的人戴好口罩。(不少于 30 字)(2 分)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4~18 题。(14 分)
向大地觅食王族
①我观察发现,骆驼只吃一种草。这种草很少,往往走很久都找不到一株。找到之后,它们如视神物一般对其凝视片刻,然后从鼻孔里喷出鼻息,将草叶上的灰尘吹去,再伸出舌头慢慢将草叶卷入口中。它们嚼草的速度很慢,口腔里有“咔嚓咔嚓”的声音。沙漠中寂静无声,这种声音便显得很大,像是这些骆驼的到来终于唤醒了沉睡已久的沙漠。也许沙漠中的很多东西都在沉睡,在等待着富有灵性的生命来唤醒。
②我有些好奇,被骆驼视若神物的究竟是什么草呢?脚边有一株,我蹲下身细看,这种草的叶子很少,而且还长在全是尖刺的枝上,骆驼们要吃到草叶,先受到尖刺的威胁。骆驼们的舌头似乎很灵敏利落,总是巧妙地伸过去把草叶卷入口中。也许,这残酷的觅食现实早已教会了它们生存的技巧,那些尖刺已算不了什么。
③一峰骆驼把枝上的叶子吃干净后,又卧下去吃根部的叶子。根部实际上也就两三片叶子,它完全可以将其忽略,它却小心翼翼地将头伸过去,把草叶卷入了口中。它的头几乎贴在了沙土上,那几根有尖刺的枝划在它脸上,出现了明显的划痕。吃完之后,它站起身子又往前走了。如果不是我亲眼所见,我又怎能相信一只高大的骆驼为了两三片叶子屈下了身躯?在平时,骆驼们遇上再大的风沙都不会低头,但为了生存,它们却无比艰难地让自己的嘴伸向了那两三片叶片。在这一刻,我看见了生命的艰辛,同时也看到了在这种艰辛中体现出的不屈。
④下午,我再次看到了骆驼为生存而表现出的一种艰辛。一峰母驼带着两只小驼在沙丘中间不停地转来转去寻找草吃。草很少,它即使寻找到草,也只是为了两个小生命,而它几乎没吃上一口。它们就这样不停地在沙丘之间转来转去,把一个小范围重复着转成了一条艰难的长途。我从母驼的眼睛里看到了一种茫然,但同时也看到了一种不屈。我想,我只能从骆驼的眼睛里看到这种茫然和不屈,而我看不到但可以感受到的,便是隐藏在背后的爱。
⑤终于,母亲找到了一株草,但它和两个小生命今天的运气实在太差,就在它们刚刚要把头伸过去时,一峰高大的骆驼却把头已经伸到了那株草跟前。母亲眼里充满了无奈,两个小生命眼里充满了失望,它们不得不转身离去。
⑥茫茫沙漠,它们去哪里觅食?
⑦一只不知叫什么名字的动物已倒地多日,只剩下了白森森的尸骨。两个小生命好奇地跑到跟前,用嘴去拱。尸骨下本无草可吃,但它们却甚为好奇。母亲在一旁默默地看着它们, 眼睛里有了一层怜悯,同时也有了一层酸楚——作为母亲,今天带子女出来却一无所获,它内心一定很不好受,但看着两个小家伙这么高兴,它便让它们先玩一会儿。看着它,我突然觉得它身上在这时显示出来的,才是真正的母性。
⑧玩了一会儿,它们才想起妈妈,回到了它身边。它们又往另一个沙丘走去。行之不远, 它们运气转好了,找到了一株草。两个小家伙高兴极了,张嘴“咔嚓咔嚓”地吃了起来。母亲一口都不吃,只是站在一旁看着两个爱子,一副很满足的样子。不一会儿,两个小家伙吃完了,回到了母亲身边。一株草的叶子转瞬间都不见了,只留下了几根光秃秃的枝条。但母亲从这光秃秃的枝条上仍然看到了希望,它卧下身子,把嘴伸过去啃两个爱子忽略了的残叶, 有半片叶子藏在几根尖刺中间,两个小家伙怕受伤而放弃了,母亲却看成了一口不可多得的美餐,跪下前腿,把嘴伸到刺跟前,然后伸出舌头巧妙地把叶子卷入了嘴里。为了吃这一片叶子,它神情严肃,似乎在举行着一场神圣的仪式。
(选自《意林》2019 年第 24 期)
,骆驼觅食遇到的困难有哪些?(2 分)
①段中的划线句。(3 分)
④段划线句有什么作用?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3 分)
,第⑦段却提到了不知名字的动物“尸骨”,有何用意?(3 分)
,本文讲述了骆驼在沙漠中寻找食物的过程,题目改为“向沙漠觅食”更好。
你觉得哪个题目好?结合原文说说理由。(3 分) 四、本大题共 2 题,共 4 分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9~20 题。
智深对林冲道:“兄弟,此去沧州不远了,前路都有人家,别无僻静去处,洒家已打听实了。俺如今和你分手,异日再得相见。”林冲道:“师兄回去,泰山处可说知。防.护.之.恩.,
不死当以厚报。”鲁智深又取出一二十两银子与林冲,把三二两与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本是路上砍了你两个头,兄弟面上饶你两个鸟命。如今没多路了,休生歹心。”两个道:“再怎敢,皆是太尉差遣。”接了银子,却待分手,鲁智深看着两个公人道:“你两个撮鸟的头,硬似这松树么?”二人答道:“小人头是父母皮肉包着些骨头。”智深抡起禅杖,把松树只一下,打的树有二寸深痕,齐齐折了,喝一声道:“你两个撮鸟,但有歹心,教你头也似这树一般。”摆着手,拖了禅杖,叫声:“兄弟保重!”自回去了。
?文中“防护之恩”主要是指前文的什么情节?(2 分)
,李逵在“江州劫法场”时也有救兄弟的行为。请结合这两处情节说说鲁智深和李逵性格的不同?(2 分)
五、本大题共 1 题,共 43 分
(40 分),书写(3 分)。
2020 年 4 月 4 日 14 时 11 分,深圳市福田红荔路与新洲路路口,信号灯突然发生故障。行人急着通过斑马线,公交车、小轿车等又纷纷堵在路口,场面一度混乱。此时一外卖骑手挺身而出,疏导车流有序通过。待交警铁骑到现场“接棒”后,小哥默默离开,没有留下姓名,只留下让人感动的背影。
同学们,你是否也见到过这样的背影?也许是你的熟悉的家人朋友,也许是你尊敬的老师长辈,甚至是不认识的陌生人……他(她)的背影在你心中久久难忘。
请以“ 的背影”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不少于 600 字,不超过 900 字;
(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3)文中不要出现影响评分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如不可避免,请用××代替;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第2套语文试卷)2021深圳市中考5套红卷(1)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86919636
  • 文件大小78 KB
  • 时间2025-02-12
最近更新